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建筑再利用的文化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青岛馆陶路街区历史性建筑存量价值评价与再利用设计策略》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步入存量经济时代,城市发展也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更新。存量更新的领域涉及老城区改造、工业遗产利用等。作为存量建筑中特殊的一类,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历史性建筑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当街区内部的原住民流失,只留下建筑这一“空壳”,历史性建筑应该怎样界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该怎样展开设计,以让个性化的再利用是基于清晰的整体逻辑,并与街区的其他历史性建筑互为映照?因此,本文选取代表性街区——青岛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构建街区内历史性建筑的存量价值评价体系作为解题思路,并评价体系为基本逻辑,以建筑的评价结果为具体依据,开展再利用设计。希望能用一种更为清晰理性的方式进行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既可以找准其再利用的方向,平衡新与旧的关系,也能够在具体设计中有据可循,实现街区中建筑个性与共性的良性博弈。本文的具体研究路径为:第一,对国内外关于历史街区和历史性建筑保护更新的理论发展脉络及现代理念进行汇总梳理,为历史性建筑的评价与再利用提供理论支撑。第二,对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细致调研,从街区整体概况到街区内各类建筑(文保建筑、历史优秀建筑、历史风貌建筑、一般建筑)的质量、业态等方面开展调研,从街区总体逻辑的视角整理历史性建筑的现状,确保科学合理,为评价体系构建奠定基础。第三,依据前期的理论和调研,构建历史性建筑的存量价值评价体系,划分基本价值和衍生价值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出8类价值及其包含的具体指标,尽量做到全面。将历史性建筑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优秀建筑、历史风貌建筑两大类,分别应用存量建筑评价体系,得出评价结果,梳理各类历史性建筑的整体性问题。第四,依据评价体系的得分数据,探讨以基本价值为主导的保护型再利用和以衍生价值为主导的置换型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并选取得分较高,有代表性的历史性建筑进行针对性调研与再利用设计。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存量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兼顾基本价值与衍生价值。对历史性建筑的全面定量的评估,可以为建筑后期的再利用设计提供很好的支撑,能够站在整体的逻辑上谈设计,避免出现一叶障目,脱离环境的情况。第二,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及建筑的特征是青岛历史城区及其建筑的缩影。街区置换性质突出,天际线平缓,尺度适宜;现有活力较差,缺乏较为明显的公共活动空间;现有街区原住民大量流失。街区内历史性建筑色彩基调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以砖木结构、砖石木结构为主,且多处于闲置状态,建筑质量整体较好,但立面和内部装饰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坏。第三,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应与存量价值评价相呼应,并在探索共性设计策略的同时,加强对个性建筑实践的把控。依据建筑属性划分为两种再利用类型:一类是保护型再利用,从对过去的延续到对当下的回应来展开,策略逻辑为:保护修复、结构加固、空间利用、设备梳理。另一类是置换型再利用,重点关注其置换利用的可能性及规律性,主要分为文化型、居住型、商业型空间三大类,依据对其评价结果各指标的分析,从平面、空间和场景三大方面展开。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特殊的存量建筑资源,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性建筑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利用的意义与潜力相比普通存量建筑更为重大,但再利用需要注意的细节多,也更具挑战。做好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性建筑的梳理与再生研究,是促进存量建筑可持续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带动历史片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思路,为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提供相关借鉴。
谢有为[2](2021)在《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实物遗存,它承载了人类悠久的文化,见证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筑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由于我国建筑遗产旅游起步较晚,导致许多管理者并未真正理解建筑遗产旅游的目的与意义,只是以发展旅游、增加旅游收入为目的而盲目消耗遗产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建筑遗产旅游开发并不利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会导致建筑遗产迅速的丧失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伴随而来的便是建筑遗产的发展衰退。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索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使建筑遗产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耦合理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进行探究。首先初步分析了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系统的作用机理。由系统机理分析可知,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是系统构成中的重要组成变量,有必要进一步探究。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咨询法,分别归纳了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建筑遗产保护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将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评价体系。继而,通过层次分析法依次对二者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探究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依据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作为系统中的变量,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的仿真模型。最后以安徽省无为市为例实证研究该耦合机制的互动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建立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了29条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因果关系链;结合无为市的案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与规划、加强对建筑遗产保护程度的政府监管作用、适当加强对研究组织与机构的投入、适当加强建设建筑遗产周边的交通条件、适当加大对建筑遗产旅游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等建议。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邢孟林[4](2020)在《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承担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及能源供应的任务,但其目前面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优化升级程度有限、优化升级手段趋同且针对性差以及区域协同发展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为目标,对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如下。首先,本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运行进行系统分析,在系统思想下结合调研情况对其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据此提出应从系统内部的结构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两方面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优化。