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濮源,陈益民[1](2020)在《内蒙古林木种苗产业钻石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及其竞争优势和政府对林木种苗产业做出的决策以及新形势下产业所面临的机遇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出了内蒙古地区林木种苗产业通过发挥政府对产业的宏观领导作用,加快种苗创新研发进程;改变生产方式,加强林木种苗产业化建设;强化种苗监管和统筹兼顾发展等对策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的对策。
容怀钰[2](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认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马国红[3](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卢庆烨,张飞,阿拉坦花,李玉灵[4](2019)在《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方针政策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林业生产基地,对其造林方针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分析,可为当今制定造林政策、宏观指导林业建设提供经验与参考。文中采用资料收集法,按照7个历史阶段对自治区造林方针政策及造林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论述。结果表明:(1)解放战争时期造林政策以木材采伐为主,并未意识到重视植树造林改造环境,但这也为后期的植树造林提供了大面积造林用地;(2)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内蒙古地区植树造林事业的起步与兴起阶段,这一时期年造林面积持续大幅增加,总造林面积达6.62万hm2,这为后续造林事业发展打下基础;(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内蒙古地区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阶段,造林面积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4.9倍;(4)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植树造林事业按照年造林面积可以分为"大跃进"期间的激增、三年自然灾害期的倒退和1963年开始的恢复3个阶段。年均造林面积分别为36.05万hm2、4.73万hm2、20.00万hm2;(5)"文革"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与破坏,最低年均造林9.60万hm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造林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区总造林面积高达351.31万hm2,超过了1950年以来任何时期的造林总量;(7)新时期植树造林开始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时期,生态林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仅2017年全区就完成营造林98.27万hm2、重点区域绿化12.57万hm2、义务植树6 100多万株。以上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的植树造林事业兴起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开始发展,虽然受到"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的影响,但却未停滞不前,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的造林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徐安虬[5](2019)在《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国不仅在经济文化层面加强了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系列的环保研究与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作为生态环境交流的媒介和桥梁,林业信息资料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业信息资料翻译的目的在于向译入语读者客观真实地介绍中国的林业概况,以便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作者认为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我国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首先,我国林业信息资料的翻译研究在国内刚兴起,相关的翻译研究类的文献并不多。其次,此类文章并未研究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特点,也未提出合适的翻译方法与策略。基于此种考虑,本文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导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并提出个人的拙见。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章节一介绍背景信息,即翻译任务和翻译项目背景;章节二交代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中、译后修改三个部分。章节三详细阐述了中国林业年鉴中的文化特色词;章节四对语料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认为,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指导下,通过运用直译,音译,意译翻译策略,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将更好地进行。
卢一青[6](2019)在《汉英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林业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产生对外交流、树立形象的需求,因而往往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制作对外宣传材料。在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的大型林业资料性工具书《林业年鉴2011-2015》英译项目中,作者参与翻译该书第十六章第二十二至二十八节。本报告在此翻译实践基础上,以语法衔接理论作为支撑,探讨语法衔接手段对汉英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外宣型文本不仅要做到忠实,亦不可忽略行文的流畅与地道。借助语法衔接,英文文本内容得以构成完整的语篇,语言更加地道。语法衔接手段体现在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四个方面。作者首先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原文本出现以下四种特征:鲜少指称词;重复名词而鲜少替代词;动词重复率高;重意轻言,隐含连接关系。作者结合汉英两种语言的衔接差异,采用增补指称词、替代词置换法、省译动词法及增补连词法等四种翻译方法将指称、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衔接方式在译文中展现。本报告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语法衔接理论在林业类文本汉英翻译中有效地改善译文质量,提高语篇衔接度从而使译文的表意完整流畅、逻辑缜密且更加符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王正,王立平[8](2018)在《简述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制度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设(1978-2006);第二阶段是十七大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时期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07—2011);第三阶段是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2—2017)。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邱小寒[9](2015)在《内蒙古自治区植树造林事业的演进(1947-1985)》文中研究指明从1947年到198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自治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事业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形态。内蒙古自治区的植树造林事业兴起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此期间,内蒙古地区实施重点造林和公私合作造林,进行防护林工程建设。由于当时还处于恢复国民经济的历史阶段,植树造林事业也处在起步当中,所以造林总量不够大,这也为以后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植树造林开始依靠农业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这一时期是植树造林平稳发展,造林面积也平稳增长,其生态效果也开始显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以集体为主,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原则,实行公社造林和国营造林并举。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行,从1958年到1960年,造林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政策失误,从1961年到1963年,造林面积出现了低谷。但是及时调整了政策,植树造林事业又恢复了正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植树造林事业可分为倒退和恢复两个阶段。“文革”前期,许多行之有效的林业方针政策被废除,挫伤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导致造林面积的逐年下降。“文革”后期,由于林业方针政策的逐步恢复,植树造林事业开始恢复正常,造林面积也不断增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植树造林方针开始由“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调整为“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以家庭经营为主”。从1979年到1985年,建设完成了“三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这一时期植树造林面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也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果。
呼群[10](2013)在《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一、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状况实施好林业重点工程。继续组织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营造林质量管理,搞好作业设计,合理配置林种、树种,提高造林苗木质量。落实好"天保"工程二期的各项政策、"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的管理、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和成果巩固工作及京津风沙源
二、认真贯彻《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贯彻《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林木种苗产业钻石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产业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内蒙古林木种苗业钻石模型分析 |
3.1 生产要素分析 |
