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体论文_王图锦,周富春,潘瑾,刘雪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型水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体,藻类,遥感,原位,高原,巢湖,引物。

大型水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图锦,周富春,潘瑾,刘雪莲[1](2019)在《大型溞与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典型浮游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牧食生态关系,选取有毒藻和无毒藻富营养化水体水样,分析测试藻类与大型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有毒藻水样对大型溞的生长繁殖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在有毒藻水样原液中大型溞体长最大仅为1.18mm,仅为无毒藻水样对照组大型溞最大体长的52.91%,且最长寿命仅为1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d。无毒藻水样对照组中大型溞累积产幼量为71个,随着有毒藻浓度的上升大型溞产幼量逐渐下降,在高浓度有毒藻水样下完全丧失繁殖能力。在较低浓度有毒藻水样中,大型溞表现出对有毒藻的抗性,基本能够正常生长繁殖,24h藻类去除率达到45.61%。研究表明在有毒藻浓度较低的条件下,虽然大型溞的生长繁殖受到一定抑制作用,但大型溞还能够维持种群的生存繁衍,对藻类维持足够的摄食压力,可有效控制藻密度。(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07期)

王德明,吴月月,孙华东,田善君[2](2019)在《永莲隧道大型承压含水体探查及处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永莲隧道施工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多次发生突水突泥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文章通过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法与超前钻孔探查法确定承压不良地质含水体的空间位置、展布形态以及富水性等,并根据探测结果采取左洞重点涌水钻孔的小偏角原位扫孔注浆、含水体区域的左洞加密钻孔注浆、重点区段的帷幕加固圈加厚处理以及右洞工作洞室钻孔泄水释能并注浆的方法进行左右洞联合处治。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实际开挖效果表明,采用左右洞联合处治方法,承压含水体处治效果良好,含水体区域岩体的强度、稳定性及渗透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隧道顺利安全地通过了F_2断层破碎带。(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高炜程,李修岭,胡长伟,申恒伦[3](2018)在《沂蒙山区大型水库水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悬浮物(TSS)含量作为衡量水质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水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一个重要体现。文章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云蒙湖11个采样点,分析了云蒙湖TSS的时空分布特征、组成、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透明度平均值为64.22 cm,变化范围为15~145 cm;云蒙湖TSS浓度季节变化和区域变化显着,TSS含量变化在2.44~125.00 mg/L之间,平均值为21.24 mg/L。总体上沿水流方向,由入湖区向湖泊区递减,水库总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TSS含量最高值出现在2015年夏季,其平均值为36.01 mg/L。云蒙湖水体中无机悬浮物(NVSS)和有机悬浮物(VSS)所占悬浮物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9.09%和49.01%,但是TSS组成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两个支流的入湖区主要以NVSS为主,而对于湖泊区,则是VSS占优势。悬浮物来源兼具外源性和内源性,内源性有机碎屑占水体有机颗粒的较大部分。水体中TSS与Chl.a、TP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VSS与Chl.a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S2期)

李大庆[4](2018)在《全球大型湖库富营养化水体个数占比已达63%》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大庆)内陆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获得世界首幅全球大型湖库营养状态分布图,发现全球大型湖库水体的总个数中已有63%呈富营养化状态。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环境遥感》(Remote Se(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0-22)

