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癌化学预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中药,加味,炎症,口腔癌,肿瘤,夏枯草。
癌化学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邹剑铭,张英[1](2014)在《中医药与癌化学预防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治未病"集中体现于"未病先防",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癌化学预防概念非常相似。因为中医治疗疾病所用的中药大多数为药食同源,少或者无不良反应,符合癌化学预防过程长期而持续的临床特点;而且,中药及其复方在癌化学预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由于其成分多样,变化多端,所以其作用是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符合癌症发生机制的多因性和复杂性的特色,因此,在中药材的宝库中筛选癌化学预防药物,是实现癌化学预防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中医药癌化学预防方面研究工作,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相信只要一方面建立中药标准癌化学预防研究系列技术,同时加快转化研究,中医药在开发"癌化学预防"药物方面必将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4年18期)
王嫣,尤明[2](2013)在《增生平用于口腔癌化学预防(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增生平(ZSP,又称anti-tumor B,ATB)是一种由山豆根、拳参、北败酱、夏枯草、白鲜皮、黄药子等组成的中药复方。以前的研究显示增生平对人食管癌(主要是鳞状细胞癌)有显着的化学预防效用。我们系统地研究评价了增生平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的A/J小鼠口腔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发现增生平减少了约60%的口腔癌。对7,12-二甲苯并(a)蒽诱导的仓鼠口腔癌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进而在口腔白斑患者中开展了一个随机临床实验,结果发现增生平(每日叁次,每次4片,持续8—12个月)在68%的患者中减少了口腔病变的大小,而在安慰剂组只有17%(P<0.01)。这些结果显示增生平可能是一种强效的人口腔癌化学预防试剂。(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3年09期)
金苹,谭晓斌,刘文博,贾晓斌[3](2012)在《中药的癌化学预防靶点与研究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致癌原激活原癌基因是产生致癌作用的关键环节。中药的癌化学预防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涉及的靶点有:调控机体Ⅰ相代谢酶,抑制致癌原的代谢,减少有毒中间产物和亲电子中间体的产生;调控Ⅱ相解毒酶和氧化还原酶,代谢有毒中间产物,还原亲电子中间体;中药保护DNA,包括修复受损DNA及调控细胞凋亡。中药通过对上述癌靶点的调控,从而实现预防癌症于"未起时"。(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李芳,孙正[4](2011)在《Garcinol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Garcinol对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Garcinol组(12只)前3周处理同阳性对照组,3周后换涂5 mmol/L Garcinol,每周3次,涂1周。第4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地鼠,处死前2 h腹腔注射50 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地鼠颊囊涂Garcinol 1周后,炎症细胞数/mm2由阳性对照组的158.65±26.51减少到55.03±22.80(P<0.01)。单纯增生的病灶数由4.60±1.42减少到1.25±0.82(P<0.05)。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由3.47±1.12减少到1.13±0.67(P<0.05)。BrdU增殖指数由6.57±2.03减少到2.17±0.53(P<0.01)。结论:Garcinol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有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李芳,孙正[5](2009)在《夏枯草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夏枯草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200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所将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夏枯草组(12只)前3周处理同阳性对照组,3周后换涂1%夏枯草,每周3次,涂1周。第4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地鼠,处死前2h腹腔注射50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2’-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夏枯草组颊囊单纯增生和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目均有所降低,其单纯增生病灶数目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组炎症细胞数(52.25±18.53)个/mm2与阳性对照组(158.65±26.51)个/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枯草组BrdU阳性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夏枯草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的炎症和口腔癌前病变的单纯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异常增生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龙奇达,熊绍权,赵霞[6](2008)在《槲皮素的癌化学预防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分子药物是当前抗肿瘤研究的热点。槲皮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相对分子质量为302.23,具有确切的抗肿瘤作用。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槲皮素β环上的邻苯二酚结构和2,3位的双键,对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相关性。本研究就近年来对槲皮素抗肿瘤的化学预防、基因调控、信号转导和逆(本文来源于《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徐力,王明艳,许冬青,周春祥[7](2005)在《叁物白散加味方癌化学预防作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叁物白散加味方癌化学预防作用。方法:进行叁物白散加味方抗变、影响rasP21基因表达、抗氧化叁项研究。结果:叁物白散加味方中、大剂量组有抗变和降低rasP21基因表达作用;小剂量组有抗氧化作用。结论:从初步研究认为,叁物白散加味方具有癌化学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5年12期)
汪颖,潘献柱,王林[8](2005)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人类临床干预试验相似,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都有力地支持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在阻止癌症发展中所起的保护性作用。研究提示环氧合酶(COX),特别是COX-2,能通过调节前列腺素和其他白叁烯的合成,影响着细胞增殖、血管形成、肿瘤生长、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培养的生物鉴定进一步证实,非依赖COX的NSAID也可促进抗癌活性。这些研究提示,NSAID有可能是预防甚至是治疗肿瘤的候选药物。(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2005年04期)
