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射流火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燃烧学,甲烷,射流扩散火焰,振荡主频云图
射流火焰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涛,梅笑寒,王倩[1](2019)在《横向声波扰动下甲烷射流扩散火焰的频率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火焰在横向声波扰动下的振荡现象,基于高速火焰/纹影图像研究了开放环境中横向声波激励作用下甲烷射流扩散火焰的响应。外加声波激励的频率分别为5、10、15、20Hz,声波激励幅值均为3V,采用无声波激励组作为对照组。对时序彩色火焰图像处理得到火焰整体频谱图和火焰振荡主频云图,对时序火焰流场纹影图像处理得到火焰流场振荡主频云图。从火焰整体频谱图中发现:所有实验条件下火焰振荡主频均为10.7Hz,但从火焰振荡主频云图和流场振荡主频云图中却可以发现火焰振荡主频中存在非线性响应(20.5Hz和21.4Hz),横向声波激励和大尺度涡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这种局部非线性响应的出现。在流场振荡主频云图中可以发现喷嘴出口存在对应于外部声波激励的振荡频率,这是声波驱使射流周期性横向运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9年08期)
申浩树,吴玉新,许开龙,Philip,J.Smith,张海[2](2019)在《煤粉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基于欧拉-欧拉体系下耦合了DQMOM模型的大涡模拟方法,对四种工况下的煤粉射流火焰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大涡模拟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详细的火焰结构,计算煤粉颗粒的扩散行为和燃烧反应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煤粉射流火焰的着火机理.在数值模拟中,气相温度可以被用来定义着火距离,大涡模拟不仅可以准确预测着火距离随工况变化的规律,还能得到随时间脉动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志欣[3](2019)在《阻塞效应作用下隧道火灾顶棚射流火焰发展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修建的隧道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隧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隧道是一种狭长结构空间,当火灾发生位置较高或火源的功率较大时,火羽流能在短时间达到顶棚,形成顶棚射流火焰并释放大量热量,造成隧道结构破坏及大量人员伤亡。前人对无阻塞物存在下的隧道火灾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大量的关于近火源区域隧道形状、坡度、HRR、火源位置、纵向风速等对火焰倾角、高度、顶棚纵向温度衰减布及最高温度影响的经验性结论;而在阻塞物存在下隧道火灾方面仅做了阻塞物尺寸、火源阻塞物距离及阻塞物阵列等变化对烟气、临界风速影响方面的研究;在实际的火灾中,隧道顶棚射流火焰的研究同样重要,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阻塞物相对位置、纵向风速及阻塞比对顶棚射流火焰特性的影响。本文根据相似性准则搭建了1:10小尺寸实验台,研究了阻塞物对火焰燃烧的影响。在阻塞物对火焰燃烧影响方面,对火焰形态及质量损失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塞物对顶棚射流火焰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距离且这个临界距离的大小与纵向风速成正比;临界距离内阻塞物纵向距离的增加会使得燃料损失速率减小;燃料损失速率在纵向距离为0m时到达最大值,为无阻塞工况的2倍,极大增加了火灾危害性。临界距离内火焰出现分层及贴壁燃烧的现象,经对这些工况的流场分析发现分层是贴壁的一种特殊现象,分层产生原因是漩涡区与侧壁对羽流卷吸影响的综合作用而贴壁可在漩涡区单独作用下产生;临界距离外火焰形态及质量损失速率则与无阻塞条件相同。针对阻塞比及阻塞物相对位置对顶棚射流火焰的发展特性研究表明:临界距离内火焰倾角cos值、顶棚射流火焰长度随纵向距离与阻塞物高度比值的增加线性减小而有无阻塞物火源功率比及顶棚最高温升比呈现指数减小趋势。随横向距离与阻塞物高度比值的增加,火焰倾角的cos值线性增加、有无阻塞工况的最高温升比及火源功率比呈现指数增加而顶棚射流火焰长度则先增加而后保持稳定;此外,阻塞物的存在会使得沿程温度衰减增加。(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朱文堃,齐洪亮,杨玉奇,彭江波,孙锐[4](2019)在《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燃烧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学诊断型煤粉燃烧器系统上研究煤粉着火燃烧特性,利用ICMOS相机捕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自发辐射信号以及PLIF荧光信号,根据获得信号的品质,判断各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计算射流火焰总光强和PLIF荧光信号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PLIF测量手段的可靠性,结合OH-PLIF技术的瞬态图像,以及着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射流火焰挥发分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群着火是挥发分先析出着火燃烧,然后加热焦炭颗粒燃烧的过程.