马进,何文辉,彭自然,华雪铭,冯悦[5](2018)在《大型溞-苦草配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修复实践中两种以上生物联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浮游动物、沉水植物代表,建立溞-草配合处理系统,以苦草处理为对照组,富营养化水体为空白组,研究处理过程中水质指标、底泥指标、水草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溞-草系统水和底泥质量指标优于苦草组,水体总氮、总磷、氨氮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7%、88%、96%,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0%、70%、86%;底泥总氮去除率39%,总磷去除率38%,27 d即水清见底,苦草生长率达740%。而对照组水体总氮、总磷、氨氮最终去除率分别为35%、33%、57%,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5%、30%、57%,底泥总氮去除率40%,总磷去除率32%,48 d内未见底,苦草生长率为470%。因此,大型溞促进悬浮物沉降、有利于苦草生长以及稳定系统,溞-草系统配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能力大于单一的水草系统,溞-草系统能更快地提高水体透明度,苦草生长率更大,更易保持稳定,实验结果为指导生态修复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缪栋,苏蕾,张倩倩,包卫洋,龚骏[6](2018)在《养殖水体叁种大型爆发性海洋藻类孢子/配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大型海洋藻类在近海养殖环境中快速生长且容易形成青苔,严重威胁到养殖生物的安全并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检测青苔孢子的数量与动态,理解青苔爆发的环境生态学机制是防控与预警的基础。使用PCR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对非爆发期的生物量进行检测,是监控有害藻类的有效方法。本工作针对海参养殖池塘叁种常见的青苔藻(两种石莼Ulva cf.linza,Ulva sp.和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设计了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为靶区域的种类特异性PCR引物,通过藻类和环境水样DNA对照实验检验其特异性和适用性。本工作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养殖水体中藻类孢子/配子体含量,并实验得出该方法在叁种藻类中的最低检出量,可最低检出200~400ITS rDNA拷贝。使用qPCR方法对烟台海参养殖水体2014年12月—2016年3月6个季度环境水样中的萱藻孢子/配子进行了定量检测,发现样品中萱藻孢子/配子ITS拷贝数的季节变化与青苔爆发规律呈现较高的吻合度,萱藻爆发前期伴随水体中孢子/配子量的增高,初步显示藻类爆发可用qPCR方法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张煜轩[7](2018)在《大型溞对抗生素与水体悬浮颗粒物复合胁迫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不断进入水环境中,水体中存在的颗粒物能够与抗生素相互作用并成为其载体,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相应的毒性效应,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为了研究颗粒物和抗生素对水环境中浮游动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课题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实验对象,通过分析单一和混合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氟苯尼考:FLO)、普通粒级水体颗粒物(NP)、纳米粒级水体颗粒物(NNP)以及颗粒物与抗生素复合作用下,大型溞生长、繁殖以及氧化应激和损伤等参数的变化,探讨大型溞对悬浮颗粒物与抗生素胁迫的响应,得出如下结论:(1)25℃暴露下单一和混合氯霉素类抗生素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比20℃暴露下更大。在20℃和25℃暴露下,单一氯霉素类抗生素对大型溞毒性大小分别为CAP>FLO>TAP和CAP≈FLO>TAP;混合氯霉素类抗生素中毒性最大暴露组分别为CAP+FLO(306.3 mg/L)和CAP+TAP(42.1 mg/L)。较高急性毒性温度下(25℃),长期暴露于FLO中的大型溞受到的毒性影响较CAP和TAP更大;氯霉素类抗生素对大型溞CAT活性和GSH水平的影响无显着规律;大型溞MDA含量在低浓度(0.001 mg/L和0.001+0.001 mg/L)CAP、TAP+FLO和CAP+TAP作用下显着增加。(2)大型溞的正常生存在低浓度(≤50 mg/L)NP暴露过程中受到抑制,而在高浓度(≥100 mg/L)暴露中不受影响。10 mg/L和200 mg/L的NP均能够增加CAP和TAP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而10 mg/L NP可以增加CAP+TAP的急性毒性,200 mg/L NP能够减小CAP+TAP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大型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在CAP+NP(10 mg/L)和TAP+NP(200 mg/L)复合胁迫下均受到显着抑制;CAP+TAP与NP复合时,几乎所有浓度组中大型溞CAT活性和GSH水平均受到显着诱导。大型溞MDA含量在TAP(50 mg/L)、CAP+TAP与不同浓度NP复合胁迫下均显着增加。(3)大型溞的正常生存在低浓度(≤10 mg/L)NNP暴露过程中受到抑制,而在高浓度(≥50 mg/L)暴露中不受影响。10 mg/L NNP可以增加CAP的急性毒性,200 mg/L NNP能够减小其急性毒性;10 mg/L和100 mg/L NNP均能够增加TAP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而不同浓度NNP存在下均可以减小CAP+TAP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CAP(0.001 mg/L)、CAP+TAP与NNP复合胁迫下大型溞CAT活性和GSH水平均受到显着诱导;TAP与不同浓度NNP复合胁迫对大型溞GSH水平几乎无影响,而当TAP与100 mg/L NNP复合时其对大型溞CAT活性有显着诱导作用。CAP与不同浓度NNP复合胁迫中大型溞MDA含量随CAP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TAP与不同浓度NNP复合胁迫对大型溞MDA含量的影响趋势相反,CAP+TAP+NNP复合胁迫中大型溞MDA含量均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5-30)

