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包头及其艺术形象的“固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莉[1](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美化及亮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晚上有更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因此,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就显的尤为重要。但在寒地城市,因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城市的夜间景观建设则更不容忽视。如果我国寒地城市能够在夜景观设计上打破千篇一律的做法,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气候因素及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我们就能找到不但能保持自身特色又特点鲜明的夜景观设计方向。在物尽其用来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基于此,本文力求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的寒地城市夜间景观。全文共分四章节。前两章对寒地城市夜景观及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逐一对城市夜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自然气候、经济状况、技术条件、思想观念四方面对目前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以便论题的展开。同时,实现任何艺术创作都与科学技术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第三章便从照明技术和灯光艺术性表现的角度,为设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寒地城市类型空间的夜景观照明环境及应当在设计中遵循的四大原则进行分析。从而对寒地城市夜景观有个整体的认识,为课题下一步的深层次研究作铺垫。第四章为文章的核心。在寒地城市夜景观中强调地域文化性体现是文章的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在寒地城市的自然气候、地形风貌、建筑特征和灯具造型四种载体元素上均有体现。并且,重点针对我国寒地城市的文化架构进行彻底地分析。从我国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开始介绍,其中包括自然地理、历史传统、民族民俗、冰雪文化四方面。由于我国寒地城市民族较多,所以深受民族影响。有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作为寒地城市,其气候及地理因素特点明显。白山黑水、博大雄浑的地理特点使居住在寒地城市的人民形成淳朴、朴实的性格,同时也孕育出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除此以外,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本文结合了长春市的夜景观亮化工程,对其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最终对我国未来寒地城市夜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阐述。一座城市的夜景观不仅能够体现其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是它所处的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因此强调只有突出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观才是能够吸引人眼球的优秀夜景观。并提出在进行夜间环境营造时灵活地将照明灯光技术和现代景观元素进行充分地融合,体现寒地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突出主题。进而为我国寒地城市的夜景观研究工作做出一份贡献。
周建超[2](2020)在《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从区域形象的媒介呈现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建国后《人民日报》对东北报道的叙述,分析其呈现出的具体形象。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借助不同历史时段重大的经济政治事件,勾勒出东北形象的变迁。对《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的具体材料进行框架分析,并结合区域媒介形象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媒介形象呈现的内在动因。本研究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描述东北形象的具体呈现,二是这种形象得以形成的经济政治因素,这同时也是本研究论述的核心内容。在研究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分析东北形象的历史共性及现状,探讨当下东北形象的形成,并对其中呈现的问题做出思考和总结。东北是一片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地理区域,“铁人精神”和“大国重器”都诞生于此,在70年的风雨历程中,东北经历过辉煌的过往也饱受转型的阵痛。在具体的媒介呈现上,东北主要以三种面貌呈现:建国初期斗志昂扬、火热建设的东北(1949—1965),上世纪末积重难返、转型艰难的东北(1978—2002),新世纪以来逐渐边缘、弱势的东北(2003—2019)。这三种面貌在《人民日报》中对应着三种报道框架,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下的“宣扬框架”,转型阵痛下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边缘框架”。东北形象的面貌和东北报道的框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决策密不可分,“宣扬框架”下的东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媒体的报道量甚至能与首都北京持平,塑造的形象也是丰富且正面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则饱受经济发展落后,文体教育、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报道无法扭转负面经济报道的颓势,“落后”成为当时东北形象的标签。“边缘框架”与国家出台振兴东北的政策相关,国家政策的扶持会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东北地区在媒体关注上确实受益于振兴政策,但是也形成媒体关注与振兴政策关联的窘境。简单来说,国家出台振兴政策,东北获得媒体关注;国家不出台政策,东北就被媒体忽视。即使在不是振兴政策出台的相关年份,《人民日报》的东北报道也大多与振兴相关。东北自身获取媒体资源的能力薄弱,缺乏媒体关注东北日益边缘化的现象即是“边缘框架”。由于东北形象中经济形象占有突出地位,想要扭转东北形象的弱势一是要加强经济建设,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二是树立主动传播意识、主动发声,改进传播观念,将东北各地方形象的有益成分都纳入到东北形象的旗帜下,打出东北传播的组合拳。
