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塔架测试论文_徐建波,赵敏,徐仕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塔架测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测试,小卫星,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论文,ARM,Windows。

卫星塔架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徐建波,赵敏,徐仕玲[1](2008)在《基于ARM的便携式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卫星在上天之前,为了保证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测试。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基础上,根据小卫星塔架测试的要求,研制了一套便携式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设计了上下位机体系结构,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和后端控制机,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具有自动测试、故障诊断、智能化、小型化以及便于携带等特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08年10期)

徐建波[2](2008)在《基于ARM的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被广泛的应用于电信、气象、资源普查和军事侦察等领域。而小卫星以其小型化、微型化、高密度、软件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小卫星在升空之前,为了保证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测试,这种测试就是卫星的塔架测试。卫星塔架测试是卫星在装入运载火箭发射仓后到火箭发射升空之前的测试,是卫星地面测试的延伸。当前,基于ARM处理器的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产品在应用ARM时其开发平台主要还是集中在Windows平台上。论文针对南航“天巡者一号”微小卫星,以ARM处理器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嵌入式测量系统,旨在运用一种基于Linux平台的ARM嵌入式开发模式。本文设计的塔架测试系统分为前端测控系统和后端监控PC机两个部分,是一种包含上下位机的分布式结构。下位机主要负责对微小卫星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及对星上关键点进行控制等;上位机则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实现任务的封装和属性的继承扩展,在VC6.0编程环境下,上位机实现与下位机、微小卫星星务系统和地面测控中心的通信,并通过构建本地数据库实现测试信号和测试信息的存储和查询。论文首先讨论了嵌入式硬件的设计,然后分析了在Linux GCC环境下ARM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设计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多线程监控软件。在卫星测试中设计了专家系统与自动化测试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提高了系统测试南航微小卫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了对微小卫星故障诊断的能力。本文针对南航“天巡者一号”微小卫星设计的塔架测试系统具有自动测试、故障诊断、远程测试、小型化、成本低及开发周期短等特点。最后本文对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工作展望。(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8-01-01)

张凯[3](2001)在《CX-1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原理样机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塔架测试是指卫星装入运载火箭发射仓后到卫星发射升空前的最后测试,是卫星质量的最后保证。由于大型卫星系统复杂、单机多,大卫星塔架测试因此仍采用地面测试的模式,卫星脱落插头通过数百米电缆与发射阵地地堡内的测试设备相连,地堡内分为测试间,电源间等,传统的大卫星塔架测试系统虽然可胜任大卫星的塔架测试需求,但其各种设备复杂,体积庞大,各模块放置分散,已不适合搭载发射的CX-1小卫星的塔架测试要求。 中国科学院上海小卫星工程部提出了建设小型化塔架测试系统需求,为此本课题设计实现了一套便携式小卫星测试系统的原理样机,能直接在火箭发射塔架上对卫星进行测试。该系统具有小型智能化、硬件功能软件化、可对星载软件测试、地面远程测试等优点。 便携式塔架测试系统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分布式结构,前端下位机可对卫星脱落插头自主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并和星载计算机进行422串口通信;后端上位机完成数据的处理和控制算法、卫星测试向量的实现,并且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TCP/IP网络互连。本课题完成的具体任务包括两大部分,一为前端采控设备,主要是硬件电路方面,二为后端数据采集、控制、联网、数据库存储与界面显示,主要是软件设计实现方面。 前端采控设备方面,以运用广泛的Intel MCS-51单片机为主,设计并实现了数据采集(包括多路模拟量和数字量),开关输出控制,和串口通讯等功能。 为了前端采控系统性能的提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80386EX的双机紧耦合的采控电路板,通过总线控制逻辑实现内存数据共享,利用386EX强大的32位计算能力实现采控数据的处理分析。 后端软件方面,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可实现任务的封装和属性的继承扩展。采用Vsual C++6.0对编程环境,实现了与前端控制系统的串口通信,数据界面显示,控制中心的网络互连,和数据库的存储等编程需求。在串口通信中,采用了VC提供的MSCOMM控件;数据库的存储采用Access关系型数据库和ADO技术;同时,编程中还应用了多线程、DATA SOCKET、MFC等技术,可较好的完成软件控制方面的各个任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期刊2001-06-30)

卫星塔架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被广泛的应用于电信、气象、资源普查和军事侦察等领域。而小卫星以其小型化、微型化、高密度、软件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小卫星在升空之前,为了保证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测试,这种测试就是卫星的塔架测试。卫星塔架测试是卫星在装入运载火箭发射仓后到火箭发射升空之前的测试,是卫星地面测试的延伸。当前,基于ARM处理器的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产品在应用ARM时其开发平台主要还是集中在Windows平台上。论文针对南航“天巡者一号”微小卫星,以ARM处理器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嵌入式测量系统,旨在运用一种基于Linux平台的ARM嵌入式开发模式。本文设计的塔架测试系统分为前端测控系统和后端监控PC机两个部分,是一种包含上下位机的分布式结构。下位机主要负责对微小卫星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及对星上关键点进行控制等;上位机则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实现任务的封装和属性的继承扩展,在VC6.0编程环境下,上位机实现与下位机、微小卫星星务系统和地面测控中心的通信,并通过构建本地数据库实现测试信号和测试信息的存储和查询。论文首先讨论了嵌入式硬件的设计,然后分析了在Linux GCC环境下ARM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设计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多线程监控软件。在卫星测试中设计了专家系统与自动化测试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提高了系统测试南航微小卫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了对微小卫星故障诊断的能力。本文针对南航“天巡者一号”微小卫星设计的塔架测试系统具有自动测试、故障诊断、远程测试、小型化、成本低及开发周期短等特点。最后本文对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工作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塔架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1].徐建波,赵敏,徐仕玲.基于ARM的便携式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

[2].徐建波.基于ARM的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3].张凯.CX-1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原理样机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

论文知识图

小卫星塔架测试系统的总体框图“天巡者一号”微小卫星塔架测试自动故障诊断的实现后端监控系统各模块关系塔架测试监控软件截图一数据库查询某一信号显示界面截图

标签:;  ;  ;  ;  ;  ;  ;  

卫星塔架测试论文_徐建波,赵敏,徐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