3.1.1 初级生产要素 |
3.1.2 高级生产要素 |
3.2 需求状况分析 |
3.3 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
3.3.1 林沙产业前景光明 |
3.3.2 中蒙药材发展潜力巨大 |
3.3.3 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
3.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特点 |
3.4.1 企业战略结构 |
3.4.2 竞争优势较弱 |
3.5 政府分析 |
3.6 机遇分析 |
3.6.1 集体林权改革制度激发产业潜力 |
3.6.2 林业生物质能初露头角为种苗成产业创造条件 |
4 建议 |
4.1 加强林木种苗产业化建设 |
4.2 强化林木种苗管理 |
4.2.1 地方性政策法规标准有待落实完善 |
4.2.2“两证一签”制度亟待加强 |
4.3 统筹兼顾发展 |
(2)“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
(4)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方针政策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治区造林方针政策的发展历程 |
1.1 解放战争时期的造林政策(1947-1949年) |
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造林政策(1950—1952年) |
1.3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造林政策(1953—1957年) |
1.4 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的造林政策(1958—1965年) |
1.5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造林政策(1966—1978年) |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造林政策(1979—1985 ) |
1.7 新时期造林政策(1985年至今 ) |
2 结论与发展方向 |
(5)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Translation task arrangements |
2.1.2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
2.2 While-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Tools used in the process |
2.2.2 Time control and problem-solving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ost-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3 Culture-loaded Words in Chinese Forestry Yearbook |
3.1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2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2.1 Ecological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2 Material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3 Social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4 Religious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5 Linguistic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3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
Chapter 4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
4.1 Free Translation |
4.2 Literal Translation |
4.3 Transliterat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6)汉英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林业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Task Requirements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dure |
2.1 Pre-task Preparation |
2.1.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2 Translation Working Plans |
2.1.3 Auxiliary Tools |
2.1.4 Terminologie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roofreading and Feedback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Introduction to Grammatical Cohesion Theory |
3.2 Practicability of Grammatical Cohesion Theory in Forestry Text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s in the Translation |
4.1 Grammatical Cohesiv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4.1.1 Omission of Reference Words |
4.1.2 Repetition of Nouns |
4.1.3 Repetition of Verbs |
4.1.4 Implicit Logic |
4.2 Application of Grammatical Cohesive Devices in Translation |
4.2.1 Using Reference Words |
4.2.2 Using Substitutes |
4.2.3 Ellipsis of the Verb |
4.2.4 Supplying Conjunction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ransl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简述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时期内蒙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978—2006) |
(一) 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 环境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三)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
1. 草原法的不断完善 |
2. 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
3. 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 |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时期内蒙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07—2011) |
(一) 环境保护责任制的确立 |
(二)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
(三) 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 |
三、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 (2012—2017) |
(一) 健全政绩考核制度 |
(二)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三) 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
(四)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五)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
(9)内蒙古自治区植树造林事业的演进(1947-198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和不足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植树造林事业 |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二)植树造林事业的兴起 |
(三)植树造林效果初步显现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植树造林事业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内蒙古的形势 |
(二)植树造林事业的持续发展 |
(三)植树造林面积明显增加 |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植树造林事业 |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植树造林事业的跃进和调整 |
(三)植树造林总量的突增、低谷和恢复常态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植树造林事业 |
(一)“文化大革命”波及内蒙古自治区 |
(二)植树造林事业的倒退和恢复 |
(三)植树造林面积的逐年降低和恢复增长 |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的植树造林事业 |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改革开放 |
(二)植树造林事业的蓬勃发展 |
(三)植树造林面积的大增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着力推进生态建设, 努力改善生态状况 |
二、不断强化资源保护管理, 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
三、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 |
四、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 |
五、积极做好林业应急管理, 提升林业灾害防控能力 |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七、努力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
八、切实加强行业队伍建设,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
四、认真贯彻《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林木种苗产业钻石模型分析[J]. 刘濮源,陈益民.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5)
- [2]“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方针政策发展历程研究[J]. 卢庆烨,张飞,阿拉坦花,李玉灵.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04)
- [5]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徐安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汉英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林业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D]. 卢一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简述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 王正,王立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9]内蒙古自治区植树造林事业的演进(1947-1985)[D]. 邱小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2)
- [10]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呼群. 内蒙古林业,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