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

韩芳林[1]2002年在《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在本论文工作所依托的1:250000于田和伯力克两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了一条早古生代的蛇绿混杂岩带,我们将其命名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该蛇绿混杂岩带分布于新疆于田县普鲁——流水村南和策勒县努尔南两处昆仑山北坡靠近山前的位置,总体呈EW-NEE走向与昆仑山脉平行,宽约1-3km,目前已经识别出的长度约50km。该混杂岩带所包含的主要岩性单位包括:蛇纹岩(变辉橄岩)、橄榄辉石岩、层状辉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席、枕状、块状、杏仁状玄武岩,与之共生的沉积岩为紫红色硅质岩、深灰色硅质岩、薄层灰岩等。本论文工作对该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岩石单元的年代学,以及被它所分开的南北两侧地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恢复和探讨了早古生代时期西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 其曼于特蛇绿岩混杂岩带呈狭窄的带状夹于昆南地块和昆北地块之间,蛇绿岩岩石单元比较齐全,构造混入的两侧地块块体不多。带内蛇绿岩套下部单元出露于两侧,玄武岩和相关的深水灰岩、硅质岩等分布于中部,各单元间均以韧性剪切带接触。两侧地块构造面与蛇绿混杂岩带一致,均稳定南倾,显示向北逆冲运动。 在其曼于特蛇绿岩的层状细粒辉长岩中获得了锆石U-Pb年龄值为526±1Ma(早寒武世),它被晚奥陶世花岗岩侵入。 被蛇绿岩所分隔的昆北地块上出露的前震旦纪基底地层为:晚太古代-新元古代米兰岩群,长城系卡羌岩群,蓟县系流水岩组和青白口系丝路岩组。昆南地块出露的基底地层为蓟县系阿拉玛斯岩群。二者主要为副变质岩石,米兰岩群和卡羌岩群、阿拉玛斯岩群变质较深为角闪岩相,普遍弱混合岩化,它们具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及其它特点一致或相近。这说明昆北地块和昆南地块具有相当的亲缘性,分隔它们的其曼于特蛇绿岩所代表的洋盆不大。 与其曼于特蛇绿岩相关的早古生代边缘沉积岩在昆北地块上为震旦—寒武系阿拉叫依岩群、奥陶系皮什盖萨依岩组,前者为一套成熟度较高的陆源碎屑复理石沉积,后者为碳酸盐岩和含碳板岩砂岩等陆棚沉积,显示其具被动陆缘性质。 在昆南地块上的早古生代地层为寒武—奥陶系库拉甫河岩群,由变碎屑岩、灰岩、含磁铁矿玄武岩、石英岩(变硅质岩)等组成,显示其比昆北地块有较大的活动性,火山岩和碎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反映为岛弧及活动边缘环境。 与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相配套,发育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花岗岩带,可分叁种岩性组合,反映叁种成因类型,空间上由老到新呈带状向北迁移,构成南、中、北叁个亚带,综合分析各亚带的产出地质特征、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侵位时代及与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的关系,由南向北叁个亚带分别属于俯冲期、碰撞期和碰撞期后。 俯冲期侵入岩仅出露于蛇绿岩带之南的昆南地块上,岩性组合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叁个主要岩体获锆石U-Pb年龄值为481Ma、461Ma、452Ma,均为奥陶纪。 碰撞期侵入岩大致沿蛇绿岩带一线产出,部分侵吞了蛇绿岩,岩性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SiO_2为59.88%-70.46%,属酸性岩类,为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总量高,轻稀土富集,铕明显亏损,亏损高强场元素。获锆石U-Pb年龄值为442Ma,为晚奥陶世。 碰撞期后侵入岩仅出露于蛇绿岩带之北的昆北地块上,由特征相差较大的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 英云长岩具修源特点,获结石U-Ph年龄值为442Ma,为晚奥陶世。 二长花岗岩具壳源性质,获钻石U-Ph年龄值为437Ma,属志留纪。 作为早古生代碰撞造山结束的磨拉石建造是晚泥企世奇自拉夫组。区域上在西昆仑北坡本组分布较广,为一套紫红色湖相沉积的碎屑岩,含大量紫红色砾岩,有晚泥盆世标准化石,与下古生界及前震旦系不同层位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由于极度艰苦的工作条件限制,本区研究程度极低。因此,前人多将新藏公路上的库地蛇绿岩与本区调图区内的苏巴什蛇绿岩相连,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和加里东期造山带的厘定,使西昆仑造山带的结构、组成和演化更加明晰。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向西可与库地蛇绿混杂岩对比连接,代表了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而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与康西瓦断裂相对比连接,为北方硬基底和南方软基底的边界。 基于本文工作,初步建立了本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即:其曼于特小洋盆成型于震旦一寒武纪,晚寒武世开始向南俯冲消减,中奥陶世洋盆消失,昆北地块和昆南地块发生碰撞,晚奥陶世一志留纪发生逆冲迭覆、地壳加厚和地理上成山,形成了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

崔建堂, 王炬川, 边小卫, 朱海平, 罗乾周[2]2007年在《西昆仑康西瓦北侧蒙古包—普守—带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文中指出依据1:25万康西瓦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重点对西昆仑康西瓦北侧蒙古包—普守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43.1 Ma±2.3Ma和430.7Ma±2,6Ma,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该成果的获得,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蒙古包—普守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及与其配套的早古生代花岗岩提供了直接的时代证据,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西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杨有生, 陈邦学, 朱志新, 周能武, 陈甜[3]2018年在《新疆东昆仑阿克苏库勒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时限——来自辉长岩岩墙和枕状玄武岩的证据》文中认为康西瓦-苏巴什-鲸鱼湖混杂岩带作为昆仑造山带一条重要的混杂岩带,通常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的残存带,其形成时限一直受到地质界的密切关注。在该带新识别出一套蛇绿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该蛇绿岩铁镁质单元中辉长岩的年龄为270.3±0.7Ma(MSWD=0.65),枕状玄武岩年龄为263.4±7.4Ma(MSWD=1.5),属于晚二迭世,代表蛇绿岩的形成年龄。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区域背景等分析,认为其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属于典型的MORB型蛇绿岩。结合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构造环境及同位素年龄讨论,认为古特提斯洋主洋盆至少持续到晚二迭世。

参考文献:

[1].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D]. 韩芳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2

[2]. 西昆仑康西瓦北侧蒙古包—普守—带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J]. 崔建堂, 王炬川, 边小卫, 朱海平, 罗乾周. 地质通报. 2007

[3]. 新疆东昆仑阿克苏库勒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时限——来自辉长岩岩墙和枕状玄武岩的证据[J]. 杨有生, 陈邦学, 朱志新, 周能武, 陈甜. 地质通报. 2018

标签:;  ;  ;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