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密[1]2003年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文中认为《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这篇论文是应我国现今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的要求而提出的。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寻找一系列科学的、有效的地理教学艺术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推进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的高层次目标——创新教育的实现。 这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艺术和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运用课堂教学艺术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者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把握学生心理等方面实现这一联系。 研究方法:通过学习、分析已有的理论,系统归纳有关课堂教学、教学艺术、创新能力的理论以及课堂教学艺术与创新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通过听课、阅读他人教学经验总结文章,吸取他人课堂教学艺术经验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总结本人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来陪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检验研究成果。 研究手段: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研究成果:把零散的教学艺术运用,通过实践,归纲、总结形成一套系统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模式,以达到培养中学阶段学生所应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目的。把教学的最高境界与教学改革的最高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曹天发[2]2017年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学科作为学生对世界中各个国家地域和风土人情进行全面系统了解的重要学科,但是地理学科无论是在课时安排和教师资源分配方面相比较于其他学科都远远不足,没有得到其本该具有的重视。地理教师必须从自身开始改变,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
周婧景[3]2013年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叁,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叁、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叁、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陆挺[4]2014年在《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心浮躁、物质欲求膨胀带来的失衡环境,引发大学生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诸方面问题。这些似乎均与今天大学重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即通过文化来实现人文化成,由此决定大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实现人自身的全面成长。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如何接续中华优秀的教育传统?可谓任重而道远。近年,国家乃至全国各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以为艺术教育仅是技巧的教育,并未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的弊端尚未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面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尚缺乏统一的规划领导,缺乏自上而下的设计,缺乏“受尊重性”乃至被边缘化,未能形成制度化的规范运作模式。而在研究领域,处于专业教育和师范艺术教育之间的大学非艺术专业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少有人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博士论文目前尚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结合自身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年的实践体验,从大学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与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回归大学教育文化本质的根本命题,试图重构中国大学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学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研究理路是:以教育实践调查与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石,以“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与“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考结合,进行理论观照下的现实研究,采用案例研究、访谈观察、文献搜集、比较分析以及调查统计等多种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并且探究制度策略建构,从而为中国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大学为背景的综合大学推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经验。研究结论认为,大学教育应回归中华文化传统,学习西方经验,坚持中国气派,办出大学特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完善人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完成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使伟大中国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得以“安身立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大量翔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和自身工作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重建和新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路适合中国大学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张莫[5]2016年在《地域文化补给: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研究》文中提出艺术教育承担着两种使命,不仅需要受教育者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积极地学习地域优秀文化,担负起对地域文化传播及传承的责任,促使地域文化发扬光大。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将地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艺术院校课程资源之中,既让地域文化精髓得到传递和发展,又使学生接受多种类型的课程知识。在提高艺术院校课程资源质量的同时传承地域文化、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内涵、突显教学特色,是本研究的关注点。齐鲁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流传几千年至今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华文化沃野中的一颗巨树。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鲜明的山东特色,且有较高的研究和学习价值。本文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展开对齐鲁传统艺术的传承现状作深入探讨,其研究方式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为主;对艺术院校传承齐鲁传统艺术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符合课程资源统整规律的建议,帮助艺术院校解决实际问题。统整地域文化课程资源,需要发掘长时间被遗忘的地域文化,并将这些地域文化以更加丰富的姿态展现在当代人面前,体现出该文化具有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在对地域文化与课程资源统整进行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价值表现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细致梳理二者的互动表征,归纳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之间的补给性、传承性及互动性,从而证明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特点。从两条途径——定量的整体性调查研究与定性的个案性研究,对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齐鲁传统艺术的生存现状进行整体深入的田野调查。分析课程资源统整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由此发展出课程资源统整的系统构成。并以前期理论研究为依据,将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作为实践对象,通过对地域文化补给下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背景分析、设计程序、过程控制、结果展示、结论反思进行论述。对山东艺术学院课程资源统整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对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现状堪忧的状况和艺术院校课程资源文化内涵缺失的显要问题,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原因及功能着笔,论述本研究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同时阐述了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文化补给、地域文化补给、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统整的概念,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的综述则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为本研究指明了方向,并由此开展研究的设想,展示了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价值表现。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全面提升艺术院校内涵、全面凸显艺术院校特色、全面扩展地域文化发展平台叁个方面阐述了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艺术院校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地域文化对课程资源统整价值引导的实质。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不但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依托,更是对地域文化的倡导及践行。第叁部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互动表征。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与地域文化传承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互动性,本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与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在内涵补给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相互作用,并就二者的互动性进行探讨。第四部分,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的现实困境。以山东省内的艺术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地域文化在艺术院校的传承现状做详细的问卷调查;对齐鲁传统艺术的生存现状做深入的田野考察。综合分析,发现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存在教师教研能力受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条件不足、学校与社会分离等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系统构成。