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市场发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22)在《我国丙烯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我国丙烯的供需现状及消费结构,对下游产品聚丙烯、丁辛醇、环氧丙烷、丙烯腈、苯酚、丙烯酸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丙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我国丙烯供应将持续扩张,下游产业将继续向多元化、集中化、智能化发展,如何提升产品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是众多企业考虑的重点。
马龙[2](2021)在《全球丙烯供需分析与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丙烯产能近年来稳步增长,2020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东北亚地区。2020年,全球丙烯产能达1.51×108t/a,产量与消费量基本持平。预计到2022年,全球丙烯产能将达到1.65×108t/a,而需求量为1.23×108t,全球丙烯产量增速在2022年达到高点后逐渐回落趋稳。中国丙烯产能呈快速发展态势,近年产能年均增长均超过10%。丙烷脱氢工艺的推广,将打造出以烷烃资源综合利用的特色循环产业。在多种工艺共存的情况下,随着不同原料价格波动,各工艺经济性出现不同变动,会加剧市场竞争。丙烯下游多元化是产业发展的主流,可通过延伸产业链、加大对进口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进整个行业的良性运行。
刘治华,李宇静[3](2021)在《中国丙烯市场回顾及“十四五”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中国丙烯工业的生产和市场情况,包括产能、产量、进出口及当量消费量等,讨论了不同丙烯生产工艺路线格局的变化,分析了丙烯市场价格走势以及利润情况,并对"十四五"丙烯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马荦[4](2021)在《甲醇制烯烃装置低碳烯烃产品分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烯和丙烯是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传统的工艺路线主要是通过石油裂解生产,而我国对石油进口高度依赖,有必要发展替代技术,防止石油制裁。近年来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工艺技术路线发展较快,低碳烯烃产能稳步提升,但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缺口,且长时间存在。因此研究生产操作条件对产品分布的影响,优化操作条件,提高产品收率,帮助生产企业减排降耗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甲醇制烯烃工艺进展、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以DMTO技术为对象,通过单一变量法调整生产工艺条件来研究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定碳、循环量、水醇比以及新增混合碳四回炼技改项目对低碳烯烃产品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压力在102k Pa-105k Pa,反应温度在486℃左右,待生催化剂定碳在6.5%-6.7%,催化剂藏量在46-49吨,循环量在63-67吨,水醇比在0.12%(wt),乙烯+丙烯的收率最高。研究了混合碳四、碳五的回炼对催化剂积碳的影响,结果发现碳四、碳五回炼,可提高甲醇转化率,增加乙烯丙烯的选择性,碳四回炼的经济性高于碳五。结合能耗物耗及产品价格等综合因素,总结出最佳操作条件,优化产品分布,提高主要产品选择性,实现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张琳[5](2021)在《丙烷脱氢铬基及锌基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丙烷直接脱氢技术被认为是丙烯生产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在众多丙烷脱氢催化剂中,Pt和Cr基催化剂研究居多,在成本和催化剂稳定性方面,Cr基催化剂更具有优势,但Cr基催化剂对环境不友好且易积碳,因此,降低Cr的含量和提高抗积碳能力是未来Cr基催化剂应用于丙烷脱氢反应追求的目标。研究者们发现价格低廉且无毒的Zn基催化剂对丙烷脱氢有活性,且具有抗积碳的能力,但研究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针对低Cr含量的Cr基催化剂和Zn基催化剂在丙烷直接脱氢反应中开展基础研究。(1)本课题组自主开发低含量Cr基催化剂应用于丙烷直接脱氢,该催化剂在颗粒尺寸40~80目,丙烷流量40~100 m L/min范围内,催化剂反应性能基本不受内外扩散的影响。在P=0.1 MPa,T=595℃,GHSV=600 h-1条件下,该催化剂性能最佳,丙烷转化率45.9%,丙烯选择性80.7%。该催化剂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工业催化剂,但该催化剂存在积碳问题。(2)针对积碳问题,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Zn基催化剂应用于丙烷直接脱氢。考察了5种不同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活性炭为载体,Zn基催化剂活性最好。工艺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P=0.1 MPa,T=565℃,GHSV=400 h-1条件下,催化剂3%Zn/AC催化效果较优,丙烷转化率33.0%,丙烯选择性75.1%。考察了催化剂中Zn负载量对丙烷直接脱氢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活性炭为载体,6%是最佳的Zn负载量。对反应前后6%Zn/AC催化剂进行热重测试,从测试结果知,6%Zn/AC催化剂具有抗积碳的能力。(3)制备ZIF-8基高分散Zn-N-C催化剂应用于丙烷直接脱氢,考察了ZIF-8不同试剂摩尔配比和不同碳化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根据催化性能知,最佳试剂摩尔配比是Zn(NO3)2·6H2O:2-m Im:PVP=4:32:4,最佳碳化温度为1000℃。在P=0.1 MPa,T=595℃,GHSV=600 h-1下,该催化剂性能效果最优,丙烷转化率34.4%,丙烯选择74.1%。采用同等Zn含量的ZIF-8基高分散Zn-N-C催化剂和Zn/AC催化剂对其进行寿命测试,从测试结果知,反应30 h,前者的催化活性优于后者,相同反应时间,丙烷转化率相差最大能达到9.80%,这说明ZIF-8基高分散Zn-N-C催化剂在丙烷直接脱氢上有一定优势。
李平[6](2021)在《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紫外(UV)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速度快、无溶剂、VOC排放量少、节能环保等优点,在近十年里发展快速,已应用在运输、建筑、包装、标签等诸多领域。然而,将光固化技术应用于胶粘剂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固化深度有限、有色体系适用性差以及基材不透明等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V固化胶粘剂的发展及应用。对于胶粘剂而言,很多应用场景下被粘附基材为不透明,光固化胶粘剂在应用时往往要求被粘附基材至少需要一面透光。如果基材为不透光或透光性较差,则光线无法到达胶层有效激发光引发剂引发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因此如何解决光固化胶粘剂在不透光基材间的有效光固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光引发剂类型的选择,制备了两种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首先在基材表面涂覆一层胶液,当其受到紫外光照后并不会立刻快速地发生光聚合/固化反应,而是具有一定的诱导期延迟固化反应的进行。