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脊椎动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脊椎动物,白洋淀,鄱阳湖,乙酰胆碱,环境,线虫,福建省。
无脊椎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哲,陈洪斌[1](2019)在《供水系统无脊椎动物安全性风险评估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脊椎动物不仅自身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对病原微生物有迁移和庇护作用,虫体和代谢产物等还会形成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总结近年来供水系统无脊椎动物潜在健康风险的研究进展,包括感观影响、消毒副产物影响和安全健康风险影响,提出了对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生物安全性控制的优先方向。(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2期)
任梦云,陈彦君,关潇[2](2019)在《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转基因玉米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Bt Cry1Ah)及对照常规玉米(郑58)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点取样法、直接观察法、陷阱调查法进行转基因抗虫玉米田间昆虫群落、线虫群落调查和田间虫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郑58相比,HGK60对田间昆虫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影响(P>0.05)。转基因玉米HGK60与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相比,对钻蛀类害虫具有明显抗性。HGK60对土壤中线虫群落结构无显着影响(P>0.05)。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的种植对虫害具有抗性作用,对田间昆虫和线虫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吴海燕,傅世锋,蔡晓琼,陈庆辉[3](2019)在《福建省主要海湾潮下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与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0年8月对福建省12个主要海湾潮下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海湾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82种,包括环节动物170种、甲壳动物75种、软体动物78种、棘皮动物19种,以及其他类群40种.物种数、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空间差异较大:罗源湾物种数最高,为92种,旧镇湾最低,为25种,所有海湾平均(55±21)种;所有海湾在物种组成上均为多毛类占优势,其平均物种数百分比为(51.8±5.5)%;诏安湾平均丰度最高,为(1330±1094) ind·m~(-2),其次为福清湾、厦门湾、湄洲湾,泉州湾最低;兴化湾平均生物量最高,为(821.2±2387.7) g·m~(-2),其次为福清湾、厦门湾,深沪湾最低;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罗源湾、湄洲湾、深沪湾、厦门湾和东山湾呈现较高值,而在福清湾和旧镇湾呈现较低值,两者的全域均值分别为(0.80±0.09)和(2.73±0.64).以相似度20%为界,可将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划分为14个群组,其中罗源湾内各站位间群落相似度最高,湾内差异最小,其次为叁沙湾、福清湾、深沪湾和诏安湾,而其他海湾不同站位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造成研究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沉积物铜、水深和底层水体活性磷酸盐.(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孙枭琼,李宏昌,廖晨延,邓俊泽,孙海明[4](2019)在《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及水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监测雄安新区重要水源地白洋淀的水质情况,2018年8月对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6种,其中软体动物6种、节肢动物7种、环节动物3种。通过计算分析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白洋淀优势物种为红裸须摇蚊幼虫,个别样点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部分样点水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干扰,使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下降。同时对底栖无脊椎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RDA分析)发现,环境因子锌与高锰酸钾对底栖无脊椎动物具有显着性影响,当地居民活动也对水环境有一定影响并作用于水生生物的数量与种类。(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08期)
游清徽,刘玲玲,方娜,阳文静,张华[5](2019)在《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于掌握湿地的健康状况、理解人类活动干扰对其影响及实施生态预警等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对于维持其流域甚至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目前尚未建立起其较完善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based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B-IBI)是广泛应用的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基于30个采样点(7个参照点,23个受损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数据,构建鄱阳湖湿地的B-IBI指数,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非常健康、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健康等级标准,据此评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1)基于B-IBI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为一般;(2)就采样点B-IBI分值而言,呈现出西部健康状况优于东部的格局,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状况较好,而工业区、城镇、农田及河流入湖口附近状况较差;(3)B-IBI指数与前期构建的景观发展强度指数(LDI)、栖息地环境质量指数(QHEI)以及植被完整性指数(V-IBI)具有显着相关性,表明基于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构建的B-IBI指数能为鄱阳湖湿地的生态健康评价和监测提供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叶国辉,楚彬,周睿,张飞宇,华铣泽[6](2019)在《高原鼢鼠干扰下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的影响,选取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天祝县高原鼢鼠栖息地,用鼠丘数量代表干扰强度,设置高,中和低3个干扰区并调查各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无脊椎动物类群及其数量。