随后,运用扎根理论对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的手段进行聚类,形成了系统性的三类优化模式: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主链细化专精和多元链条培育,并从经济产出、环境改善、社会发展带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几个方面探究三类模式的特征。同时,从资源竞合的角度探讨了各类模式推进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并构建了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在系统间的协同优化方面,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对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特征与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并在生态学视角下对区域协同优化的不同要素即维度间的作用规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协同优化的可能路径及其效果检验方法。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三类结构优化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可推动产业发展并改善环境问题,适用于成长和成熟期需改善环境的资源型城市;主链细化专精可使经济稳定在高增长范围内,适用于成熟期且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多元链条培育虽在经济方面效果相对较弱,但可明显改善产业结构,适用于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产业禀赋的城市。(2)按照“主链—循环—多元”三个阶段分别集中配置资源可使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效果最好。这种分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综合优化效果高于将资源粗放分散于三类结构优化模式或是集中于单一模式41.22%~129.14%。这是由于该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了后四种配置方式的主要问题:其一,将资源粗放分散于三类结构优化模式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二,资源集中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对于产业价值链的多样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没有明显贡献;其三,资源集中于主链细化专精易挤出非资源型产业并破坏环境;其四,资源集中于非资源型产业的培育不利于短期内城市的综合发展。(3)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的关键路径是以环境协同治理推动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和基础协同建设。通过对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研究发现,由于产品与能源方面的协同合作较多,目前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效果最明显,但产业价值链转型的效果却比较有限。根据多个路径的检验结果来看,这是由于环境协同治理、产业协同发展和基础协同建设三方面之间尚未形成正反馈效应。通过环境协同治理推动其余两方面的协同优化则会取得最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的三类模式。这三类模式具有系统性、内容的具体性和运用时的可操作性,突破了现有模式的简单架构与单一性的问题。(2)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仿真,发现了实现优化应采用的分期资源配置策略,该模型可用于未来10~15年不同资源配置下优化状况的仿真以及对比,从而辅助相关规划与决策。(3)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协同优化实现的基本路径,并结合实证发现了各路径的薄弱环节与可能的提升方向,可为未来更好实现资源型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王娟[5](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开始逐渐被推广。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由于建设方和受益方信息不对称,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鉴于此,如果能识别出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对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有助于对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在现有的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中,对于其综合效益的研究较少,大多是从经济效益、增量成本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和测算指标相对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从系统角度对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识别出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并构建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Vensim软件建立了绿色建筑综合效益仿真模型。最后,结合赣州市某绿色建筑住宅项目案例,对该项目未来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调整“可再生能源节能、使用高效节水器具、利用可循环建材、采用透水地面”的应用比例,进行多次模拟仿真,并观察该项目后期综合效益变化趋势,进一步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绿色建筑项目的运营阶段,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会随着时间的累积逐年增长,最后其波动范围逐渐减小;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所建立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模型,定性描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定量分析模型中的状态变量,将案例数据代入模型,预测该项目综合效益未来变化趋势;在该项目中平均医疗费、提高工作效率、节电量对综合效益有着正向敏感性,且敏感程度依次增强,绿色建筑的相关建设者可通过各因素的敏感性来确定最终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而为今后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姜宽[6](2020)在《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对于人类聚居空间营造的重要性自古已达成共识,传统乡村水系统不仅是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水系统与乡村空间关系有三:一、仅凭朴素的生态智慧即维系生活、生产中的良性水循环;二、“集、取、用、排”等水基础设施虽然有较大规模,但与院落、道路、景观、公共空间、自然环境等形成有机结合;三、各类“涉水”空间构成优良的景观空间体系,实质性地影响着村落的空间特征。然而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绝大多数村落为满足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需求,在水系统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于各类水基础设施自身技术指标,忽略了水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乡村水循环平衡难以长久维系,从而使得乡村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现代施工技术将大多数设施入地敷设,虽节省了一定空间、确保了供水排水的安全性,但是破坏了由乡村水系统统领的宜居村落空间组织;这些思考触发了本研究的动机,即技术如何让优雅的继承传统,现代乡村水系统如何良性循环地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塑造村落空间风貌特色。研究以半湿润区与寒冷区交汇的山东区域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水系统概念、空间植入方式、空间组织结构和适变应用等方面对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范围、相关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在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方法并构建了研究的整体框架。第二章构建基于代谢循环的乡村水系统概念认知,通过对代谢平衡理论、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乡村水系统的概念,进而重点阐述了乡村水系统的概念与内涵、构成要素与结构、层级与特征、综合效能等方面内容,并结合上述研究对山东区域乡村水系统进行初步探讨。