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高琨,姜平,谭斌,吴娜娜,翟小童,乔聪聪[1](2021)在《稻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米糠中γ-谷维素研究现状》文中指出我国稻米资源丰富,稻米加工过程中会伴随多种营养物损失并产生大量米糠副产物。γ-谷维素是存在于稻米糠层不皂化部分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混合物,因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故近年来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概述稻米原料、稻米加工精度、稻米加工方式等对γ-谷维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米糠加工副产物中γ-谷维素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议加强我国稻米γ-谷维素含量的数据采集工作,提倡稻米适度加工,应用挤压膨化、发芽及发酵技术开发糙米制品,加强我国稻米加工副产物活性组分的分离研究,符合我国节粮减损、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
邹曼,王娟,何东平,胡传荣,高盼[2](2021)在《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工艺》文中研究说明以95%乙醇为萃取剂,采用溶剂法对高酸值米糠原油进行同步脱酸脱蜡,以脱酸率、脱蜡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高酸值米糠油脱酸脱蜡最佳工艺条件为卵磷脂添加量0.15%(以95%乙醇质量计)、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60℃、料液比1∶2.5、萃取次数4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米糠油的脱酸率和脱蜡率分别为99.45%和99.86%,精炼得率为65.67%,谷维素、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保留率分别为87.88%、97.64%和95.15%。
曹亚文[3](2021)在《米糠的微细化、性质及其在糙米发糕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糙米营养丰富,但食用口感较差,改进糙米的加工方法可提高糙米食品品质。本文将糙米的米糠和白米分开处理,对米糠采用挤压膨化和球磨法微细化,另将白米适当粉碎,再把两者混合制得重组糙米粉,加工成糙米发糕。主要研究了经挤压膨化和球磨后的米糠微粉的物理性质、营养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并比较了重组糙米粉与整粒粉碎糙米粉、大米粉在糊化性质、热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制得的米发糕品质的差异。首先,通过单一球磨、挤压膨化-球磨得到不同的米糠微粉。结果表明,球磨能有效减小米糠粒度,得到粒度为D50=18.90μm的米糠微粉。挤压膨化处理可缩短米糠的球磨粉碎时间,当米糠粉碎粒度接近D50=18.90μm时,球磨时间缩短75%。分析了不同粒度的米糠微粉的粉体特性、水合特性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单一球磨时,随着粒度的减小,米糠微粉的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增大,休止角、滑动角先增大后减小,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先减小后增大,水溶性指数增大,且与粒径为D50=203.33μm米糠样品相比,粒径为18.90μm米糠样品的膨胀力提高了37.36%。与对照组干燥-球磨米糠微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堆积密度减小,振实密度增大,休止角、滑动角无明显变化,水溶性指数减小,且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提高了26.98%和94.93%。先进行温和的挤压处理(出口温度90℃,物料水分含量40%)再进行球磨,更能使米糠微粉的持水力、膨胀力、水溶性指数提高。其次,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得米糠微粉的抗氧化性、总酚、总黄酮、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等营养性质。结果表明:单一球磨时,随着粒度的减小,米糠微粉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减小,且与粒径为D50=203.33μm米糠样品相比,粒径为18.90μm米糠样品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降低了13.31%和11.96%,球磨有利于米糠总酚、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等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使测得的总酚含量提高了11.01%,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含量分别增加了23.68%和6.06%,且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大了35.82%。与对照组干燥-球磨米糠微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更小,分别降低了30.77%和24.74%,挤压膨化有利于米糠总酚、总黄酮、γ-谷维素等有效成分的释放,从而使测得的总酚、总黄酮、γ-谷维素含量增加,且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大,总膳食纤维含量无明显变化。球磨之前适当的挤压预处理(出口温度120℃,物料水分含量25%)可以使米糠微粉抗氧化性提高,总酚、γ-谷维素更易释放,而剧烈的挤压处理(出口温度160℃,物料水分含量18%)更有利于米糠微粉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接着,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获得的米糠微粉颗粒的孔径分布、SEM、FTIR、XRD等微观性质。结果表明:单一球磨时,随着粒度的减小,米糠微粉的总孔体积先减小后无明显变化,孔隙率、平均孔径减小,总孔面积增大,米糠结构逐渐由大块状变成小颗粒状,亲水基团O-H暴露得更多,纤维素、淀粉的晶体结构被破坏,这可能是造成米糠微粉粉体特性、水合特性、营养性质变化的原因。与对照组干燥-球磨米糠微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的总孔体积和总孔面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米糠微粒结构更松散,氢键作用增强,并有淀粉-脂质复合物生成。最后,探究了不同重组糙米粉、整粒粉碎糙米粉、大米粉的糊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差异,以及所制得的米发糕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与整粒粉碎糙米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所制得的重组糙米粉最终黏度、谷值黏度提高,崩解值下降,其做成的糙米发糕比容增大了21.71%,弹性、回复性增强,硬度下降,感官评定总分更高。综上所述,挤压膨化和球磨处理可有效减小米糠粒度,改善米糠粉体特性、水合特性等物理性质,以及促进总酚、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等营养成分的溶出。所得米糠微粉与白米粉混合成的重组糙米粉的耐热耐剪切作用增强,所制糙米发糕的比容、质构特性、感官品质更好。
刘如如[4](2021)在《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水包油型乳液中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包油型(O/W)乳液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食品存在形式,易发生脂质氧化。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是天然脂质伴随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氧化作用。本团队前期研究表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不同介质中均存在抗氧化相互作用,且机理不尽相同,但在O/W乳液是否存在抗氧化相互作用,机理为何,尚不清楚,且O/W乳液是多相体系,抗氧化剂在其中的相互作用可能受极性、疏水性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论文采用高压均质制备稻米油O/W乳液,探究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类型及机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采用高压均质制备单独和复配添加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O/W乳液,评价其对O/W乳液理化性质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浓度对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无显着影响(p>0.05),O/W乳液在15天内的理化性质稳定;与空白组相比,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均可显着提高O/W乳液的氧化稳定性(p<0.05),但对于脂质氢过氧化物的氧化滞留时间,α-生育酚无延长作用,只有γ-谷维素在浓度为240μmol/L时使其延长7天,对于己醛的氧化滞留时间,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分别使其延长8天和2天,证实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将二者复配添加后,O/W乳液中脂质氢过氧化物的氧化滞留时间并无延长,且复配后己醛的氧化滞留时间比单独添加α-生育酚时缩短了6天,这表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复配后添加到O/W乳液中,其抗氧化效果较单独添加弱。