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洋流与气候”内容为例
吕欣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课文系统与作业系统与图像系统并称为地理教材表述的三大系统。通过对比中美地理教科书的课文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原理、地理教学指导语以及地理教学辅助材料的异同,找出中美教科书的差异并找出成因。
关键词:课文系统;中美地理教科书;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有: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练习等[1]。总的来说就是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并且教材安排必须具有合理性以及地理的理性思维。
美国作为教育的先进国家,其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并且多样性,将我国人教版地理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浙江教育出版社)教材进行比较,对比两国教科书在同一节中教材设计的异同,找出并分析成因。
二、中美地理教科书课文系统比较
本文主要将美国汉化版教材中的“洋流与气候”与中国高中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必修一中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两节课进行比较。主要从构成地理教材的三个系统来进行比较,分别是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教材中的课文是以文字符号(包括数字)的形式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课文系统的表现形式,通常多为文字叙述,还有用文字填充的各式表格说明。学校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基本内容构成,主要应有三部分,即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的文字表述;教学指导语;教学辅助材料。【2]
2.1中美地理教科书地理基础知识比较
在“洋流与气候”这节课中,中美两部教材全部都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看,两本教材对于这节课的重点都是放在: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成因、,以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这三种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在地理基础知识上,中国人教版教材中,对于“洋流”的概念仅用一句话概括。而美国科学探索者中,将洋流的概念以问题的形式放在了【阅读要点】的栏目中,并且将洋流分为深层和浅层两个部分,人教版仅涉及浅层洋流。
2.2中美地理教科书地理基本原理比较
在地理基本原理的成因分析上,人教版教材重点放在气压带和风带对海洋表层洋流的原因分析上,对于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等原因用一句话概括,更加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解题能力。美国教材在这节课的上,更多的强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并且有具体的文字描述。在规律的学习上,人教版教材旨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而美国的教材上对于洋流的分布规律,仅仅用文字叙述了墨西哥湾暖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成因。人教版教材在文字部分上不涉及深层洋流,在美国的教材上,对于深层洋流有具有的文字体现。在分析洋流规律的时候,中国地理教科书上仅用一副地图来说明,但是在美国地理教科书上,不仅有全球表层洋流模式图,同时单独设置了地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出洋流的成因以及分布。
2.3中美地理教科书教学指导语比较
教学指导语是根据学校教材的教学指导功能而提的。在中国,教学指导语大部分出现在教师的教材上。美国地理教科书的教学指导语体现在【阅读要点】上,内涵主要概念、主要术语、目标阅读技能,能够指导学生这节课的主要的地理基础知识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并且在每个地图下方,都具有一定的文字指导学生去阅读地图,例如:图3—18,图名为表层洋流与气候并配有文字叙述。该地图下方还设有【解释地图】的栏目,同时,还有【技能训练】、【阅读检测】、【家庭活动】、【技能实验室】等栏目都存在于美国地理教科书之中,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指导的引导自主完成课业。
2.4中美地理教科书教学辅助材料比较
有了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教材就变得生动、活泼,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人教版地理教材在这方面具体体现在【案例】、【阅读】中,例如这节课中的案例1,具体描述了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沿岸的气候的影响。在阅读栏目中,具体描述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但是,在文字的表述上,无论是案例还是阅读,都太过机械化,缺少一定的趣味,不一定能够完全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美国科学探索者教科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春天的某一天,在华盛顿海滩漫步的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成千上万只不同颜色和尺码的帆布胶底运动鞋随着波浪向太平洋岸边飘过来。”这样一段文字非常的生动有趣,既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中美地理教科书课文系统异同成因分析
3.1相同点成因分析
主要的地理基础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因为在同在“洋流与气候”这块知识构成中,主要需要讲解“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以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这四大块,可以说,从整体上来说,知识的构成是相似的。
3.2不同点成因分析
地理基础知识的之间具有差异,是因为中国人教版教科书是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及高考服务的,在教材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地理在美国是属于理科,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更高,多出了深层洋流、上升流等地理基础概念。
地理基本原理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成因的差异以及分析成因的过程上。由于美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与中国的不同,美国更加注重地理成因过程的分析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分析成因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国虽然当中也注重学生过程,但是由于资金设备不全和课业任务重等原因,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太重视。
地理教学指导语与地理教学辅助材料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美国地理教材的地理教学指导语与教学辅助材料较多,而人教版比较少,人教版的地理教科书在设置上比较单一,过多的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且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具有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3]余文森,谌启标.高中新课程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359-361
[4]褚亚萍、林培英、郑亚飞.析现代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J].北京师范学院.课程教材教法.1984
[作者简介]
吕欣(1993-),女,汉族,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16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