陈泉如[3](2020)在《新媒体时代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经到了民族危亡之际,战争一触即发。自鲁迅先生发起“新兴木刻运动”开始,以解放区木刻美术作品为主的抗战美术就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奔赴延安发起了一场“为大众服务”的艺术探索。延安木刻版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是“战斗的艺术”、“大众的艺术”,作为中国革命文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美术史上光辉灿烂的艺术篇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标准与精神信仰不断受到物质文化的冲击,需要重塑“精神价值”,延安木刻版画作为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信仰之所在,符合当下社会的文化发展需求,也是中国在大国崛起之路上对文化自信的积极探索。但是,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已然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依然遵循传统的设计与传播理念,甚至过度使用造成设计同质化,导致受众“不认识”的现状,因此,有效利用新时代媒介传播延安木刻版画成为红色革命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1937年——1945年处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为研究对象,向前辐射至1931年新木刻运动,向后延伸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期,以数字传播这一新时代学科为理论支撑,在研究方法上以传播学方法为主,搭载新媒体作为媒介,综合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察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美术,全面剖析特定时期下延安木刻版画的民族性特征。首先将延安木刻版画置于当代语境中,探索延安木刻版画在当代的传播意义与价值;分析受众对红色文化艺术的认知,构建延安木刻版画所代表的红色文化艺术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下的视觉传播策略,最后是对延安木刻版画的新时代发展的实践性应用与思考。本论文目的在于对延安木刻版画以及红色文化艺术的新时代传播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的传播策略,为延安木刻版画的精神价值与美学内涵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延安木刻版画的当代民族价值内核,践行新时代下的延安精神,以科技创新诠释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谢凌峰[4](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研究指明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党雨田[5](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唐可[6](2018)在《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文中研究指明今天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可追溯至原重庆大学1937年成立的建筑组。1952年原重庆大学等西南6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合并组建为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并迁入现址,历经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等时期延续至今,成长为国内建筑学科的主要教学力量之一,其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成为研究现代中国建筑教育学术史的重要线索。其中,1952-1966年这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全新开端与独立探索时期,这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历经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教学遗产资源,对后世奠定了完备的建筑教育体系。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口述历史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查询档案馆、整理学院内部文献、走访历史事件亲历者,挖掘出一部分有价值的一手史实资料,与时代环境相互佐证,尝试梳理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在1952至1966年建筑教育的主要历程,初步归纳其教学主要特色及研究设计等成果。论文以“背景—史实—史论—总结”为逻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限定了建筑教育的范围,即普遍意义上的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狭义建筑教育(不含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提出研究框架后,参考中国现代编年史、中国现代建筑史、建筑教育史分期标准,结合对象建筑系的关键事件,将1962-1966年进行初步的阶段分期;第二部分。第2章按前文的阶段分期进行了整体历史梳理,并引入1952年之前原重庆大学建筑系(组)的相关情况介绍,期望构建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1952-1966年成体系的、连贯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第35章以专题研究方式,详细阐述了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与设计成果三个层面的特色成果。理论教学从宽口径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步演化为多方向的专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则受全国建筑设计思潮影响,出现了多倾向的设计思路。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科研实践均出现了对山地环境、西南气候、人文传统的关注研究,地域建筑体系初步萌芽;第四部分。第6章对1952-1966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梳理分析,1952-1966年期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在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多元深入的教学体系;在科研领域,对西南地域的人文历史、自然特征进行了初步保护与整理;在人才培养领域,为全国建筑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几经风雨,传递了求真务实、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
