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扩散阴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阴极,电子显微镜,质子,燃料电池,磁控溅射,静压,基体。
扩散阴极论文文献综述
周增林,何学良,李艳,惠志林,王伏[1](2019)在《扩散阴极用多孔钨基体材料的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扩散阴极对钨基体材料孔隙特性的设计要求。以其制备为主线,介绍了钨粉预处理、钨粉成形、钨压坯烧结、多孔钨渗(去)铜、钨骨架的热等静压及深冷加工;最后总结了钨基体材料的性能表征手段。阴极用钨粉等离子球化、挤压或注射成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钨骨架的热等静压改性有助于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多孔钨的深冷加工是一种可持续的先进加工方法,有望实现钨基体的短流程制造。(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任峰,阴生毅,卢志鹏,李阳,高向阳[2](2019)在《热扩散阴极微区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米尺度开展热扩散阴极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对了解阴极电子发射过程和理解阴极发射机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热发射电子显微镜系统,对浸渍钡钨阴极、覆膜浸渍扩散阴极、浸渍钪酸盐阴极以及新型浸渍钪型阴极,开展了光电子、热电子显微成像分析。结果显示,浸渍钡钨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区域主要位于表面局部孔隙中;覆膜浸渍扩散阴极的电子发射区域沿孔隙向覆膜的钨颗粒表面延伸,阴极发射面积明显增加;浸渍钪酸盐阴极与新型浸渍钪型阴极表面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发射点,浸渍钪酸盐阴极的高发射点几乎都分布在阴极表面的钨颗粒边缘,而新型浸渍钪型阴极的高发射点不仅存在于钨颗粒边缘,同时也出现在部分钨颗粒表面。(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孙红,张添昱,李洁,李天一[3](2019)在《基于介观分析的HT-PEM燃料电池阴极扩散层传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扩散层中传质过程,解决扩散环境因素降低传质扩散效率的问题.方法基于Martini力场原理建立介观力学数学模型,采用Materals Studio软件中Mesocite模块构建气体与扩散层的粗粒化几何模型,通过介观动力学方法分析温度、扩散层孔隙曲折度、孔隙率和气体组分等因素对阴极扩散层中传质过程的影响,并根据均方位移研究不同因素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各组分在扩散层中的扩散系数增大;碳纳米管长度变大,氧气分子扩散系数下降,而水分子扩散系数上升;水分子质量分数增大,氧气分子的扩散系数下降,而水分子的扩散系数上升.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扩散层的孔隙率以及降低反应时水分子的质量浓度会有利于反应气体的扩散,提高反应效率.(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涛,任永峰,田磊,何石磊[4](2019)在《阴极充氢条件下氢在X80管线钢中的扩散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预测管线在服役条件下的氢含量以及研究氢在材料中的扩散行为,采用电化学方法,对X80管线钢在稀H_2SO_4溶液中进行阴极充氢,并采用甘油置换法对试样吸收的氢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显示, X80管线钢在稀H_2SO_4溶液中电化学充氢时,延长充氢时间或增加充氢电流密度,可提高管线钢吸收氢的量,充氢48 h后吸收的可扩散氢含量基本达到稳定值;随氢浓度的增加,氢扩散系数由0.35×10~(-6) cm~2/s逐渐递增到0.47×10~(-6) cm~2/s。研究表明,在电化学充氢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充氢电流密度的增加加速了氢在金属中的扩散,使材料吸收氢含量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焊管》期刊2019年03期)
刘家明,傅凯林,张泽,郭伟,潘牧[5](2019)在《织构气体扩散层表面氢氧燃料电池阴极超低Pt载量催化层的磁控溅射法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具有织构结构的气体扩散层(GDL)表面制备了可应用于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超低Pt载量阴极催化层,并通过SEM、轮廓仪和XRD等测试方法表征了GDL及其载Pt后的形貌和物相,利用XPS分析溅射Pt的化学价态,使用电池测试台表征其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在GDL表面沉积的Pt催化层载量可控且分布均匀;与商业GDL对比,Pt在织构GDL表面具有更大的可附着面积.电池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Pt载量为0. 04 mg/cm~2时,以织构GDL作基材的样品质量比功率高达26. 25k W/g Pt,远大于商业GDL作基材时的17. 76 k W/g Pt,也大于同等Pt载量下商业Pt/C催化剂的24. 00k W/g Pt.(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吕文静,陶江敏,褚闻瑞,付壮,杨春维[6](2019)在《光驱动气体扩散阴极电Fenton系统降解罗丹明B》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构建一种光能驱动阴极电Fenton系统,以二氧化钛碳纳米管阵列(TNA)为光阳极,泡沫铁镍为气体扩散阴极,实现仅靠光能即可驱动电Fenton,而无需外加直流电能。实验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光驱动电Fenton系统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和动力学规律,对比了同等条件下TNA光催化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NA光催化10mg/L的罗丹明B反应30min其去除率仅为75.9%,而光驱动电Fenton系统其去除率可达94.5%,罗丹明B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为0.109 89 min~(-1)。