(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一明,李宝宽,齐凤升[5](2019)在《火焰清理工艺中平行多孔射流非预混燃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远程控制燃烧试验台,研究了天然气和氧气的非预混燃烧过程,利用间接测温法分析了多孔射流燃烧火焰的温度分布规律.利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平行多孔射流的流场特性,采用平衡化学反应模型研究射流的非预混燃烧过程,数值计算得出的火焰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多孔射流的卷吸与合并能够加快气体的混合与燃烧;平行分布的45股射流在喷嘴出口附近趋于形成双孔合并,随着流动发展会发生再合并,最终表现为3股强射流火焰形态.(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敬道[6](2019)在《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燃烧特性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生物质气的燃烧特性,为设计生物质气燃烧设备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并搭建的生物质气燃烧实验装置是由燃烧装置、燃料供应系统、数据测量和采集系统组成。燃烧装置由不同孔径的气体燃烧器构成,气体燃烧器固定在实验台上,并通过燃料管连接燃料供应系统;燃料供应系统由燃料瓶和流量控制器构成;数据测量和采集系统由火焰形态测量系统和火焰温度采集系统构成;火焰形态由数码摄像机拍摄和记录,火焰温度由数据采集仪、K型热电偶和PC计算机共同测量和采集。将Delichatsios关联式和甲烷射流扩散火焰长度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可行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生物质气作为燃料,对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长度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并探究了燃料出口速度和燃料体积流量对火焰层流区雷诺数Re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直径d=2 mm时,生物质气火焰层流区Re明显高于典型层流区间(0~2300);甲烷和生物质气层流无量纲火焰长度L~*与Re呈正比;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一种新型、预测精度高的无量纲层流扩散火焰长度的经验关联式,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误差结果满足工程设计及运行的精度要求;在完全湍流状态下,L~*为常数;实验发现,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轴向温度分布符合轴向射流扩散火焰温度先上升后稳步下降的基本规律,火焰的峰值温度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却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研究了火焰稳定器对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影响。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在火焰稳定器上的火焰扩展长度随着燃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并最终趋向于定值;大流量下,火焰稳定器目数越大,火焰的扩展长度就越大;实验发现,流量、目数和喷嘴直径对生物质气扩展火焰温度分布有着显着影响。40目火焰稳定器的扩展火焰温度从扩展火焰中心沿径向逐步降低,而100目和400目火焰稳定器的扩展火焰温度从扩展火焰中心沿径向先上升后下降;扩展火焰的峰值温度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并最终趋向稳定;扩展火焰的峰值温度随着目数和喷嘴直径的增大而降低;扩展火焰的最大峰值温度未超过1000℃,而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最大轴向峰值温度已超过1000℃,故火焰稳定器能够降低火焰峰值温度,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任帅,李星,张京,汪小憨,赵黛青[7](2019)在《乙醇和二甲醚微射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及数值计算研究了乙醇和二甲醚微圆管射流火焰燃烧特性。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燃料流速下乙醇和二甲醚火焰都具有四种典型的火焰形态;使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试系统获得了微射流火焰的OH基元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流速下稳定燃烧的乙醇火焰比二甲醚火焰直径小,且略高于二甲醚火焰;采用考虑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数值计算对乙醇和二甲醚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吻合较好;利用一维非预混对冲火焰计算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种燃料的化学反应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乙醇和二甲醚火焰的中间产物有显着差异,两种燃料化学反应特性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微火焰