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持续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持续性,心房,心血管,病学,南亚,高压,甘肃省。
持续性论文文献综述
胡龙才,蔡天晶,金陵应,李伟龙,杨波[1](2019)在《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65例肥胖患者和175例非肥胖患者。分析比较肥胖及非肥胖两组患者伴发疾病,比较肥胖合并持续性房颤左房容积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在持续性房颤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肥胖组一种、两种、叁种疾病罹患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32.30%vs 17.77%,χ~2=29.36,P=0.000,26.15%vs 17.14%,χ~2=12.89,P=0.041,26.15%vs11.42%,χ~2=19.34,P=0.037)。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与OSAHS无肥胖个体相比,OSAHS同时合并肥胖个体罹患持续性房颤风险增加2.34倍(41.18%vs 12.33%,OR=3.34,95%CI:1.24~4.67,P=0.04)(RERI=1.75,95%CI:1.25~2.88;AP=0.56,95%CI:0.37~0.88;S=1.89,95%CI:1.24~3.87)。结论肥胖容易伴发持续性房颤,其发病可能与肥胖患者容易出现左房容积增加,血清CRP水平增高有关;肥胖与OSAHS在持续性房颤发病中起交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浩,夏雨,方丕华,李晓枫,余淼[2](2019)在《伊布利特对冷冻球囊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转复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伊布利特在行冷冻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性房颤(简称房颤)患者中的转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单中心收治应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仍为房颤,并于术中应用伊布利特转复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基线特征、术中QTc间期改变值、冷冻程序结束时的A-A间期及并发症,术后随访包括房颤复发和其它心血管事件。结果 33例行冷冻球囊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入组,在冷冻消融程序结束时均保持为房颤,应用了伊布利特静脉输注。20例在伊布利特输注结束20 min内房颤终止,13例仍需要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伊布利特的转复成功率为60.6%。转复窦性心律后的QTc间期较输注伊布利特前明显延长[(455±81) ms vs (381±46) ms,P<0.001],4例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并发症(12.1%),均发生于房颤终止转复窦性心律之时或之后,其中3例转复窦性心律后的QTc间期发生了明显的延长。与伊布利特复律失败组相比,伊布利特转复成功组的患者房颤病程更短[(17.4±14.7)个月vs (55.8±59.6)个月,P=0.04],而冷冻程序结束时的平均AA间期长于复律失败组[(251±20) ms vs(221±36)ms,P=0.004]。术后1年内75.8%的患者能维持窦性心律。结论伊布利特可对冷冻球囊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房颤的患者有效地转复窦性心律,但会延长患者的QTc间期。伊布利特转复成功的患者房颤病程更短,而冷冻消融程序结束时的A-A间期更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叶培龙,刘新伟,赵文婧,杨晓军,李艳[3](2019)在《2016年8月甘肃省持续性高温过程及其异常大气环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0-2016年甘肃省81个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发生在甘肃省的高温天气基本特征及高温期间异常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2016年夏季高温日数甘肃东部地区大部分站点比气候平均值多5天左右;尤其是7月底至8月下旬的高温天气过程,不论是高温天气强度,还是高温天气范围,均为历史罕见。(2)高温发生期间,南亚高压中心较同期偏北5~10个纬距,且中心略向东偏移,造成冷空气不易南下;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覆盖面积明显扩大,急流核的位置偏北3~5个纬距,急流中心区向东明显移动,且分布形态由纬向型转为经向型,对高温天气的发展维持有重要作用。(3)受南亚高压、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大陆暖高压异常强大稳定,同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出现天数达10天以上,抑制西风带槽脊系统的东移,甘肃境内难以形成有效的降温降水天气。(4)甘肃境内水汽含量虽较往年偏多约20%,尤其是甘肃西部地区,但水汽辐散偏强,不易形成降水;此外,下沉气流异常偏强,高层空气下沉增温,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发展与维持。(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6期)
荐桂丽,任玉环,南连玲,刘会芳,张玉芳[4](2019)在《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明部位妊娠是一种妊娠状态,有多种临床结局,如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流产型不明部位妊娠和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是不明部位妊娠较少见的一种临床结局,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找不到妊娠囊位置,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在临床上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妊娠囊破裂或妊娠部位的出血、坏死,可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中通常需要结合定期连续监测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孕酮值和阴道超声结果进行诊断及治疗。为了总结临床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诊治体会,进一步提高对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诊断治疗水平,报道1例罕见的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临床资料,结合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本文来源于《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彩英,王霜华,杨美洁[5](2019)在《持续性防损伤联合疼痛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院内外安全提升与疼痛控制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持续性防损伤联合疼痛干预对提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院内、外安全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33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单号)与联合护理组(双号);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实施持续性防损伤联合疼痛干预护理。对比2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联合护理组的院内、外生活意外损伤与疾病损伤发生率(3.51%和4.29%)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1.76%和12.61%)(P <0.05);2组入院日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联合护理组NRS评分与6点行为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2组患者干预前各维度与条目得分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2组的部分指标得到优化,但联合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5项功能指标,疲劳、恶心与呕吐及疼痛症状指标,食欲丧失、失眠症状及总体健康状态得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01);2组干预前的HAMA与HAMD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各组量表得分均明显降低,但联合护理组得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持续性防损伤联合疼痛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较好的院内外安全性及疼痛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钊[6](2019)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左心系统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会影响患者心脏功能,而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目的探究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左心系统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10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均为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术。