王强[7](2012)在《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视觉媒介参与塑造中国新诗生态,视觉传播成为新诗传播的重要形态。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关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整合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尚有待于深入开展。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论题深入推进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首先,中国古典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研究。在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中,仍需回溯和检视中国古典诗画融合的传统。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中潜藏着诗画传统变异性传承的隐蔽线索。诗画传统的复活和承续是现代诗人推进新诗视觉传播的主动选择。因此,诗画传统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诗和中国画都踏上了植入现代性的进程。中国诗和中国画的总体发展趋向都是致力于表现现代人特有的“情感结构”,二者再度朝着精神(意境)契合的方向迈进。诗歌和绘画的合作关系由到显明变得潜隐,形式上的直接结合(题画)已经趋于衰落。在现代,诗人和画家合力“发明”诗画传统,通过诗画并置创造一种现代诗画艺术。这种诗画艺术成为诗画传统现代传承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意象创设和情感表达诸方面,中国新诗与绘画彼此交流汇通,通过取法和借镜对方来塑造自身的风貌,“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艺术传统得以延续。此外,关于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视觉造型的议题同样涉及“传统的发明”,本文也将加以关注。其次,视觉媒介的变革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形态的研究。新型视觉媒介层出不穷,新诗视觉传播的形态经历了数度变迁。从静态到动态,从实景到虚拟,从单向到交互,日新月异的视觉媒介技术为诗人和艺术家打开了自由创造的天地。新诗艺术与众多类型的视觉媒介进行互动,呈现出丰富驳杂的融合方式,创造出摄影诗歌、诗歌电视(PTV)、超媒体诗歌等诸多崭新的综合艺术样式,成为“影像诗学”建构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深入解析这些综合艺术的生成机制和内在理路,可以探寻出中国新诗与新型视觉媒介的合作和交锋的复杂互动。此外,这些综合艺术的“诗意图式”仍然可以辨认出传统图式嬗变的痕迹,因此,它们也可以视为诗画传统的一种变异性传承。再次,地理空间的诗性建构与影像书写,以及诗意景观的塑造研究。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都将地理空间纳入自身观照的视镜,使得地理空间成为诗歌与视觉媒介所表现素材的重要交集。经过诗性建构的地理景观则是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共同书写的对象。透过“诗性地理”这一表现对象,可以探究摄影、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表现和处理抒情题材的修辞方式以及现实困境,从而为抒情文体尤其是新诗的视觉传播提供启示。考察新诗与视觉文化关联的另一维度是诗意景观的塑造与凝视。伴随着经典性的生成和知名度的提升,中国新诗对众多景观进行着诗意建构和颠覆性重塑。在观光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诗意景观在诗歌视觉传播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对景观的诗意建构和重塑其实构成了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一个隐性渠道。最后,关于现代诗人形象塑造与想象的研究。当下,现代诗人正逐步将自身视觉形象的展示纳入新诗传播的策略当中,大众传媒将诗人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征用,而一些影视剧则参与到诗人形象的演绎和虚构当中。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直接关系到诗歌生态的建设和诗歌受众的培养,因此,对诗人形象的考察是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研究的重要环节。与诗界正面形塑自身形象的取向大相径庭,基于各自考量的大众传媒刻画出面目斑驳的诗人形象,使之变为“被污染的塑像”。而虚构的影视剧则强化和放大了媒体和公众对诗人的刻板印象,使之成为影视人物画廊中的一个“俗套”。总体而言,诗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真相与虚构共生、交锋与合谋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编码过程。
马海英[8](2008)在《现代化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的过程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新兴的城市以及在城市新兴的工业园区内,工业用地都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工业厂区景观与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以及其他城市空间的景观一样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工业厂区是企业建设的生产基地,是企业实施拓展战略的开始,其生产厂区的景观设计对提升企业形象、弘扬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在当地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与其他城市空间相比,工业厂区在空间特性上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景观设计中不能简单抄袭很多在其他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的设计原则。优美宜人的工厂环境,标志着具有高层次的管理水平,反映出企业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和对员工的关爱,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国际上公认,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企业才称得上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它同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一样,已经成为规划和建筑总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搞好工业企业环境景观设计的研究,成了目前我国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通过一些实例,对现代工业企业室外环境设计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做出阐述。对工业企业历史及现状、工业企业外环境的构成、以及工业企业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对工业厂区环境特点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现代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法,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为体现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论文最后,以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实践为例,对其室外环境设计过程及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阐述,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这一完整的研究过程,并从中得出研究结论。期望本文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业企业厂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工业厂区在每个城市整体环境中成为新的亮点。