其次,采用离心分离法探究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相分布规律,并计算其在O/W乳液中的相互作用类型。结果表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单独添加在O/W乳液中时,其分布在乳液中不同相,其中α-生育酚主要位于乳液界面或脂质液滴内部,而γ-谷维素主要位于水相;但二者复配后,α-生育酚逐渐向水相迁移,在水相中的浓度增加,γ-谷维素一直保留在水相中;进一步利用金氏Q值法计算O/W乳液中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相互作用指数,以脂质氢过氧化物为表征指标,四个浓度下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相互作用指数均小于1,为拮抗作用,且相互作用指数随浓度增大而显着减小(p<0.05),以己醛含量为表征指标,四个浓度下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相互作用指数接近零,拮抗作用明显,但浓度对于相互作用指数的影响不显着(p>0.05)。最后,采用荧光猝灭法、循环伏安法等阐释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相互作用机理。荧光猝灭结果表明,在O/W乳液中α-生育酚的荧光强度随γ-谷维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α-生育酚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发生红移,红移程度与γ-谷维素浓度呈正相关,初步证实γ-谷维素与α-生育酚在O/W乳液中产生了相互作用,相互作用通过γ-谷维素与α-生育酚之间发生无辐射能量转移而引发静态荧光猝灭所致;氧化还原电位结果表明,因γ-谷维素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α-生育酚,高氧化还原电位的γ-谷维素抑制低氧化还原电位的α-生育酚的再生,至O/W乳液中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产生无辐射能量转移,或因α-生育酚再生了γ-谷维素,导致相互之间发生拮抗作用;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氧化过程监测结果表明,α-生育酚存在时,γ-谷维素消耗量不变,而γ-谷维素存在时,α-生育酚的消耗速度加快,表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之间的电子传递机制并非α-生育酚再生γ-谷维素,而是γ-谷维素抑制了α-生育酚的再生导致拮抗作用产生;电子自旋共振监测DPPH自由基结果表明,在单独α-生育酚自由基溶液中α-生育酚自由基再生为α-生育酚,至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升高,但加入不同浓度的γ-谷维素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着降低(p<0.05),证明γ-谷维素抑制了α-生育酚自由基再生为α-生育酚导致拮抗作用。综上所述,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单独添加在O/W乳液中,二者分别在乳液的不同位置发挥抗氧化作用。然而将二者复配后,由于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γ-谷维素抑制了α-生育酚的再生,促使α-生育酚逐渐向水相迁移,消耗速率加快,从而产生抗氧化拮抗作用。本研究通过阐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相互作用机理,为指导相关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罗微[5](2021)在《米糠油皂脚中谷维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化妆品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谷维素是甾醇类阿魏酸酯和环木菠萝醇类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因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使其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都具有不菲的应用价值,同时它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米糠毛油中含有比较高含量的谷维素,米糠毛油在皂化过程中,大部分的谷维素会富集到皂脚中,从皂脚中提取谷维素也是谷维素的一大重要来源。本文以米糠油皂脚为原料,通过乙酸乙酯富集萃取,甲醇碱性环境溶解,酸性环境析出等步骤对谷维素进行提取纯化,以谷维素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同时以提取的谷维素为原料,开发了含谷维素的膏霜类化妆品,并对该类化妆品的感官、理化指标、肤感、保湿性、抗氧化能力及皮肤刺激性试验等指标进行了评价,为谷维素在化工行业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对皂脚中的谷维素进行萃取,得到富含谷维素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对该萃取液进行旋蒸浓缩,得到乙酸乙酯浓缩液;并利用谷维素溶于碱性甲醇而不溶于酸性甲醇的特点,对乙酸乙酯浓缩液进行纯化,再用石油醚进行洗涤除脂肪酸和蜡等脂溶性物质,温水洗涤除盐等步骤对谷维素进行纯化;以谷维素的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优化得到最优化工艺为:乙酸乙酯萃取次数为3次,碱性甲醇p H为10,酸性甲醇p H为3、酸性甲醇和石油醚洗涤次数为3次,得到谷维素的提取率为52.63%,纯度为94.03%。2、在HPLC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皂脚中谷维素含量的最佳方法和条件。其结果为:HPLC法检测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溶剂萃取,色谱柱为ZORBAX NH2柱,流动相为无水乙醇,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324 nm,上述条件下,谷维素在4-5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2%以内,平均回收率为99.88%。此种定量测定谷维素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3、将谷维素添加到凝胶和膏霜类化妆品中,并对该类化妆品的感观、理化指标、肤感、保湿性、抗氧化能力及皮肤刺激性等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凝胶和膏霜产品,在寒热条件下无油水分离现象,稳定性良好;使用后皮肤含水量平均分别提升达16.60%和25.35%,凝胶和膏霜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凝胶和膏霜肤感评价指标评分都在8分以上,具有良好的肤感。谷维素凝胶浓度为8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8.98%,凝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膏霜和凝胶的皮肤刺激性试验,在所测试的30名受试对象中,阴性率都达到了100%。
李鹏娟[6](2020)在《迷迭香源抗氧化物对薯条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煎炸是食品加工的常用手段,煎炸食品因其具有独特的感官特性而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但高温加工过程会引起油脂的氧化劣变,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本研究通过探究不同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建立植物油种类、煎炸条件与化学指标之间的联系,为预测煎炸油品质提供依据。同时,探究迷迭香源抗氧化剂的作用效果,并建立快速检测煎炸油品质方法。此外,探究了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溶解特性,为其在油脂抗氧化方面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大豆油、棕榈油及稻米油在高温煎炸过程酸价、粘度、极性化合物含量等化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品质快速预测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高温连续煎炸过程中,棕榈油品质>稻米油>大豆油。同时,在高温煎炸过程中稻米油中谷维素含量由144.84减少到73.10 mg/L(棕榈油和大豆油中未检出),并且稻米油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棕榈油和稻米油,这说明谷维素的含量与稻米油良好的煎炸品质有关。基于不同油脂煎炸过程中品质变化,分析了不同煎炸时间大豆油、棕榈油和稻米油在不同温度下粘度的动态变化并拟合Lioumbas方程(R2>0.999),建立了油脂种类、煎炸时间、油脂化学组成及模型经验参数之间的关系,预测精度达到90%(R2>0.97)。此方程能快速预测油脂品质变化,为观察煎炸油品质变化提供新的手段。(2)选取煎炸稳定性较差的大豆油,探究迷迭香源不同极性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鼠尾草酸和迷迭香酸)对其连续炸薯条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化学检测结合快速检测(低场核磁和近红外光谱)方法对油脂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高温煎炸过程中,迷迭香源抗氧化剂比合成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更好(抗氧化效果:迷迭香酸>迷迭香酸提取物>鼠尾草酸>TBHQ>对照组),这与极性悖论相吻合。通过低场核磁技术(LF-NMR)和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方法对本实验样品进行检测,多变量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一致,验证迷迭香酸在煎炸油脂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同时也说明LF-NMR及NIRS可作为快速无损的监测方法应用于煎炸食品工业。(3)选取在煎炸过程中抗氧化效果较好的迷迭香酸,探究其与谷维素在植物油中的相互作用。同时,探究了293.2-318.2 K下水溶性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的溶解特性和热力学变量变化。结果发现,迷迭香酸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达92.83%,抗氧化效果优于谷维素,且两者无协同效果。该结果也再次验证了极性悖论,极性抗氧化剂在大豆油中具有更好的效果。通过分析迷迭香酸在293.2-318.2 K温度范围内于大豆油中的溶解度变化发现,迷迭香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通过Apelblat模型(相对偏差<0.1)、阿伦尼乌斯方程(误差<10%)对该溶解过程进行拟合,理论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Apelblat模型分析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溶解过程的热动力学参数发现,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的溶解属于非自发吸热且稳定性不断增加的过程。