本研究为有机污染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阴生毅,任峰,卢志鹏,张永清,张申金[7](2018)在《覆膜浸渍扩散阴极表面微区电子发射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覆膜对浸渍扩散热阴极表面电子发射的影响一直是热阴极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该文采用最新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热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TEEM),对一半覆膜、另一半未覆膜的浸渍扩散阴极试样作了1150℃×2 h激活,并对其表面微区的热电子发射像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均主要位于孔隙及其邻近颗粒边缘;随温度升高,未覆膜阴极发射主要集中于孔隙内及周边有限区域内,发射面积增量较小,覆膜则使阴极有效发射区域得以由孔隙及其边缘向距孔隙更远的区域延伸,发射面积大幅增加。上述结果首次给出了覆膜浸渍扩散阴极微区的电子发射特征,对于理解该类型阴极发射机理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任峰,阴生毅,卢志鹏,李阳,高向阳[8](2018)在《热扩散阴极微区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米尺度开展热扩散阴极表面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对了解阴极表面微区电子发射过程和理解阴极发射机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新型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热发射电子显微镜系统(DUV-PEEM/TEEM),对浸渍钡钨阴极、覆膜浸渍扩散阴极、浸渍钪酸盐阴极及新型浸渍钪型阴极,开展了光电子、热电子成像分析,获得各类阴极的微区热电子发射特征。结果显示,浸渍钡钨阴极的发射集中于孔隙及孔隙内的活性物质之上;覆膜浸渍扩散阴极的发射是在浸渍钡钨阴极基础上,沿孔隙向覆膜的钨颗粒表面延伸,阴极发射面积得以增加,阴极发射均匀性得到显着改善。浸渍钪酸盐阴极的高发射点几乎完全分布在阴极表面的钨颗粒边缘;而新型浸渍钪型阴极高发射点不仅出现在钨颗粒边缘,也存在于部分钨颗粒表面;另外,在新型浸渍钪型阴极表面微米级区域内采集到了独特的河流状条纹束发射形貌。(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李俊辉,刘伟,王金淑,周帆,杨韵斐[9](2018)在《微波烧结钨基压制型含钪扩散阴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二段氢气还原法制备Ba、Ca、Al、Sc和钨均匀混合的阴极前驱粉末。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EDS能谱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粉末的粒度、形貌、元素分布及相结构。研究表明,粉末元素分布均匀,粒度呈准正态分布,分布集中在0.6μm-1.2μm范围。此粉末经压制后,采用微波烧结方法成功制备出具有亚微米结构且孔道结构良好的钨基压制型含钪扩散阴极。相对于常规烧结方式,微波烧结阴极可降低烧结温度350℃,烧结时间缩短70%,烧结能耗大幅降低。平板二极管内测试阴极的脉冲发射性能,结果表明,1150℃激活后,阴极在900℃时的发射电流密度41A/cm~2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柯森林,邵文生,于志强[10](2018)在《扩散阴极及其发射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真空器件向着高频率、高功率的方向发展,对阴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扩散阴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阴极,能够满足器件的绝大部分需求。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扩散阴极的研究进展,之后分析了阴极发射机制的传统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原子级结构模型的成果,提出通过原子级结构模型计算研制新型阴极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扩散阴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微米尺度开展热扩散阴极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对了解阴极电子发射过程和理解阴极发射机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热发射电子显微镜系统,对浸渍钡钨阴极、覆膜浸渍扩散阴极、浸渍钪酸盐阴极以及新型浸渍钪型阴极,开展了光电子、热电子显微成像分析。结果显示,浸渍钡钨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区域主要位于表面局部孔隙中;覆膜浸渍扩散阴极的电子发射区域沿孔隙向覆膜的钨颗粒表面延伸,阴极发射面积明显增加;浸渍钪酸盐阴极与新型浸渍钪型阴极表面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发射点,浸渍钪酸盐阴极的高发射点几乎都分布在阴极表面的钨颗粒边缘,而新型浸渍钪型阴极的高发射点不仅存在于钨颗粒边缘,同时也出现在部分钨颗粒表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扩散阴极论文参考文献
[1].周增林,何学良,李艳,惠志林,王伏.扩散阴极用多孔钨基体材料的评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2].任峰,阴生毅,卢志鹏,李阳,高向阳.热扩散阴极微区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9
[3].孙红,张添昱,李洁,李天一.基于介观分析的HT-PEM燃料电池阴极扩散层传质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涛,任永峰,田磊,何石磊.阴极充氢条件下氢在X80管线钢中的扩散行为研究[J].焊管.2019
[5].刘家明,傅凯林,张泽,郭伟,潘牧.织构气体扩散层表面氢氧燃料电池阴极超低Pt载量催化层的磁控溅射法制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6].吕文静,陶江敏,褚闻瑞,付壮,杨春维.光驱动气体扩散阴极电Fenton系统降解罗丹明B[J].辽宁化工.2019
[7].阴生毅,任峰,卢志鹏,张永清,张申金.覆膜浸渍扩散阴极表面微区电子发射像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8
[8].任峰,阴生毅,卢志鹏,李阳,高向阳.热扩散阴极微区热电子发射特征研究[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李俊辉,刘伟,王金淑,周帆,杨韵斐.微波烧结钨基压制型含钪扩散阴极的研究[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10].柯森林,邵文生,于志强.扩散阴极及其发射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