本章从知识、经验、价值叁个方面构成了课程资源统整的维度,列举了课程资源统整的基本规律,构建了课程资源统整的机制,形成了课程资源统整的策略,延伸出课程资源统整的模式及实施步骤。从六个方面构成了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整体系统。第六部分,基于齐鲁传统艺术传承的课程资源统整实践探索。将山东艺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资源统整的背景分析入手,将舞蹈学院的山东民间舞课程资源整统及开发作为实践案例,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和经验为依据,把齐鲁传统艺术中的山东叁大秧歌整合为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统整过程、统整结果、课程实施效果及反思逐步解析。第七部分,基于地域文化补给的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建议。本章从树立课程资源统整的地域文化自觉、构建艺术院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保障体系、建设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统整的多主体支持系统几个方面来完善地域文化补给下的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第八部分,结语。回顾研究过程,给出研究结论,同时总结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地域文化补给下的课程资源统整,是艺术院校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是有着历史意义与现实关怀的命题;也是有着众多理论难点与言说障碍的艰难话题。本论文将地域文化中能成为课程资源的元素,择取并整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在课程资源传承及发展地域文化的同时,提升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领悟该区域的文化特色,找到自身文化的归属感,从而拓宽艺术视野、提高专业能力、增加文化内涵、丰富人文素养、激发爱国热情。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
施燕华[6]2011年在《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统整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国际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世纪已成为以信息为主导,甚至是以概念为主导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创新”一词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里,“创新型人才”也被快速地凸显了出来。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旨在论证“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显露出创新型人才‘紧缺→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创新型人才来推动创新型国家”这一逻辑体系,来探究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统整教学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论文阐述了笔者提出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统整的教学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发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尝试提出克服局限性和解决不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对于那些尚未解决的部分,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以便提出更有效的策略。本论文的实践研究成果主要有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统整教学案例,希望这一成果能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实施,以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并期许这些教学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马建博[7]2016年在《“黄土画派”研究》文中指出“黄土画派”是陕西地区继“长安画派”之后出现的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当代画派之一。在深入生活,表现人民的艺术道路上,“黄土画派”坚持弘扬黄土文化、体现黄土精神,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主张吸收世界一切优秀艺术的“精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以创作具有“黄土画风”、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为己任,成为在全国颇具规模并不断发展中的“学院式”的当代画派。本文是对“黄土画派”的综合性研究。文中第一部分从20世纪美术思潮演变及近代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发展的背景出发,对影响“黄土画派”形成的西北自然与人文环境、长安画派的艺术实践,以及延安革命文艺的发展予以分析,研究刘文西西北画风的形成,及与受其教育和影响的一批画家形成群体风格,并最终形成画派的过程;第二部分具体分析“黄土画派”深入生活的艺术创作道路,阐述其以采风写生的方式介入生活、感悟生活、提炼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真、善、美艺术元素的创作方式;第叁部分研究“黄土画派”的艺术特色,发现其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学习世界一切优秀艺术为我所用的艺术态度,以及“黄土画派”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中所倡导的“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艺术宗旨的内涵;第四部分对“黄土画派”的创作主题、导向及思路进行分析,研究其以黄土地人文风情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所体现出的黄土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土画派”这种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艺术追求,使其成为当代绘画领域正能量的代表,体现出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下,文艺作品反映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主流趋势在社会主义发展大潮中产生的积极作用。“黄土画派”艺术从萌芽到形成及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当代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主题创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黄土画派”在作品立意、审美,以及艺术追求等方面丰富地展现出当代中国画创作及审美理念的发展过程,其正在进行中的多元的艺术探索方向,也为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对于“画派”的研究,尤其是对当代“画派”的认识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黄土画派”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其进行客观的、动态的关注和适时的研究,是对当代绘画发展现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以“黄土画派”为研究对象,并打破以往对画派成员个体绘画成就为主的论述而突出“群体”的概念,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以图呈现出当前以刘文西为代表的“黄土画派”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总体艺术风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吴昉[8]2016年在《“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溯源与传承、都市非遗保护机制、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都市特征与海派文化,以及传承困境与策略等方面,论述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环境中,“海派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及非遗名录项目的传承、保护、发展特色。论文将上海都市非遗名录项目“海派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间阶段。前创始阶段——1930-1950年,介绍早期“海派剪纸艺术”形成的渊源与发展环境;创始阶段——1950-1980年,描述“海派剪纸艺术”在两位创始人王子淦与林曦明各自的艺术探索中,逐渐形成具地方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发展阶段——1980-2007年,论述“海派剪纸艺术”经由传承人群体的共同努力,奠定其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艺术地位;非遗阶段——2007-2016年,分析“海派剪纸艺术”入选非遗名录项目后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包括绘制传承谱系、整理各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大事记、介绍代表性传承基地等。从海派文化的角度分析“海派剪纸艺术”的独特性。论文归纳“海派剪纸艺术”体现在保护形式、保护组织、传承方式叁方面的都市非遗保护机制。分别介绍各传承人及传承区域的剪纸艺术特色,比较其异同,概括“海派剪纸艺术”体现在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上的多元风貌。分析“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上海都市特有文化环境的关联性。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乡土与民间特征、都市记忆与传承意义方面,总结“海派剪纸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体现的都市特征。论文论述了“海派剪纸艺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探索基于都市发展模式、非遗“文化空间”、都市多样化创新形式、非遗文化记忆系统四方面的未来发展策略。从而为“海派剪纸艺术”下一个十年的非遗文化发展,提供有据可依的参考价值与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
森文[9]2017年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叁,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叁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叁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赵新华[10]2016年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增强策略及其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是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关注和正在研究思考的重大课题。文章提出"正确处理好教学中叁种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四种增强策略;同时,优化选择了"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叁种评价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更好地做到以评促建。
参考文献:
[1].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D]. 温晓密.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J]. 曹天发. 学园. 2017
[3].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
[4]. 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陆挺. 东南大学. 2014
[5]. 地域文化补给:艺术院校课程资源统整研究[D]. 张莫. 西南大学. 2016
[6]. 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统整的教学研究[D]. 施燕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 “黄土画派”研究[D]. 马建博. 西安美术学院. 2016
[8].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 吴昉. 上海大学. 2016
[9]. 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
[1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增强策略及其评价方法[J]. 赵新华. 文教资料.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