董志文[7](2020)在《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脱色,常称为吸附脱色,是食用油精炼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针对不同的脱色目的,原料油脂应当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和脱色工艺条件。由于我国食用油脱色工艺主要以脱色率和色泽为指标,缺少对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造成食用油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大量流失,产生危害因子,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的品质。因此,本论文以稻米油的营养价值和花生油的安全性为导向,针对不同植物油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复配,采用复合脱色材料进行脱色,优化创新植物油脱色工艺,以达到减少吸附剂用量、降低能耗、提高油脂品质的目的,使油脂脱色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初步建议一种以油脂品质为导向的精炼脱色工艺,为食用油的脱色工艺提供一种新导向。主要内容如下:(1)测定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藻土五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总孔体积、脱色率、吸油率和过滤速度,以及对植物油中酸值、过氧化值、碘值、毒性物质、营养物质和反式脂肪酸的影响。其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最大,分别达到966.037m2/g和0.794cm3/g,脱色效果最好;活性白土和凹凸棒土的脱色效果其次,且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的吸油率均较小;硅藻土和膨润土的孔径均较大,其中硅藻土的孔径最大,达到8.112nm,其助滤效果最好,膨润土的助滤效果其次;在1g吸附材料/100g稻米油的添加量下,五种吸附材料中活性白土对降低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活性炭,且活性炭对稻米油碘值影响最大;活性炭、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相比膨润土、硅藻土对稻米油中毒性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吸附更为明显。因此选择活性白土、凹凸棒土和活性炭作为“主脱色剂”,将膨润土和硅藻土作为“辅脱色剂”;针对营养价值较高、酸值高、色泽深的稻米油和安全性要求高、稳定性较差的花生油,应当根据其具体质量指标来选择“主辅脱色剂”作为复合脱色剂的脱色材料。(2)对油脂色泽深、营养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的稻米油,通过比较不同吸附剂对营养物质保留率、脱色性能和成本的影响,在保证对稻米油脱色效果更优前提下,选择在同一添加量下对植物甾醇保留率更高活性炭和对谷维素和维生素E保留率更高的活性白土作为复配材料;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以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为自变量,以脱色率为目标值,通过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模型,确定稻米油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每100g脱胶稻米油中添加4.17g活性白土和0.83g活性炭进行复配脱色,此时复合脱色剂质量比(活性白土/g:活性炭/g)5:1,脱色剂添加量占油重5%;脱色时间33min,脱色温度116℃;此时稻米油脱色率最高,为97.11%。此条件下稻米油中谷维素保留率为89.62%,甾醇保留率为90.16%,维生素E保留率为79.91%,色泽为Y20 R0.8;与现有的稻米油脱色工艺对比,经复合脱色剂脱色后,谷维素、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得到有效保留;脱色稻米油色泽较浅,酸值相对较低,过氧化值和水分及挥发物等基本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稻米油水平。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复配是一种适合高营养价值稻米油复合脱色材料,优化脱色工艺可显着提高稻米油的营养物质保留率。(3)对毒性物含量高,生产成本高的花生油,选择脱色性能好、对花生油中Ba P和AFB1等毒性物脱除效率高的活性炭,和成本最低的膨润土作为复配材料;以复配比率、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过滤速度、吸油率、Ba P残留量、AFB1残留量和脱色成本为正交优化综合评分的指标,通过正交优化确定花生油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每100g脱酸花生油中添加0.33g活性炭和1.67g膨润土进行复配脱色,此时脱色剂的复配比率(活性炭/g:膨润土/g)为1:5,脱色剂的添加量为2%,且脱色时间为20min,脱色温度为90℃;此时综合评分最高。此条件下吸油率为39.47%,过滤速度为2.08m L/min,Ba P含量为0.15μg/kg,AFB1含量为0.12μg/kg,添加成本为4.41元/吨。经复合脱色剂(活性炭和膨润土)脱色后,花生油得率较高,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碘值较高,花生油稳定性较好,脱色成本相对较低,且花生油中各毒性物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活性炭和膨润土复配是一种适合高安全性花生油复合脱色材料,优化脱色工艺可显着提高花生油的质量品质并降低工艺成本。综上,本文对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藻土五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脱色和脱毒性能、吸附稳定性、吸油率、助滤效果、脱色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待脱色的稻米油和花生油的基本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和正交试验优化为稻米油、花生油提出了适合的复合脱色剂材料和工艺优化,为实现以油脂品质为导向的精炼脱色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卢梦瑶[8](2020)在《油基对脂质伴随物细胞抗氧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植物油含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甾醇等活性成分,它们作为植物油中常见的微量脂质伴随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植物油中占比最高的甘油酯因具有不同长度和饱和度的碳链,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差异是否会影响脂质伴随物在细胞中抗氧化功能的发挥,机理为何,尚未明晰。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两种典型植物油基,富含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稻米油(RBO)和富含中碳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椰子油(CNO),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成乳液,将含有不同浓度脂质伴随物的油基乳液递送至HepG2细胞中,在细胞模型中研究不同类型油基乳液对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甾醇三种脂质伴随物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AA)的影响及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优化高压均质工艺条件,选取稻米油和椰子油两种典型油脂,制备均匀稳定乳液,研究油脂组成对乳液zeta电位、粒径分布和储藏稳定性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油浓度为100 mg/mL时,乳液平均粒径较小,且多分散系数(PDI)值最小可低于0.2;随着均质压力和循环次数的增大,乳液平均粒径减小,在250 nm-300 nm范围内;均质压力为60 MPa且循环次数为3时,乳液平均粒径在250 nm左右,PDI值低于0.2,zeta电位为-30 m V,乳液体系均匀稳定。具有长碳链不饱和甘油酯的稻米油乳液的zeta电位值显着低于具有中碳链饱和甘油酯的椰子油乳液的zeta电位值(p<0.05);粒径分布图中,三种稻米油(RBO-D、RBO-P和RBO-S)乳液的液滴尺寸分布是单峰且峰宽随脂质伴随物含量增大而逐渐扩大,而两种椰子油(CNO-C和CNO-J)乳液的液滴尺寸分布是单峰且峰宽狭窄,即稻米油更易形成较大液滴;4℃下储藏25 d,稻米油乳液的平均粒径变化不明显,然而椰子油乳液的平均粒径增大约8%,即稻米油乳液的物理储藏稳定性优于椰子油乳液。