这种方法可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以满足基材间的搭接,随后则利用暗反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材间的粘接定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用环氧丙烯酸酯(E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及环氧树脂(E51)为主体树脂,加入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SH4)作为固化剂,光引发剂体系是由光产碱剂四苯基硼酸盐和光敏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共同搭配使用,并添加自由基抑制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来抑制光照后体系中由光敏剂产生的自由基,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延迟性能的光产碱型单组分UV固化胶粘剂树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分比例对胶粘剂体系的延迟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对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当环氧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E51的交联网络质量比为30:30:40,光产碱剂为1 wt%TBD?HBPh4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胶粘剂体系经过UV光辐照20 s之后,待2 min后搭接,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0 min,可实现快速定型;室温条件下放置3 h,胶粘剂的初始粘结强度为0.71 MPa;经过在真空烘箱80℃固化2 h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到4.32 MPa;并且胶粘剂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29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选用缩水甘油醚类的环氧树脂(E51)为基体树脂,以三芳基磷酸硫鎓盐作为光引发剂,添加不同种类的环氧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基于阳离子光聚合反应的UV延迟固化胶粘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稀释剂种类及含量对体系延迟光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考察了胶粘剂固化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热性能;通过流变仪对黏度进行测试,反映胶粘剂体系的存储性能。结果发现,当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EP3)活性稀释剂含量为25 wt%时,胶粘剂体系具有最佳的UV延迟固化性能。经过UV辐照10 s之后,胶粘剂体系可提供3 min的延迟固化时间窗口以满足搭接;且搭接后胶粘剂能够在10 min内产生一定的初始粘结强度,可实现两基材间的搭接定型;完全固化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3.42 MPa,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通过调节体系中活性稀释剂的含量,胶粘剂的延迟固化时间可从2 min至20 min进行有效调控;并且胶粘剂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300℃;此外,胶粘剂体系在温度为50℃条件下至少可存储90 d。本文所制备的单组份光固化胶粘剂具有延迟固化的特点,可应用于不透光基材间的粘接,同时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及室温存储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李心怡[7](2021)在《基于分子印迹和金属有机骨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多残留检测研究》文中提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来源于β-甲氧基丙烯酸的衍生物,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阻止细胞能量合成,具有广谱、高效、高活性的杀菌特性。然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为了监测环境和农产品等复杂基质中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本研究利用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技术和高萃取效率的金属有机骨架,首先制备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而制备了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杂化复合物,分别建立了高通量、高灵敏、快速简单的固相萃取和磁性固相萃取的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多残留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方法。本论文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采用嘧菌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其吸附和选择性识别性能。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充物制备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柱,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上样溶剂、淋洗液、洗脱条件,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对黄瓜、桃子中的杀菌剂进行富集,并对MISPE柱的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聚合物形貌为球状,直径约为200 nm,同时具备典型的特征基团。建立的MISPE-HPLC-MS/MS方法在黄瓜、桃子样品中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0,在三个不同加标水平(10、50和100 ng g-1)下,回收率为70.0%~114.0%,相对标准偏差为1.0%~9.8%,方法检出限(S/N=3)为0.01~0.08 ng g-1,这些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高效、高灵敏、简单易操作,在农产品中检测痕量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采用原位聚合法,以锌离子为中心离子,2-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制备了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3O4/ZIF-8)。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振荡采样磁力器进行结构表征,ZIF-8为150~200 nm的规则正方体形状,Fe3O4纳米粒子附着在ZIF-8的表面。将Fe3O4/ZIF-8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剂,考察了吸附和解吸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和解吸条件(水样体积40m L,上样p H=7,吸附时间10min,解吸试剂为1%FA-甲醇,解吸体积3 m L)。建立的MSPE-HPLC-MS/MS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35,三组加标实验(10、20和50 ng m L-1)下获得的回收率为80.8%~119.0%,相对标准偏差为1.2%~6.7%。