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剧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剧,爱尔兰,戏剧,文艺复兴,江安,爱尔兰人,保守主义。
国剧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徐珺[1](2019)在《“国剧运动”理论概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生"国剧运动"中《杨贵妃》和《琵琶记》的演出与1907年春柳社留日学生的戏剧探索相比,意趣相去甚远。余上沅等人强调戏剧必须回归对其本身的认识,着重于对戏剧本质、戏剧教育、戏剧美学、戏剧规律的研究。当时,在各种纷繁芜杂的戏剧观念中,他们看到了借"戏剧"之名改良社会之用所存在的弊端,故而提倡戏剧的纯粹。停办已久的上海美专恢复,增设声乐、戏剧两系;余上沅、闻一多、赵太侔等人归国,进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授课,标志着戏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因此,从戏剧教育角度而言,他们的思想于当时乃至后世都是有益的。对此,文章对国剧运动的名录进行拓深,并详细分析其主将们在理论方面的分歧,进而指出国剧运动内部的各持己见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陈军[2](2018)在《“国剧运动”在文化上的保守与激进——以余上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下,新世纪以来,戏剧界部分学者对"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倾向评价颇高。本文首先质疑"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属性;其次,本文将以余上沅为例,提出"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实为"重估主义";再次,本文认为,以余上沅为核心的"国剧运动"派的"重估主义"一方面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另一方面,"重估传统"最后成了"凭空创造",而这正是余上沅等人没有创造出梦想中的"国剧"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刘思远[3](2016)在《国剧运动的戏剧史学研究——以余上沅1922-1926年的戏剧活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学界对国剧运动的研究多以1927年余上沅根据1926年夏《晨报副刊·剧刊》所发表文章编辑的《国剧运动》为主要资料,外加同时代人物如闻一多、梁实秋等的着作和回忆及一些理论文章,研究重心多集中在写意、话剧民族化、文化保守主义等理论层面。本文从戏剧史学的角度运用几组被忽视或不为人知的1922-1926年间的资料,研究国剧运动及其主将余上沅的思想脉络,国剧运动于1926年异军突起的前因后果,及其叁个月后急速偃旗息鼓的实际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何恬[4](2015)在《重论“国剧运动”的跨文化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剧运动"的困境并不像以往所论的那样简单。学界往往忽视了它最初是于1924年在美国纽约被提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从倡导者的知识背景、当时的美国语境及其模仿对象"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推断,"国剧运动"的"国剧"当是指"本土化话剧"。返回中国后,此一设想即遭遇到两重的跨文化尴尬:其一,"话剧"在美国被称为"national drama"原也顺理成章,而一旦在中国换称"国剧",便受到了本土戏曲的挑战;其二,倡导者们在借用西方理论话语重新诠释与定位中国戏曲时,还落入了"以西格中"的运思陷阱。(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曹树钧[5](2015)在《“中国,你是应该强的!”——余上沅、曹禺与国剧运动及抗战戏剧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熊佛西等倡导的"国剧运动",其主要精神有叁点:(一)要创作反映中国题材的新话剧,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二)认真研究中国戏曲的经验与技巧;(叁)熔中西戏剧之长于一炉。曹禺经典的诞生是中国国剧真正诞生的突出标志。余上沅、曹禺主持14年的"国立剧专",存在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中国抗战时期,创作演出了《蜕变》《凤凰城》《清宫外史》《岳飞》等一大批抗战剧或与抗战有关的历史剧,弘扬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长期的抗战艺术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影视艺术人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5年04期)
徐珺[6](2013)在《一个半破的梦》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剧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一批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发出的口号。它是国际化背景下自我个性的觉醒肯定,是对民族意识的再次认知,是对中国戏剧独特价值重新发现的喜悦流露和自信宣示。它是在群体的名号下表达个人化的不同的声音的自由体现。它试图打破阶级壁垒,从党派之争中突围出来,其成员集合在戏剧的旗帜下自由探讨、民主争鸣。他们只是呈现与表达,不追求划一的言语,不试图推导出终极性的结论。他们的理论建设或许还不健全,但是他们留下的许多悬而未决的戏剧论题却为我们不断深入内里提供了途径。他们面对国计民生的烦难困境,不计个人深受责难的现实,独抒性灵,极力推崇纯粹艺术,显示了专注的投入与无惧的胆识。我们可以指出他们联合还不够广泛、气度还不够慷慨、表达还不够淋漓,但绝对不能无视他们大胆超越的勇气和开风气之先的精神。他们的世界意识、未来意识、民主意识、现代意识和融合意识都值得后来人思考、理解并赢得尊重。