第三章研究了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的空间植入,首先分析了水系统空间对乡村空间的要求,进而对梳理了不同产业类型乡村水系统运行模式并从技术、经济、空间、景观、社会五个维度分析乡村“涉水”基础设施的选取,最后探讨了不同“涉水”基础设施在院落尺度、单元尺度、村域尺度的植入方式,从而为第四章乡村是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第四章研究了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和适变性应用策略,通过对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建立乡村空间模型;结合“水系统空间组织”的概念,构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结构库,并进一步分析了是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整合设计,最后以济南朱家峪村为例探讨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在乡村规划中适变性应用策略。第五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提炼与总结,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针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施梦婕[7](2020)在《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混合仿真模型及实验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近几年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快速增长,不断增加的建筑废弃物正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由于水污染,能源消耗,有害气体排放和有限的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已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主要挑战。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现有建筑废弃物管理系统的不足:未考虑各类建筑废弃物流程处理工艺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再者,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复杂系统理论和计划性行为理论,开发了集成基于主体建模(ABM)、系统动力学(SD)和离散事件仿真(DES)的建筑废弃物管理系统。最后,以深圳市2019年开工的51个新建住宅信息为基础数据,纵向对比分析了基准政策下的精益建造和传统建造两种不同流程处理方式的平均处理时间、处置成本和环境成本,横向对比分析了5种仿真实验(基准政策、源头分拣政策、从量收费政策、监管教育政策和组合政策)的环境成本和处理成本,得到以下结论: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废弃物处理模式更能节省时间,降低经济和环境成本,创造效益。在基准政策下,从处理时间角度分析,当再利用、再回收和填埋三条处理流程并行处理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流程的填埋平均处理时间比传统建造节约了461分钟,降低了17%;从处理成本角度分析,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建筑废弃物管理方式比传统建造节约了37.40万元的处理成本,约降低了1.36%;从环境成本角度分析,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流程比传统建造多创造了286.49万元的环境效益,约提高了10.65%。为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政策效果排序为:组合政策>源头分拣政策>监管教育政策>从量收费政策。组合政策集成了源头分拣政策、监管教育政策和从量收费政策的优势。从环境成本角度分析,与基准政策相比建筑废弃物的环境效益增加了579.53万元,约提高了24.12%。从处理成本角度分析,与基准政策相比建筑废弃物的处置总成本增加了45.40万元,约提高了1.67%。在组合政策下,提高了45.40万元处理成本的同时创造了579.53万元的环境效益。本研究通过混合仿真模拟揭示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动态规律,为相关管理部门或企业控制建筑废弃物的物流去向、制定相应的政策调控措施、减少非法倾倒现象的发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支撑。
霍丹[8](2019)在《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大型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逐渐成为新时代建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古驿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以单体保护为主,线路整体因年代久远、自然侵蚀、快速城镇化影响正面临路径断裂、破碎化困境,遗产内涵认定、要素筛选与价值评估困难的问题,线路因涉及多地区多行政部门缺乏整体统筹,遗产综合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当前我国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科交叉方式,对辽东古驿道遗产内涵界定、系统筛选、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保护再利用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首先,论文从整体性保护基础理论入手,以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分析和拓展研究,进而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和流程进行解构,提出适用于辽东古驿道保护再利用的多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引入文化线路视野,通过背景、历史溯源、形态特征、动态性及跨文化整体意义的分析,对辽东古驿道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确认辽东古驿道历经两千四百年兴衰历程,形成了以辽中地区为核心枢纽,辽西走廊线、辽北平原线、辽东山地线、辽南陆海线为四大主线的方向性网状结构;明确辽东古驿道在区域路径、全域交通和国际性线路三个层次具有历史时期国家经略边疆的重要信息载体,沟通边域内外经济交往的商贸通道,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以及多元文明交流核心路径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辽东古驿道作为“汉文化东传之路”、“东北亚之路”的深厚历史内涵和重大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邮驿功能为核心主题,军政经略、文明互惠、经济交往为衍生主题的辽东古驿道遗产主题体系描述模型。该模型结合动态性、专题性和环境相关三方面归纳遗产要素与线路之间的三种关联方式,以辽南海陆线为例对遗产要素进行收录,并对类型构成、历史时期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鉴定与评估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在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要素描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古驿道多维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体系利用宏观和微观价值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手段,对辽东古驿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东古驿道遗产在国际、洲际、全国及区域性各层面均体现出最全面的多目标功能、多元文明互惠主题以及地域独特性、典型性。最后,根据辽东古驿道当前保护与发展现状实际问题,尝试提出了“共识、共保、共治、共享、共赢”的整体性保护目标,以及“遗产主导、真实性、整体性、灵活性、开放性”保护及再利用原则。从空间格局上,建立国土、区域、城镇聚落、历史地段和遗产本体五大层次的整体保护廊道与利用模式。提出从规划体系、管理平台、法律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建立保护机制,以维护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体系。本研究的创新性包括:1以整体性保护理论为基础,采用学科交叉方式,建立辽东古驿道多层次系统性保护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引入文化线路视角,针对驿道历史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建立了全面登录遗产要素的主题体系;2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与类型研究相结合方法,构建了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3以遗产廊道理念为主导,针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空间构成、格局及保护机制提出“多元文化时空叠合、多样功能系统整合、多级国土空间联动、多目标统筹协同”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大型跨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信息,为古驿道遗产及沿线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解决其在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与经济建设方面的矛盾,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现经济振兴与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