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简捷、使用较少有机试剂的优点,为检测环境样品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提供了磁固相萃取-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3、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将分子印迹聚合在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表面,制备了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杂化复合物(M-MOFs/M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M-MOFs/MIPs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吸附性能,表明M-MOFs/MIPs具有更快的吸附速率(仅需5min),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526.3mg g-1和205.9 mg g-1。前处理采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优化了吸附和解吸条件,确定了吸附剂的加入量30 mg,吸附时间10 min、上样溶剂ACN-H2O(20:80,v/v)、上样p H=7,解吸溶剂为0.5%FA-ACN、解吸体积2 m L。建立了对于水果蔬菜基质(苹果、梨、桃子、萝卜、菜花、马铃薯)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M-MOFs/MIPs-MSPE-HPLC-MS/MS方法。在三个添加水平(10、20和50 ng g-1)下重复3次试验,杀菌剂的回收率在75.0%~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1.8%~6.6%。所建立的方法为高效富集农产品基质中多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提供了新思路。
徐海燕[8](2021)在《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文中提出紫草为我国常用大宗传统中药,现行《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新疆紫草、内蒙紫草为其正品来源,然在流通使用中,由于紫草科多种药用植物的根含有萘醌类紫色物质而混作紫草使用,加之正品紫草资源短缺,大量基原不明的进口紫草流入市场,“经意”或“不经意”为紫草掺加了伪品,使紫草药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影响临床疗效。通常将药用紫草分为硬紫草、软紫草两类,正品来源紫草均属软紫草且隶属于软紫草属。新疆为紫草的道地药材产区,但新疆地域辽阔,新疆不同县市的紫草中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模糊的认为整个新疆为新疆紫草的道地产区已不足取,药材由于来源不同、产地不同,其基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药材本身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临床用药过程中药效参差不齐,这给药材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难度。目前紫草商品出现国内资源极少、保护形势严峻的问题,严重短缺的紫草资源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中药产业的需求,软紫草资源及质控成为当前中药资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软紫草资源调查、研究软紫草遗传多样性、完善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是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软紫草的基础。本研究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采取走访与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线路样方法及植被+土壤类型面积结合的估算法对新疆39县市的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探讨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在新疆适应生长的区域,通过构建中药材生态环境数据库,完成新疆地区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区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进行传统的基原、性状、显微、理化鉴定,并运用基于ITS2的DNA条形码技术、HPLC含量测定技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对新疆不同县市的3种软紫草进行鉴定及品质评价,以完善紫草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新疆软紫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探讨软紫草遗传多样性特性及其与药材品质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软紫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县市软紫草属资源均为野生资源,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新疆紫草主要分布在草地、草甸,为本次调查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多的软紫草,也是市售软紫草的主要来源;黄花软紫草主要分布在砾石质戈壁、山坡;硬萼软紫草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探讨软紫草属植物在新疆适应生长的区域。通过《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构建中药材生态环境数据库,完成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区划分析。(2)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6对引物在120个样本个体中共检测出48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9.3455,平均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5770。39个居群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e)较高的为乌苏硬萼软紫草居群、博乐新疆紫草居群、特克斯硬萼软紫草居群、克拉玛依硬萼软紫草居群、和静黄花软紫草居群,最低为哈密黄花软紫草居群(1.000)。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m信息指数(Ⅰ)表明乌苏硬萼软紫草居群、特克斯硬萼软紫草居群、克拉玛依硬萼软紫草居群、博乐新疆紫草居群、塔什库尔干新疆紫草居群这些居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哈密黄花软紫草居群、托里黄花软紫草居群、木垒黄花软紫草居群、吉木萨尔硬萼软紫草菌群、石河子硬萼软紫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7;黄花软紫草和硬萼软紫草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640。基于个体的UPGMA图显示出组间和群体间的个体存在着较多的交叉混合,表明群体内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利用NTSYSpc2.1主成分分析,将120个样本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由硬萼软紫草组成,第二部分由大部分黄花软紫草和少量新疆紫草混合组成,第三部分由大部分的新疆紫草和几个黄花软紫草组成。(3)运用植物基原鉴别法、中药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按照《中国药典》上的含量指标检测要求,对新疆不同县市的软紫草属药材进行鉴别,3种软紫草在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营养器官显微构造、药材的粉末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新疆紫草与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差别较大,而黄花软紫草与硬萼软紫草区别较小。