采用多元排序分析无脊椎动物类群对栖息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因子。各区共捕获无脊椎动物累计9目317只,其中,高、中和低强度干扰区无脊椎动物类群分别是9目,8目和8目;不同干扰区无脊椎动物优势类群不同。鞘翅目成虫,柄眼目和鳞翅目幼虫是共有优势类群,鞘翅目幼虫是高强度和中强度干扰区优势类群,而双翅目幼虫是中低干扰区优势类群;伴随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加,无脊椎动物总密度和植食动物密度明显增加,高干扰区无脊椎动物总密度显着高于低干扰区(P<0.05),植食性无脊椎动物密度也显着高于低干扰区(P<0.05);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高原鼢鼠通过改变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影响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数量。(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3期)
赵晓田[7](2019)在《渭河潜流带大型无脊椎动物扰动对重金属Cu迁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无脊椎动物是河流潜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扰动作用对潜流带的生态过程和水体中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渭河干流、泾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共50个采样点,在2017年5月进行了渭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采样。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分析结果,确定渭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分布及多样性特征。选取两种不同功能群的大型无脊椎动物优势物种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为对象,进行21天的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分析了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的不同密度的单一物种扰动及其组合扰动下沉积物和上覆水特性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生物扰动类型及密度对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不同深度重金属Cu浓度以及扩散通量的影响,揭示了生物扰动对重金属在上覆水和间隙水中迁移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丰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差异。本次野外调查共采集并鉴定出大型无脊椎动物135种,属于3门6纲17目57科,由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及节肢动物门动物组成。节肢动物占渭河流域总物种的88.90%,并以水生昆虫为主。渭河干流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物种数量多于泾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渭河干流共采集鉴定出大型无脊椎动物91种,泾河水系85种,北洛河水系最少,44种。流域内大型无脊椎动物的alpha多样性指数在泾河水系最高,其次是北洛河水系,渭河干流最低。而渭河流域beta多样性指数(βsor)在渭河干流(0.92)高于泾河水系(0.91),北洛河水系(0.83)最低。渭河流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多,而优势物种数量少,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为全流域优势物种,分布广泛。2)室内微宇宙模拟结果表明,水丝蚓和摇蚊幼虫扰动作用下,沉积物不同深度含水率,上覆水pH值和DO含量随实验时间变化。生物扰动显着增加了沉积物含水率,不同生物扰动方式及密度导致含水率变化情况不同。水丝蚓组含水率变化比摇蚊幼虫组明显,混合组含水率最高。通过设置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的低、中和高密度,结果表明,密度对含水率的影响显着,水丝蚓和摇蚊幼虫高密度组含水率高于中、低密度组,对照组最低。无生物的对照组上覆水pH值高于生物组,相对变化平缓。生物组pH值随时间先增加后降低,而后趋于稳定,这可能与生物扰动强度有关。DO含量在各组明显变化,对照组DO在实验后期相对生物组变化平缓。生物扰动造成洞穴通水有效促进上覆水中DO含量降低,且在水丝蚓和摇蚊不同密度组有显着差异。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组pH值和DO含量有显着差异,这与它们不同扰动方式有关。3)基于室内微宇宙模拟结果,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的扰动及组合扰动促进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向水体释放,增加了上覆水和间隙水的Cu浓度。生物扰动对上覆水Cu浓度和间隙水Cu浓度随生物密度和沉积物深度变化影响不同。水丝蚓组和水丝蚓占优势的混合组上覆水Cu浓度变化显着,这与水丝蚓在沉积物-水界面持续的掘穴和摄食过程中的搬运作用有关,增加了Cu释放。生物扰动造成的上覆水特性的变化也会影响Cu浓度。水丝蚓组上覆水和间隙水Cu浓度与其密度呈正相关,摇蚊幼虫组和混合组间隙水Cu浓度与生物密度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扰动强度大,沉积物颗粒运动导致重金属释放。水丝蚓的垂直搬运和摇蚊幼虫的生物灌溉作用显着增加了Cu释放,但对Cu在沉积物中迁移影响不同。水丝蚓组间隙水Cu浓度随沉积物深度降低作用显着,这与减弱的扰动活动有关。摇蚊幼虫组间隙水Cu浓度升高,但各密度组间差异不显着,混合组中水丝蚓和摇蚊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了Cu再分布。摇蚊的间歇活动可能造成了Cu浓度随深度变化不明显。混合组水丝蚓和摇蚊在沉积物中竞争导致Cu浓度变化较大。4)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的扰动增加了Cu扩散通量量值,且与生物密度呈正相关,并造成扩散方向不同。水丝蚓组Cu通量方向为间隙水向上覆水,这会加剧河水污染;摇蚊组方向为上覆水向间隙水,减弱污染;混合组通量方向与摇蚊组相同,量值小于摇蚊高密度组,可能是摇蚊活动抑制了水丝蚓的搬运活动。根据优势物种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不同的作用方式,可为潜流带重金属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孟祥坤,缪丽君,董帆,王建军[8](2019)在《无脊椎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生物体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神经递质水解酶,也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AChE在不同生物中的性质显着不同,如编码基因个数、序列保守性、表达分布及生理功能等。作为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之一,AChE不但可以通过单个点突变引起昆虫抗药性,还能够通过多个点突变联合作用、靶标表达量变化及基因复制等方式引起抗药性并且改变昆虫的适合度代价。