苏宁[9](2007)在《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定领域内的政治活动中心、经济金融中心、商业和消费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交通枢纽,城市集中了开展旅游活动几乎一切必备的条件,成为了常见的旅游密集地带,形成了旅游城市化。城市旅游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正在引导着新的城市产品的生产进程,改变着城市功能。作为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城市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城市致力于城市旅游形象策划,以此强化城市旅游吸引力。而拥有一个清晰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可以使城市在游客心目中占领形象阶梯的最高端,吸引游客前往享受当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由于旅游产品具有生命周期,城市旅游形象的发展也是动态的。作为城市旅游营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旅游形象需要阶段性的再定位,即形象修正。再定位并不是对原有形象的完全摒弃,而是建立在原有形象基础上的继承和更新。城市想要在客源目的地选择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同质化产品众多的年代脱颖而出,只有树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关注城市旅游形象的动态变化,适时做出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的抉择,准确提炼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的关键因素,即定位基础,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的研究,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在对以往相关研究回顾、专家访谈的基础中寻找进行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的关键因素,选取城市旅游形象主体中的规划设计和推广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关键因素体系进行验证,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构建了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的关键因素研究模型,包括7个主因子和32个具体因子。以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典型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的实施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作用图,并就研究中发现的城市旅游形象主体中的规划设计推广人员对关键因素重要性评价差异做出解释说明。
童欢[10](2007)在《武汉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武汉市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城市地位在逐步下降。城市形象设计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新方法。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肩负着带动周边城市的责任;作为中部唯一的特大城市,承担着“率先堀起,繁荣中部经济”的使命,本文旨在研究武汉市城市形象设计,以增强武汉市城市竞争力,实现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依照城市形象设计的程序,先对武汉城市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武汉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表明,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武汉城市发展有交通、物流、能源及信息网络优势;人才技术及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金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等。但也有些不足,如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关联度不高;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较差;周边地区实力太弱,路网建设滞后;发展环境差,市民素质不高等。面临大好的机遇,主要有政策、产业、创新等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传统区位经济优势逐步丧失;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力度不够;东西夹击的潜在忧患;缺乏城市人文精神等。接着进行武汉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定位是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所以先从空间、产业、功能、综合四个层次找准武汉城市定位,再结合武汉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公众中的印象,将武汉城市形象定位为“中部中心,楚韵江城”,即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发掘以楚文化为重点的汉派文化内涵。在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上,设计武汉城市形象识别系统。首先提出“创新,和谐”的理念识别,以此为指导,从政府、产业、企业、市民等几个方面来设计行为识别,指出:武汉市政府要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水平;产业要调整结构,以便升级;企业要做大,增强实力;市民要提高素质,提升形象。视觉识别方面,因为“中部中心,楚韵江城”有对文化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选择了城市标志、城市环境、汉派文化及滨水区四个对象进行了重点设计。落实到武汉市城市形象建设,首先要加强环境建设,包括城市布局、基础设施、制度、文化等硬、软环境的改善;第二要重视城市规划工作,统一部署城市形象建设,并为其提供政策法规保障;第三要加快经济发展,为城市形象建设打好物质基础;第四要增强武汉市与城市圈及城市群的联动,稳固其中心城市地位。
二、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包头及其艺术形象的“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包头及其艺术形象的“固化”(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 |
2.1 寒地城市夜景观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寒地城市基本概念及范围 |
2.1.2 城市夜景观的概念及发展 |
2.1.3 视知觉与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城市夜景观基本构成要素 |
2.2.1 道路与设施 |
2.2.2 建筑与景观 |
2.2.3 绿化与植被 |
2.2.4 灯光与照明 |
2.3 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制约因素 |
