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灌注化疗论文_许书榕,陈荣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动脉灌注化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栓塞,肝癌,原发性,导管,吗啡,注射液。

肝动脉灌注化疗论文文献综述

许书榕,陈荣新[1](2019)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动脉化疗栓塞、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目前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推荐治疗方法,但尚缺乏治疗无效或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晚期HCC患者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有生存获益,提示HAIC可能是各种肝癌治疗无效或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治疗方法。尽管既往研究表明HAIC对晚期HCC治疗有效,但是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数据。为了使HAIC成为晚期HCC推荐治疗方法,须将HAIC与其他标准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寻找对HAIC治疗有反应的预测指标,优化和统一HAIC治疗方案等。本综述旨在提供HAIC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贾中芝[2](2019)在《读《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一文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辑部老师:您好!近日阅读发表于贵刊2019年第28卷第8期第738页《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1]一文有几处疑惑。一是文章自述为双盲研究,然而方法部分却有"研究组患者TACE术后按维持量继续泵入右美托咪定6 h,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右美托咪定泵入剂量,对照组根据疼痛情况补充吗啡注射液"描述。这两种止痛方式截然不同,如何予以双盲研究未予描述清楚。二是文章定义手术时间为自动脉穿刺开始至压迫止血,(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马琳,王兰英[3](2019)在《一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患者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发热与腹痛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并动态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尿量变化,促进患者病情平稳好转出院。(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9年05期)

薛麟,肖翔[4](2019)在《自体CIK细胞肝动脉灌注联合放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体CIK细胞肝动脉灌注联合放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肝动脉介入化疗和叁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体CIK细胞肝动脉灌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CD3~+、CD4~+和CD4~+/CD8~+显着升高,CD8~+显着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肝动脉灌注联合放化疗可显着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朝,段洁营,丁文金[5](2019)在《肝动脉灌注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动脉灌注(HAI)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进展期ICC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参照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展开全身经脉化疗,30例)、研究组(HAI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稳定率83.33%显着比参照组50.00%高(P <0.05);治疗前两组DKK、CA19-9、CEA相比无显着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叁项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叁项指标水平显着比参照组低(均P <0.05)。结论进展期ICC患者采纳HAI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值得临床信赖。(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赵明[6](2019)在《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的肝动脉灌注化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切除、肝移植以及消融是早期HCC根治性的治疗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HCC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临床实践中以系统治疗为主。索拉非尼(sorafenib)和仑伐替尼(lenvatinib)作为国际公认的晚期HCC一线治疗方案。在亚洲地区,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也作为临床上晚期HCC的一线治疗;HAIC直接将抗肿瘤药物经导管注入至肝肿瘤供血血管,以获得较高的反应率和较明显的生存优势,降低了化疗药的全身毒副作用;然而,由于缺乏以全球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HAIC尚无法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阐述目前HAIC应用于治疗晚期HCC的研究现状及临床适用人群,认为HAIC可作为晚期HCC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未来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或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炜,姚忠强,柳仲秋,贺启华[7](2019)在《叁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汉中叁二○一医院就诊的75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叁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miR-122a、miR-22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miR-122a、miR-221水平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叁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疗效显着,可改善临床症状,消灭肿瘤细胞,降低外周血miR-122a、miR-221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09期)

蔡高峰[8](2019)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远期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的PLC患者106例分为TACE组与TAE组,每组53例。TAE组患者采用动脉栓塞治疗,TACE组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从患者第一次接受介入治疗开始随访3年或直至患者死亡,对比两组的生存率。结果 TAE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28%、24.53%、15.09%,TACE组的生存率分别为52.83%、32.08%、20.75%,两组的生存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肿瘤直径大于10cm的患者,TAE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5.0%、12.5%、0,TACE组的生存率分别为55.55%、33.33%、22.22%,两组的生存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 TAE与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总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肿瘤直径大于10cm的患者,应优先选择TACE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7期)

谢元明[9](2019)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予以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疾病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1、2、3年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3.33%、56.67%,试验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0.00%、83.33%;试验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分级A级和B级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效果优于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杨学刚,吴戈,何乾文,张伟,刘源[10](2019)在《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吗啡注射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个中心纳入3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181例和对照组(0.9%NaCl溶液)180例。两组TACE术前10 min均给予吗啡注射液10 mg皮下注射。研究组TACE术前10 min单次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6μg·kg~(-1)·h~(-1),10 min后以维持剂量0.4~0.8μg·kg~(-1)·h~(-1)至术后6 h结束;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泵入0.9%NaCl溶液。记录入手术室(T0)、栓塞前(T1)、栓塞结束时(T2)、TACE结束动脉压迫止血时(T3)、TACE后1 h(T4)、TACE后3 h(T5)、TACE后6 h(T6)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镇静评分、镇痛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从T0~T6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6时研究组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和术中体动的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啡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TACE术中及术后疼痛,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肝动脉灌注化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辑部老师:您好!近日阅读发表于贵刊2019年第28卷第8期第738页《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1]一文有几处疑惑。一是文章自述为双盲研究,然而方法部分却有"研究组患者TACE术后按维持量继续泵入右美托咪定6 h,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右美托咪定泵入剂量,对照组根据疼痛情况补充吗啡注射液"描述。这两种止痛方式截然不同,如何予以双盲研究未予描述清楚。二是文章定义手术时间为自动脉穿刺开始至压迫止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动脉灌注化疗论文参考文献

[1].许书榕,陈荣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

[2].贾中芝.读《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一文有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3].马琳,王兰英.一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患者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9

[4].薛麟,肖翔.自体CIK细胞肝动脉灌注联合放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

[5].陈朝,段洁营,丁文金.肝动脉灌注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体会[J].临床研究.2019

[6].赵明.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的肝动脉灌注化疗[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李炜,姚忠强,柳仲秋,贺启华.叁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疗效研究[J].中国医刊.2019

[8].蔡高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远期疗效比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9].谢元明.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9

[10].杨学刚,吴戈,何乾文,张伟,刘源.吗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同一病例(下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灌注化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肝转移及局部...方案流程图Fig.2TheprocedureofF...术后MRCP提示胆管吻合口处胆漏(箭头

标签:;  ;  ;  ;  ;  ;  ;  

肝动脉灌注化疗论文_许书榕,陈荣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