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波雷达论文_马庆锋,陈章友,吴雄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波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波,电离层,海流,海洋,机理,在线,行列式。

地波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马庆锋,陈章友,吴雄斌[1](2019)在《一种适用于高频地波雷达的电小双频发射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款适用于高频地波雷达的发射天线,通过顶部加载螺旋线圈的方式实现了天线电小化,且利用参差调谐原理,同时在顶部加载两个不同长度螺旋线圈,使天线实现双频谐振。该天线电尺寸仅为0. 085λ,且兼顾双频段和高效率的优点。利用CST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并制作缩比模型进行验证,仿真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0期)

程浩,马家园,刘国庆[2](2019)在《基于双AR模型的高频地波雷达信号分离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地波雷达回波信号的频谱主要由一阶峰与二阶谱构成,而这些频谱中蕴含着丰富的海况信息,因此分离其频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高频地波雷达信号的一阶峰与二阶谱信号的独立性,分别建立不同阶次的自回归(AR)模型。为了估计对应于一阶峰和二阶谱的AR模型阶数和参数,首先利用自适应原子分裂算法对回波谱进行稀疏估计,得到一阶峰与二阶谱的混合特征根及其由特征根构成的自相关函数的系数;然后,利用特征根的组合构成两个自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对应模型的由特征根表示的自相关函数的系数,并将所得到特征根表示的自相关系数逐一进行对比,当所有的特征根表示的自相关系数都近似相等时,则实现对一阶峰和二阶谱的分离;最后,模拟数据及真实的高频地波雷达回波谱信号分离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9年10期)

张晓愉,楚晓亮,王曙曜[3](2019)在《基于EOS-ELM的高频地波雷达有效波高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地波雷达(HFSWR)海面回波谱中包含海态信息,通常基于一阶谱和二阶谱特征信息分别建立拟合模型来反演有效波高,但是单独利用一阶和二阶谱信息来反演波高,会分别存在一阶谱能量饱和和二阶谱信噪比低的问题。本文基于集成在线顺序极限学习机(EOS-ELM)的方法,利用高频地波雷达数据,综合考虑一阶谱和二阶谱的特征信息来进行有效波高的反演。学习机能够有效选择一阶谱和二阶谱信息,使结果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有效波高的反演精度。针对低海况的数据,本文通过分析确定波高分类阈值,将数据分段进行波高反演,进一步提高了波高反演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叶磊,王勇,杨强,邓维波[4](2019)在《基于对数行列式散度与对称对数行列式散度的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地波雷达(HFSWR)利用电磁波绕射原理进行目标探测,具有超视距的特性。然而,探测距离的增加会使得雷达目标回波能量减弱,进而使得雷达探测能力下降。为了改善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几何理论的局域联合矩阵恒虚警率(CFAR)检测器,利用信号在角度、多普勒速度和距离的多维信息进行检测;并使用对数行列式散度(LDD)和对称对数行列式散度(SLDD)代替黎曼距离(RD)作为距离度量。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提出的检测器能够有效地改善雷达对目标的检测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黄志聪,陈韵虹[5](2019)在《全面推进南海区地波雷达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海洋观测网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与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签订了《南海区沿岸雷达综合观测网建设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南海沿岸地波雷达网的建设、地波雷达(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7-31)

何康宁,尚尚[6](2019)在《高频地波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地波雷达能够对海上目标实现超视距、全天候的探测,目前已经成为海上动目标检测的重要手段。但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目标信号受海杂波影响较大,对海杂波进行有效抑制成为精确检测目标的关键。首先介绍高频地波雷达海杂波的形成机理,然后分别从对消类、小波变换类和子空间类叁个方面对海杂波抑制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综述为高频地波雷达海杂波抑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9年04期)