2.3.1 自然气候因素的制约 |
2.3.2 经济状况因素的制约 |
2.3.3 技术条件因素的制约 |
2.3.4 思想观念因素的制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要素与设计分析 |
3.1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的原则 |
3.1.1 贯穿以人为本原则 |
3.1.2 贯穿生态建设原则 |
3.1.3 贯穿鲜明特色原则 |
3.1.4 贯穿发展创新原则 |
3.2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手法分析 |
3.2.1 泛光照明手法 |
3.2.2 轮廓照明手法 |
3.2.3 内透光照明手法 |
3.2.4 下射与上射照明手法 |
3.3 寒地城市类型空间夜景观照明设计 |
3.3.1 广场 |
3.3.2 街道 |
3.3.3 庭院 |
3.3.4 水体 |
3.4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灯光的艺术性照明 |
3.4.1 灯光的造型艺术 |
3.4.2 灯光的雕塑技术 |
3.4.3 灯光的绘画技术 |
3.4.4 激光的表演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 |
4.1 地域文化的概述 |
4.1.1 地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4.1.2 照明中的城市地域文化 |
4.1.3 地域文化中元素符号的提取与整理 |
4.1.4 地域文化中符号形象的变型与进化 |
4.2 寒地城市夜景观中表达地域文化的载体元素 |
4.2.1 自然气候 |
4.2.2 地形风貌 |
4.2.3 建筑特征 |
4.2.4 灯具造型 |
4.3 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
4.3.1 自然地理 |
4.3.2 历史传统 |
4.3.3 民族民俗 |
4.3.4 冰雪文化 |
4.4 寒地城市夜景观设计实例分析——长春市为例 |
4.4.1 长春概况 |
4.4.2 现状分析 |
4.4.3 调研方式 |
4.4.4 设计建议 |
4.5 寒地城市夜景观的未来设计策略 |
4.5.1 挖掘自身文化,加强地域特色的营造 |
4.5.2 突出季节特色,探索与创新冰雪资源 |
4.5.3 加强政府投入,提升后期管理及维护 |
4.5.4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众的参与性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春市夜景观环境质量居民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框架理论 |
2.媒介形象理论 |
3.区域媒介形象理论 |
4.关于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范式 |
第三节 东北形象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历史的回溯:东北形象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东北形象 |
一、东北形象的历史呈现 |
二、东北报道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不同报道领域的东北形象 |
一、明显“盛衰二分”的经济形象 |
二、政策约束下的东北形象 |
三、报道分散的社会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东北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媒介建构 |
第一节 恢复与建设(1949—1965):“宣扬框架”下的东北 |
一、以“建设者”为特征的工业形象 |
二、富饶的农业生产形象 |
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样板的外事形象 |
第二节 政治风波(1966—1977):东北形象的削弱 |
第三节 积重难返(1978—1990):“问题框架”下的东北 |
一、负面经济形象出现 |
二、负面政府形象显现 |
三、以社会文化、农林生态报道充实东北形象 |
第四节 艰难转型(1991—2002):“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形象的塑造 |
一、负面经济形象的固化 |
二、其他领域塑造正面形象的实践 |
第五节 振兴战略提出(2003—2019):“边缘框架”下的东北 |
一、东北报道与政策发布高度相关 |
二、东北形象传播力弱 |
第四章 东北形象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70年来东北形象的共性 |
第二节 当下东北形象的处境 |
第三节 关于东北形象提升的思考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新媒体时代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1 延安木刻版画的精神内涵符合当代文化发展需求 |
1.1.2 延安木刻版画自身发展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审美意义 |
1.2.2 政治意义 |
1.2.3 民族意义 |
1.2.4 教育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观点创新 |
1.5.2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1.5.3 设计创新 |
2.延安木刻版画与视觉传播概述 |
2.1 延安木刻版画概述 |
2.1.1 延安木刻版画的借鉴与创新 |
2.1.2 革命艺术的理想世界 |
2.1.3 战时木刻的艺术特征 |
2.2 新媒体视觉传播概述 |
2.2.1 视觉传播的概念 |
2.2.2 视觉传播的发展及其特点 |
2.2.3 新媒体传播效应 |
2.3 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现状与问题 |
3.1 延安木刻版画的传统传播模式 |
3.1.1 具有党性原则的传播内容 |
3.1.2 区域性与针对性的传播 |
3.1.3 纸媒时代的传播 |
3.2 延安木刻版画在传统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
3.2.1 传播受众对延安木刻版画的认识不足 |
3.2.2 传播渠道单一 |
3.2.3 传播主体素养欠缺 |
3.3 新时代对延安木刻版画进行视觉传播的必然性 |
3.3.1 响应国家文化自信号召 |
3.3.2 媒介转变:科技推动大众媒介发展 |
3.3.3 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
3.3.4 新时代爱国教育 |
3.3.5 传播主体素养提高 |
3.4 相关案例分析 |
3.4.1 电脑终端的视觉传播主体——网站 |
3.4.2 手机终端视觉传播——自媒体平台 |
3.4.3 受众阅读模式转变——动态视频 |
3.4.4 文化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品 |
3.5 本章小结 |
4.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方法 |
4.1 受众对延安木刻版画的认知分析 |
4.2 延安木刻版画的新时代传播现状分析 |
4.2.1 基于5W法的传播现状分析 |
4.2.2 延安木刻版画新时代传播环境分析 |
4.2.3 受众对延安木刻版画的需求分析 |
4.3 延安木刻版画在数字时代传播的态势分析 |
4.4 新媒体时代下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理想效果 |
4.5 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总体策略 |
4.5.1 提升新媒体时代下延安木刻版画的传播主体素养 |
4.5.2 扩建新媒体传播渠道 |
4.5.3 优化新媒体延安木刻版画传播内容 |
4.5.4 培养受众接受延安木刻艺术的意识 |
4.6 本章小结 |
5.数字技术下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的应用 |