分别以紫草对照药材为对照,以环己烷:二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4:0.5:0.4)为展开剂,供试品斑点集中、清晰明亮,分离度好,Rf值适中,可区分新疆区域内软紫草属中3种药材。46个产地软紫草属3种药材中水分含量为4.25%~14.09%,均符合药典规定。总灰分含量为9.73%~20.5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562%~9.177%,建议确定本品的总灰分含量不超过20.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10.0%。不同产地药材所含水分、灰分不等,差异较大,说明在作为紫草的主产区,各县市的药材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4)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研究,ITS2区比对序列长度为399bp,可变位点数为71。种内距离为0.0025-0.006,种间距离为0.0745-0.0915。依据地区将样品分组,组内的遗传距离为0-0.0494,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0.0941。分析遗传距离的分布,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s,通过构建的NJ聚类树分析,可分别形成单独的进化分支,这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新疆软紫草属植物。(5)软紫草属药材中均含有萘醌类成分,不同种间在种类及含量上存在差异,同种内不同产地也存在较大差异,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疆紫草中萘醌类成分总量最高,平均值为42.8914 mg/g,黄花软紫草次之,平均值为12.3323 mg/g,硬萼软紫草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404 mg/g。46批样品7种萘醌类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将硬萼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区分,而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有小部分重合。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显示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在区分3种软紫草药材中贡献度最大,可作为区别3种软紫草的差异标志物。(6)采HPLC法对46批3种软紫草样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分别对36批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建立图谱、10批硬萼软紫草建立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以共有模式图为参照图谱,标定19个共有色谱峰,进行相似度评价。除塔什库尔干、乌恰产新疆紫草相似度低于0.7以外,其余16个样本的相似度均高于0.9;18批黄花软紫草样品间比较,相似度在0.546-0.990之间,与对照图谱比较,除和静县和温泉县样本外,其余样本的相似度高于0.8;将新疆紫草与黄花软紫草一起比较结果显示黄花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间相似度不高,硬萼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差异性较大,10批硬萼软紫草样品间比较,相似度在0.933-0.995之间。OPLS-DA结果显示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左旋紫草素等7种化合物可作为特异标志物将两种紫草进行区分。且该7种化合物在新疆紫草中普遍高于黄花软紫草及硬萼软紫草。
蔡宇豪[9](2021)在《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纺织品的环保性与安全性,在纺织品色牢度方面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因其具有染色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织物染色主要用料,但这些染料普遍湿摩擦牢度不佳,染色后的织物需要经过固色处理。本文基于市场需求,调研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三类新型无醛固色剂,探讨了不同种类固色剂的固色机理以及其适用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其各项性能指标,研究了实验参数变化对固色剂性能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以明胶为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以H2O2+Fe2+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以乙烯基硅油/丙烯酸酯基硅油为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固色剂。并利用FTIR表征了聚合物是结构,纳米粒度仪(DLS)和互溶性测试等手段表征了固色剂的基本特性,染色摩擦色牢度仪测试了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研究表明,在单体配比MMA:BA:SIC=5:3:2时,乳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分布在100 nm左右,固色剂乳液与酸碱盐、染料及硅油的互溶性较好,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有明显提升,分别可达4级,3级。(2)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以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BS)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分布滴加的方式,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AM)共聚物,引入环氧氯丙烷(ECH)/二乙胺(DEA)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合成出两种阳离子型固色剂。并以DMDAAC与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共聚,分别与二乙胺(DEA)、二乙醇胺(DOA)、亚氨基二乙酸(IDA)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聚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并探讨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及最佳配比,固色剂质量分数、固色时间、固色温度对固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引发剂连续滴加的方式,分次投入引发剂能够增大PDM粘度与分子量,使固色剂在纤维和染料表面的附着力增大,引入反应性单体环氧氯丙烷能够使固色剂和纤维表面形成氢键,增大附着力;引入二乙胺将丙烯酰胺胺乙基化,提高固色剂的阳离子度,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吸附纤维、染料表面阴离子基团。当DMDAAC:AM:ECH=9:1:0.8;DMDAAC:AM:DEA=9:1:1.2时,固色剂稳定性最佳,与酸碱盐、染料及硅油的互溶性较好,湿摩擦牢度达到3.5级;固色剂浓度4 wt%,在固色温度170℃,固色时间3 min条件下,PDM-BA-(NM-AM)-IDA阳离子无醛固色剂湿摩擦牢度可达3.5级。(3)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铝溶胶溶液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无醛固色剂,并测试了固色剂与酸碱盐、染料与硅油的互溶性以及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结果表明:分子量400000~500000 Da的PDM与1 wt%铝溶胶共混时,其稳定性最佳,与酸碱盐、染料与硅油的互溶性较好,湿摩擦牢度相较成品PDM有一定提升,表明铝溶胶在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方向有实用价值。