郑世浩,宁浩,梁广建,刘均[7](2019)在《OSMAR-S型高频地波雷达在南海北部遥测海表面流的数据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OSMAR-S型高频地波雷达在南海北部遥测海表面流的误差分布情况,首先分析该型雷达测流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在雷达连线中间区域存在盲区。将雷达测流数据与ADCP测流数据进行比对,中间区域流速误差小于其他区域。为得到更为全面的分析,对雷达测流数据进行潮流调和分析,计算得到潮流和余流,并分别与预报系统的潮流数据、气象站风场数据进行比对,在计算中采用快速Fourier变换进行数据滤波处理。结果显示在雷达电磁波覆盖的向外海一侧中间区域,特别是在与两雷达站夹角接近90°的区域,测流精度高于其他区域,并基于以上结论给出了雷达使用中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旭光[8](2019)在《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回波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HFSWR)利用3-30MHz频段垂直极化电磁波可沿海面绕射传播的物理特性,实现了对超地平线外海空目标的兼容探测,同时还具备海态遥感功能。然而雷达回波中的电离层回波往往占据大量距离-多普勒单元,并且常抬高目标检测基底,是影响雷达系统目标探测性能和海态遥感精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已有众多基于雷达信号处理的算法将电离层回波当作杂波抑制进行研究。电离层回波不仅与雷达参数有关,还与电离层本身独有的分布特性有关。很大程度上,电离层回波抑制技术取决于对其物理机制的理解,因此加深拓宽对电离层回波内在机理的科学认识,将有助于电离层回波抑制技术的突破,切实提升超视距雷达系统性能。另外电离层回波源自电离层对高频电磁波的散射,自然蕴含着电离层状态信息。HFSWR的多普勒分辨率较高,而且可长时间对电离层进行连续观测,故可探测到精细的电离层分布结构和扰动状态。本文拟以电离层回波作为有用信源,深入探索电离层回波产生的物理机制过程,建立电离层回波与等离子不规则体、行进式电离层扰动(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TIDs)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估计电离层特征参数,并对我国东海和渤海台风期间电离层扰动响应开展探索性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分析电离层中最基础的化学反应机理及HFSWR联合垂测仪观测电离层回波特性。首先概述了电离层分层结构、大气成分和离子化学反应等电离层基本物理特性,尤其重点研究了描述离子损失过程基础机理的反应扩散偏微分方程组,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电子密度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仿真。之后对威海HFSWR实际收发天线系统进行软件仿真,表明电离层回波传播路径与天线系统之间存在关联。最后基于HFSWR与垂测仪对电离层回波开展联合观测,深入分析HFSWR电离层回波可能存在天波后向散射传播路径、分裂为O、X特征波及随电子密度波动等分布特性,为后续电离层回波研究奠定基础。2、建立基于不规则体物理机制的HFSWR电离层广义距离方程。将电离层作为面目标与体目标,建立了HFSWR电离层回波距离探测方程,并基于高频相干散射原理对电离层RCS散射系数进行估计。之后对不同的电离层状态参数和雷达工作参数下的电离层回波功率谱进行仿真,并对不规则体空间分布进行估计。最后结合雷达实测数据对垂直反射路径E层不规则体电子密度、等离子体频率及漂移速度进行估计,并与IRI-2016模型进行比对分析。3、完善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PCW(Frequency Modulated Pulsed Continuous Wave)体制下、后向散射传播路径电离层小尺度不规则体与HFSWR之间的数学模型。基于Walsh提出的电磁散射模型,首先拓展了FMCW/FMPCW信号体制下垂直向HFSWR电离层不规则体模型,并从数学的概率分布及电离层物理机制两个角度分别对电离层反射系数进行估计。其次,对FMCW/FMPCW斜向散射路径下电离层回波谱密度进行分析建模,并推导出中纬度斜向散射电离层不规则体相位谱密度的一般表达形式。通过全面深入的仿真,提炼出对HFSWR电离层回波强度和Doppler频移展宽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参数。最后,结合垂测仪观测数据,通过实测雷达数据估计斜向散射传播路径F层不规则体平均电子密度波动。4、基于HFSWR实测数据,开展台风与电离层的关联机理的探索性研究。首先建立FMCW/FMPCW信号体制下大尺度电离层行扰(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TIDs)与HFSWR的理论模型。接着基于2016年东海强台风“鲇鱼”和2018年渤海台风“温比亚”期间HFSWR站实测数据,全面深入分析电离层回波在距离域、时域和Doppler域的分布特征,并观测到电离层回波时频分布中准周期正弦“S”型的TIDs特征形态,这与地球物理学对认为台风激发的重力波上传至电离层引起TIDs,以及大气结构中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之间可能存在耦合联动效应的物理机制研究结论一致。并且还发现台风期间HFSWR电离层回波的Doppler特性非常显着,在Doppler单元呈现“条形”均匀展宽分布形态;在台风临近距离,反而不易观测到电离层结构扰动等分布规律。