5.1 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方案设计原则 |
5.1.1 传播红色文化精品 |
5.1.2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 |
5.1.3 数字技术互动实现 |
5.1.4 细分受众有效传播 |
5.2 关于延安木刻版画平台设计部分受众偏好分析 |
5.3 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设计规划 |
5.4 延安木刻版画符号提取 |
5.4.1 地域文化 |
5.4.2 历史文化 |
5.4.3 民俗文化 |
5.4.4 木刻艺术文化 |
5.5 多媒体下延安木刻版画设计实践 |
5.5.1 网站平台搭建 |
5.5.2 自媒体平台传播 |
5.5.3 教程视频推广 |
5.5.4 衍生文创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Ⅰ 延安木刻版画视觉传播设计意象问卷 |
附录-Ⅱ 延安木刻版画平台建设受众需求问卷 |
附录-Ⅲ 关于受众对红色文化艺术的认知调查 |
(4)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基础 |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
1.4.5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1.5.3 技术路线 |
1.6 选题的创新点 |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方法 |
1.7.2 分析综合方法 |
1.7.3 系统科学方法 |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
1.7.5 数据科学方法 |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
2.1.2 公共服务建筑 |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
2.1.4 个体商业项目 |
2.1.5 商业开发项目 |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
2.5.1 土地 |
2.5.2 基础设施条件 |
2.5.3 自然环境特征 |
2.5.4 社会环境特征 |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
4.3.4 地域文化信息 |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
4.3.6 产业条件 |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
4.4.2 使用者信息 |
4.4.3 功能需求信息 |
4.4.4 运营信息 |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
7.2.1 项目背景 |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
7.2.4 评价反馈 |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
7.3.2 策划构想 |
7.3.3 评价反馈 |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
7.4.1 项目概况 |
7.4.2 策划过程 |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
7.5.1 项目背景 |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
7.5.4 评价反馈 |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对建筑教育演变历程的整理保护 |
1.1.2 对建筑教育发展触因的挖掘研究 |
1.1.3 对建筑教育阶段成果的初步总结 |
1.2 研究范围及框架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限定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口述历史研究法 |
1.3.3 实例与阐述结合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研究现况 |
1.4.1 对中国建筑现代教育的宏观研究 |
1.4.2 对重庆大学建筑系教师的学术思想研究 |
1.4.3 对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各阶段或机构的研究 |
1.5 发展阶段分期的基础依据 |
1.5.1 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层面的阶段分期参考 |
1.5.2 基于建筑学科层面的阶段分期参考 |
1.5.3 基于研究对象的主要节点事件 |
2 建筑系(组)教育发展历程(1952-1966) |
2.1 历史沿袭与时代背景简述(1952年及其之前) |
2.1.1 原重庆大学的建筑教育 |
2.1.2 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 |
2.1.3 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
2.2 恢复调整期(1952-1954年):教学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
2.2.1 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成立概况 |
2.2.2 与原重庆大学建筑系的继承关系 |
2.2.3 学生编制工作与培养方向的确定 |
2.2.4 原有培养模式的沿袭 |
2.2.5 教学机构的初步组建与发展 |
2.3 苏联影响期(1954-1958年):“学习苏联经验”的兴起与消退 |
2.3.1 全国建筑学统一课表的下放与执行 |
2.3.2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高潮 |
2.3.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消退 |
2.3.4 “双百方针”下开始自发探索 |
2.3.5 教师外派与新兴专业的筹备 |
2.4 封闭探索期(1958-1962年):专业初步分化与地域特色萌芽 |
2.4.1 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整体影响 |
2.4.2 建筑实践基地的诞生与发展 |
2.4.3 建筑历史方向的研究与发展 |
2.4.4 建筑物理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5 城市(乡)规划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6 城市绿化小组的成立与影响 |
2.5 政治介入期(1962-1966年):简单实用主义的滥觞与干扰 |
2.5.1 《高教六十条》下的专业调整 |
2.5.2 主干课程内容的重新修订 |
2.5.3 “设计革命化”运动的影响 |
2.5.4 “两种教育制度”的教学试点 |
3 理论教学的主要特征与发展 |
3.1 建筑理论教学发展概述 |
3.1.1 “学院派”理论教学的发祥与演变(1954年前) |
3.1.2 基于统一大纲的理论教学模式基本定型(1954-1958) |
3.1.3 理论教学系统的后期延续与调整(1958-1965) |
3.1.4 劳动环节对理论教学时长的挤压(1958-1966) |
3.1.5 建筑学课程学时的整体变动趋势 |
3.2 建筑设计基础及启蒙类课程 |
3.2.1 美术绘画类课程的占比情况 |
3.2.2 建筑启蒙类课程的开设与取消 |
3.3 建筑历史类课程 |
3.3.1 历史类课程学时及科目的具体变动 |
3.3.2 与美学艺术类课程的互相渗透 |
3.3.3 建筑历史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
3.3.4 对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关注 |
3.4 建筑技术类课程 |
3.4.1 技术类课程学时及科目的具体变动 |