李娜[9](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受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各地对于特色小镇的探索如火如荼。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与抓手,其空间发展亦呈现多样化态势。然而,由于部分特色小镇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匆匆上马而出现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特色小镇千篇一面,产业发展趋同,文化传承遗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而这些问题均与空间载体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多维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充分调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特色小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运用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空间分析等综合方法,以“现状调研—理论研究—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为技术路线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国内外在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系统构建,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内涵、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演化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提炼总结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子系统——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架构,总体指导后续研究。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依据上述章节构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体系,分别研究了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各系统的影响要素,探究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实施策略,以丁蜀镇特色小镇为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基于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研究了特色小镇“生成论”与“构成论”融合的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前文构建的空间发展系统体系提出判断依据,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论文基于CAS理论的研究,构筑了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理论架构,分析了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间作用及协同机制,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刘树鹏[10](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二、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建筑再利用的文化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建筑再利用的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馆陶路街区历史性建筑存量价值评价与再利用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规划建筑领域中存量的相关概念 |
1.2.2 历史性建筑的相关概念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 |
2.1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概况 |
2.1.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概况 |
2.1.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概况 |
2.2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论 |
2.2.1 保护与更新理念 |
2.2.2 研究内容 |
2.3 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更新概况 |
2.3.1 国外历史性建筑保护发展历程 |
2.3.2 国内历史性建筑保护发展历程 |
2.4 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更新理论 |
2.4.1 保护与更新理念 |
2.4.2 保护与更新原则 |
2.5 相关实践案例 |
2.5.1 历史街区再利用案例 |
2.5.2 历史性建筑再利用案例 |
2.6 本章小结 |
2.6.1 对共性的梳理 |
2.6.2 对个性的关注 |
第3章 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概况 |
3.1 街区历史沿革 |
3.1.1 青岛历史文化街区 |
3.1.2 青岛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 |
3.2 街区整体环境实地调研 |
3.2.1 风貌特征 |
3.2.2 街区功能 |
3.2.3 人口结构 |
3.2.4 街道空间 |
3.3 建筑整体情况及分类 |
3.3.1 建筑年代 |
3.3.2 使用性质 |
3.3.3 建筑质量 |
3.3.4 建筑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3.4.1 历史沿革 |
3.4.2 街区环境 |
3.4.3 建筑情况 |
第4章 历史性建筑的存量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历史性建筑存量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1.1 构建目的与思路 |
4.1.2 评价内容与应用对象 |
4.1.3 评价指标确定 |
4.1.4 评价方法确定 |
4.2 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优秀建筑存量价值概况 |
4.2.1 评价体系应用 |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4.2.3 现状分析 |
4.3 历史风貌建筑存量价值概况 |
4.3.1 评价体系应用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现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评价体系构建 |
4.4.2 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优秀建筑存量价值概况 |
4.4.3 历史风貌建筑存量价值概况 |
第5章 街区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策略 |
5.1 保护型再利用:文物保护单位三菱洋行 |
5.1.1 建筑概况 |
5.1.2 再利用策略 |
5.2 置换型再利用 |
5.2.1 公共类历史风貌建筑:宁波路22号 |
5.2.2 居住类历史风貌建筑:上海路51-53号 |
5.2.3 商业类历史风貌建筑:上海路49号 |
5.3 策略梳理 |
5.3.1 保护型再利用策略 |
5.3.2 置换型再利用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1.2.2 建筑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
1.2.3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建筑遗产保护 |
2.1.1 建筑遗产的概念 |
2.1.2 建筑遗产的价值 |
2.1.3 建筑遗产的保护 |
2.2 建筑遗产旅游开发 |
2.2.1 建筑遗产旅游开发的概念 |
2.2.2 建筑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 |
2.3 耦合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变量识别 |
3.1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初步分析 |
3.1.1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影响 |
3.1.2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耦合关系系统初步构建 |
3.2 构建原则 |
3.3 建筑遗产保护程度评价体系构建 |
3.3.1 初步筛选 |
3.3.2 指标的确定 |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3.4.1 初步筛选 |
3.4.2 指标的确定 |
3.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 综合评价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建筑遗产保护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1 因果关系图的绘制 |