本文主要从AChE的基因类型、分子进化、蛋白结构、生理功能、与昆虫的抗药性关系、同一物种中不同AChE的性质等6个方面对昆虫纲、蛛形纲和线虫等无脊椎动物AChE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包沙如拉[9](2019)在《《五体清文鉴》中的无脊椎动物名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体清文鉴》是清朝乾隆时期用满、汉、蒙古、藏、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编写的辞书。全书共3本,分36部、318类、627则,收录了18671条词汇。辞书涵盖了当时的社会、自然、政治、历史、文化、生活、地理、娱乐、宗教、教育、经济、科学,技术、动植物等诸多内容,因此辞书在编写、选词、分类、释义等方面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因此它体现了当时的满、维吾尔、蒙、藏和汉族等五个民族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水平,对沟通和了解民族文化起到了桥梁作用,对民族科学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专业课角度研究该辞书中的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探究当时人们对无脊椎动物的认识水平以及利用状况,是对今后正确、合理的恢复或选用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具有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辞书的关于无脊椎动物的5部中共记录的127条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本论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考证法对此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进行了整理、分类,并解释和考证,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证了其分类阶元。研究结果,辞书的关于无脊椎动物在天部有1条、人部有1条、产业部有2条、鳞甲部有15条、虫部有108条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可以看出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主要集中在了虫部。经过考证得知,其中的113条无脊椎动物名称,分别隶属于现在无脊椎动物学上所述的8个门。它们分别为属于原生动物门的有1条,肠腔动物门的有2条,扁形动物门的有2条,线虫动物门的有1条,环节动物门的有1条,节肢动物门的有97条。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满清时期的蒙古族所认识的无脊椎动物的门类基本包含了现在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门类。还有14条无脊椎动物名词术语,因目前掌握的材料以及依据不足等原因在本论文中未能考证其所属的门类。对以上113条无脊椎动物学名词术语,根据当时的解释,对照现代动物学分类知识,对其分类阶元进行了考证。结果:其中有2条无脊椎动物名词与现代无脊椎动物学分类学的2个属名对应。还有51条名词与现代的科对应,42条名词与现代的目对应,18条名词与现代的纲对应。从结果可以看出当时的蒙古族对所遇到的无脊椎动物的认识水平,在分类阶元的科级和目级层次比较丰富,具体到属的很少,种的层次的还没有。同一个目当中的无脊椎动物进行归纳,发现了形态特征相似与区别,这个表现在科的层次上。但还没完全达到现在分类学的标准。虽然当时很多名词术语的用法不是准确的,但是现在仍然在使用这些名称,并赋予了新的内容使其成为了现代分类学的属名及种名。由此看出蒙古族对所遇到的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符合当时的动物分类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细致分类与现在分类学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李萌,尉婷婷,史博洋,郝希阳,徐海根[10](2019)在《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点。目前, e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濒危和稀有动物的物种状态及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动态的监测等。本文从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领域的发展历程、eDNA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其在监测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e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展望。(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5期)
无脊椎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转基因玉米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Bt Cry1Ah)及对照常规玉米(郑58)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点取样法、直接观察法、陷阱调查法进行转基因抗虫玉米田间昆虫群落、线虫群落调查和田间虫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郑58相比,HGK60对田间昆虫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影响(P>0.05)。转基因玉米HGK60与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相比,对钻蛀类害虫具有明显抗性。HGK60对土壤中线虫群落结构无显着影响(P>0.05)。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HGK60的种植对虫害具有抗性作用,对田间昆虫和线虫无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脊椎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进哲,陈洪斌.供水系统无脊椎动物安全性风险评估与控制[J].给水排水.2019
[2].任梦云,陈彦君,关潇.转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3].吴海燕,傅世锋,蔡晓琼,陈庆辉.福建省主要海湾潮下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与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孙枭琼,李宏昌,廖晨延,邓俊泽,孙海明.白洋淀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及水环境分析[J].河北渔业.2019
[5].游清徽,刘玲玲,方娜,阳文静,张华.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19
[6].叶国辉,楚彬,周睿,张飞宇,华铣泽.高原鼢鼠干扰下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草原与草坪.2019
[7].赵晓田.渭河潜流带大型无脊椎动物扰动对重金属Cu迁移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孟祥坤,缪丽君,董帆,王建军.无脊椎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9
[9].包沙如拉.《五体清文鉴》中的无脊椎动物名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10].李萌,尉婷婷,史博洋,郝希阳,徐海根.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J].生物多样性.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