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滩涂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滩涂,湿地,多样性,滨海,土壤,物种,放线菌。
滩涂湿地论文文献综述
黄翊兰,崔丽娟,李春义,李伟,雷茵茹[1](2019)在《滨海滩涂湿地不同植被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湿地是全球磷主要的源汇转换器之一,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对滨海湿地的结构、功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研究滨海湿地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影响因子对滨海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海叁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4种植物群落及裸地下土壤进行分层采样,采用模拟生物活化过程的磷素分级方法(biologically based P,BBP法),分析环境因子对不同植物土壤磷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土壤磷素组分含量表现为:CaCl_2-P<Citrate-P<Enzyme-P<HCl-P。(2)无植被覆盖裸地土壤的CaCl_2-P和Citrate-P含量显着高于植被覆盖下土壤的含量(P<0.05),植物的生长会显着降低土壤中根系可截留磷素和有机酸可提取磷素的含量。(3)芦苇0—20 cm土层内的CaCl_2-P含量显着最低,与其他3种植物相比,芦苇根系对表层的磷素的截留能力更强;海叁棱藨草的Enzyme-P在两个土层都显着最低(P<0.05),与其他3种植物相比,海叁棱藨草根系发生的酶活化磷素的过程较激烈。(4)土壤Citrate-P含量与含水率显着相关(P<0.05),影响土壤Citrate-P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率;HCl-P含量与有机质显着相关(P<0.01),影响土壤HCl-P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机质。(5)土壤速效磷与Citrate-P含量显着相关(P<0.05),说明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土壤中速效磷主要来自于土壤中有机酸活化释放的无机磷。综上,研究区中生物有效态的磷主要来自于土壤中有机酸活化的无机磷,不同植物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有显着差异,而含水率和有机质是影响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茜[2](2019)在《民进宁夏区委会:加强黄河滩涂湿地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王 茜) 宁夏黄河滩涂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路线,湿地的良好环境,为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避敌的良好条件,是其良好栖息地和繁殖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黄河湿地自然景观丰富,湖中芦苇丛生,水禽丰富,形成了碧波荡漾、(本文来源于《华兴时报》期刊2019-09-05)
戴暾[3](2019)在《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长者家园)》期刊2019年09期)
史晟恺[4](2019)在《滩涂湿地的海岸线提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海岸带通常是人口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沿海城市由于位置的独特性,可发展港口运输业,便于各国间的贸易与交流。由于它位于大陆的边界,其不稳定因素之一就是海岸线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监测海岸线的位置变化,可以为海岸带的经济开发、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动态监测提供依据。论文分析了上海市部分湿地的海岸线位移情况,先后运用ENVI以及MATLAB等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影像分割和边缘提取,并进行后期处理,进一步研究了滩涂湿地海岸线自动提取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07期)
郑洁,庹利,李伟,保玉心[5](2019)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放线菌多样性及功能基因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并比较不同分离培养基对该批样品放线菌的分离效果以及进行NRPS、PKS I、PKS Ⅱ功能基因筛选。方法使用6种分离培养基,对采集的4份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进行选择性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所分离得到的放线菌多样性。运用PCR技术检测菌株合成相关基因的情况。结果菌株去重复后,分离得到放线菌共134株,主要分布于放线菌域的4个目7个科12个属中,除优势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外,还分离到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Paenarthrobacter等稀有放线菌属;菌株BY5-10与最近有效发表菌株Agromyces binzhouensis Oact353~(T )(GenBank登录号:KC493987)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率为98.35%,可能为放线菌科壤霉菌属的潜在新种;菌株EY6-7与最近有效发表菌株Mycetocola manganoxydans MB1-14~T(GenBank登录号:GU217690)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率为99.14%,可能为诺卡氏菌科Mycetocola的潜在新种;53株菌存在至少1种所探测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阳性率为87.3%。结论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中有着多样性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具有从中发现放线菌新物种及新抗生素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虹伊[6](2019)在《滩涂湿地植物组成与土壤特征的层次对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滩涂湿地处于海洋与陆地的生态过渡带,是对干扰非常敏感的生态系统。