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伟超,王平,侯天增,余倩,陈明敏[8](2019)在《非均匀入流部分预混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部分预混火焰的大涡模拟(LES)问题,通过采用基于反应-扩散流形(REDIM)方法和假定滤波概率密度函数(PFDF)构造的REDIM-PFDF亚网格燃烧模型,对悉尼大学及Sandia实验室联合测量的非均匀射流部分预混火焰(FJ200-5GP-Lr75-57)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随后对该状态的火焰及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部分预混火焰工况下,大涡模拟预测得到的温度、CO2、CO等组分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这也进一步验证了REDIM-PFDF模型在计算部分预混燃烧方面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方元祺,李林,钟亮,俞瑜,蔡国汉[9](2019)在《冲击射流火焰流场的LDV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的冲击射流火焰流场实验平台,开发了固态粒子发生器、粒子回收装置和精密位移机构等装置,对单孔喷嘴(功率200W)、同轴喷嘴(功率1200W)的自由射流火焰流场和冲击射流火焰流场进行高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在冲击射流模式下,利用多个位置点的平均速度分量测量值进行流场重构,获得了冲击射流火焰流场基本特征。实验发现:在靠近冲击壁面区域距中心滞止点约1倍喷嘴直径处出现水平方向速度峰值,该点处可能会形成短冲击距离下换热强度的第二次峰值。在同轴射流工况中,外环同轴射流和中心射流间存在一个内部剪切混合层:在自由射流火焰模式下,该混合层随着射流的发展而耗散;在冲击射流火焰模式下,由于受到滞止区的作用,混合层向外扩张。(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1期)
徐大伟,冯永安,刘帅[10](2018)在《当量比和雷诺数对页岩气射流火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页岩气扩散射流燃烧试验平台,分别调节了中心喷口页岩气与周围伴流氧气的流量,对页岩气的扩散射流火焰结构进行研究,探讨射流火焰高度、最高燃烧温度和燃烧产物随化学当量比和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当量比变化对中心轴线火焰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量比增大时,火焰颜色和内焰高度发生变化;随着雷诺数增加,页岩气由层流燃烧逐渐发展为脉动燃烧,最终发生湍流燃烧;当量比增大,火焰高度逐渐升高,最高燃烧温度先升高再降低,沿中心轴线方向,温度的升高速度增大,NO质量浓度增大,HC质量浓度降低;由于页岩气射流速度和质量分数的影响,当雷诺数增大时,最高燃烧温度和NO质量浓度先升高再降低,火焰高度逐渐升高,HC质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射流火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建立了基于欧拉-欧拉体系下耦合了DQMOM模型的大涡模拟方法,对四种工况下的煤粉射流火焰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大涡模拟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详细的火焰结构,计算煤粉颗粒的扩散行为和燃烧反应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煤粉射流火焰的着火机理.在数值模拟中,气相温度可以被用来定义着火距离,大涡模拟不仅可以准确预测着火距离随工况变化的规律,还能得到随时间脉动的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射流火焰论文参考文献
[1].王江涛,梅笑寒,王倩.横向声波扰动下甲烷射流扩散火焰的频率响应[J].中国科技论文.2019
[2].申浩树,吴玉新,许开龙,Philip,J.Smith,张海.煤粉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及其验证[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3].马志欣.阻塞效应作用下隧道火灾顶棚射流火焰发展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
[4].朱文堃,齐洪亮,杨玉奇,彭江波,孙锐.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燃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5].李一明,李宝宽,齐凤升.火焰清理工艺中平行多孔射流非预混燃烧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李敬道.生物质气射流扩散火焰的燃烧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7].任帅,李星,张京,汪小憨,赵黛青.乙醇和二甲醚微射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J].化工学报.2019
[8].李伟超,王平,侯天增,余倩,陈明敏.非均匀入流部分预混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9].方元祺,李林,钟亮,俞瑜,蔡国汉.冲击射流火焰流场的LDV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9
[10].徐大伟,冯永安,刘帅.当量比和雷诺数对页岩气射流火焰的影响[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