本文研究成果有望加深对HFSWR电离层回波机理的科学认识,量化电离层不规则体与TIDs对HFSWR的影响,为电离层杂波抑制技术及最优工作频率选取提供新的关键理论支撑,提供新的电离层探测技术途径,并拓宽加深对地球物理现象内在关联科学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实际工程意义和较高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华,吉会峰,高清清,张春琳,杨波[9](2019)在《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苏北辐射沙洲南部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高频地波雷达获得的江苏如东海域大范围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对苏北辐射沙洲南部烂沙洋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流靠近近岸一侧为往复流,流向总体上呈西北-东南向,靠近外海一侧为旋转流;海域潮流动力较为强劲,夏季表层海流实测最大流速达1.47 m/s,涨潮平均流速介于0.44~0.55 m/s,落潮平均流速介于0.38~0.52 m/s,海域西北部区域涨落潮平均流速明显大于其他区域;表层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流,M_2分潮为最主要分潮,其潮流椭圆长轴范围为0.57~0.71 m/s,远大于其他分潮,其次为S_2分潮;该海域夏季表层余流呈现近岸大离岸小的分布趋势,余流流向基本指向近岸方向,从离岸到近岸余流流向呈现逆时针偏转。(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奇华,吴雄斌,岳显昌,张兰[10](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频地波雷达海流空间插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地波雷达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当前已经实现对海流的业务化观测,但是外部因素常引起海流空间探测的不连续性。为解决此问题,尽量保障区域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将BP神经网络技术与空间插值相结合,建立了海流的BP神经网络插值模型,并进行了针对实测数据的缺失插值仿真,通过与反距离权重法和线性插值法插值结果的对比,分析该模型在区域海流大面积缺失、流速整体较大和流速整体较小3个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插值模型的海流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在流场数据大范围缺失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地波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频地波雷达回波信号的频谱主要由一阶峰与二阶谱构成,而这些频谱中蕴含着丰富的海况信息,因此分离其频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高频地波雷达信号的一阶峰与二阶谱信号的独立性,分别建立不同阶次的自回归(AR)模型。为了估计对应于一阶峰和二阶谱的AR模型阶数和参数,首先利用自适应原子分裂算法对回波谱进行稀疏估计,得到一阶峰与二阶谱的混合特征根及其由特征根构成的自相关函数的系数;然后,利用特征根的组合构成两个自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对应模型的由特征根表示的自相关函数的系数,并将所得到特征根表示的自相关系数逐一进行对比,当所有的特征根表示的自相关系数都近似相等时,则实现对一阶峰和二阶谱的分离;最后,模拟数据及真实的高频地波雷达回波谱信号分离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波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马庆锋,陈章友,吴雄斌.一种适用于高频地波雷达的电小双频发射天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程浩,马家园,刘国庆.基于双AR模型的高频地波雷达信号分离算法[J].现代雷达.2019

[3].张晓愉,楚晓亮,王曙曜.基于EOS-ELM的高频地波雷达有效波高反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叶磊,王勇,杨强,邓维波.基于对数行列式散度与对称对数行列式散度的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5].黄志聪,陈韵虹.全面推进南海区地波雷达网建设[N].中国海洋报.2019

[6].何康宁,尚尚.高频地波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综述[J].遥测遥控.2019

[7].郑世浩,宁浩,梁广建,刘均.OSMAR-S型高频地波雷达在南海北部遥测海表面流的数据检验[J].海洋技术学报.2019

[8].杨旭光.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回波机理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9].杨华,吉会峰,高清清,张春琳,杨波.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苏北辐射沙洲南部海域夏季表层海流特征[J].海洋学报.2019

[10].黄奇华,吴雄斌,岳显昌,张兰.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频地波雷达海流空间插值[J].海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论文结构安排框图锯齿波调频干扰仿真一的图像导弹剖分模型预滤波前后杂波协防差矩阵的特征值分...美国基于3mm波段回旋速调管的车载雷达...舰船-海面AIR-SAR图像(风速10m/s)

标签:;  ;  ;  ;  ;  ;  ;  

地波雷达论文_马庆锋,陈章友,吴雄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