4.1.2 存量流量模型 |
4.2 建筑遗产旅游开发系统动力学模型 |
4.2.1 因果关系图的绘制 |
4.2.2 存量流量模型 |
4.3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1 因果关系图的绘制 |
4.3.2 存量流量模型 |
4.3.3 仿真方程的编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案例研究 |
5.1 仿真目的和说明 |
5.2 模型检验 |
5.2.1 模型结构适合性检验 |
5.2.2 心智模型的检验 |
5.3 系统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5.4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系统动态仿真分析 |
5.4.1 情景一:政府监管系数的影响 |
5.4.2 情景二:研究机构与组织数量的影响 |
5.4.3 情景三:可进入性的影响 |
5.4.4 情景四:政策支持力度的影响 |
5.5 无为市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专家访谈表 |
附录C 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专家打分表 |
附录D 无为市建筑遗产保护程度与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数值的确定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4)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资源型城市 |
1.2.2 价值链 |
1.2.3 产业价值链及其优化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2 系统工程相关理论 |
2.2.1 系统的属性 |
2.2.2 系统再造工程 |
2.2.3 系统的评价 |
2.3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1 物质流与能量流 |
2.3.2 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
2.3.3 种间竞合关系 |
2.4 价值链相关理论 |
2.4.1 价值链 |
2.4.2 产业价值链 |
2.5 产业结构理论 |
2.5.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5.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界定与内涵 |
3.1.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界定 |
3.1.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内涵 |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现状 |
3.2.1 系统内部运行现状 |
3.2.2 系统间关系运行现状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存在的关键问题 |
3.3.1 缺乏产业价值链要素的系统性构建 |
3.3.2 忽视价值产出与产业价值链结构的关系 |
3.3.3 欠缺资源配置的系统性 |
3.3.4 未能把握产业价值链跨区融合发育规律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的框架 |
3.4.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的内涵 |
3.4.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内部优化:结构优化 |
3.4.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间融合优化:区域协同优化 |
4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研究 |
4.1 结构优化模式的系统性构建 |
4.1.1 优化模式系统性构建的方法 |
4.1.2 结构优化模式编码与聚类 |
4.1.3 结构优化模式的形成 |
4.1.4 结构优化模式的内涵 |
4.2 结构优化模式的作用特征 |
4.2.1 价值创造能力的量化 |
4.2.2 作用特征的量化 |
4.3 结构优化模式运行所需的资源配置组态 |
4.3.1 资源配置组态的分类方法 |
4.3.2 各组态的内容及结构优化内涵 |
4.4 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 |
4.4.1 系统边界及子系统功能界定 |
4.4.2 产业价值链运作子系统 |
4.4.3 可持续性提升绩效监测子系统 |
4.4.4 资源配置子系统 |
4.4.5 基于资源配置的情境设定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研究 |
5.1 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 |
5.1.1 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规律描述 |
5.1.2 区域协同优化的空间分布演化 |
5.1.3 区域协同优化的空间趋同与分异 |
5.2 区域协同优化的运行 |
5.2.1 区域协同优化的生态动力 |
5.2.2 区域协同优化的生态互动 |
5.3 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 |
5.3.1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假设 |
5.3.2 区域协同优化的测度 |
5.3.3 区域协同优化绩效的测度 |
5.3.4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结构优化模式的作用特征 |
6.2.1 经济价值优化特征 |
6.2.2 环境价值优化特征 |
6.2.3 社会发展价值优化特征 |
6.2.4 产业比较优势优化特征 |
6.2.5 结构优化模式的特征总结 |
6.3 资源配置优化情境仿真 |
6.3.1 模型的检验 |
6.3.2 主要指标各年数值分析 |
6.3.3 主要指标累计值分析 |
6.3.4 各类资源配置情境的特点及优化方向分析 |
6.4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实证检验 |
6.4.1 优化路径检验结果 |
6.4.2 环境协同治理的区域协同优化 |
6.4.3 产业发展的区域协同优化 |
6.4.4 产业基础培育的区域协同优化 |
6.4.5 区域协同优化要素间的作用 |
6.4.6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检验的结果总结 |
7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对策建议 |
7.1 合理配置优化模式与政策 |
7.1.1 合理分析本地产业价值链特性 |
7.1.2 及时调整政策及资源配置重点 |
7.1.3 建立关键指标监控和预测系统 |
7.2 提高政策规划的区域协同性 |
7.2.1 促进城市及产业定位的科学化 |
7.2.2 促进城市间产业价值链的关联化 |
7.2.3 运用新技术推进产业价值链环节的跨市资源整合 |
7.3 注重运用新技术改善产业价值链结构 |
7.3.1 推进生产的需求导向 |
7.3.2 合理利用介质模块 |
7.3.3 以技术促进多条产业价值链结网 |
7.4 推进产业生产与制造的弹性专精化 |
7.4.1 促进协同合作实现弹性化 |
7.4.2 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专精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内方程 |
致谢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建筑理论 |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 |
2.1.2 绿色建筑的特点 |
2.2 绿色建筑效益界定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系统动力学概念及原理 |
2.3.2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2.3.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
3.1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分析 |
3.2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环境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社会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3.3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3.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3.2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模型的构建 |
4.1 系统目标及边界的确定 |
4.1.1 系统目标 |
4.1.2 系统边界 |
4.2 建立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模型 |
4.2.1 因果关系图的构建与分析 |
4.2.2 模型变量的确定 |
4.2.3 建立系统流图 |
4.2.4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 |
4.3 模型检验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仿真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绿色建筑项目综合效益模拟仿真 |
5.3.1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2 情景仿真与分析 |
5.4 绿色建筑项目敏感性分析 |
5.4.1 节电量的敏感性分析 |
5.4.2 提高工作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