赵秋生[10](2021)在《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模剂作为一种材料成型加工的助剂,尤其是在金属压铸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时非常重要的一种防止模具和材料粘连的离型剂。本文采用近期行业研究热点用改性硅油代替了常规的聚有机硅氧烷作为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主体材料,选用机械剪切乳化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性能优良,有望在铝合金压铸行业进行使用。传统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在制备时,由于含氟单体密度大、水溶性差,难以乳化,影响聚合效果,且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吸附力差。本文通过对乳化剂进行复配,得到了乳化效果良好的非离子与阴离子复配乳化剂,再辅助加入助溶剂,在单体聚合过程中加入含有羟基的功能单体,提高了聚合物乳液与基材的润湿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以长链烷基改性硅油和苯基改性硅油为主体材料,采用复合乳化剂,辅以其它助剂,先高速剪切水相预乳液,再以连续加料的方式制备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经过实验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混合硅油(长链硅油与苯基硅油的用量配比为4:1):15%,复配乳化剂(HLB值为9.5)的加入量为混合硅油用量的25%,增稠剂:0.5%,消泡剂:0.2%,极压剂:0.75%,此外防氧化剂2,6-二叔甲基对甲酚和杀菌防腐剂分别为0.1%和0.15%,剪切乳化时间为15分钟。通过对其粒径、表面张力、浸润性、稳定性、高温成膜性以及对铝合金片的腐蚀速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批量样品经国内某铝合金压铸厂家试用,与市售样品相比较,本文所制备的样品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某样品B相当,优于国产某样品C和D。2.以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功能单体、长(短)链丙烯酸酯单体为共聚单体,采用复合乳化剂,通过高速剪切预乳液和自由基共聚的方式,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本文研究了各单体、乳化剂、助溶剂、引发剂的种类、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影响。利用FT-IR、XPS、GPC、TEM、TGA、DSC以及表面张力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聚合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乳液成膜均匀,表面氟元素含量(22.8%)远大于理论值(14.8%)和实测值(12.66%)。
二、丙烯市场发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市场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丙烯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丙烯供需现状 |
2 丙烯下游产业 |
2.1 聚丙烯 |
2.2 丁辛醇 |
2.3 环氧丙烷 |
2.4 丙烯腈 |
2.5 苯酚 |
2.6 丙烯酸 |
3 结束语 |
(2)全球丙烯供需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丙烯生产工艺 |
2 全球丙烯供需分析及预测 |
2.1 供需现状 |
2.2 贸易现状 |
2.3 供需预测 |
3 中国丙烯供需现状及预测 |
3.1 供需现状 |
3.2 主要生产企业 |
3.3 进出口现状 |
3.4 消费现状 |
3.5 价格走势 |
3.6 供需预测 |
3.6.1 供应预测 |
3.6.2 需求预测 |
4 结论与建议 |
(3)中国丙烯市场回顾及“十四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丙烯市场供应分析 |
1.1 市场产能及进出口情况 |
1.2 生产技术分析 |
2 2020年中国丙烯市场需求分析 |
3 2020年中国丙烯价格走势分析 |
4 2020年中国丙烯利润走势分析 |
5“十四五”中国丙烯市场前景展望 |
(4)甲醇制烯烃装置低碳烯烃产品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有的甲醇制烯烃工艺 |
1.2.1 UOP公司的MTO工艺 |
1.2.2 德国鲁奇(Lurgi)公司MTP技术 |
1.2.3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 |
1.2.4 SMTO技术 |
1.2.5 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的SHMTO工艺 |
1.3 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 |
1.3.1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 |
1.3.2 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 |
1.4 DMTO技术的反应特征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 |
2.1 DMTO技术工艺流程简述 |
2.1.1 反应-再生系统 |
2.1.2 急冷水水洗系统 |
2.1.3 热工系统 |
2.2 专业用语定义 |
2.3 生产数据的实验分析 |
2.3.1 产品气组分分布数据采集 |
2.3.2 产品气含氧化合物含量的分析 |
2.3.3 催化剂定碳分析 |
第三章 低碳烯烃产品分布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反应压力对低碳烯烃产品分布的影响 |
3.2 反应温度对低碳烯烃产品分布的影响 |
3.3 催化剂定碳对低碳烯烃产品分布的影响 |
3.4 催化剂循环量对低碳烯烃产品分布的影响 |
3.5 水醇比对低碳烯烃产品分布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碳四、碳五回炼技术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4.1 碳四回炼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4.2 碳五及以上回炼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丙烷脱氢铬基及锌基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丙烯生产工艺技术 |
1.2.1 蒸汽裂解制丙烯工艺技术 |
1.2.2 催化裂化制丙烯工艺技术 |
1.2.3 甲醇制丙烯工艺技术 |
1.2.4 烯烃歧化制丙烯工艺技术 |
1.2.5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 |
1.3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 |
1.3.1 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 |
1.3.2 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工艺技术 |
1.4 丙烷脱氢催化剂 |
1.4.1 Pt基催化剂 |
1.4.2 Cr基催化剂 |
1.4.3 V基催化剂 |
1.4.4 Zn基催化剂 |
1.4.5 Ga基催化剂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热分析(TG-DSC) |
2.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 |
2.3.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5 等离子体电感耦合发射光谱(ICP)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4.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及方法 |
