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宏刚鲁小红(湖北省孝感市一医院432000)
【中图分类号】R5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179-02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症,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在治疗过程中如低血糖处理不及时,易遗留永久性脑损害,甚至死亡。现将我院2007-2010年2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报道并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T2DM患者,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58-82岁,病程2月-16年,其中合并肾病、肾功能不全6例,高血压4例,冠心病、心衰4例,其中心肌梗塞1例,脑梗塞2例,脑出血者2例,肝硬化4例,肺部感染2例。
1.2用药情况发生低血糖前有8例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中预混人胰岛素2例,三餐前短效+睡前中效人胰岛素4例,1例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1例单用三餐前短效人胰岛素。单用优降糖者4例,单用达美康者3例,消渴丸加达美康2例,消渴丸加二甲双胍6例,1例加用拜糖平。
1.3临床表现低血糖发生时间多为夜间,凌晨或空腹状态,24例患者,其中15例表现心悸、大汗、手抖,饥饿,乏力、血压轻度升高,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占62.5%,4例低血糖昏迷占16.6%,2例出现癫痫样发作,占8.3%,偏瘫者2例占8.3%,死亡1例,占4.1%。
1.4诊断标准全部24例DM患者依据whipple(低血糖)三联征确定(1)低血糖症状;(2)发作时血糖低于3.0mmol·L-1;(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1]。4例有低血糖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作时血糖值均≤3.9mmol·L-1,称为低血糖反应。
1.5实验室检查低血糖发作时,即刻取手指末梢血测定血糖浓度,10例血糖值为2.12-3.0mmol·L-1,8例为2.06-2.12mmol·L-1,2例为0.78-1.6mmol·L-1,4例血糖3.1-3.9mmol·L-1之间。
1.6治疗及预后24例患者经确诊后,轻者立即适量进食含糖饮食,重者立即静推50%葡萄糖40-60ml,如仍未见效,可重复注射直至清醒,继之以5%-10%葡萄糖静滴,使血糖维持在6-10mmol·L-1之间。个别危重昏迷不醒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d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滴;合并脑水肿者,加用20%甘露醇静滴脱水治疗。23例均经上述治疗好转,无后遗症,临床症状消失,死亡1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2讨论
低血糖是指血浆葡葡糖浓度低于3.0mmol·L-1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性大。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表现,甚至死亡。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糖下降的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及抗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2]。本组病例中62.5%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临床表现,其次以意识障碍、昏迷、烦躁不安为表现者占16.6%,癫痫样发作占8.3%,偏瘫者占8.3%,1例死亡者为在院外昏迷时间过长,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贾培红认为在原因已知的低血糖症中,近94%的低血糖事件是由于患者行为不当造成,如过度运动,漏餐、应用剂量错误、疾病,增加药物等等;也有研究表明,T2DM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个体聚集现象较为明显,须加强对其自身行为习惯的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3]。另随着最新的治疗进展发现,强化血糖控制治疗,也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使该理论遭遇尴尬,甚至限制了胰岛素的应用;当然胰岛素治疗本身具有强有力的降糖作用,也是造成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往往发生于其剂量调整阶段。除此之外,各种胰岛素制剂的不同作用机制和和特点,也对低血糖的发生有很大影响,目前常用的诺和锐30在减少重度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方面优势突出,2005年,美国内分泌学家学会(AACE)指南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它与传统的预混人胰岛素30R相比,在餐后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方面都有很大飞跃。
口服药物方面,优降糖是磺脲类药物中作用最强,半衰期4-6h为最长的降糖药物,导致低血糖反应严重且持久,作用可持续16-24h,易反复发作,甚至死亡。长效类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所致低血糖,补糖至少应持续2-3日。本组中达美康+消渴丸合用2例均发生严重且顽固性低血糖,应引以为鉴。如合用水杨酸制剂,消炎痛等均有增强降血糖作用,如患者合并心、肝、肾等并发症,且胰岛素降解减慢,糖异生障碍等均更易发生。配合应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可减少胰岛素使用的夜间低血糖事件,可以延缓糖的吸收来减少低血糖的发作频率。
总之,随着人们对低血糖认识的不断加深,糖尿病和胰岛素知识的广泛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增加,低血糖事件必定会越来越少,我们医务工作者更不可片面强调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而忽视对血糖平稳的要求,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新理念。此外,要求患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及给药方式也非常重要[4],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树立战胜糖尿病病魔增强信心,从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9-980.
[3]贾培红.低血糖与血糖达标.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7月19日.
[4]冯正义.戴宝珍,胡雁,等.糖尿病社区老年患者行为疗法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