5.4.3 平均医疗费的敏感性分析 |
5.4.4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水环境格局濒临瓦解 |
1.1.2 整合乡村“涉水”基础设施空间的重要性 |
1.1.3 乡村水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解读 |
1.4.1 基础设施空间 |
1.4.2 乡村水系统基础设施空间 |
1.4.3 空间组织模式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基础设施空间相关研究 |
1.5.2 水代谢循环相关研究 |
1.5.3 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相关研究 |
1.5.4 整合水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相关研究 |
1.5.5 研究简评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代谢循环的乡村水系统概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代谢平衡理论 |
2.1.2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相关理论 |
2.1.3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
2.1.4 “海绵系统”理论 |
2.2 乡村水系统概念与内涵 |
2.3 乡村水系统要素构成与结构特征 |
2.3.1 乡村水系统要素构成 |
2.3.2 乡村水系统结构特征 |
2.4 乡村水系统的层级与特征 |
2.4.1 乡村水系统的层级 |
2.4.2 乡村水系统的特征 |
2.5 乡村水系统综合效能 |
2.5.1 乡村水系统的空间效能 |
2.5.2 乡村水系统的景观效能 |
2.5.3 乡村水系统的经济效能 |
2.5.4 乡村水系统的环境效能 |
2.5.5 乡村水系统的社会效能 |
2.6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研究 |
2.6.1 乡村水资源代谢分析 |
2.6.2 乡村水系统循环模式分析 |
2.6.3 乡村“涉水”基础设施归纳 |
2.6.4 “涉水”基础设施空间规模量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植入 |
3.1 水系统空间植入对乡村空间的要求 |
3.1.1 水系统空间对地形地势的要求 |
3.1.2 水系统空间对用地规模的要求 |
3.1.3 水系统空间对建设空间的需求 |
3.2 不同产业类型乡村水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
3.2.1 以分散式种植/养殖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
3.2.2 以观光农业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
3.2.3 以节水和资源回用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
3.3 乡村“涉水”基础设施选取影响因素 |
3.3.1 技术性因素——运行特征,植入适恰 |
3.3.2 经济性因素——投入节约,经济价值 |
3.3.3 空间性因素——规模适宜,开放连接 |
3.3.4 景观性因素——景观渗透,生态共享 |
3.3.5 社会性因素——塑造文化,多元发展 |
3.4 水系统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植入方式 |
3.4.1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院落尺度空间的植入 |
3.4.2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单元尺度的空间植入 |
3.4.3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村域尺度的植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及适变应用 |
4.1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模型构建 |
4.1.1 乡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形态归纳 |
4.2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构建 |
4.2.1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研究方法制定 |
4.2.2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类型库 |
4.3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整合设计 |
4.3.1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结合原则 |
4.3.2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骨架的结合 |
4.3.3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结合 |
4.3.4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院落空间的结合 |
4.3.5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道路体系的结合 |
4.3.6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公共节点的结合 |
4.4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适变应用—以济南朱家峪村为例 |
4.4.1 “因水而起”的前期分析 |
4.4.2 “三生一体”的概念生成 |
4.4.3 “多元发展”的方案深化 |
4.4.4 “生态持续”的最终成果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1 主要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混合仿真模型及实验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建筑废弃物管理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
2.1.2 建筑废弃物管理相关的仿真研究 |
2.1.3 精益建造 |
2.2 现有建筑废弃物管理相关研究的不足 |
2.3 研究问题 |
2.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案 |
2.4.2 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理论及方法 |
3.1 基于主体建模理论与建模方法 |
3.1.1 基于主体建模理论基础 |
3.1.2 基于主体建模方法优势 |
3.1.3 基于主体建模建模步骤 |
3.2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建模方法 |
3.2.1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
3.2.2 系统动力学方法优势 |
3.2.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3.3 离散事件仿真理论基础与建模方法 |
3.3.1 离散事件仿真理论基础 |
3.3.2 离散事件仿真方法优势 |
3.3.3 离散事件仿真建模步骤 |
3.4 混合仿真建模的必要性 |
第4章 建筑废弃物管理系统分析与建模 |
4.1 系统结构分析 |
4.1.1 系统边界分析 |
4.1.2 系统分析与Agent识别 |
4.1.3 基本假定 |
4.2 系统动力学建模 |
4.2.1 源头减排措施存量流量图 |
4.2.2 非法倾倒管理措施存量流量图 |
4.2.3 分类分拣行为存量流量图 |
4.3 离散事件仿真建模 |
4.3.1 流程映射模型 |
4.3.2 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实现 |
4.4 混合仿真 |
4.4.1 Agent行为规则 |
4.4.2 基于主体模型建模流程 |
4.4.3 混合模型实现 |
第5章 建筑废弃物管理系统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 |
5.1 模型参数 |
5.1.1 项目信息数据 |
5.1.2 模型主要参数 |
5.2 模型信度检验 |
5.2.1 量纲一致性检验 |
5.2.2 代码编写正确性检验 |
5.2.3 单一主体内部检验 |
5.2.4 多主体行为检验 |
5.3 模型仿真结果稳定性检验 |
5.4 仿真实验 |
5.5 仿真结果分析 |
5.5.1 基准政策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5.5.2 其他政策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5.5.3 各类政策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7 模型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
1.1.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区域化整体性新趋势 |
1.1.3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需求 |
1.1.4 “一带一路”战略下振兴东北经济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综述 |
1.3.2 辽东古代驿道遗产研究综述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框架 |
2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框架 |
2.1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 |
2.1.1 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