其次,构建评价乳液抗氧化功能的HepG2细胞模型,通过细胞摄取和二氯荧光素(DCF)细胞荧光信号标记证实HepG2细胞可有效评价乳液体系中脂质伴随物的抗氧化功能。细胞摄取实验数据显示,与空白细胞组(C16:0/C18:2=2.92)相比,稻米油(C16:0/C18:2=0.46)乳液处理的细胞内(C16:0/C18:2=1.08)显着减小(p<0.05),椰子油乳液处理的细胞内C12:0/C16:1由0.67显着增加到23.13(p<0.05);处理1 h,1.6%的γ-谷维素进入细胞;油红O染色后,乳液处理后的HepG2细胞形态相对平滑,且出现鲜红色脂滴;脂肪酸/伴随物数据和形态学表征结果证明油脂已通过乳液导入细胞。在HepG2细胞中,稻米油乳液和椰子油乳液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DCF氧化产生的荧光增加,R2均大于0.9,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稻米油乳液和椰子油乳液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5.87 mg/mL(RBO-D)、4.63 mg/mL(RBO-P)、0.58 mg/mL(RBO-S)、4.58mg/mL(CNO-C)和6.40 mg/mL(CNO-J),CNO-C乳液的CAA值与RBO-P乳液的CAA值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高于RBO-D乳液的CAA值(p<0.05);400μM浓度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下乳液处理后的细胞内抗氧化酶活结果显示,CNO-C和CNO-J乳液处理后的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显着大于RBO-P乳液的(p<0.05)。最后,通过制备层析柱脱除脂质伴随物获得油基,将不同浓度脂质伴随物反添至纯化油基中,研究油基对脂质伴随物细胞抗氧化的影响,进一步选择三油酸甘油酯(GLT)和中链甘油酯(MCT)两种理想化油基阐明脂质伴随物在不同类型油基中的细胞抗氧化机理。结果显示,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CNO油基乳液中的CAA unit值均显着高于其在RBO油基乳液中的(p<0.05),甾醇的CAA unit值在RBO油基乳液中随含量升高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CNO油基乳液中无显着变化(p>0.05)。然而,不同于细胞体系,α-生育酚在RBO油基乳液中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显着高于在CNO油基乳液中的ORAC值(p<0.05),γ-谷维素和甾醇在两种油基乳液中的ORAC值均无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细胞摄取量表现为在GLT油基乳液中的显着大于在MCT油基乳液中的(p<0.05),但CAA unit值表现为在MCT油基乳液中的显着大于在GLT油基乳液中的(p<0.05)。因此,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RBO油基和GLT油基)较中碳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CNO油基和MCT油基)更有利于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细胞递送;但由于具有不饱和键的甘油酯易被自由基攻击,需要抗氧化剂参与,从而导致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较在中碳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反映出更低的细胞抗氧化能力。综上,脂质伴随物在中碳链饱和甘油酯中的细胞抗氧化能力相较于在长碳链不饱和甘油酯中的细胞抗氧化能力更高。
仇宏图[9](2020)在《蓝莓提取物对油脂及油脂凝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莓中含有花青素,花色苷,酚类,黄酮类等多种活性物质,但提取条件不同含有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随之包含白藜芦醇的含量也不同。白藜芦醇属酚类物质的一种,有多种功能特性及药理性能,但视为人体必备微量元素以及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使用于油脂及油脂凝胶的报道鲜见。因此本实验展开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首先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蓝莓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利用薄层层析法定性,液相色谱法定量,并分离提纯蓝莓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同时分析提取物中总酚、花青素、白藜芦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②为了确定蓝莓提取物中营养成分及抗氧化特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蓝莓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合IC50值判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③将蓝莓粉提取物与白藜芦醇标品(Resveratrol,R)、合成抗氧化剂BHA、天然抗氧化剂VE及茶多酚添加至花生油和大豆油中,通过烘箱加速氧化测定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TBA)值,比较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的氧化贮藏稳定性;④以花生油(Peanutoil,PO)和大豆油(Soybean oil,SO)为基料油,通过添加谷甾醇与卵磷脂凝胶剂制备荷载蓝莓提取物、白藜芦醇的三元油脂凝胶体系,运用质构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脉冲核磁共振(SFC)、差示热量扫描仪(DSC)、流变仪检测凝胶体系物理特性的变化;再通过烘箱加速氧化测定油脂凝胶的POV、TBA值,运用核磁共振技术(1HNMR)研究油脂凝胶在贮藏过程中的氧化历程。结果表明:1、蓝莓提取物中提高白藜芦醇含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果胶酶:纤维素酶(5:1,g/g);酶解温度54.62℃;酶解1h;pH=5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提取率最高为235 mg/kg;LC-18 SPE柱分离提纯白藜芦醇,乙酸乙酯溶液分离提纯率最佳,相对含量可达76.61%;总酚在纤维素:果胶酶(1:5);提取温度50℃;pH=5时,含量最高为3358.12 mg/kg,花青素在纤维素:果胶酶(1:1);提取温度50℃;pH=6时,含量最高为1040.34mg/kg。三者之间,总酚与白藜芦醇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总酚与花青素含量之间存在极弱负相关关系;白藜芦醇与花青素之间存在极弱正相关关系。2、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出酸性蓝莓粉提取物(Acid blueberry extract,AC)中活性物质26种,碱性蓝莓粉提取物(Alkalinity blueberry extract,AL)中活性物质11种,其中酸类为主要物质,其次是糖类。各样品的抗氧化能力与样品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AC>AL且存在显着性差异。3、添加蓝莓提取物对油脂的氧化贮藏稳定性结果:随着氧化贮藏时间增长,各油脂体系中过氧化值、TBA值含量缓慢上升;油脂中鲜艳的色彩逐渐消失。AC对PO、SO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AL促进PO氧化。4、荷载蓝莓提取物及白藜芦醇对油脂凝胶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1)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质构指标通过PAC分析可较好的区分花生油油脂凝胶(Peanut oil oleogels,POO)与大豆油油脂凝胶(Soybean oil oleogels,SOO)。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系列油脂凝胶中结晶颗粒数量均增加;荷载R的POO、SOO体系均表现出更致密的网络结构,荷载AL、AC的POO、SOO体系展现出针型与浑圆颗粒状结合的结晶形态。并且荷载AL、AC、R各凝胶样品组均包含了α型、β’型及β型三种晶体特征峰,衍射强度随贮藏时间增加;样品中固体脂肪含量与温度呈反比例关系;荷载AL、AC、R的凝胶体系内部结晶单元数量多,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较稳固,具有良好的涂抹性,与空白样品相比没有较大幅度的改变内部稳固的结晶结构,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脆性较低;样品均在50℃之后SFC含量快速下降,凝胶体系晶体数量及内部结构遭到大幅度破坏;频率扫描第零天POO、SOO储能模量G’均大于耗能模量G";POO、SOO强度均是荷载AC、R较大;贮藏至第十天,各凝胶体系内部网络结构被破坏,均处在“真凝胶”状态边缘,稠度系数均是R最大,且POC<SOO。(2)荷载AL、AC、R对油脂凝胶的氧化贮藏稳定性表明,对POO、SOO抗氧化能力均是R最好,AC次之。AL促进POO氧化,可一定程度抑制SOO氧化;油脂凝胶TBA值与油脂相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推迟且值均较小;POO次级氧化值趋势呈现“M”型,SOO次级氧化值呈现“N”型趋势。通过豆油与花生油1HNMR指纹图谱分析初级氧化产物中各共轭基团健,均发现两个E,E共轭形式的信号峰,发现两个疑似Z,E共轭形式的信号峰;并发现共7种含量较低的新物质;R、AC可有效控制双键氢含量,AL促进双键氢氧化。POOAL、POOB化学位移δ=5.0-9.0ppm明显出现了氧化峰形,且POOAL值更大,POOAC、POOR并未呈现氧化峰信号;SOO氧化峰值大小依次为SOOB>SOOAL>SOOAC>SOOR。