陆茵[9](2001)在《胃癌基因表达谱及原花青素癌化学预防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胃癌启动阶段及演进阶段大鼠的基因表达谱的 研究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与癌变启动阶段及演进阶段基因表达谱,大规模、高通量分析癌变启动阶段及肿瘤演进阶段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1)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癌变的启动模型组,癌变的演进阶段模型组,(2)从胃中抽提mRNA,经反复转录分别用Cy5、Cy3荧光标记,获得叁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3)cDNA探针与Biodoor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在胃癌启动阶段有33/2000的基因表达下调;7/2000的基因表达功能上调(2)在胃癌变的演进阶段26/2000的基因表达功能下调;56/2000的基因表达功能上调;(3)所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胃癌的启动及演进阶段有多种类型的基因参与,如信号转导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与DNA复制、修复有关酶基因及与癌基因同源的基因。结论 胃癌启动阶段及演进阶段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癌变是多基因参与表达的结果。 第二部分 原花青素癌化学预防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1.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 以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s)为材料,利用酚红氧化原理比色测定了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巴豆油刺 原花青素对癌化学预防机理的研究 激 PMNS释放过氧化氢(H从)的影响。研究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 能显着性抑制巴豆油刺激PMNS释放比山;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血清药 理学方法研究,同样观察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抑制 比八释放的作 用,该作用在给药后lh左右最强,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 系;对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葡萄籽原花青素具 有显着性抑制作用,能显着性提高肝线粒体SOD活力,减少MDA生 成。整体实验进一步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显着性抑制促癌物巴 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 2、葡萄籽原花青素抗致癌剂对DNA的加成作用’H1dR掺H 细胞mA中进行标i乙测定上清液中的放射强度来判断加A损伤及葡萄 籽原花青素对细胞的保护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的 MNNG可以使 L;;J胞 DNA的损伤加重,给予葡萄籽原花青素后可以使损伤减轻。 葡萄籽原花青素(procyanidins,简称盯)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 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可以和亚硝酸胺类发生化 学反应,阻断MNNG的致癌作用,洲NG在体内可以使机体产生自由基, 而原花青素分子中的黄烷-3,4-二醇是具有捕获过氧离子和OH的基本 结构,因而原花青素可以对抗MNNG对mA的损伤反应,且有一定的量 效关系。 3、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对大鼠脑蛋 白激酶C(比C)进行了提取及纯化,采用【Y-’刊灯P掺入法对队C 活性进行了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二乙酞甘油(Diolein)活化的 PKC活性有显着性抑制作用;对十四烷酞佛波酯(TPA)d化的PKC 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不依赖Ca’\磷脂 酞丝氨酸、Diolein的硫酸鱼精蛋白底物,初步研究未观察到葡萄籽 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论文 原花青素对PKC磷酸化鱼精蛋白过程的抑命1作用,表明葡萄籽原花 青素对队C的抑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中。。,而可能是 通过对信号传递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的影响而抑制了PKC的活性。 以“C标记的卜乌氨酸为底物,对巴豆油活化的小鼠表皮细胞鸟氨酸 脱慰酶(ODC)活性增高葡萄籽原花青素有显着性抑制作用。 4、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拓扑异构酶的作用 *叩n是真核细 胞中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核酶。它的作用涉及到核酶代谢的许多方面包括 DNA复制、mRM的加工、染色体的分离浓缩、核基质的组织等等。有趣 的是许多抗癌药物正是通过干扰DNA的复制、重组抛因的表达而发挥 抗肿瘤作用的,而5!起DM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的DNA嵌入剂、非嵌A 剂都是DNA拓扑异构酶的抑制剂,进而不少学者提出,ONA拓扑异构酶 是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靶点。但葡萄籽原花青素体外浓度达 5 ogh时, 未见对拓扑异构酶11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5、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 用 MTT法(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1-05-01)
罗玲,吴凯南[10](2001)在《槲皮素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预防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的发生或使肿瘤细胞分化逆转。对近 5年来槲皮素的癌化学预防作用及其机制作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1年04期)
癌化学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增生平(ZSP,又称anti-tumor B,ATB)是一种由山豆根、拳参、北败酱、夏枯草、白鲜皮、黄药子等组成的中药复方。以前的研究显示增生平对人食管癌(主要是鳞状细胞癌)有显着的化学预防效用。我们系统地研究评价了增生平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的A/J小鼠口腔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发现增生平减少了约60%的口腔癌。对7,12-二甲苯并(a)蒽诱导的仓鼠口腔癌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进而在口腔白斑患者中开展了一个随机临床实验,结果发现增生平(每日叁次,每次4片,持续8—12个月)在68%的患者中减少了口腔病变的大小,而在安慰剂组只有17%(P<0.01)。这些结果显示增生平可能是一种强效的人口腔癌化学预防试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癌化学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1].邹剑铭,张英.中医药与癌化学预防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新药杂志.2014
[2].王嫣,尤明.增生平用于口腔癌化学预防(英文)[J].化学进展.2013
[3].金苹,谭晓斌,刘文博,贾晓斌.中药的癌化学预防靶点与研究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
[4].李芳,孙正.Garcinol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
[5].李芳,孙正.夏枯草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
[6].龙奇达,熊绍权,赵霞.槲皮素的癌化学预防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
[7].徐力,王明艳,许冬青,周春祥.叁物白散加味方癌化学预防作用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
[8].汪颖,潘献柱,王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
[9].陆茵.胃癌基因表达谱及原花青素癌化学预防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
[10].罗玲,吴凯南.槲皮素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