在我国绵长的海岸线上,滨海滩涂湿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调节气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然而,我国滨海滩涂湿地面临的生态功能退化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受到潮汐引起的土壤养分输入以及水盐梯度影响,盐城滨海滩涂植物优势种群往往沿高程呈条带状分布,部分较小的植物斑块会随机分布在光滩和其他植物群落中构成镶嵌群落。特别是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种群逐步扩张,会与本地物种呈现明显的镶嵌分布格局。本研究以滨海滩涂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样地、滩涂植被与其根系土壤因子有机结合,对群落水平、斑块水平两种尺度3个层次的土壤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植物空间格局和土壤因子的对应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镶嵌群落内DS、TOC、TN、BD、Mz在不同植物斑块间、层次间差异均较大,特别是互花米草,其余几种滩涂植物之间差异较小。TP则无显着差异。不同植物斑块的土壤因子在土壤表层的差异最大,这种差异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土壤深层无显着差异。(2)镶嵌群落中,土壤因子对植物组成结构的影响在土壤表层最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弱,对应关系随着深度增加而递减。影响镶嵌群落植物斑块组成结构的土壤主导因子在层次间有较大差异,表层的显着相关因子最多,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着相关因子逐渐减少。在镶嵌群落中,TOC、DS、BD与植物斑块组成结构特征的对应关系在层次间具有一致性,而TN、Mz、TP影响不一致。(3)盐城滩涂湿地环境因子具有整体梯度明显、局部微生境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不同尺度的植物土壤特征存在差异。在单优种植物群落中,DS、TOC、TN、TP、BD、Mz在不同单优种植物群落间的差异在各个层次均显着。特别是互花米草,其余几种滩涂植物之间差异较小。(4)在单优种植物群落内,土壤因子对植被组成结构的影响在土壤表层最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弱,对应关系随着深度增加而递减。影响植被组成结构的土壤主导因子在层次间有较大差异,表层的显着相关因子最多,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着相关因子逐渐减少。DS、TOC、TN、TP、BD以及Mz与植被组成特征的对应关系在层次间均一致,影响的大小有所差异。(5)不同观测水平间DS的差异最显着,其次为TP、Mz,而TOC、TN、BD仅在互花米草斑块与互花米草群落中才有显着差异。各土壤因子在斑块水平、群落水平层次间单独解释率及其变化趋势均有所差异,其中TN、BD差异最大,DS、Mz的差异较大,而TOC、TP差异较小。总体上,两个观测水平下不同植物斑块/群落间土壤特征均存在一些相似的差异,特别是互花米草斑块与互花米草群落间土壤特征具有显着差异;土壤特征与植物斑块/群落组成结构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相似的差异。不同的是,DS、TOC、TN、TP、BD以及Mz对单优种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的对应关系在层次间影响具有一致性,在斑块水平仅TOC、DS、BD具一致性。考虑到不同土壤因子对滩涂湿地植被演替过程的影响机制不同,通过改变影响滩涂湿地植被演替过程的关键土壤因子,应可影响或诱导植被演替趋势、促进退化滩涂湿地的生态修复过程。并且基于各土壤因子与植物的对应关系的差异性,应着重改变表浅层0-10cm土壤的关键土壤因子。为研究滩涂湿地植物群落演替,特别是互花米草生态入侵及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1)
杨世伦,吴秋原,黄远光[7](2019)在《近40年崇明岛周围滩涂湿地的变化及未来趋势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崇明岛是全球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之一。滩涂湿地与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关系密切。本文调查近40年来崇明岛周围滩涂湿地的变化并展望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崇明岛海堤外至5 m等深线之间的滩涂总面积从1980年的1 686 km~2减少为2018年的1 350 km~2(下降20%),其中0 m线以上的潮间带湿地面积从502 km~2减少为424 km~2(下降16%),0~2m线之间的范围从401 km~2减少为301 km~2(下降25%),2~5 m线之间的范围从783 km~2减少为625 km~2(下降20%)。其主要原因是滩涂围垦,1980~2018年间共围垦312 km~2(占崇明岛现有面积的23%)。研究认为,在长江流域入海泥沙通量锐减导致叁角洲前缘淤-蚀转型的大背景下,今后崇明岛周围的滩涂湿地总面积因侵蚀减小的可能性大于因自然淤涨扩大的可能性。因此,滩涂湿地的保护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上海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1期)
刘兴华,章海波,李远,代振飞,付传城[8](2019)在《黄河叁角洲滩涂——湿地——旱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组分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团聚体有机质是具有生物、化学活性的土壤有机质组分,在土壤碳库周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黄河叁角洲滨海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组分含量及稳定性碳同位素,探讨研究区由潮滩到内陆依次分布的无植被荒地、盐生植被湿地和旱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分配特征、碳库稳定性及来源。结果表明:在无植被荒地—湿地—旱地过渡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与大团聚体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可以分为大(微)团聚体表面游离颗粒态有机质(f POM)、大(微)团聚体内部结合的颗粒态有机质(iPOM)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 SOM)。无植被荒地fPOM、iPOM(250~2 000μm)和mSOM的有机碳含量较低;随着盐生植被的生长,湿地土壤中此3种颗粒态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最高分别达到410.0 g·kg~(-1)、98.8g·kg~(-1)和18.8 g·kg~(-1);湿地过渡为旱地后,3种颗粒态有机质的含量逐渐趋于稳定。无植被荒地土壤颗粒态有机质(包含fPOM和iPOM)中有机碳的分配比均低于20%,盐生植被湿地中该组分分配比在41.8%~75.2%,而农业开垦后相同组分分配比均低于54%。