黄会娜[10](2020)在《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控制与脱除研究》文中指出3-氯丙醇(3-monochloro-1,2-propanediol,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lycidyl esters,GEs)是一类主要生成于油脂精炼脱臭过程的危害成分,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是近年来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研究表明,氯离子是3-MCPD酯和GEs形成的重要前体物质。目前对油脂中的氯离子已有研究,但对油脂加工过程所用加工助剂中的氯离子没有较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了油脂精炼过程加工助剂对油脂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及氯离子含量变化对油脂中3-MCPD酯和GEs形成的影响;进而对油脂精炼过程引入氯离子可能性最大的碱炼水洗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防范和消减氯离子进入油脂;以基于控制和脱除氯离子的优化条件对玉米毛油进行精炼,研究氯离子脱除对油脂精炼过程中3-MCPD酯和GEs生成的控制效果;最后研究了分子蒸馏法脱除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工艺条件优化及脱除效果。(1)从不同油脂加工厂采集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常用加工助剂(磷酸、碱、软水、脱臭蒸汽冷凝水),对其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加工助剂中氯离子含量水平及其在油脂精炼过程迁移进油脂中的可能性和程度。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磷酸(用于水化脱胶)中氯离子含量为未检出-22.647 mg/kg,烧碱(用于碱炼脱酸)中氯离子含量为未检出-27.009 mg/kg,磷酸和烧碱中氯离子的差异造成脱胶和碱炼脱酸所得油脂中氯离子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个油脂工厂的软水样品中氯离子含量为0.746-1091.205 mg/kg,有巨大的差异。3个油脂工厂的软水的精炼试验(脱胶、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表明,脱胶、碱炼、脱色工序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油脂氯离子含量(除高氯离子含量软水精炼的油脂),水洗工序是软水中氯离子向油脂中迁移量最明显的阶段,水洗油中氯离子含量与精炼所用软水中氯离子含量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2。油脂中3-MCPD酯和GEs检测结果显示,用氯离子含量高的软水进行精炼使得在脱臭前就会有3-MCPD酯生成,含量为0.364-0.666 mg/kg;脱臭后油脂中3-MCPD酯含量与精炼所用软水的氯离子含量呈正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此外,实验室模拟工厂中混合油经盐水层沉降之后再蒸发汽提的过程,检测发现混合油过盐水层蒸发汽提后氯离子及3-MCPD酯和GEs相对于混合油的含量均有升高,这可能是导致未精炼的浸出毛油中仍能检出氯离子、3-MCPD酯和GEs的原因之一。(2)为了进一步明确油脂碱炼水洗过程对碱炼脱酸油中氯离子含量造成的影响,对水洗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研究水洗工艺对防范和消除碱炼脱酸油中氯离子含量的作用。基于水洗优化条件对油脂中氯离子的脱除效果,将水洗优化条件应用于玉米毛油精炼过程中,研究氯离子的脱除对油脂精炼过程中3-MCPD酯和GEs生成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以超纯水水洗、加水量为油重30%、水洗3次的最佳条件下,水洗后碱炼油中的氯离子脱除率可达98.12%。以基于控制和脱除氯离子的优化条件对玉米毛油进行精炼(水洗过程采用优化条件,脱胶、碱炼、脱臭用水为超纯水),以油脂工厂采用的一般精炼工艺为对照(水洗工艺条件:加水量为油重15%、水洗2次,水洗及脱胶、碱炼、脱臭用氯离子含量100 mg/kg的水),结果表明,水洗工艺条件的优化能降低油脂水洗过程3-MCPD酯和GEs的生成(分别从0.469、0.485 mg/kg降低至未检出);两组油脂在同样工艺条件下进行脱臭,脱臭后采用水洗优化条件的油脂比一般精炼工艺的油脂中3-MCPD酯含量降低约22%,GEs含量升高至1.73倍。研究结果明确了油脂精炼过程氯离子的脱除能降低3-MCPD酯的生成,为油脂精炼过程对3-MCPD酯的控制提供一种可行方法。(3)油脂精炼脱除尤其是油脂脱臭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形成3-MCPD酯和GEs,为尽可能降低成品油中两种风险成分的含量,提升油脂安全品质,需要对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脱除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对分子蒸馏法脱除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效果和优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蒸馏温度220℃、刮膜转速230 r/min、进料速率50 d/min的优化分子蒸馏条件,玉米油中3-MCPD酯和GEs的含量分别由2.686、5.909 mg/kg降低至0.556、0.885 mg/kg,脱除率可分别达到79.3%和85.0%,均能降低至欧盟限量/建议限量以下,但分子蒸馏过程会造成油脂中甾醇、VE不同程度的损失,损失率分别为38.2%、28.6%。明确了分子蒸馏法可以做为脱除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可靠方法。对于3-MCPD酯和GEs污染水平高的油脂,可以采用两级分子蒸馏的方法进行深度脱除,对3-MCPD酯和GEs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3%-96%和91%-98%,3-MCPD酯和GEs的含量分别从6.169-16.008mg/kg和7.004-56.399 mg/kg降低至0.368-0.932 mg/kg和0.545-0.900 mg/kg,达到欧盟严格的限量指标(≤1.25 mg/kg和≤1.0 mg/kg)以下,但会造成油脂中甾醇和谷维素损失25%-41%和11%-12%,VE损失率达到86%-89%。
二、谷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稻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米糠中γ-谷维素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γ-谷维素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 |
2 目前国内外对稻米γ-谷维素研究关注领域 |
2.1 品种、产地及环境因素对稻米γ-谷维素的影响 |
2.2 加工精度对稻米γ-谷维素的影响 |
2.3 加工方式对稻米γ-谷维素的影响 |
3 目前国内外对米糠γ-谷维素研究关注领域 |
3.1 不同处理方式对米糠γ-谷维素含量的影响 |
3.2 米糠γ-谷维素提取技术的研究 |
4 展望 |
(2)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高酸值米糠油脱酸脱蜡 |
1.2.2 米糠油质量指标检测 |
1.2.3 米糠油中蜡含量的测定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米糠原油的质量指标 |
2.2 单因素试验 |
2.2.1 卵磷脂添加量的确定 |
2.2.2 料液比的确定 |
2.2.3 萃取时间的确定 |
2.2.4 萃取温度的确定 |
2.2.5 萃取次数的确定 |
2.3 正交试验 |
3 结 论 |
(3)米糠的微细化、性质及其在糙米发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糙米食品有益健康 |
1.1.1 糙米的结构 |
1.1.2 糙米的营养 |
1.1.3 糙米的食用方式 |
1.2 糙米的粉碎方式 |
1.2.1 糙米整粒粉碎难以适应食品要求 |
1.2.2 糙米的分部粉碎适应物料特性 |
1.2.3 米糠的粉碎特性 |
1.3 米糠微粉碎方法 |
1.3.1 超微粉碎的分类 |
1.3.2 气流式粉碎机 |
1.3.3 振动磨 |
1.3.4 球磨 |
1.4 挤压膨化对米糠性质的改变 |
1.4.1 挤压膨化原理 |
1.4.2 挤压膨化促进含纤维物料的粉碎效果 |
1.4.3 挤压膨化改善米糠膳食纤维 |
1.4.4 挤压膨化提高米糠稳定性 |
1.5 米糠微粉的特性 |
1.5.1 米糠微粉在食品加工中的特性 |
1.5.2 米糠微粉营养特性 |
1.5.3 超微粉改善纤维食品食用品质 |
1.6 米糠微粉的应用前景 |
1.7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米糠原料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2 米糠微细化的试验流程 |
2.2.3 米糠微粉的制备 |
2.2.4 米糠微粉物理性质的测定 |
2.2.5 米糠微粉营养性质的测定 |
2.2.6 米糠微粉微观结构的测定 |
2.2.7 重组糙米粉的制备 |
2.2.8 重组糙米粉性质的测定 |
2.2.9 糙米发糕的制作工艺 |
2.2.10 发糕品质的测定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12 样品命名说明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米糠原料基本成分 |
3.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1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粉体特性的影响 |
3.2.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水合特性的影响 |
3.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营养性质的影响 |
3.3.1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抗氧化性的影响 |
3.3.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3.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含量的影响 |
