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新兴白云小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和完善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动优化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一直是我们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探索的现实问题。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和完善的重要课题。
我校在我区“质量立校,课改兴校,文化强校”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了“精新教育”的办学特色,我们全校老师在这办学特色中摸索着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验谈谈优化语文课堂的一点心得。
一、精心备学---生本互动
老师上课要备课,学生上课要备学。备学就是预习,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与课前预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通过预习使得学生对即将的新授知识有处于准备参与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能真正的学,是优化与促进学生的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十字诀》中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里的几把钥匙指的是学习方法,语文的教学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学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预习,是学生有信心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预习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回去读读书,标标自然段,这样流于形式的预习对于优化课堂教学难见成效。预习对于不同的年段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笔者就高年级的预习进行了这样的指导。
1、预习作者,了解时代背景。语文学习有自身的特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古今,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学语文的特点之一就是知人论世,很多文章需要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才能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的特点等等,在了解作者时代背景的过程中是课外知识的链接和延伸,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的环节。
2、归纳难写易错多音字。高年级是中小衔接逐步过渡时期,这个时候字词教学不再是重点,阅读写作的能力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通过预习字词,培养了学生分析字词字形积累词汇的自学能力。
3、感知课文,形成表象。通过初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在课前预习本上归纳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4、圈点批注。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读书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圈点批注。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是动笔对于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在预习的时候做读书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预习文章的时候,读到让自己有感触的句子进行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圈点文章阅读中带有修辞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或者是在文章中起作用的句子如首尾呼应句,总起句,过渡句等句子,或是圈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或是有疑问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都是文章比较精彩的值得把玩回味的,在体会这些句子中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使得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预习上。这些做法都为语文课堂上信心的展示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精心备学,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主动参与的预演平台,为课堂上精彩的参与做好准备。预习是准备,课堂是东风,正因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学生在课堂上只要稍经调动就会不同程度的被唤起参与学习的展示自我的欲望。
二、精巧点拨---师生互动
点拨也就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生求知中推波助澜,引发学生探求新知,发展智能,这就需要老师有效的点拨。精巧的点拨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1、精点拨
优化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应该把课堂的学习时间大部分还给学生,放心让学生去展示自己,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变成“学堂”。从一篇课文要提出的问题会有很多角度,要教会学生不要离开文本思想提出有价值的思考,教师的点拨不在多,而在于精准,则守重点,优化提问。如我教的六年级下册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上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千年梦是什么?梦圆今朝指的是什么时候?这个梦是怎样圆的?学生跟随我的提问进入阅读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应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发展地去阅读理解课文,教师这时候只起到保护学生情绪和制造阅读氛围的作用,这时候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才能把学生这一主体真正置于主体的地位。语文课堂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往往是通过阅读者自身的实践而获得的,教师的点拨起的是课堂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阅读效果总是通过学生的讨论呈现,这样师生分工明确才能真正做到互动,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2、巧点拨
点拨的意义不只是一问一答,点拨是有时机的,时机已过点拨无意义。所以当我们备课的时候除了精心准备相关的提问,还要在课堂上随着学生思维的变换及时变通,巧妙过渡,使得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正确的思路上进行。如教《狼牙山五壮士》,有学生在个别朗读句段时候读成“狼牙上五战士”,立刻招来同学们的纠正,我立即抓住这时机,提出“壮士”与“战士”有什么不同?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先展开讨论认识了“壮士”是指特别英勇豪壮的战士,不是普通的战士。我再提出跟“烈士”对比又有什么不同?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烈士是牺牲了的战士,课题用“壮士”,说明战士们很英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人牺牲了,有人生还,所以文章用“壮士”。接着我再进一步点拨: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他们是“壮士”的语句进行理解点评。
这样的点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沿着正轨展开,没有多余的语句,在点拨中,为学生创造了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遇,通过点拨,在教学上及时把关,引导学生确定思维的定向,从而能更好的调控课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大胆质疑,推出新的判断,达到创新的目的,让课堂教学达到优化的境界。
三、新型合作---生生互动
这里生生互动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个体与个体互动、个体和小组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个体质疑,个体解疑;个体展示,集体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只作精巧的点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课堂完全开放给学生,让学生百花齐放,使得语文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习主体的思维更加敏捷投入,学习更加有效,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思维的体现。
生生互动,为学习主体提供了一个自由创新的舞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在这个平等和谐的学习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