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菊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810300
同行们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想,学习小组有什么特殊的?其实它真有其特殊性。
自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启动以来,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注重使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和营造学习的协作能力和比学赶帮的氛围。
先谈谈我们班的“合作学习”吧!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把提高语文能力和管理班级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我一直用这种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并进行班级管理。就是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两个负责人。当然,我对负责人的选定十分重视,条件一般是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热心大方、在班内有一定威信的。而选择负责人的方法一种是自告奋勇“我选我”,自己选自己的同学要有理由,有信心,管理、组织好小组;一种是全班学生推荐。分成后的小组,由小组成员和负责人共同商议,根据小组的情况给小组命名,来表现小组的特色(譬如林肯小组、萌芽小组、团结小组等),使人人有一种小组意识,然后由教师来确定各小组评比的内容和方法,并进行张贴公布。根据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要点,小组评比的内容确定为背诵、听写、默写、作业、课前展示、值日、纪律。前五项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后两项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根据以上内容的评比,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此奖用累计法),学期结束后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优秀组长、优秀组员,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这种方法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班级管理中,班级的成长势头良好。教师轻松自若,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整个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真正印证了“绳咬绳,绳更紧”的真谛。
小组的组建和评比内容的确定不是很难,关键在于量化过程。量化工作要细,需要时间,需要人力,于是每周一班会和周二早自习就是我们班量化评比的时间。班会主要量化与班级管理相关的内容,例如值日、纪律等;早自习量化跟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由教师和负责人共同参与,确定各小组成绩并及时上墙公布。为了公平、公正、严格,各小组间的管理和负责实行大循环形式,例如一组组长负责二组,二组组长负责三组,以次类推。本组组长对本组组员重点进行督促,却负责检查其它小组情况,这样各组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互相竞争。起初,感觉有些乱,很吃力,但时间一久,便形成了一套量化评价的方法。思路清晰了,方法明确了,工作到位了,每当走进教室不经意看见五彩的“红花”,虽没有一种惊天动地的成就感,但心里实有几分踏实。
看到这里您一定按捺不住了,学习小组并没有特殊之处啊!
以上说的是我们班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而这个特殊的语文学习小组就是在这一学习方法中诞生的。我们常说:“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班的小组学习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利和弊。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评比,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名次排在后几位的小组打拼不是很积极了,尤其是负责人像泄了气的皮球。看到这些我有些茫然了,但我先没有打草惊蛇,只是暗中观察,偷偷向个别组员了解情况。才得知,这些小组中有个别学生没有小组意识,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拖了小组的后腿。一次、两次可以说得过去,久而久之,其他组员就失去了努力的信心,负责人更是大煞信心。大家共同认为——反正怎么努力都不顶用。这个情况让我大吃一惊,难道我一直看到的是表面现象吗?正让我困惑、怅然时,这几个小组长来找我,主要意图是把他们组的个别后进生抽出去。我听后有些恼怒,心想把这些学生要抽到哪里?但还是沉住了气,没有责备他们,反而给他们讲道理,带着理解和鼓励的语气对他们做了要求:如果能转变这些同学,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证明了你们的实力和能力,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又对他们说:“如果把他们抽出来,放到哪个组呢?请支持一下老师的工作!”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发现情况有所好转,组长们在努力地证明自己的实力、能力,组员们也有所转变。我暗地庆幸,这件事终于让我摆平了。但好事多磨,时隔不久,我又发现他们还是降了调,很不乐观,整个小组的各方面表现很不尽人意。我再次着急了,怎么办?一两个学生绝对不能影响一个组,一两个小组绝对不能影响一个班,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
又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心像铅块一样沉重,终于有一天突然想起了组长的要求,将那几个学生从小组中抽出来,重新组成一个小组,由我来亲自负责、管理、督促。试了几天,他们还就那个样,态度根本没变。我反而累得不可开交。很明显,这个办法不行。我又冥思苦想,便想到了成立这个“特殊学习小组”。它的特殊性就在于老师也是组员,而且小组内没有负责人,小组命名为“奋进小组”,并在全班面前承诺,所有组员必须共同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尤其是我,必须同步完成同学们所完成的任务,并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例背诵课文、在黑板上听写字词(由同学们来督考)、课前两分钟展示、作业批改等都及时、尽力地完成好,并且时常强调任何人都不能拖小组的后腿。这样一来,那几个学生也开始努力了,到现在,我们“奋进小组”每个组员都完成了自己该完成的所有任务,尽管名次不是排在前面,但这种进步已很让人欣慰了。我们确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和学生要打成一片,在教和学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特殊学习小组”才刚刚诞生,还很幼稚,还很不成熟,它需要时间来改进,需要精力来充实,需要共同努力来呵护,所有成员要用信心使它更有活力。
“特殊学习小组”让人有了一丝欣慰,它使教师走近了学生,使后进生转化工作有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