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颗粒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小板,颗粒,蛋白,肺心病,心肌梗死,氧化碳,凝血酶原。
一颗粒膜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田志伟[1](2017)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零中心医院2014-09—2016-08间收治的136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与对照组的82.35%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g、GMP-140以及D-D的水平均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g、GMP-140以及D-D的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Fg、GMP-140以及DD的水平,取得显着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7年09期)
陈金雄,余海波,卢绍燊[2](2016)在《活血通脉汤对术前骨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活血通脉汤对骨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闭合性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的骨科常规处理,即口服叁七化瘀口服液及外敷伤科黄水纱,实验组加用活血通脉汤口服。所有治疗均至术前1d。于入院当天及术前1d分别检测vWF和GMP-140含量及行患肢血管超声检查。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24h伤口引流量。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vWF和GMP-140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d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WF和GMP-140水平显着降低(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24h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实验组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对照组有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能降低骨折患者的vWF和GMP-140水平,降低血小板活化,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吕松林[3](2015)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蛋白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溶酶体膜蛋白(CD6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a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力抗栓治疗,经过4周连续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血小板CD63、CD62P、血浆PAI-1、C-RP的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有显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血小板的活化、纤溶的机制异常的炎症反应物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而在抗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方面,葛根素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本次实验证实:草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杜宋耿,陈德俊,陈尊发[4](2015)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Fg、GMP-140、D-D等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2,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Fg、GMP-140、D-D均下降(对照组t=4.385、3.016、7.482,P<0.05;治疗组t=3.792、2.772、5.306,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t=3.217、3.106、4.782,P均<0.05);GMP-140、D-D、Fg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52、-0.63、-0.7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GMP-140、Fg、D-D水平,提高COPD相关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赵文静,武俊梅,张萌,吕桂贤,辛文娟[5](2015)在《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经颈动脉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及GMP-140浓度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MP-140浓度治疗前后明显下降,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有一定的疗效,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活化有关,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期刊2015-02-01)
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6](2015)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浆血栓烷B2、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血栓烷B2(TXB2)、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根据治疗结果分为迟发性脑病组96例和痊愈组78例。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74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GMP-140、TXB2、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对照组、迟发性脑病组、痊愈组治疗后GMP-140、TXB2、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前GMP-140、TXB2、血液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组患者GMP-140、TXB2、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痊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GMP-140、TXB2越高,血小板聚集活性越大,预后越差;治疗前后GMP-14、TXB2、血液流变学变化对预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有提示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杨孟其,韩旭[7](2015)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中医辨证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是血管黏附分子大家族中的一大类成员,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和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世界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现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中医主要通过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清化痰热法、温补肾阳法来治疗冠心病,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并且可降低GMP-140的含量。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GMP-140的含量来抗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5年01期)
张阳阳,陈魁[8](2014)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B)》期刊2014年05期)
徐会圃,刘长梅,张伟伟,李景森[9](2013)在《急诊PCI术中冠脉内替罗非班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诊PCI术中球囊扩张术后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7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9例,女性21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替罗非班组:术中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前冠状动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对照组:球囊扩张术后直接行支架植入术。检测两组患者术中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血小板GMP140水平、术前及术后12 h肌钙蛋白I(cTnI)水平、术后第1天及第7天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替罗非班组血浆GMP140浓度(17.99±1.01)μg/L低于对照组(24.56±1.96)μg/L(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12 h肌钙蛋白升高浓度(50.96±2.20)ng/ml低于对照组(58.69±2.34)ng/ml(P<0.01);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T-proBNP水平差值(894.19±90.91)pg/ml大于对照组(829.50±84.18)pg/ml(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联合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降低血浆GMP140水平,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改善患者心肌灌注并有利于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3年15期)
邓光权[10](2012)在《溃疡性结肠炎与α-颗粒膜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凝血指标对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2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组)和18例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照组)的血小板GMP-140及凝血4项。结果观察组GMP-140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P-140可以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血小板功能和活化状态,PT、APTT及FIB变化可以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GMP-140及凝血指标的检测可以进一步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从而对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一颗粒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活血通脉汤对骨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闭合性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的骨科常规处理,即口服叁七化瘀口服液及外敷伤科黄水纱,实验组加用活血通脉汤口服。所有治疗均至术前1d。于入院当天及术前1d分别检测vWF和GMP-140含量及行患肢血管超声检查。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24h伤口引流量。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vWF和GMP-140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d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WF和GMP-140水平显着降低(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24h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实验组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对照组有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能降低骨折患者的vWF和GMP-140水平,降低血小板活化,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颗粒膜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刘阳,田志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7
[2].陈金雄,余海波,卢绍燊.活血通脉汤对术前骨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3].吕松林.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蛋白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5
[4].杜宋耿,陈德俊,陈尊发.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5
[5].赵文静,武俊梅,张萌,吕桂贤,辛文娟.消栓肠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2015
[6].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浆血栓烷B2、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
[7].杨孟其,韩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中医辨证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5
[8].张阳阳,陈魁.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B).2014
[9].徐会圃,刘长梅,张伟伟,李景森.急诊PCI术中冠脉内替罗非班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10].邓光权.溃疡性结肠炎与α-颗粒膜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