3.3.4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3.4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1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孔径分布的影响 |
3.4.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SEM的影响 |
3.4.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FTIR的影响 |
3.4.4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XRD的影响 |
3.5 不同方法加工糙米粉的性质比较 |
3.5.1 糊化性质 |
3.5.2 热力学性质 |
3.6 不同糙米粉所制发糕品质比较 |
3.6.1 比容 |
3.6.2 质构特性 |
3.6.3 感官评价 |
3.7 相关性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水包油型乳液中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水包油(O/W)乳液 |
1.1.1 O/W乳液 |
1.1.2 O/W乳液中的脂质氧化 |
1.2 脂质伴随物在O/W乳液中的抗氧化作用 |
1.2.1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抗氧化作用 |
1.2.2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
1.3 O/W乳液中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3.1 O/W乳液中复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
1.3.2 O/W乳液中相互作用机制的评价方法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脱除伴随物稻米油的制备 |
2.2.2 O/W乳液的制备 |
2.2.3 O/W乳液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4 O/W乳液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2.2.5 脂质伴随物在O/W乳液中相分布的测定 |
2.2.6 相互作用指数的评价 |
2.2.7 荧光猝灭机制的测定 |
2.2.8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
2.2.9 氧化分解情况的测定 |
2.2.10 ESR监测DPPH自由基的变化 |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抗氧化作用 |
3.1.1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对O/W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2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对O/W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1.3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复配对O/W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4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复配对O/W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抗氧化相互作用 |
3.2.1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O/W乳液中的相分布规律 |
3.2.2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之间相互作用类型的评价 |
3.3 α-生育酚与γ-谷维素的拮抗作用机理研究 |
3.3.1 α-生育酚与γ-谷维素之间的荧光猝灭机制 |
3.3.2 α-生育酚与γ-谷维素之间的电子传递机制 |
3.3.3 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的氧化分解情况 |
3.3.4 γ-谷维素抑制α-生育酚的再生机制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5)米糠油皂脚中谷维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化妆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2 谷维素简介 |
1.2.1 谷维素的结构组成和理化性质 |
1.2.2 谷维素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1.3 谷维素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
1.3.1 弱酸提取法 |
1.3.2 甲醇直接萃取法 |
1.3.3 CO_2超临界萃取 |
1.3.4 吸附法 |
1.4 谷维素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1 紫外分光光度(UV)法 |
1.4.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谷维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谷维素提取工艺方法研究 |
2.2.2 谷维素纯化工艺方法研究 |
2.2.3 皂脚中谷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4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皂脚含量的测定结果 |
2.3.2 皂脚中谷维素提取结果 |
2.3.3 皂脚中谷维素纯化结果 |
2.3.4 谷维素制品中甲醇残留量检测 |
3 谷维素化妆品开发研究 |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凝胶、膏霜配方及工艺研究 |
3.2.2 凝胶、膏霜稳定性测试方法 |
3.2.3 凝胶、膏霜肤感评价 |
3.2.4 凝胶、膏霜保湿性能评价 |
3.2.5 凝胶抗氧化性能评价 |
3.2.6 凝胶、膏霜皮肤刺激性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谷维素凝胶、膏霜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
3.3.2 凝胶、膏霜肤感评价结果 |
3.3.3 凝胶、膏霜保湿性评测结果 |
3.3.4 凝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3.3.5 凝胶、膏霜皮肤刺激性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迷迭香源抗氧化物对薯条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煎炸油 |
1.1.1 煎炸油品质的影响因素 |
1.1.2 油脂煎炸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1.1.3 煎炸油检测手段 |
1.2 抗氧化剂 |
1.2.1 合成抗氧化剂 |
1.2.2 天然抗氧化剂 |
1.3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种类植物油煎炸过程品质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煎炸过程 |
2.2.2 煎炸油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2.2.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2.4 谷维素含量 |
2.2.5 降解动力学 |
2.2.6 粘度动态变化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理化性质分析 |
2.3.2 感官分析 |
2.3.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2.3.4 谷维素含量变化及其降解动力学分析 |
2.3.5 粘度动态变化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煎炸过程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迷迭香酸提取物的准备 |
3.2.2 煎炸过程 |
3.2.3 煎炸油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3.2.4 感官评定 |
3.2.5 LF-NMR测定弛豫时间(T_2) |
3.2.6 NIRS表征煎炸油脂品质变化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煎炸油理化性质 |
3.3.2 共轭二烯与三烯值变化 |
3.3.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4 色泽分析 |
3.3.5 感官分析 |
3.3.6 LF-NMR表征煎炸过程的弛豫特性 |
3.3.7 NIRS表征油脂的品质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性抗氧化剂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溶解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迷迭香酸、谷维素及其混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2.2 大豆油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4.2.3 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溶解度的测定 |
4.2.4 基于溶解度的理论模型分析 |
4.2.5 数据分析及模型检验 |
4.3 结果分析 |
4.3.1 迷迭香酸、谷维素及其混合物抗氧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
4.3.2 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溶解标准曲线 |
4.3.3 搅拌时间对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溶解度的影响 |
4.3.4 温度对迷迭香酸在大豆油中溶解度的影响 |
4.3.5 基于溶解度的理论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吸附脱色剂在油脂精炼中的研究概况 |
