夹层动脉瘤论文_刘大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夹层动脉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主动脉,腔内,动脉,弹簧,血管。

夹层动脉瘤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军[1](2019)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临床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RI检查,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的图像特征。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的诊断率与MRI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主动脉夹层I型患者10人,Ⅲ型患者15人,Ⅱ型患者5人,其确诊率分别为83.33%、93.75%、62.50%。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的首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23期)

陈芳[2](2019)在《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实施急救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室处置、检查、转运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转运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急救中,能有效缩短确诊、转运及转入专科治疗或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孔侦宇,张莉,张运强[3](2019)在《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 ,对2018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头颅MRI、CTA及DSA造影方法明确诊断。结果: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17例患者返院进行复查造影,结果显示:11例(64.7%)患者明显改善,5例(29.4%)患者稳定;另外有2例患者拒绝返院复查,1例死亡;术后5例(29.4%)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脑桥梗死,术后3个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Rankin量表评分,其中7例患者mRS评分为2~3分,11例患者mRS评分为0~1分。结论: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管军,曾骞,邓超[4](2019)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药物对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稳定性B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AD)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将其分为联合组(TEVAR+药物治疗,n=56)与药物组(单纯药物治疗,n=30),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两组住院期间各类并发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2~48个月,两组病死率、主要并发症及真腔最大直径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联合组患者血栓形成率及血栓吸收率均显着高于药物组,假腔最大直径显着小于药物组(P<0.05);药物组及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48个月,Log Rank检验提示两组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χ~2=0.50,P>0.05)。结论:TEVAR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栓形成率及血栓吸收率,缩小假腔最大直径,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孟庆友,赵彬[5](2019)在《复杂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腹主动脉夹层(abdominal aortic dissection,AAD)是累及膈肌水平以下主动脉的夹层,依其发病机制分为两型:一种是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isolated abdominal aortic dissection,IAAD),临床较少见,破口位于腹(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颖颖[6](2019)在《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术期护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基于患者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生活护理、疼痛感与,同时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积极控制血压,帮助其安全的度过急性期。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继续监测生命指征和控制血压,出院前实施详细的健康指导。结果 35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无死亡者。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应妥善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稳定患者的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武小刚[7](2019)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DSA、CTA结果对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经血管造影证实,3例患者经CT核磁证实。6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Debakey I型,3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Debakey II型,2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Debakey I型,其诊断符合率为9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并且可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0期)

杨晨,齐飚,李秋平[8](2019)在《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s,VBD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例VBDAs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VBDAs患者均行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完全栓塞19例,次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3例。术中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临床随访平均(13.3±7.8)个月,造影显示治愈21例,改善1例,稳定2例,复发2例,随访mRS评分0~2分25例,3~6分1例。结论:采用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薛萌,陈丽薇,刘世福,张星,兀瑞俭[9](2019)在《球囊闭塞试验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球囊闭塞试验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PICA)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8年12月共收治10例单纯PICA夹层动脉瘤,均行球囊闭塞试验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效果均较满意,均随访1年,复查造影夹层动脉瘤均无复发,8例恢复良好,1例遗留头晕,1例遗留右侧肢体共济失调。结论球囊闭塞试验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PICA夹层动脉瘤的效果及预后良好,但需根据PICA夹层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5期)

陈秀巧[10](2019)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心电图改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心电图特征。方法:纳入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并自愿参与本院的此次研究,纳入时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此76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资料,总结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并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胸片、CT、MRI、超声心动图、主动脉造影检查,评价早期心电图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7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67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过速,发生率为88. 16%,63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表现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并伴有传导阻滞,发生率为82. 89%,56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出现ST-T段改变,发生率为73. 68%,50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显示其出现心房颤动的情况,发生率为65. 79%,28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并伴有劳损的情况出现,发生率为36. 84%,24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显示窦性停搏,发生率为31. 58%,17例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显示其存在心肌梗死的症状,发生率为22. 37%,9例显示心电图无异常(11. 84%)。早期心电图不能显示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分型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内膜片的活动,不能为真假腔血流的区别提供依据,诊断符合率仅有9. 21%(7例),但其在众多检查方法中,费用最少、操作最简便,可床旁使用,胸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31. 58%(24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8. 16%(67例),CT、MRI、主动脉造影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且CT、MRI、超声心动图、主动脉造影诊断能显示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分型情况,能很好地反映出内膜片的活动,也能为真假腔血流的区别提供依据,但CT、MRI、主动脉造影的价格较高,操作较为复杂,使用地点受限。结论:早期心电图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及检查效果不佳,仅可用作急诊方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夹层动脉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实施急救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室处置、检查、转运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转运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急救中,能有效缩短确诊、转运及转入专科治疗或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夹层动脉瘤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大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9

[2].陈芳.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孔侦宇,张莉,张运强.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2019

[4].管军,曾骞,邓超.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药物对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9

[5].孟庆友,赵彬.复杂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19

[6].陈颖颖.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术期护理方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7].武小刚.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杨晨,齐飚,李秋平.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J].中外医学研究.2019

[9].薛萌,陈丽薇,刘世福,张星,兀瑞俭.球囊闭塞试验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10].陈秀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心电图改变特征[J].黑龙江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4),夹层动脉瘤上下两端见小片...~4),夹层动脉瘤上下两端见小片...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图像孤立性腹腔干夹层动脉瘤并血栓超...孤立性腹腔干夹层动脉瘤并血栓超...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夹层动脉瘤

标签:;  ;  ;  ;  ;  ;  ;  

夹层动脉瘤论文_刘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