2.1.2 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基本概念与特征 |
2.1.3 整体性保护中国本土化思考 |
2.2 辽东古代驿路整体性保护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系统评价学理论 |
2.2.4 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
2.3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
2.3.1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历史回顾 |
2.3.2 古代邮驿文化遗产内容构成 |
2.3.3 古代邮驿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2.4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框架搭建 |
2.4.1 规划目标与系统构成 |
2.4.2 研究层次与研究流程 |
2.4.3 理论构建与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辽东古驿道整体分析 |
3.1 辽东古驿道背景诠释 |
3.1.1 辽东古驿道区域背景 |
3.1.2 辽东古驿道区位特征 |
3.2 辽东古驿道历史演变分析 |
3.2.1 远古交通开拓中的辽东古道雏形 |
3.2.2 社会交通变迁中的辽东驿道沿革 |
3.3 辽东古驿道形态特征分析 |
3.3.1 辽东古驿道空间结构分析 |
3.3.2 辽东古驿道各线特征分析 |
3.4 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分析 |
3.4.1 驱动与维持 |
3.4.2 承继与互动 |
3.5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的整体性分析 |
3.5.1 辽东古驿道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 |
3.5.2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整体功能层次 |
3.5.3 辽东古驿道作为文化线路内涵阐释 |
3.6 本章小结 |
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系统构成与整合 |
4.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基础 |
4.1.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界定 |
4.1.2 辽东地区遗产资源分布普查与验证 |
4.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类型研究 |
4.2.1 驿道遗产登录研究现状 |
4.2.2 辽东古驿道主题的确立 |
4.2.3 驿道文化遗产类型划分 |
4.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关联性研究 |
4.3.1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关联 |
4.3.2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专题性关联 |
4.3.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环境关联 |
4.4 辽南海陆线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
4.4.1 邮驿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
4.4.2 衍生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
4.4.3 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
4.5 辽南海陆线文化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
4.5.1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综合构成分析 |
4.5.2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综合评估 |
5.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特征与评估基础 |
5.1.1 辽东古驿道遗产特征研究 |
5.1.2 古驿道遗产价值评价基础 |
5.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构成 |
5.2.1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构成 |
5.2.2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解析 |
5.3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 |
5.3.1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方法引入 |
5.3.2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实施过程 |
5.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应用 |
5.4.1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
5.4.2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
5.4.3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价值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廊道构建策略 |
6.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困境与原则 |
6.1.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困境 |
6.1.2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目标 |
6.1.3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原则 |
6.2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的层次与空间构成 |
6.2.1 多元文化时空叠合的整体保护层次 |
6.2.2 多样功能系统整合的廊道空间构成 |
6.3 多级国土空间联动的辽东古驿道整体空间格局 |
6.3.1 国土视阈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建构 |
6.3.2 区域尺度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
6.3.3 驿道城镇聚落保护格局建构 |
6.3.4 驿道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 |
6.3.5 驿道沿线文化遗产单体保护 |
6.4 多目标统筹协同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机制 |
6.4.1 建设多层次遗产保护规划体系 |
6.4.2 构建多方协作的管理发展平台 |
6.4.3 完善遗产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6.4.4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与良性互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物质遗产特征总结 |
附录B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
附录C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
附录D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
附录E 辽东古驿道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
附录F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
附录G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
附录H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1.3.2 特色小镇 |
1.3.3 空间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基于CAS理论的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问题解析 |
2.1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1 OECD国家特色小镇概况 |
2.1.2 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3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差异分析 |
2.2 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失衡分析 |
2.2.1 政策失效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2 动力缺乏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3 要素制约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3 CAS理论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提供新视角 |
2.3.1 系统的“构成”与“生成”分析 |
2.3.2 融合的“生成论”与“构成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S理论视角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构建 |