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乃至现代思想运动中联通过去、综合现在、面向未来的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有益尝试。“国剧运动”背景复杂,人员错综,历来对其褒贬不一,笼统武断者多,客观公允者寡。本文梳理了该运动的历史评价,并以第一手资料《国剧运动》一书为起点,精心研读原典,重新去审读全书的精髓,还原人物群体所在的语境,体察作者个体的所思所言,跳出政治意识形态评判窠臼,融入对艺术本真与人性纯粹的理解,力图掘取痴迷戏剧的一批学人最早的戏剧愿望与戏剧实践。本文体察人物内心而不是俯视个人生命,既放在跨越世纪的历史坐标上,同时也横向比较或综合比较不同人物的精神际遇与人生情状,既把个体放在群体中扫描,又剖析群体中单个生命个体各自不同的性情,还原人物个体的真实存在,真切感悟他们的独特心境,希冀更接近人物的心灵世界,从中描绘不同人物的心路轨迹,梳理出戏剧的某些规律性认识,为戏剧发展未来提供某些启示。(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学院》期刊2013-12-01)
方冠男[7](2013)在《新时期“国剧运动”研究问题纠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时期国内对国剧运动的研究为对象,从微观视角,对国剧运动的时间界定问题和有机的运动状态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将以往含混的国剧运动起始时间廓清,认为国剧运动的开始时间是1926年6月17日,结束时间是1927年大革命结束,而非1926年底或者左联成立的时候。同时,本文认为,国剧运动的活动,并非局限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他们一方面以刊物为阵地,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3年09期)
孙惠柱[8](2013)在《“国剧运动”和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联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五四"运动大力引进源自欧美的"新文化"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主要的叁种传统文艺样式诗歌、小说、戏剧中,戏剧受到的冲击最大,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不同的艺术样式对新文化的适应程度不同:小说在"五四"之前已然出现了不少程度不等的白话文本,形式上新旧小说之间的差异不是那么尖锐,(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3年03期)
孙惠柱[9](2012)在《“国剧运动”、爱尔兰和莫言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世界变化大。在“后现代”的今天,则能够直接用本土创作呈现民族乡土的魅力,岂不更好?也许,中国当年没能走远的“国剧运动”也该复兴了? 参加一个亚太地区戏剧学院的校长论坛,发现各国来的大多是“海归”,都用英语交流;闭幕时一位能说(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2-10-17)
马慧[10](2012)在《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与中国国剧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直接启发下,中国开展了"国剧运动"。倡导者提出"认清目的"、"研究方法",即仿效爱尔兰戏剧运动而力图实现中国民族戏剧的振兴,努力实践一种艺术化而非问题剧式的戏剧,但因当时社会环境所限,这样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并惨淡收场。时过境迁,从当下的角度看,国剧运动的理念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所体现出来的"宏大的视野"、"贯通的思维"、"辩证的方法"等思想对今日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7期)
国剧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下,新世纪以来,戏剧界部分学者对"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倾向评价颇高。本文首先质疑"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属性;其次,本文将以余上沅为例,提出"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实为"重估主义";再次,本文认为,以余上沅为核心的"国剧运动"派的"重估主义"一方面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另一方面,"重估传统"最后成了"凭空创造",而这正是余上沅等人没有创造出梦想中的"国剧"的根本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剧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徐珺.“国剧运动”理论概评[J].艺术教育.2019
[2].陈军.“国剧运动”在文化上的保守与激进——以余上沅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
[3].刘思远.国剧运动的戏剧史学研究——以余上沅1922-1926年的戏剧活动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
[4].何恬.重论“国剧运动”的跨文化困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曹树钧.“中国,你是应该强的!”——余上沅、曹禺与国剧运动及抗战戏剧活动[J].剧作家.2015
[6].徐珺.一个半破的梦[D].上海戏剧学院.2013
[7].方冠男.新时期“国剧运动”研究问题纠偏[J].戏剧文学.2013
[8].孙惠柱.“国剧运动”和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联想[J].剧作家.2013
[9].孙惠柱.“国剧运动”、爱尔兰和莫言作品[N].文汇报.2012
[10].马慧.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与中国国剧运动[J].江西社会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