3.4.2 技术方向专业与建筑学技术方向课程的异同 |
3.4.3 建筑物理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
3.4.4 对西南地区物理环境的关注 |
3.5 城市规划类课程 |
3.5.1 规划类课程学时的具体变动情况 |
3.5.2 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规划课程的异同 |
3.5.3 城乡规划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
3.5.4 对西南地区山地环境的关注 |
3.6 本章小结:重技务实、多元深入的理论教学 |
3.6.1 理论课程体系之间的彼此滋养 |
3.6.2 重视技术、指导设计的思想内核 |
4 设计教学的主要倾向与发展 |
4.1 建筑设计教学发展概述 |
4.1.1 早期民族复古主义思潮对设计教学的影响 |
4.1.2 “反浪费”运动与国庆“十年献礼”的插曲 |
4.1.3 “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开启的现代主义尝试 |
4.1.4 “产、学、研三结合”口号下的建筑课程设计 |
4.2 古典折衷主义的设计倾向 |
4.2.1 地区经济条件对纯粹复古主义的天然限制 |
4.2.2 师生设计作品中古典折衷主义的体现 |
4.3 重视功能效率的设计倾向 |
4.3.1 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早期关注 |
4.3.2 部分现代主义概念在设计教学中的引入 |
4.3.3 重视功能效率在设计教学中的直接体现 |
4.4 重视地域特征的设计倾向 |
4.4.1 早期山地建筑设计手法的相关研究 |
4.4.2 “因地制宜”理念对规划设计教学的渗透 |
4.4.3 西南地区自然气候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
4.5 部分教师及校友在设计领域的基本共识 |
4.5.1 部分在校教师的建筑创作思路 |
4.5.2 部分重要校友的建筑创作思路 |
4.6 本章小结:根生本土、英撷域外的设计教学 |
4.6.1 创作环境对先锋设计理论的开放兼容 |
4.6.2 对“民间”与“地域”的人文关怀 |
5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成果 |
5.1 建筑创作理论领域的相关研究 |
5.1.1 对西方前沿建筑理论的译介研究 |
5.1.2 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研究与归纳 |
5.1.3 山地建筑创作手法的早期萌芽 |
5.1.4 山地建筑群组规划的早期萌芽 |
5.2 建筑历史领域理论的相关研究 |
5.2.1 对中国建筑历史编撰的学术贡献 |
5.2.2 对西南地区古建筑的整理调研 |
5.2.3 西南传统民居的研究及其成果 |
5.2.4 西南古典园林的研究及其成果 |
5.3 建筑技术理论领域的相关研究 |
5.3.1 对先进建筑技术理论的译介研究 |
5.3.2 对西南地区建筑物理环境的研究 |
5.3.3 新兴施工技艺与构造理论的研究 |
5.4 建筑设计及规划领域的部分典型实践 |
5.4.1 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校区为代表的校园建筑设计 |
5.4.2 以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为代表的观演建筑设计 |
5.4.3 以沙坪坝区住宅大楼为代表的居住建筑设计 |
5.4.4 以江陵机器厂车间为代表的工业类建筑设计 |
5.4.5 以重庆市中区总体规划为代表的规划类设计 |
6 早期教学的成果总结与后期影响 |
6.1 早期理论教学的特色成果 |
6.1.1 创建了西南地区首个正规的建筑理论教学系统 |
6.1.2 形成了基本完备的二级学科等专门化方向 |
6.1.3 促进了地域性建筑理论在西南地区的萌芽与建立 |
6.2 早期设计教学的特色成果 |
6.2.1 奠定了真题真做、结合实践的设计教学传统 |
6.2.2 开辟了立足西南、客观务实的建筑创作普适性思路 |
6.3 早期研究实践的主要特色 |
6.3.1 研究成果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验证研究成果 |
6.3.2 研究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全程协同参与 |
6.4 对后期建筑学科的影响与启示 |
6.4.1 为西南乃至全国建筑事业及学科后续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
6.4.2 为西南山地建筑创作与地域建筑理论的正式提出积蓄力量 |
6.4.3 传递了求真务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
6.5 本次阶段性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部分人员访谈记录整理 |
B.建筑系教学计划整理 |
C.部分档案资料检索及校友提供资料的整理清单 |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发明的传统:中国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古典意境的终结与诗画传统的新变 |
第二节 现代诗画艺术的古典“胎记” |
第三节 中国新诗与绘画的潜隐互动 |
附录 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的视觉造型 |
第二章 抒情的光影:“影像诗学”的实验与探索 |
第一节 新诗与摄影的“狭路相逢” |
第二节 新诗与电视的“亲密接触” |
第三节 “数码诗人”的网络游戏 |
第三章 诗意的空间:中国新诗与视觉媒介的视域交集 |
第一节 “诗性地理”的审美建构 |
第二节 “诗性地理”的影像书写 |
第三节 中国诗歌与诗意景观的建构和重塑 |
第四章 诗人的浮沉:影像时代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 |
第一节 中国新诗的“边缘化”与诗人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视觉转向与现代诗人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影视剧中诗人形象的想象与重建 |
结语 从边缘出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现代化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内容与方法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范围 |
1.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阐释 |
1.2.1 工业企业 |
1.2.2 环境景观设计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工业企业环境景观设计概述 |
2.1 工业厂区总图设计 |
2.1.1 厂址的选择 |
2.1.2 总平面设计 |
2.1.3 竖向设计 |
2.2 工业企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 |
2.3 工业企业厂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现代化工业厂区景观实体构成元素认知 |
3.1 以水为主体的蓝色元素 |
3.2 可变色元素 |
3.2.1 道路 |
3.2.2 地面铺装 |
3.2.3 小品 |
3.3 以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元素——工业厂区环境绿化 |
3.3.1 绿化的功能 |
3.3.2 工业厂区环境绿化设计原则 |
3.3.3 工业企业厂区绿化布局及绿化设计风格、特点 |
3.3.4 工业企业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 |
3.4 工业厂区环境色彩选择 |
3.4.1 工厂与外部环境的色彩协调 |
3.4.2 工厂内建筑环境的色彩选择 |
3.4.3 建筑立面色彩 |
3.4.4 安全警戒色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厂区外部空间环境景观设计方法及其基本原则 |
