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_魏淼

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_魏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疯女人,女性,比较文学,男权,女权主义,传统文化,英美。

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文献综述

魏淼[1](2019)在《对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英美女性文学的发展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一直引领着世界女性文学的发展。其中"疯女人"形象是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基于"疯女人"形象在英美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按照英美女性文学发展的时间脉络,对英美早期女性文学、19世纪女性文学与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疯女人"的形象演变及发展进行了分析探究,从而进一步挖掘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精神,意象演变与思想表达。(本文来源于《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毛燕靓[2](2014)在《癫狂的隐喻——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为例比较中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疯癫"意象作为一个标志性元素普遍存在于中西方文学中,而"疯女人"形象的塑造又加入了性别元素,使这类人物形象愈加类型化,日渐形成一个包孕丰富的形象系列。本文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的同异比较为主干,结合其他同类文学作品,试图梳理、剖析社会对"疯女人"的鉴定标准及造成女性癫狂的内外因素,以概括中西方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系列的内在共性,以及文本中"癫狂"所起的隐喻作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4年36期)

吴春兰,洪芳芳[3](2013)在《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思想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塑造的众多"疯女人"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受害女性的典型代表。通过展示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残酷压迫,以及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戕害,从而唤醒女性的强烈反抗意识,使其自觉勇敢地追求自身的主体地位,明确女性的解放不该只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力,共同摆脱来自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袭的束缚,争取合理的地位。(本文来源于《龙岩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王浩[4](2013)在《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文学历史长河中,疯女人形象不断出现并翻新。作家塑造的众多疯女人形象折射出西方的人性文化,对疯女人形象的探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一、"疯女人"的界定"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疯女人与社会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疯女人的身上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疯狂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现状下产生的。因此,疯女人也是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3年26期)

张永军[5](2010)在《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以来,"疯女人"不断被阐述和演绎,成为重要的女性文学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经历了叁个阶段:对抗男权、颠覆男权文化、建立女性世界。"疯女人"形象在叁个阶段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成为解读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角度。(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0年03期)

窦芳霞[6](2009)在《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试论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疯女人"一直是众多女性作家所钟爱和关注的形象。英美女性文学的疯女人形象从《简.爱》的伯莎.梅森到《黄色墙纸》的"我"再到《秀拉》的秀拉,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被禁锢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奋力解除禁锢"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叁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何少华[7](2009)在《美国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色墙纸》描写了美国妇女受到她们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权影响的痛苦经历。本文着眼于故事的内容、作者的经历两个方面,解读19世纪末女权状况,以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吉尔曼试图唤醒女性争取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强烈愿望。由于她兼具受束缚的女性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其疯癫也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19世纪女作家构建自己女性文学传统的努力。通过疯癫,女性得以反抗社会的压抑,表达自己的意志,并且保持其独立的身份。(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9年23期)

郭彩侠[8](2009)在《“塔里的疯女人”:现代文学中的悲剧典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通过现代文学中四个"疯女人"的悲剧典型来分析不合理的社会对女性身心的扭曲与摧残,以及女性自身的弱点,及其折射出的社会和人性中值得反思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甄蕾[9](2007)在《夏娃另类的女儿们》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对于人们来说并不缺少,缺少的是对这一独特人物形象群体进行的全面探讨和系统研究。家喻户晓的“疯女人”形象——奥菲利娅早在17世纪初就已出现。然而直到20世纪中期,才有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1965)的诞生,它在对“疯癫”的论述中略微涉及到了此类人物。又等到1979年,一部较为系统地分析19世纪“疯女人”形象的论着《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才浮出了历史地表。之后,除了《妇女·疯狂·英国文化(1830—1980)》(1985)一书对英国文化和女性精神病关系的研究外,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群体之大多数仍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因此,本文选取了西方文学史上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末(跨度约4个世纪),一些已经被公认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部分“疯女人”人物形象为代表,进行“疯女人”形象群体之系统研究。本文以比较文学主题学和女性主义批评两大方法为支柱,追寻“疯女人”形象群体的流变,归纳“疯女人”形象群体的类型,解析“疯女人”形象群体在相异的时代、相异的国家中被赋予的品格和特性;进而考证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女性观对作家们塑造“疯女人”形象群体的影响和操纵,同时对此形象群体所蕴藏的复杂的文化意义进行反思。本文亦探索了不同的作品在塑造“疯女人”形象群体的叙事角度、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的更迭、丰富与创新。(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7-06-30)

甄蕾[10](2006)在《显性的相合 隐性的迥异——中西文学中“疯女人”形象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美国作家夏洛特.P.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中的“我”和中国作家苏童《妻妾成群》中的颂莲这叁位“疯女人”,因其“疯”因的相异,以及不同作家对同一类人物形象在理解和表现上的不同,她们各自的面孔也不尽相同。她们的脸上都镌刻着各自磨砺的沧桑疤结和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湍流,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的思想、理念及其女性意识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疯癫"意象作为一个标志性元素普遍存在于中西方文学中,而"疯女人"形象的塑造又加入了性别元素,使这类人物形象愈加类型化,日渐形成一个包孕丰富的形象系列。本文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的同异比较为主干,结合其他同类文学作品,试图梳理、剖析社会对"疯女人"的鉴定标准及造成女性癫狂的内外因素,以概括中西方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系列的内在共性,以及文本中"癫狂"所起的隐喻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参考文献

[1].魏淼.对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探微[J].长治学院学报.2019

[2].毛燕靓.癫狂的隐喻——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为例比较中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J].文教资料.2014

[3].吴春兰,洪芳芳.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思想意蕴[J].龙岩学院学报.2013

[4].王浩.西方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探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

[5].张永军.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J].阴山学刊.2010

[6].窦芳霞.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试论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7].何少华.美国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J].语文学刊.2009

[8].郭彩侠.“塔里的疯女人”:现代文学中的悲剧典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9].甄蕾.夏娃另类的女儿们[D].南京师范大学.2007

[10].甄蕾.显性的相合隐性的迥异——中西文学中“疯女人”形象之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文学中的疯女人论文_魏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