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病区管理与防护

手足口病的病区管理与防护

刘会美谭启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小儿科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9-0079-02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儿童传染病,传染性强,通过日常接触、呼吸道或粪-口途径传播,可散发或局部流行,易在家庭或托幼儿机构中散布。此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引起的在春末夏初发病。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托幼机构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场所。

1临床资料

在2008年5月至9月期间,共收治由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儿236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4岁,男孩142例,女孩94例,其中重症患儿62例,死亡1例,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其中共124例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表现为神经系统方面,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等,故要加强对患儿的临床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

2病区管理

2.1探视陪护

2.1.1患儿住院期间,陪护人员要相对固定,陪护人员限制在1-2人。

2.1.2患儿及其陪护人员不得带患儿到其他病室活动,不得到清洁走廊或医护办公室活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1.3探视及陪护人员要遵守科室规章制度,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病房的清洁、安静,严禁将患儿带出院外。

2.1.4重症患儿谢绝探视。

2.2消毒隔离

2.2.1空气消毒

2.2.1.1用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2次/日。

2.2.1.2如病室无人,可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2次/日,或使用空气消毒机。

2.2.2物品消毒

2.2.2.1粪便消毒:每个患儿在入院时发放一个专用的痰盂,患儿每次大小便后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2h后方可倒入厕所内。

2.2.2.2体温表消毒:患儿在入院时每人发放一根体温表,专表专用,不得混用,出院后统一回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2.2.2.3输液用物消毒:输液时,要求一人一巾一带一洗手,禁止混用,输液完毕后用物用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送供应室高压灭菌消毒。

2.2.2.4患儿所用被服均为一次性物品,出院后放置在污物处置室,统一焚烧。

2.2.2.5急救仪器消毒:急救仪器使用完毕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

2.2.3隔离:设立手足口病隔离病区,设置肠道隔离标志,实施肠道隔离措施,切断粪-口传播途径,其隔离原则主要是:住隔离室,同种病原体感染同居一室;在环境被污染易沾染工作服时要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带手套;接触污物或患者后,或护理下一个患者前必须严格洗手;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消毒或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或洗消处理;室内无蝇、无蟑螂;探视者进入室内需通知值班护士。

3防护措施

3.1医务人员在进出病房时要穿戴整齐,穿白色长衣、长裤,戴帽子、口罩,头发要全部遮盖。

3.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用消毒液或流动水冲洗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3.3医务人员的病历资料或重症护理记录单不得带入污染区域,如病房、隔离走廊等。

3.4医务人员在接触污物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新的工作衣;接触污物时要戴手套。

3.5医务人员下班后要更换脏的工作衣并洗澡。

4出院宣教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4.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和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4该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经医生诊治后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标签:;  ;  ;  

手足口病的病区管理与防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