3.1 特色小镇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
3.1.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内涵 |
3.1.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
3.1.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演化 |
3.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构建 |
3.2.1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3.2.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3.2.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协同机制 |
3.2.4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架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4.1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4.1.1 产业发展类型趋同 |
4.1.2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 |
4.1.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晰 |
4.1.4 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 |
4.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2.1 产业衍生构建多中心空间组织 |
4.2.2 产业聚集孵化创新型空间载体 |
4.2.3 产业多元弥补连续性空间肌理 |
4.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产业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3.1 公共配套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4.3.2 动态适应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
4.3.3 复合功能空间为产业活力提供条件 |
4.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4.4.1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2 尊重既有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3 注重周边城市互补增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5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4.5.1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4.5.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5.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要素分析 |
5.1.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提升作用分析 |
5.1.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
5.1.3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5.2.1 文化遗产演化影响空间格局蜕变 |
5.2.2 文化遗产升级成为空间地标节点 |
5.2.3 文化遗产改变引发空间结构替代 |
5.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文化遗产系统的作用机制 |
5.3.1 多样式重构空间焕发文化遗产生机 |
5.3.2 开放式自然空间活化文化遗产利用 |
5.3.3 合理性过渡空间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
5.4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5.4.1 单体建筑遗产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2 文化遗产街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3 文化遗产片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5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5.5.1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5.5.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6.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
6.1.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
6.1.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误区 |
6.1.3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
6.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6.2.1 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空间构成蜕化 |
6.2.2 生态环境优化影响空间价值提升 |
6.2.3 生态环境延续影响空间网络共融 |
6.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 |
6.3.1 扩张空间发展配合生态环境连通发展 |
6.3.2 临界空间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渗透发展 |
6.3.3 演化空间发展增效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
6.4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6.4.1 带状式发展协同 |
6.4.2 毗邻式发展协同 |
6.4.3 穿越式发展协同 |
6.4.4 环抱式发展协同 |
6.5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6.5.1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6.5.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CAS理论视角丁蜀镇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1 丁蜀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7.1.1 产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7.1.2 文化遗产影响要素分析 |
7.1.3 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7.2 基于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2.1 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2.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3 基于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3.1 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3.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4 基于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4.1 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4.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5 “生成论”融合“构成论”——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建筑再利用的文化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馆陶路街区历史性建筑存量价值评价与再利用设计策略[D]. 刘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关系研究[D]. 谢有为.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D]. 邢孟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王娟.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D]. 姜宽.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7]城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混合仿真模型及实验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施梦婕. 深圳大学, 2020(10)
- [8]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D].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