4.1 外部空间环境处理的基本方法 |
4.1.1 空间限定 |
4.1.2 空间渗透与层次组织 |
4.1.3 空间构成元素的"引导"性 |
4.2 工业厂区外部空间序列 |
4.2.1 厂前区空间环境设计 |
4.2.2 生产区空间环境设计 |
4.2.3 仓库贮运区、辅助生产区及动力站房区 |
4.2.4 生活区空间环境设计 |
4.3 工业厂区景观要素 |
4.4 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
4.4.1 环境设计与美学原理 |
4.4.2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原理 |
4.4.3 环境生态学原理 |
4.5 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
4.5.1 整体性原则 |
4.5.2 人性化原则 |
4.5.3 可识别性原则 |
4.5.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5 设计实践——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宝鸡石油钢管厂CIS体系 |
5.3 宝鸡石油钢管厂外环境设计依据 |
5.4 宝鸡石油钢管厂外环境设计内容 |
5.5 宝鸡石油钢管厂厂区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
5.5.1 设计目标 |
5.5.2 厂区空间功能结构分析 |
5.5.3 宝鸡石油钢管厂主要生产流程 |
5.4 初步设计——宝鸡石油钢管厂厂区环境平面图设计 |
5.4.1 生产区 |
5.4.2 生活区 |
5.5 深化方案 |
5.5.1 厂前区广场设计 |
5.5.2 生产区环境景观设计 |
5.5.3 生活区环境景观设计 |
5.5.4 停车场设置 |
5.5.5 厂内公共休息地设计 |
5.5.6 道路空间环境设计 |
5.5.7 宝鸡石油钢管厂厂区的绿化水体设计 |
5.6 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
5.6.1 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的可识别性原则 |
5.6.2 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
5.6.3 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
5.6.4 宝鸡石油钢管厂环境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9)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旅游成为城市发展核心动力之一 |
1.1.2 定位成为城市旅游形象建设的关键 |
1.1.3 再定位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研究综述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2 市场营销学中定位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2.1 城市旅游形象 |
2.2.2 旅游形象定位 |
2.2.3 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 |
3 研究设计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2 研究构思 |
3.3 研究问题界定 |
4 专家访谈 |
4.1 专家访谈设计 |
4.2 访谈结果分析 |
4.3 访谈结论 |
4.4 模型假设 |
4.4.1 理论模型构建 |
4.4.2 研究假设 |
5 问卷统计分析 |
5.1 问卷设计与调查取样 |
5.1.1 问卷量表设计 |
5.1.2 问卷预调研 |
5.1.3 调查取样 |
5.2 数据分析处理 |
5.2.1 数据分析技术介绍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4 因子分析 |
5.2.5 方差分析 |
6 案例研究 |
6.1 典型城市案例分析 |
6.1.1 关键因素综合型再定位——杭州 |
6.1.2 其他再定位案例简析 |
6.2 案例结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研究模型 |
7.1.2 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体系 |
7.1.3 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作用图 |
7.1.4 调查对象认知差异 |
7.2 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
7.2.1 研究进展 |
7.2.2 研究意义 |
7.3 研究不足及前景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专家关键因素筛选表 |
附录3 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因子说明 |
致谢 |
(10)武汉城市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 |
1.6 待研究的问题 |
2 城市形象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形象 |
2.2 城市形象定位 |
2.3 城市形象设计 |
3 武汉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
3.1 武汉城市发展的优势(Strengthens) |
3.2 武汉城市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
3.3 武汉城市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
3.4 武汉城市发展的挑战(Threats) |
4 武汉城市形象定位 |
4.1 武汉城市定位 |
4.2 武汉城市形象定位 |
5 武汉城市形象设计 |
5.1 武汉城市形象理念识别设计 |
5.2 武汉城市形象行为识别设计 |
5.3 武汉城市形象视觉识别设计 |
6 武汉城市形象建设的对策 |
6.1 加强环境建设 |
6.2 重视城市规划 |
6.3 加快经济发展 |
6.4 增强城市联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经历 |
致谢 |
四、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包头及其艺术形象的“固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 黄丽莉.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2]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D]. 周建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3]新媒体时代延安木刻版画的视觉传播研究[D]. 陈泉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6]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D]. 唐可. 重庆大学, 2018(04)
-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 王强. 苏州大学, 2012(09)
- [8]现代化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与研究[D]. 马海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9]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关键因素研究[D]. 苏宁. 浙江大学, 2007(05)
- [10]武汉城市形象设计研究[D]. 童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