2.4.2 产物分析方法 |
2.4.3 丙烷流量计校正 |
3 Cr基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制备 |
3.3 消除内外扩散影响 |
3.3.1 内扩散的消除 |
3.3.2 外扩散的消除 |
3.4 不同条件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1 反应温度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2 反应空速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3.5 Cr基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3.5.1 催化剂评价结果 |
3.5.2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活性炭负载Zn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筛选不同载体 |
4.3.1 催化剂评价结果 |
4.3.2 催化剂表征结果 |
4.4 不同条件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1 反应空速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4.5 Zn负载量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4.5.1 催化剂评价结果 |
4.5.2 催化剂表征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ZIF-8基高分散Zn-N-C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制备 |
5.3 Zn物种分散性探究 |
5.3.1 催化剂评价结果 |
5.3.2 催化剂TEM表征结果 |
5.4 ZIF-8 不同试剂摩尔配比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5.4.1 催化剂评价结果 |
5.4.2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5 ZIF-8 不同碳化温度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5.5.1 催化剂热重表征结果 |
5.5.2 催化剂XRD表征结果 |
5.5.3 催化剂BET表征结果 |
5.5.4 催化剂评价结果 |
5.6 不同条件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5.6.1 反应温度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5.6.2 反应空速对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5.7 Zn基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5.7.1 催化剂评价结果 |
5.7.2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概述 |
1.2.2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
1.2.3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固化机理 |
1.3 UV固化胶粘剂 |
1.3.1 UV固化胶粘剂的组成 |
1.3.2 UV固化胶粘剂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 |
1.4.1 UV延迟固化技术及其应用 |
1.4.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产碱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2 胶粘剂组分优化 |
2.3.3 固化条件的优化 |
2.3.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机制 |
2.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非等温固化动态反应历程 |
2.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
2.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 |
2.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 |
2.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
2.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
2.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储存稳定性 |
2.3.1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
2.3.13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产酸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3.2 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表征 |
3.3.3 胶粘剂组分优化 |
3.3.4 光固化时间对体系延迟固化性能的影响 |
3.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
3.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测试 |
3.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能 |
3.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
3.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
3.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存储稳定性 |
3.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
3.3.12 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7)基于分子印迹和金属有机骨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多残留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总述 |
1.2.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现况概述 |
1.2.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方法 |
1.3 分子印迹技术 |
1.3.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3.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3 分子印迹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1.3.4 分子印迹在磁性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1.3.5 分子印迹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 |
1.4 金属有机骨架 |
1.4.1 金属有机骨架概述 |
1.4.2 金属有机骨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部分 |
2.3.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3.2 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评价 |
2.3.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的建立 |
2.3.4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流程优化 |
2.3.5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类特异性评价 |