1.2.1 活性白土的研究 |
1.2.2 凹凸棒土的研究 |
1.2.3 活性炭的研究 |
1.2.4 膨润土的研究 |
1.2.5 硅藻土的研究 |
1.2.6 复合脱色剂在油脂脱色工艺中的应用 |
1.3 植物油脱色工艺概述 |
1.3.1 稻米油脱色工艺 |
1.3.2 花生油脱色工艺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不同吸附脱色材料特性的比较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 |
2.2.2 脱色率测定 |
2.2.3 吸油率测定 |
2.2.4 脱色剂过滤速度测定 |
2.2.5 基本指标测定 |
2.2.6 营养物质的测定 |
2.2.7 毒性物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五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比较 |
2.3.2 吸附材料基本性能比较 |
2.3.3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基本指标的影响 |
2.3.4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
2.3.5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中毒性物质的影响 |
2.3.6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营养价值的稻米油复合脱色材料及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稻米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
3.2.2 稻米油脱色工艺及脱色率和色泽的测定 |
3.2.3 稻米油品质分析 |
3.2.4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
3.2.5 最佳复配比率的确定 |
3.2.6 单因素试验 |
3.2.7 复合脱色剂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3.2.8 数据及图表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稻米油吸收波长的确定 |
3.3.2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
3.3.3 最佳复配比率的确定 |
3.3.4 稻米油单因素试验分析 |
3.3.5 复合脱色剂脱色工艺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6 复合脱色剂脱色油和常规脱色剂脱色油指标对比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安全性的花生油复合脱色材料及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花生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
4.2.2 花生油品质分析 |
4.2.3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4.2.4 数据及图表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花生油的基本理化指标 |
4.3.2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
4.3.3 花生油单因素试验分析 |
4.3.4 花生油脱色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
4.3.5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分析 |
4.3.6 脱色工序花生油中Ba P含量与AFB1含量的关联性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1.1 五种吸附材料吸附特性比较研究 |
5.1.2 稻米油脱色工艺及营养价值研究 |
5.1.3 花生油脱色工艺及安全性研究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部分样品BaP高效液相色谱图 |
附录B 部分样品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
附录C 部分样品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油基对脂质伴随物细胞抗氧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脂中油基和脂质伴随物组成 |
1.1.1 油基种类 |
1.1.2 脂质伴随物 |
1.2 油脂抗氧化的研究现状 |
1.2.1 油脂中脂质伴随物抗氧化性的评价 |
1.2.2 油基在油脂抗氧化性评价中的作用 |
1.3 HepG2细胞抗氧化 |
1.3.1 脂质分子的乳液递送体系 |
1.3.2 HepG2细胞抗氧化模型 |
1.3.3 细胞氧化应激防御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脂组成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液的高压均质制备及工艺优化 |
2.3.2 乳液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分析 |
2.3.3 稻米油和椰子油的基本组成分析 |
2.3.4 乳液的物理储藏稳定性测定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乳液的高压均质制备优化工艺 |
2.4.2 稻米油和椰子油的基本组成 |
2.4.3 乳液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 |
2.4.4 乳液的物理储藏稳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液细胞抗氧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HepG2细胞培养 |
3.3.2 乳液的细胞毒性分析 |
3.3.3 乳液的细胞摄取研究 |
3.3.4 乳液的HepG2细胞抗氧化模型评价 |
3.3.5 H_2O_2处理的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毒性评价 |
3.3.6 细胞抗氧化相关酶活的测定 |
3.3.7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液的细胞毒性 |
3.4.2 乳液的细胞摄取 |
3.4.3 乳液的细胞抗氧化性 |
3.4.4 H_2O_2处理的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
3.4.5 细胞抗氧化相关酶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基类型对脂质伴随物细胞抗氧化的影响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油基的制备 |
4.3.2 反添体系及实验设计 |
4.3.3 细胞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4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测定 |
4.3.5 细胞摄取量测定 |
4.3.6 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
4.3.7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甾醇在不同油基乳液中的细胞抗氧化性 |
4.4.2 α-生育酚、γ-谷维素和甾醇在不同油基乳液中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
4.4.3 油基乳液本身的细胞抗氧化性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
4.4.4 不同油基对α-生育酚细胞摄取量的影响 |
4.4.5 不同油基对γ-谷维素细胞摄取量的影响 |
4.4.6 不同油基对细胞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
4.4.7 HepG2细胞中油基对脂质伴随物抗氧化的影响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9)蓝莓提取物对油脂及油脂凝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蓝莓提取物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蓝莓活性成分提取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蓝莓活性物质的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
1.2.3 国外蓝莓活性物质的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
1.3 白藜芦醇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1 白藜芦醇的提取及药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白藜芦醇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
1.3.3 国外白藜芦醇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
1.4 油脂的氧化及抗氧化剂的使用 |
1.4.1 国内外蓝莓中活性物质对油脂的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外白藜芦醇对于油脂抗氧化特性研究进展 |
1.5 油脂凝胶的研究进展 |
1.5.1 油脂凝胶定义 |
1.5.2 可食用油脂凝胶剂 |
1.5.3 油脂凝胶在食品中应用现状研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蓝莓粉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制备 |
2.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3 薄层层析法定性白藜芦醇 |
2.2.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 |
2.2.5 蓝莓提取物中提高白藜芦醇含量的单因素试验 |
2.2.6 蓝莓提取物中提高白藜芦醇含量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
