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430081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胰岛素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选自我院60例胰岛素瘤患者,对所有患者首次进行多层螺旋CT,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60例患者由临床病理学结果确诊为胰岛素瘤,CT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59%、77%、64%、73%、71%;磁共振成像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5%、86%、83%、90%、88%。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胰岛素瘤敏感性、准确率等较高,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瘤的临床检测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岛素瘤;应用价值分析
胰岛素瘤属于胰岛B细胞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是临床器质性低血糖常见病因,多发于青、中年患者,且男性较多于女性。由于胰岛素瘤体积小等特殊性质,临床对其的诊断困难,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是治疗胰岛素瘤的首选方案,但在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前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极其关键,目前对于胰岛素瘤的诊断是临床研究及影像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临床主要诊断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磁共振成像又称MRI,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电磁波描绘出人体内部的结果图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磁共振成像在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共60例,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经病理科检测确诊为胰岛素瘤。男38例、女性22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5.2±3.2)岁,病程0~35年,空腹血糖1.3~2.6mmol/l,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低血糖、皮肤苍白、头昏、心悸等。
1.2方法
1.2.1影像学诊断法
对全部60例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再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记录结果。
1.2.1.1CT:选用器械为多层螺旋式CT扫描机(西门子sensation16排),扫描设置数值:电流160~200mA,电压120KV,螺距1.5mm,层间距1~1.25mm,重组图象层距1.5~2.5mm。进行扫描前(30min)对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对比剂(300mg/ml),以提高扫描结果。扫描阈值设定为100HU,在阈值达到后8s开始扫描,以肝门腹主动脉区为扫描点,扫描部位确定为肝、胰腺、胆囊。
1.2.1.2磁共振成像(MRI):选用磁共振扫描机(GEHDI1.5T),设置好横断面扫描、冠状面扫描和MRCP相应的数据,准备开始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作为对比剂,增强扫描结果,扫描共5期,间隔为20s。扫描部位为肝、胰腺、胆囊。
1.2.2影像学图象分析法
MRI:全部患者的MRI检测图象结果均采用MRI图象分析仪,主要分析观察病发部位、病灶大小、数目及病灶周围表现,有无扩散趋势等。病灶大小形态测量时应尽量减少误差,去除脂肪、血管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CT:所有患者检测图象由三位专业影像学分析医生进行分析、记录并整理成档。观察、测量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及周围状况,同时避开患者周围脂肪及血管等客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误差。
1.2.3图象分析指标:通过CT、MRI影像检测结果及两种结果的诊断疗效。对比两类影像检测的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等。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所得数据、结果经专业人员采用数据学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录入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胰岛素瘤基本情况
(1)CT:病发部位,胰头11例,胰体19例,胰尾23例,部位叠加7例,直径0.2~2.1cm,平均直径(1.3±0.2)cm;(2)MRI:病发部位,胰头14例,胰体18例,胰尾22例,叠加部位6例,直径0.2~2.2cm,平均直径(1.3±0.3)cm。
2.2患者影响检查特征
(2)CT:60例患者中,CT平扫仅2例为略低密度病灶,26例(含平扫2例低密度)检出病灶为增强后动脉期和(或)门脉期明显强化,10例患者增强后动脉期和(或)门脉期轻度强化。(2)MRI:MRI检出34例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或稍短信号,但动态增强均明显强化,信号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
2.3胰岛素瘤诊断效果结果
全部6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科的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40例,阴性20例。CT结果:阳性36例,阴性24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64%/73%,敏感度59%,准确率71%。MRI结果:阳性34例,阴性26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3%/90%,敏感度85%,准确率88%。试验诊断对比具体见表1: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得:MRI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方面要高于CT影像检测。
3讨论
胰岛素瘤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一般90%为良性肿瘤,各个年龄层人群均可发生,但调查显示,胰岛素瘤好发于青年、中年人群。其典型特征引发器质性低血糖,患者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若为得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临床对于该类肿瘤疾病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确诊后给予手术及时切除。但由于胰岛素瘤体积小,临床表现不典型,80%的胰岛素肿瘤直径<2cm,CT、超声等临床辅助诊断往往很难确诊,易出现漏诊、误诊等,临床诊断易产生误差,目前辅助影像学诊断有CT、MRI、血管造影等[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的影响检测准确率等方面优于CT的检测结果,CT扫描图像与组织血管等有一定因素,当肿瘤组织血管不丰富时,扫描结果就会有误差;MRI采用多层次扫描显示组织的病灶状况,相对于CT而言更加有利于组织病灶的检测。研究显示患者的胰岛素瘤多发于胰体胰尾部,胰岛素肿瘤与胰岛素B细胞有关,B细胞若发生病变可发展为胰岛素瘤,目前医学观点认为胰岛素瘤多发于胰尾胰体部位是由于该部位的胰岛素B细胞多,以发生病变。
磁共振成像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结合的一种利用梯度磁场生物成像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与医疗行业,作为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工具。MRI经多角度多层次的成像,图象清晰,辨别度及可视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率,同时受检患者避免遭受手术等带有疼痛性质的检测,增强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舒适度[3]。
MRI在胰岛素瘤的检测结果显示,准确率、敏感度等方面明显优于CT影像检测,对于组织血供不丰富的部位,其检测率明显高于CT。临床对于胰岛素瘤的排查时可选用磁共振成像影像学检验,可增强检验准确度,进一步减小诊断误差的发生,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来军,张传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09:1698-1701.
[2]刘元元,肖新兰,尹建华.磁共振成像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30:85-86.
[3]郑建,尚乃舰,王大龙,孙云凤,耿佳时,张颖俏.常规磁共振成像结合磁共振波谱在临床脑胶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06:11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