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现象论文_邢向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张爱玲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现象,现代性,符号化,艺术,都市,经典作品,大众。

张爱玲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邢向楠[1](2015)在《张爱玲现象:从热到冷》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自20世纪80年代浮出地表之后便引发了数次探讨热潮。在重写文学史的大讨论中,评论界出于将文学从政治的禁锢中解放、强调文学的审美性的目的,高度肯定张爱玲的文学价值。同时历史观的变化让人们离开从历史进步性以及政治正确性来评判人物的模式,转而从市民伦理逻辑出发,这种转变让张爱玲摆脱了政治身份的桎梏,获得了被言说的可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兴起,日常生活得到重视,书写世俗关怀的张爱玲得到了大众读者(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5年03期)

张毅[2](2013)在《空谷回音——对张爱玲现象的一种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空白,在主流话语的归约下,历史显得那么的清晰和单纯。"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在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张爱玲经典作品集》,张爱玲着,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这许多空白未必都能被点染成一枝桃花,但也毕竟被充实,从历史的底层浮出了地表。于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大背景上,张爱玲,这朵"废墟上的罂粟花"也灿然展现在历史的天空,如此的亮丽而(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3年11期)

石晓蕊[3](2011)在《“张爱玲现象”的当代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的作品起源于40年代的大上海十里洋场,她的代表作就是在上海诞生的。张爱玲这位在人生度过了七十五个春秋的作家在二十世纪的文坛上可谓是一朵奇葩。夏志清1961年发表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将张爱玲女士的作品重新“发现”。这个发现是非同小可的,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且部分改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她对人性、战争的细致洞察,以及她本人传奇又坎坷的一生,在文学领域都是罕见的。致使有的学者开始并关注和探讨是否有重新撰写文学史的必要。时至今日,张爱玲的小说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她的遗作《小团圆》受到万人瞩目,并总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掀起一股“浪潮”。可见,张爱玲对当代文学界依然有着广大的影响力。张爱玲虽已去世十几年了,但其作品和生平依然是当代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她早年的大红大紫和晚年的离群索居引起一批学者的兴趣,并加以研究和探讨。张爱玲从四十年代开始走红,其中迅雨、胡兰成、苏青、周瘦鹃都为张爱玲的作品撰写过评论文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张爱玲现象”的当代接受的历史阶段。包括张爱玲40年代凭借《传奇》在上海迅速走红的原因,50年代作品在大陆的消失与60年代的沉寂;70年代在台湾引起轰动;继而在80年代至当下,她的身影又重新回归大陆,赢得无数人的关注。第二部分直接阐述的是“张爱玲现象”的产生以及这种现象被人们所接受和不接受的原因。具体包括:上海十里洋场世界对“张爱玲现象”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现象接受的沉浮;挖掘张爱玲在移居美国期间的遗作。第叁部分是对“张爱玲现象”当代接受的几个范畴的阐释。其中包括两岸叁地对张爱玲小说的追捧,以朱天文、王安忆、钟晓阳等人为代表的张派传人;《倾城之恋》、《色·戒》、《半生缘》等电影、电视剧的火爆现象及其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小团圆》这部扑朔迷离作品的探讨。小说中值得人玩味的地方很多,是研究“张爱玲现象”必不可少的。(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1-04-01)

左佳[4](2009)在《透过艺术生产理论管窥张爱玲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支柱和主干,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最高、最重要的范畴和见解。从早期到1857年前,是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萌芽形成阶段。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写成,标志着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09年12期)

陆璐[5](2009)在《消费盛宴下的“张爱玲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热"不仅反映出公众对张爱玲作品的喜好,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思潮的流向趋势。因此,反思"张爱玲热"必然涉及到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张爱玲热"透视而出的时代主题的变迁,通过对"张爱玲现象"的解剖,反思当代中国文学消费的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14期)

黄大军,伊彩霞[6](2008)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张爱玲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国现代文学更多地关注社会状况、集体记忆的描摹,而忽视审美、个体化要素的摄入,文本虽然强化了启蒙现代性,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深层的美学特质;相反,张爱玲的艺术审美尽管遗落在群体、流派之外,却深入了精神状态、个体情况等人生领域,构成对启蒙话语的感性反思,从而使文本具有了审美现代性,因而构建并丰富了现代性的复调体系。质言之,"张爱玲现象"自身的文化内蕴与审美旨向潜藏着张爱玲之为张爱玲的全部文化密码。(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期刊2008年06期)