2.2.7 LC-18 SPE柱分离提纯样品中白藜芦醇 |
2.2.8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酚、花青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 |
2.2.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薄层层析法定性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 |
2.3.3 蓝莓粉复合酶解单因素实验 |
2.3.4 蓝莓提取物中提高白藜芦醇含量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2.3.5 SPE-C18柱分离提纯蓝莓粉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分析结果 |
2.3.6 分光光度法测定蓝莓粉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蓝莓提取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本章使用简称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3.2.3 抗氧化活性 |
3.2.4 油脂氧化 |
3.2.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样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
3.3.2 蓝莓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3.3 蓝莓提取物对油脂体系的抗氧化特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蓝莓提取物对油脂凝胶体系的氧化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本章使用简称 |
4.2 实验方法 |
4.2.1 蓝莓粉提取物的制备 |
4.2.2 油脂凝胶的制备 |
4.2.3 油脂凝胶固体脂肪含量测定 |
4.2.4 油脂凝胶POV值、TBA值测定 |
4.2.5 核磁共振(~1HNMR)测定油脂凝胶氧化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体系固体脂肪含量的测定 |
4.3.2 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体系氧化特性研究 |
4.3.3 ~1H-NMR分析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体系官能团变化 |
4.3.4 ~1H-NMR分析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体系氧化产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体系物理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本章使用简称 |
5.2 实验方法 |
5.2.1 蓝莓提取物的制备 |
5.2.2 油脂凝胶的制备 |
5.2.3 质构特性 |
5.2.4 油脂凝胶微观结构分析 |
5.2.5 油脂凝胶晶型分析 |
5.2.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5.2.7 油脂凝胶流变学行为分析 |
5.2.8 数据统计和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TPA结果 |
5.3.2 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微观结构分析 |
5.3.3 荷载蓝莓提取物的油脂凝胶宏观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控制与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概述 |
1.1.1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结构与分类 |
1.1.2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毒性及危害 |
1.1.3 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来源 |
1.1.4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限量标准 |
1.2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 |
1.3 油脂中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
1.3.1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形成机制 |
1.3.2 油脂精炼工艺 |
1.3.3 3 -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脱除方法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加工助剂中氯离子含量及其对精炼油脂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油脂精炼过程 |
2.3.2 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 |
2.3.3 氯离子及其他指标的检测 |
2.3.4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加工助剂中氯离子的含量 |
2.4.2 磷酸和烧碱对油脂精炼过程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2.4.3 软水对油脂精炼过程中氯离子、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影响 |
2.4.4 混合油蒸发过程氯离子、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变化 |
2.5 小结 |
3 油脂中氯离子的脱除及其对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原料和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碱炼油的制备 |
3.3.2 水洗脱除方法 |
3.3.3 油脂中氯离子的检测 |
3.3.4 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 |
3.3.5 油脂中其他指标的检测 |
3.3.6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水洗用水对油脂中氯离子脱除效果的影响 |
3.4.2 水洗加水量对油脂中氯离子脱除效果的影响 |
3.4.3 水洗次数对油脂中氯离子脱除效果的影响 |
3.4.4 油脂中氯离子的脱除对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生成的影响 |
3.4.5 油脂中氯离子的脱除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分子蒸馏法脱除油脂中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子蒸馏条件优化 |
4.3.2 两级分子蒸馏工艺 |
4.3.3 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测 |
4.3.4 油脂中维生素E组分的检测 |
4.3.5 油脂中甾醇组分的检测 |
4.3.6 稻米油中谷维素含量的测定 |
4.3.7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蒸馏温度对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脱除效果的影响 |
4.4.2 刮膜转速对油脂中 3-氯丙醇酯酯和缩水甘油酯脱除效果的影响 |
4.4.3 进料速率对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脱除效果的影响 |
4.4.4 分子蒸馏对油脂中甾醇、维生素E含量及甘油酯组成的影响 |
4.4.5 两级分子蒸馏法脱除 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40.0 |
4.4.6 两级分子蒸馏对油脂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谷维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米糠中γ-谷维素研究现状[J]. 高琨,姜平,谭斌,吴娜娜,翟小童,乔聪聪. 粮油食品科技, 2021
- [2]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工艺[J]. 邹曼,王娟,何东平,胡传荣,高盼. 中国油脂, 2021(07)
- [3]米糠的微细化、性质及其在糙米发糕中的应用[D]. 曹亚文. 江南大学, 2021(01)
- [4]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在水包油型乳液中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D]. 刘如如. 江南大学, 2021(01)
- [5]米糠油皂脚中谷维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化妆品开发研究[D]. 罗微.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6]迷迭香源抗氧化物对薯条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李鹏娟. 暨南大学, 2020(03)
- [7]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D]. 董志文.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8]油基对脂质伴随物细胞抗氧化的影响研究[D]. 卢梦瑶. 江南大学, 2020(11)
- [9]蓝莓提取物对油脂及油脂凝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D]. 仇宏图. 延边大学, 2020(05)
- [10]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控制与脱除研究[D]. 黄会娜.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