2.3.6 果蔬样品的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体系的筛选和优化 |
2.4.2 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2.4.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评价 |
2.4.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方法研究 |
2.4.5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类特异性研究 |
2.4.6 方法学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磁性ZIF-8 的制备及磁性固相萃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研究 |
3.1 前言 |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HPLC-MS/MS方法的确立 |
3.3.2 Fe_3O_4/ZIF-8 的合成 |
3.3.3 磁性固相萃取过程 |
3.3.4 环境水样的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Fe_3O_4/ZIF-8 的合成与表征 |
3.4.2 磁性固相萃取过程的优化 |
3.4.3 重复利用性 |
3.4.4 方法学评价 |
3.4.5 实际样品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检测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M-MOFs/MIPs复合物的制备 |
4.3.2 复合物吸附性能评价 |
4.3.3 磁固相萃取方法优化 |
4.3.4 选择性和重复性实验 |
4.3.5 样品前处理 |
4.3.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的确定 |
4.3.7 实际样品应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MOFs/MIPs复合物的合成 |
4.4.2 M-MOFs/MIPs复合物的表征 |
4.4.3 M-MOFs/MIPs复合物的吸附性能考察 |
4.4.4 MSPE方法优化 |
4.4.5 重复性和特异性试验 |
4.4.6 方法学验证 |
4.4.7 实际样品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6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结构式信息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紫草资源短缺,摸清紫草资源现状及寻找扩大新药源迫在眉睫 |
1.2 研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
1.3 紫草品质备受关注,有效鉴别,确保来源明确 |
1.4 品质提高是中药资源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
2 论文思路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软紫草属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1.1 文献调查 |
1.2 走访调查 |
1.3 现地样方调查 |
1.4 产地适应性分析 |
2 调查结果 |
2.1 文献调查结果 |
2.2 新疆软紫草属野生资源蕴藏量调查结果 |
2.3 产地适应性分析 |
2.4 人工栽培资源情况 |
2.5 紫草市场调查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的适宜生境 |
3.2 产地适应性分析 |
3.3 蕴藏量估算及相关问题 |
3.4 野生资源存在的问题 |
3.5 软紫草资源保护及利用的几点建议 |
第二章 基于ISSR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1.1 植物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 |
2.2 ISSR-PCR筛选扩增及产物检测 |
2.3 全部位点扩增检测 |
2.4 多样性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位点分析和筛选 |
3.2 扩增电泳图 |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种群分子方差分析 |
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6 遗传距离与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鉴别研究 |
第一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基原鉴定及性状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显微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DNA条形码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萘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及化学识别模式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常规指标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新疆软紫草属资源现状及建议 |
5.1.2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 |
5.1.3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鉴别 |
5.1.4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品质评价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沿 |
1.2 无醛固色剂的背景 |
1.3 固色机理 |
1.3.1 “成盐” |
1.3.2 “成膜” |
1.3.3 “反应” |
1.3.4 “分子引力” |
1.3.5 “缓冲作用” |
1.3.6 其他机理 |
1.4 几种典型的无醛固色剂及其发展概况 |
1.4.1 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2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3 以“水性聚氨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4 以天然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3 反应性硅油改性明胶/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合成工艺 |
2.4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固色工艺 |
2.5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形貌及性能表征 |
2.5.1 纳米乳液结构的FTIR测试 |
2.5.2 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测试 |
2.5.3 纳米乳液的形貌测试 |
2.5.4 纳米乳液的粘度测试 |
2.5.5 纳米乳液的互溶性测试 |
2.5.6 纳米乳液的干/湿擦牢度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纳米乳液的FTIR分析 |
2.6.2 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分析 |
2.6.3 纳米乳液形貌分析 |
2.6.4 纳米乳液粘度分析 |
2.6.5 纳米乳液互溶性测试分析 |
2.6.6 纳米乳液的干/湿擦牢度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3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3.1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3.2 胺乙基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3.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丁酯-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固色工艺 |