郭继宁,郑丽丽[7](2008)在《满天风雨下西楼——张爱玲现象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思现代文学,不能忽视那些譬如张爱玲一类独具个性化地思考中国现代性的作家及作品。只有将张爱玲现象纳入都市化进程加以考察,才能真正凸现出此一现象的现代性意涵。张爱玲现象的重构者,使得我们对张爱玲现象的诠释在现代或后现代的今天成为可能。就大陆文学界来说,这一重构的实践者,便是王安忆。(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刘川鄂[8](2007)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张爱玲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通常情形,成为了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创作名家变成了文化明星,文学名作变成了市场精品,欣赏张爱玲变成了消费张爱玲。过渡“消费”张爱玲的结果,是张爱玲被平面化、庸俗化。(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向雯[9](2007)在《一声绝唱,叁地回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影响研究是“张学”中的一派新支。张爱玲影响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王德威开创;王德威认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翘楚,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业已形成一个传统,并影响了一批“私淑张腔”的后辈作者,尤其是后辈女性作者。王德威的观点遭到部分作家和评论家的反对,认为张爱玲影响说流于武断。本文认为,影响的发生既不会因研究者的“自作多情”而增加,也不会因研究对象的否认而消失。本文将在王德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以女性主义批评关照张爱玲影响研究。并将整个研究置于女性文学的框架里,探索张爱玲与后辈“张派”作家之间像与不像之处,承传与超越的关系,由此重新审视女性文学的建构和诠释。张爱玲研究专家金宏达曾说过,有关张爱玲的影响研究至今尚不充分,也还有许多问题并未进行深入讨论,取得共识,特别是尚未见国内研究者的有分量的文章。从女性文学角度探索张爱玲影响研究,并以此揭示女性创作的规律,是本文的创新所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7-05-01)

高源[10](2007)在《张爱玲现象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经在大陆消失了几十年的张爱玲被中国文坛重新发现,并且很快重新走红,成为大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张爱玲及其作品在大陆重新兴起阅读高潮的经历,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作家。笔者把这种独特的文学史现象称为“张爱玲现象”。本文主要从特殊环境、作品本身、作者经历与读者因素这四个方面来解析张爱玲现象,重点在于分析其成因。其一,要理解中国大陆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张爱玲现象,必须首先理解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大的社会环境的变迁,这种变迁与张爱玲现象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二,探讨张爱玲作品自身的独特魅力,寻找产生张爱玲现象的内在原因:对传统通俗小说的继承和超越,对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借鉴,使张爱玲的作品既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广大市民读者的口味,又使她的作品在审美层次上符合高素质读者的多种审美需求。这使张爱玲的作品可以超越时代、超越读者的文化水平而使他们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其叁,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作者本身的经历甚至比她的作品更受关注。张爱玲传奇的一生,独特的个性,不寻常的家世,特殊的爱情经历,这些都使她在读者心中充满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其四,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理解张爱玲现象,张爱玲现象的形成与广大普通读者、批评家及作家的追捧、批评、创作分不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张爱玲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空白,在主流话语的归约下,历史显得那么的清晰和单纯。"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在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张爱玲经典作品集》,张爱玲着,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这许多空白未必都能被点染成一枝桃花,但也毕竟被充实,从历史的底层浮出了地表。于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大背景上,张爱玲,这朵"废墟上的罂粟花"也灿然展现在历史的天空,如此的亮丽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爱玲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邢向楠.张爱玲现象:从热到冷[J].文艺评论.2015

[2].张毅.空谷回音——对张爱玲现象的一种阐释[J].电影评介.2013

[3].石晓蕊.“张爱玲现象”的当代接受[D].辽宁大学.2011

[4].左佳.透过艺术生产理论管窥张爱玲现象[J].长城.2009

[5].陆璐.消费盛宴下的“张爱玲现象”[J].作家.2009

[6].黄大军,伊彩霞.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张爱玲现象”[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

[7].郭继宁,郑丽丽.满天风雨下西楼——张爱玲现象重构[J].昌吉学院学报.2008

[8].刘川鄂.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张爱玲现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9].向雯.一声绝唱,叁地回响[D].厦门大学.2007

[10].高源.张爱玲现象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郑州大学着作(4)郑州大学着作(1)郑州大学着作(5)郑州大学着作(2)郑州大学着作(3)性追求男女平等的强烈愿望

标签:;  ;  ;  ;  ;  ;  ;  

张爱玲现象论文_邢向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