不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δ13C值呈fPOM<iPOM<mSOM,且具有盐生植被湿地<旱地<无植被荒地的趋势。综上,黄河叁角洲无植被荒地土壤有机质总量较低,主要是以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为主的稳定碳库,且受海源有机碳影响较大;湿地植被的生长增加了有机质总量,但同时增加了活性碳库的相对比例,对环境条件的改变更为敏感;玉米和小麦耕作降低活性碳库的相对比例,增加了土壤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宝泉,温祝桂,邢锦城,朱小梅,洪立洲[9](2018)在《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沿海滩涂湿地面积约占全国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的1/4,仅海滩面积就达55万hm2,是我国重要的沿海滩涂湿地,在全球生态系统占有重要地位。盐生植物资源是滩涂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生产食物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沿海滩涂湿地开发力度加强,自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很多盐生植物资源原有栖息地被逐步破坏,其生存环境受到胁迫。本论文以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系组成及不同区域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野外调查中根据滩涂湿地具体环境和岸线情况,沿海岸线共选取6个样地进行调查研究,在每个样地靠近海岸线的植物群落内平行于海岸线设置3条样线,在每条样线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10个1m×1m的样方,共180个样方。2013~2018年连续6年,每年4-11月,在滩涂湿地植物最佳生长季节,对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盐生植物种类、数量、盖度、多度和平均高度等,同时测定记录各样地的土壤、地势等生态因子。结果表明:(1)该地区共有盐生植物32科、86属、139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藜科(Chenopodiac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为优势科;以碱茅属(Puccinellia)、蒿属(Artemisia)等为优势属,属的组成相对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7.67%;(2)从分布区类型看,世界分布科占绝大多数(62.5%);属的分布区类型主体由世界分布(25.58%),泛热带分布(18.6%)和北温带分布(18.6%)3大类型构成,其中热带性质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81.82%,表明该地区盐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简单,分布区类型主要以热带和亚热带性质为主;(3)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受土壤盐度和水淹强度等非生物因子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碱蓬(Suaeda sal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为滩涂湿地的主要优势种或建群种,四者的重要值之和达62.3%。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占全国盐生植物种数的约33%,数量较多,分布型多样,开发利用价值巨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胡建成,古岐川,王瑜,白湘雨,胡鑫[10](2018)在《金马河流域滩涂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金马河流域治理后的滩涂湿地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方法】在金马河流域设置10个样地、采用典型样方法(30个样方)研究了滩涂湿地的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在调查区域内出现植物78种,隶属38科74属,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伞形科(Umbelliferae)为主,优势植物为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流域规律,但均随干扰强度增加而降低。【结论】目前金马河滩涂湿地已得到较好的恢复,但其恢复进程和方向仍需要针对性地精细管理。(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滩涂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 王 茜) 宁夏黄河滩涂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路线,湿地的良好环境,为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避敌的良好条件,是其良好栖息地和繁殖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黄河湿地自然景观丰富,湖中芦苇丛生,水禽丰富,形成了碧波荡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滩涂湿地论文参考文献
[1].黄翊兰,崔丽娟,李春义,李伟,雷茵茹.滨海滩涂湿地不同植被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9
[2].王茜.民进宁夏区委会:加强黄河滩涂湿地保护[N].华兴时报.2019
[3].戴暾.盐城沿海滩涂湿地[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9
[4].史晟恺.滩涂湿地的海岸线提取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5].郑洁,庹利,李伟,保玉心.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放线菌多样性及功能基因的筛选[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9
[6].陈虹伊.滩涂湿地植物组成与土壤特征的层次对应分析[D].南京大学.2019
[7].杨世伦,吴秋原,黄远光.近40年崇明岛周围滩涂湿地的变化及未来趋势展望[J].上海国土资源.2019
[8].刘兴华,章海波,李远,代振飞,付传城.黄河叁角洲滩涂——湿地——旱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组分变化规律[J].土壤学报.2019
[9].赵宝泉,温祝桂,邢锦城,朱小梅,洪立洲.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盐生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10].胡建成,古岐川,王瑜,白湘雨,胡鑫.金马河流域滩涂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