3.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性能表征 |
3.5.1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结构的FTIR测试 |
3.5.2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Zeta电位测试 |
3.5.3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粘度测试 |
3.5.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互溶性测试 |
3.5.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FTIR分析 |
3.6.2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Zeta电位分析 |
3.6.3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粘度分析 |
3.6.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互溶性分析 |
3.6.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4.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的制备 |
4.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固色工艺 |
4.5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性能表征 |
4.5.1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Zeta电位测试 |
4.5.2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粘度测试 |
4.5.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互溶性测试 |
4.5.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Zeta电位分析 |
4.6.2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粘度分析 |
4.6.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互溶性测试分析 |
4.6.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湿摩擦牢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硅乳液及其发展 |
1.1.1有机硅乳液概述 |
1.1.2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 |
1.1.3 有机硅乳液的应用 |
1.1.4 国内外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发展 |
1.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发展 |
1.2.1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概述 |
1.2.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结构和性能 |
1.2.3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应用 |
1.2.4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发展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测试方法 |
2.2.4 实验原料的选择 |
2.3 影响水基型脱模剂性能的因素探究 |
2.3.1 主体材料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2 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3 增稠剂加入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4 其它添加剂加入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5 剪切乳化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固含量测试结果 |
2.4.2 腐蚀性测试结果 |
2.4.3 粒径测试结果 |
2.4.4 表面张力测试结果 |
2.4.5 高温润湿性测试结果 |
2.4.6 TGA测试结果 |
2.4.7 稳定性测试结果 |
2.4.8 与市售样品的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聚合物乳液的合成方法 |
3.2.4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
3.3 影响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因素探究 |
3.3.1 含氟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
3.3.2 功能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
3.3.3 软硬单体加入量的影响 |
3.3.4 助溶剂加入量的影响 |
3.3.5 乳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
3.3.6 引发剂加入量的影响 |
3.3.7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 聚合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4.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2 固含量、凝胶率和转化率 |
3.4.3 聚合物分子量测试结果 |
3.4.4 聚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 |
3.4.5 聚合物氟含量测试结果 |
3.4.6 TGA测试结果 |
3.4.7 TEM测试结果 |
3.4.8 SEM测试结果 |
3.4.9 XPS测试结果 |
3.4.10 乳液稳定性测试结果 |
3.4.11 均匀光滑性测试 |
3.4.12 成膜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丙烯市场发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丙烯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张健.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2(01)
- [2]全球丙烯供需分析与预测[J]. 马龙. 世界石油工业, 2021(05)
- [3]中国丙烯市场回顾及“十四五”展望[J]. 刘治华,李宇静. 现代化工, 2021(08)
- [4]甲醇制烯烃装置低碳烯烃产品分布影响因素研究[D]. 马荦.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5]丙烷脱氢铬基及锌基催化剂研究[D]. 张琳. 烟台大学, 2021(11)
- [6]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平. 江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分子印迹和金属有机骨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多残留检测研究[D]. 李心怡. 烟台大学, 2021(02)
- [8]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D]. 徐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蔡宇豪. 湖北大学, 2021(01)
- [10]水基型有机硅脱模剂及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赵秋生. 山东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