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

(国网鞍山供电公司辽宁鞍山114001)

摘要: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检修难度加大,改扩建安全风险控制要求也较高。在二次系统运维管理中,智能变电站的验收管理、缺陷管理及风险管控是重要的三个环节。通过二次系统运维管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能够提高智能站二次系统运行维护水平。对此,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在此基础上详细的探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升,各行各业对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更加的经济和安全,用电更加可靠,如今,变电站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营效率会直接受到运行和维护管理质量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智能变电站特征进行准确把握,促使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智能变电站概述

1.1智能变电站的特征

智能变电站使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并且能够在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上传输信息,完成信息的采集、检测和控制,满足全站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的要求。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其还可以实现更多功能,例如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动态在线分析和决策等。

1.2与传统变电站的差异

研究表明,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本质区别在于,一次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在智能变电站中得以实现,网络通信接口取代了二次系统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气连接端子接口,并借助于网络通信,实现了分布功能实现。因此,传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被取代,这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二次回路的概念。通过网络连接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台智能设备,并配置相应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协议,这样在原先独立的设备之间可共享软、硬件资源和传递相关信息。因为采用了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连接设备,所以,网络化的光缆连接取代了原有的二次回路中点对点的电缆连接。此外,智能变电站有着多样的日常维护、巡视和二次检修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中。

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

在智能变电站中,将多功能智能电子装置、先进通信网络给应用过来,这样就可以有效融合二次系统相应设备,要求二次系统具有更高的运维管理水平。在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管理中,验收管理、缺陷管理以及倒闸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变电站运行和维护过程进行强化,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整合优化资源,促使智能变电站更加稳定的运行。

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模式

3.1验收管理

在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站二次系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它的操作难度较大,在构建技术标准和规范、技术更新方面有着较快的速度。同时,验收人员在调试设备和运行检修的过程中,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为了顺利验收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在调试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开展二次系统验收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工作分为以下5方面:①构建二次系统验收组织机构。在分工时,需要充分结合验收成员的岗位职责和特长,将参与人员划分为多个小组,比如现场二次设备验收小组、资料验收小组等。②强化验收人员的运维技能。应制订培训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采取专家讲座的方式,引导验收人员学习技术标准、运行规范,并保证每位验收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标准和规范。③网络通信测试。在验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开展网络延时测试、通信接口检验。其中,通信功能检验主要是在通信网络异常的情况下检测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④提前介入智能变电站的安装调试。智能变电站的验收可分为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在出厂验收时,运维人员需要检查文件配置、主要设备的单体功能等。在现场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调试验收。⑤资料验收小组要收集二次设备的相关资料,并编制现场运行规程。要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化作业卡制度,并结合验收卡的内容逐步验收,准确分析和判断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解决问题。

3.2缺陷管理

3.2.1缺陷合理评价方法

对缺陷合理评价方法进行熟练掌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专业管理部门对缺陷专项评价标准进行制定,对设备缺陷评价活动定期开展,将通信、保护以及自动化跨专业联合会审方式应用到缺陷评价中,对构成缺陷发生的原因风险评价报告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对缺陷处理方案和控制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无法消除缺陷,就需要结合风险评价报告,将相应的预控措施应用过来,并且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制定,通过现场巡视以及远程巡视等手段的应用,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

3.2.2缺陷台账管理

建立专门智能站缺陷台账系统,便于对智能站二次系统缺陷进行对比专项分析,为智能站二次系统状态检修的实施搭建了平台。专业管理人员定期分析智能站缺陷情况,通过同类设备智能站与传统站缺陷处理周期横向比较,同一设备缺陷处理历史档案、运行状态纵向比较分析,对设备运行情况给出评价,提出运行巡视建议。例如在某智能站“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卡死机”缺陷处理过程中,专业管理人员通过对缺陷处理过程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后,确认在缺陷未得到有效治理期间,开关CT采集卡功耗大,发热严重,散热效果不理想。由此提出需运行人员缩短智能站巡视周期、加强开关CT温度测试、加强设备信号监视的专业意见,保证了设备在缺陷未有效治理期间的安全运行。

3.2.3缺陷消除管理

在缺陷消除流程中,采用“2分析+2方案”的缺陷管控模式,将智能站的缺陷管理落在实处。“2分析”是指缺陷原因分析、风险评估分析;“2方案”是指缺陷消除方案、消缺验证方案。通过“分析、处置、验证”3个关键环节的循环实施,保证智能站缺陷消除质量。对于重要缺陷,专业管理部门加强与厂家技术人员的沟通,召开有厂家技术人员参与的消缺专题会议。通过专题会纪要形式对消缺时间、消缺方案做出书面确定,保证智能站缺陷消除质量。智能站投运以来专业人员运用缺陷管控模式有效消除了“电子互感器采集卡死机”、“主变录波单元不能录波”等7个设备缺陷。

3.3风险管控

扩建风险管控:智能化变电站具有二次系统集成度高、网络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改扩建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更大。对此,本文将以某智能化变电站为实例,探究其改扩建风险管控。某智能站投运后己扩建1个110kV间隔,8个10kV间隔。通过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确保了智能站在间隔扩建过程中的安全运行。面对复杂的运行环境,精心编制《110kV间隔扩建保护自动化调试方案》,《智能站新增间隔保护自动化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和《调试期间事故预案》。在改扩建实施方案中,应该细化调试进度和操作供需,并且明确各种二次安全措施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规定。(1)进行新间隔智能终端与母差保护,制定新间隔智能终端与低周低压减载装置检修策略,保证扩建过程风险可控。(2)新间隔接入时,母差失灵保护装置的配置文件更改,必须经令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提前在令业管理部门备份存档配置文件,并立即将更改的配置文件归档管理。(3)当新设备接入母差失灵保护联调时,为了避免母差失灵保护误跳其他运行设备,应在母差失灵保护软压板中退出其他运行设备GOOSE跳闸软压板。(4)在交换机处检查时,可以抓取报文,但不允许使用计算机或其它土具对交换机模拟发送报文。(5)为防止110kV低周低压减载装置传动10kV新间隔开关时,误跳10kV运行开关,规定了110kV低周减载装置传动试验的六个关键步骤。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变电站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要想促使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就需要做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变电站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集成度,运维管理难度较大,那么就需要积极学习,总结经验,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促使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志平.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设计与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2(11):123-125.

[2]徐建刚,吴曦.智能化变电站运维问题探讨[J].供用电,2013,2(1):99-101.

[3]马杰,李磊,黄德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全过程管控平台研究与实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199-193.

[4]杨孔.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研究[J].电气试验,2013,18(1):44-46.

标签:;  ;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