术前常规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复查心电图及经胸心脏超声,记录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二尖瓣血流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30名持续性房颤患者(65.5±8.7岁;70%男性)。3月后复查心电图,其中1名患者提示心房颤动,1名患者提示心房扑动,其余为窦性心律。术后左房内径较术前缩小(38.8±5.4 vs.42.5±5.4mm,P=0.019),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上升(66.9±2.6 vs.62.5±3.7%,P=0.019)。左心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内径术前术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30名患者二尖瓣血流均呈单峰,术后3月复查为窦性心律的28名患者二尖瓣血流均变为双峰,其余2名复发患者仍为单峰血流。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显着缩小,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改善,提示导管射频消融术可逆转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心脏重构,改善心脏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郭东娟[7](2019)在《延续护理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56例,选取人群为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为使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28例。对其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28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高,而对照组28例患者却较低(P<0.05)。结论持续性腹膜透析在就医时,通过延续性护理进行延续治疗,效果较好,且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进。(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4期)
欧阳福连,黄涛[8](2019)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治疗的90例PPHN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单一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对比2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PaO_2、PaCO_2及SPAP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低于联合组的95.56%(P<0.05)。结论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西地那非、硫酸镁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龚雪屹,朱晓峰,胡泽民,汪谦[9](2019)在《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肝移植术后需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胸腔积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52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持续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引流组和未引流组之间的差异,再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肝移植术后胸腔置管引流的持续性胸腔积液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48例(92.3%)发生胸腔积液,13例(25.0%)持续性胸腔积液患者需要胸腔置管引流。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肺部感染(P=0.005)、胸腔感染(P=0.012)、沙门杆菌感染(P=0.01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P=0.013)、白假丝酵母菌感染(P<0.001)、术后胆管并发症(P=0.025)、腹腔置管引流(P=0.003)是术后发生持续性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及腹腔穿刺置管术是患者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持续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其中肺部感染患者行胸腔置管引流持续性胸腔积液的风险是无肺部感染患者的7.354倍(P=0.027),术后腹腔置管引流术患者行胸腔置管引流的风险为术后无腹腔置管引流术患者的31.601倍(P=0.012)。结论肝移植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减少腹腔穿刺置管引流,以有效控制持续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羽[10](2019)在《焦炭价格难有持续性上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不断有焦化企业提涨价格的消息,之前的提涨要么没了后音,要么就是被钢厂拒绝。上周末,又有焦企提出了涨价要求,想每吨涨价50元。就这一轮每吨50元的涨幅能否达成谈一下个人看法。对于焦化企业的涨价诉求,支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原料煤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报》期刊2019-11-30)
持续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伊布利特在行冷冻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性房颤(简称房颤)患者中的转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单中心收治应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仍为房颤,并于术中应用伊布利特转复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基线特征、术中QTc间期改变值、冷冻程序结束时的A-A间期及并发症,术后随访包括房颤复发和其它心血管事件。结果 33例行冷冻球囊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入组,在冷冻消融程序结束时均保持为房颤,应用了伊布利特静脉输注。20例在伊布利特输注结束20 min内房颤终止,13例仍需要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伊布利特的转复成功率为60.6%。转复窦性心律后的QTc间期较输注伊布利特前明显延长[(455±81) ms vs (381±46) ms,P<0.001],4例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并发症(12.1%),均发生于房颤终止转复窦性心律之时或之后,其中3例转复窦性心律后的QTc间期发生了明显的延长。与伊布利特复律失败组相比,伊布利特转复成功组的患者房颤病程更短[(17.4±14.7)个月vs (55.8±59.6)个月,P=0.04],而冷冻程序结束时的平均AA间期长于复律失败组[(251±20) ms vs(221±36)ms,P=0.004]。术后1年内75.8%的患者能维持窦性心律。结论伊布利特可对冷冻球囊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房颤的患者有效地转复窦性心律,但会延长患者的QTc间期。伊布利特转复成功的患者房颤病程更短,而冷冻消融程序结束时的A-A间期更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持续性论文参考文献
[1].胡龙才,蔡天晶,金陵应,李伟龙,杨波.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2].张浩,夏雨,方丕华,李晓枫,余淼.伊布利特对冷冻球囊消融术后仍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转复疗效[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3].叶培龙,刘新伟,赵文婧,杨晓军,李艳.2016年8月甘肃省持续性高温过程及其异常大气环流特征[J].高原气象.2019
[4].荐桂丽,任玉环,南连玲,刘会芳,张玉芳.持续性不明部位妊娠一例并文献复习[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9
[5].张彩英,王霜华,杨美洁.持续性防损伤联合疼痛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院内外安全提升与疼痛控制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6].王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左心系统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7].郭东娟.延续护理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
[8].欧阳福连,黄涛.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
[9].龚雪屹,朱晓峰,胡泽民,汪谦.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10].李羽.焦炭价格难有持续性上涨[N].中国煤炭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