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痹痛灵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痹痛灵颗粒,温针灸,TNF-α
痹痛灵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刘义[1](2016)在《温针灸联合新痹痛灵颗粒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NF-α、IFN-γ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新痹痛灵颗粒联合温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NF-α、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新痹痛灵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FN-γ表达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表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FN-γ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新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α、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6年04期)
孙丽霞,周玲玲,袁冬平,汪悦[2](2012)在《痹痛灵颗粒对AIA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痹痛灵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滑膜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AIA大鼠模型,分离培养大鼠滑膜细胞,MTT法检测滑膜细胞的增殖能力,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活性的测定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结果痹痛灵能有效抑制AIA大鼠滑膜细胞过度的增殖反应和降低其IL-1,NO和NOS的水平。结论痹痛灵对AIA大鼠功能亢进的滑膜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泌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覃仕化[3](2012)在《新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新痹痛灵颗粒是在名老中医汪履秋先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验方——痹痛灵颗粒的经验上,结合前期实验及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方。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α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新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部分作用原理,以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服务。研究方法以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造成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LA)大鼠模型70只,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用新痹痛灵颗粒高、中、低剂量以及甲氨喋呤片和雷公藤多甙片对CIA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重与关节局部肿胀度的变化以及观察各组药物对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a的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1.新痹痛灵颗粒能够有效降低CIA大鼠局部肿胀程度,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无显着差别,优于低剂量组。2.新痹痛灵颗粒能够有效的减低CIA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α的含量,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效价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新痹痛灵颗粒短期内对CIA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α的效价与甲氨喋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痹痛灵能够有效的降低CIA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α的含量,这可能是新痹痛灵颗粒在临床上对类风湿关节患者起治疗作用的部分作用原理。(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6)
陈韦佐[4](2012)在《新痹痛灵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腔内的细胞浸润,血管翳的形成,侵犯关节软骨、关节囊腔及韧带肌腱等造成侵蚀性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类风湿关节炎除了引起受累周身手腕足膝关节外,进一步累及到其它脏腑器官,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尘肺病、肾淀粉样病变、眼部疾病、巩膜炎、虹膜炎等,还可并发血管炎及末梢神经损害,因此又称类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晨僵等现象,长期发展则关节畸形改变,甚至丧失劳动力,最终导致残废。实验室检查ESR、RF、CC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初期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同程度的骨质侵蚀等。目的:课题研究目的是以全国名老中医汪履秋教授和导师汪悦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主要常见临床证型,研制出中药复方新制剂—新痹痛灵颗粒。根据阴邪得阳易化的特点,确立散寒除湿、祛瘀通络的治疗大法;目前由于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药尚无治疗的特效药与针对性药物,且长期服用西药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临床上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屡建良效。在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予以口服新痹痛灵颗粒加甲氨蝶呤片与美诺昔康片,对照组25例:予以口服甲氨蝶呤片与美诺昔康片,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关节作冷、关节发热、屈伸不利、畏恶风寒等症状体征均有差异显着改善(p<0.05)。实验室CCP检查指标、主要症状体征指标及主要中医证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探讨全国名老中医汪履秋教授和导师汪悦教授经验方—新痹痛灵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新痹痛灵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的患者,有较为显着的疗效。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成药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5)
景嵘月[5](2012)在《新痹痛灵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新痹痛灵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收入分成2组,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痹痛灵颗粒剂,3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包括关节肿胀程度及个数、关节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包括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结果:(1)治疗前后主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VAS、晨僵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此四项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ESR、RF、CRP方面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此叁项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IgG、IgA、IgM方面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IgG、IgM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IgA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分析:30例患者用药后复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提示该药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结论:新痹痛灵颗粒剂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关节肿胀程度及个数、关节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疼痛程度、晨僵时问的改善作用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新痹痛灵颗粒剂可降低患者的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表明其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3-30)
覃仕化,汪悦[6](2011)在《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造成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称取各组大鼠造模当天及给药结束当天的体质量;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及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结果痹痛灵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关节炎大鼠血清及组织中的TNF-α的含量,且与甲氨蝶呤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痹痛灵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吴素玲[7](2011)在《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原代滑膜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原代滑膜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Ⅱ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足踝体积和关节肿胀评分,并对CIA大鼠原代滑膜细胞增殖能力的检测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的测定,观察痹痛灵颗粒对滑膜细胞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痹痛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小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痹痛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的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结论]痹痛灵颗粒通过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病理性增生,降低滑膜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水平,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覃仕化,汪悦[8](2011)在《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匀浆中IL-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机理。方法:以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对大鼠进行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造模,测定大鼠血清及组织匀浆中IL-2的含量。结果:痹痛灵颗粒具有良好的抑制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组织中IL-2含量的作用,且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痹痛灵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1年11期)
樊任珠,汪悦,徐建亚,桑锋[9](2011)在《痹痛灵颗粒对肺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组织IL-17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肺组织微血管密度及IL-1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测量微血管密度,实时荧光PCR法测量肺组织IL-17mRNA表达量,评价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机理。结果:痹痛灵颗粒可降低造模大鼠肺组织微血管密度,下调IL-17mRNA过量表达。结论: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组织血管新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IL-17mRNA高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1年03期)
樊任珠,汪悦,徐建亚,桑锋,宋雨菊[10](2011)在《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滑膜白介素-17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白介素-17(IL-1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测量微血管密度,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量关节滑膜组织IL-17 mRNA表达量,评价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理。结果:痹痛灵颗粒可降低造模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微血管密度,下调关节滑膜组织IL-17 mRNA过量表达。结论: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下调关节滑膜IL-17 mRNA高表达可能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痹痛灵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痹痛灵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滑膜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AIA大鼠模型,分离培养大鼠滑膜细胞,MTT法检测滑膜细胞的增殖能力,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活性的测定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结果痹痛灵能有效抑制AIA大鼠滑膜细胞过度的增殖反应和降低其IL-1,NO和NOS的水平。结论痹痛灵对AIA大鼠功能亢进的滑膜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泌能力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痹痛灵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义.温针灸联合新痹痛灵颗粒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NF-α、IFN-γ表达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6
[2].孙丽霞,周玲玲,袁冬平,汪悦.痹痛灵颗粒对AIA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3].覃仕化.新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2和TNF-α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陈韦佐.新痹痛灵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景嵘月.新痹痛灵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6].覃仕化,汪悦.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7].吴素玲.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原代滑膜细胞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
[8].覃仕化,汪悦.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匀浆中IL-2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1
[9].樊任珠,汪悦,徐建亚,桑锋.痹痛灵颗粒对肺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组织IL-17mRNA表达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1
[10].樊任珠,汪悦,徐建亚,桑锋,宋雨菊.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滑膜白介素-17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