冯悦[8](2018)在《大型溞对水体中氮元素的转移利用及其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藻溞系统中大型溞对氮元素转移利用的研究配制5种不同氮磷比的藻溞系统N0(4:1)、N1(8:1)、N2(16:1)、N3(20:1)和N4(24:1),观察藻溞系统中大型溞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检测氮含量和叁态氮含量,探讨藻溞对氮元素的转移利用规律。结果显示:实验开始后N0、N1、N2和N3四组中大型溞数量变化趋势相同。N0组大型溞数量在day1和day2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其他时间测得数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N1组day1、2、4大型溞数量差异不显着。N2和N3组相比前两组大型溞的增长趋势有延迟现象,在day7后大型溞出现数量增加现象;N2组大型溞数量在实验day14才与其他各组出现显着性差异,N4组各时间节点测定数值均有显着差异。大型溞的摄食行为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抑制,抑制作用随藻密度升高而下降,N4组有毒铜绿微囊藻密度达到1.36*10~7cell/ml时,大型溞全部死亡。随着各实验组氮含量的增加,藻体中氮含量随之升高,大型溞在摄食铜绿微囊藻后其体内氮含量也随之增加。各组水体中总氮和亚硝态氮含量都有下降趋势,但是净化效果不明显。硝态氮含量各组随时间变化均有升高再降低现象,在N4组中硝态氮含量增加最快,增加速率最低的为N0组。对N0、N1、N2和N3两两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只有N0组与N3组出现显着性差异。系统中各组水体的氨氮含量随着时间变化都呈现下降趋势,对各组氨氮含量变化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N0、N1、N2叁组之间两两比较,N3与N4组进行比较,均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N2与N3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比的藻溞系统中均可以将水体中的氨氮作为生存的氮源,与此同时,藻溞系统能够将不同形式氮源相互转化,在藻密度适宜条件下转化含量随着氮磷比的增加而增加。2.大型溞对污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氮含量的影响大型溞能够摄食水体中的悬浮物,同时能够影响水体中的氮营养盐的含量。本实验探讨了在实验周期15天内大型溞对城市河道中污水悬浮物含量的影响,并且对水体中营养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型溞的密度逐步增加,在day1与day3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其他天数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第12天达到最高值(238 inds/l)。对照组S0的悬浮物含量上下波动,处理组S1与S0组波动趋势相似。在实验day1-4天中,S1组大型溞密度由低到高,悬浮物含量波动较大,但在day4达到最高(79.5 mg/l),在第5-10天悬浮物含量下降,最小值出现在第day10,为45.25 mg/l。实验后期(day6-12)S1组总氮含量低于S0组,但总氮的去除效果与S0组差异不显着。实验开始day1-6,随着大型溞数量的增加处理组氨氮先降低后升高;在day9,水体中氨氮含量达到最高值(39.61 mg/l),远远高于对照组。硝态氮含量在S0组呈现明显的波动现象,day6天达到最低值;S1组实验开始后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初始值,最大值出现在day11(42.54 mg/l)。亚硝态氮含量S0组与S1组变化趋势相同,S0组最高值为20.91 mg/l,S1组最高值为26.46mg/l。对S0与S1组各组同时间叁态氮含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此角度结果表明,两组对水体中叁态氮含量的变化除day9以外,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大型溞适合在含有悬浮物的城市污水中生存,低密度的大型溞能够降低水体中的总氮含量。3.大型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作为渔用饲料原料的潜在利用价值为了评估大型溞(Daphnia magna)在渔用饲料中的的营养价值,测定了不同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和夏季污水中大型溞风干样的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各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水分含量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冬季最高为5.14%,夏季最低为2.51%(P<0.05);夏季污水中大型溞水分含量(9.12%),显着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人工培养的大型溞粗蛋白含量30.93%~50.21%,在不同的季节也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冬季人工培养、夏季污水大型溞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测定的15种氨基酸含量在各季节中差异显着,冬季最高(36.65%),夏季最低(24.74%);夏季污水中氨基酸含量41.79%,9种必需氨基酸占22.15%,赖氨酸含量达到3.4%,蛋氨酸的含量为1.14%,苏氨酸含量为2.45%。大型溞粗脂肪含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显着(P<0.05),冬季最高(18.88%),秋季最低(4.19%),夏季污水与冬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无显着性差异。秋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与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为17%,所有大型溞均没有检测到花生四烯酸和亚麻酸。重金属铬、铜和锌、铅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夏季污水、秋季、春季、夏季人工培养大型溞;夏季污水和冬季人工培养大型溞未检测到铅元素,所有大型溞均没有检测到镉元素。除铬外,铜、铅、砷和锌的最低含量均出现在夏季污水大型溞中。研究表明,大型溞蛋白质、脂肪营养丰富,而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且重金属潜在毒性较低,作为渔用饲料蛋白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更高。4.大型溞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肝胰腺功能的影响大型溞是富营养水体中一种常见的浮游动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以保护环境,并减少水产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本实验探讨了大型溞部分替代饲料中的鱼粉对罗氏沼虾生长、体组成、肝胰腺功能以及哪些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含有30%鱼粉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D0),分别用5%(D5)、10%(D10)、15%(D15)和20%(D20组)的大型溞风干样替代基础饲料中的鱼粉,共配制出5种近似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结果显示,除D10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外,其余组的特定生长率各替代组存活率显着高于D0组,最大值为D15组;饲料系数有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各组均低于D0组。罗氏沼虾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最高分别是D15、D0和D0组;D15组肌肉灰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测定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各组肝胰腺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差异显着(P<0.05),呈先降后升趋势,最低值为D10组;肝胰腺丙二醛含量D10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D20组含量最低;血清丙二醛含量各替代组显着低于D0组(P<0.05);谷草转氨酶活力各替代组不同程度地小于D0组;谷丙转氨酶活力D0组与D5组差异不显着,但是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碱性磷酸酶活力出现组间波动性变化(P<0.05)。测定鳃TollmRNA和NFKBmRNA表达量、肝胰脏HSP70mRNA表达量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鳃TollmRNA和NFKBmRNA表达量在各组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肝胰脏HSP70mRNA表达量随大型溞用量的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是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研究表明,用10%的大型溞替代鱼粉不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用10%-15%的大型溞等蛋白替代鱼粉在保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的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蛋白营养价值。罗氏沼虾饲料中使用不超过20%大型溞替代鱼粉虽引起了罗氏沼虾不同程度的应激,却有利于肝胰脏的健康,上述效应与Toll mRNA和NFKBmRNA的表达无明显关联。。5.大型溞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饲料的营养水平能够对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产生影响,但是有关于饲料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实验通过利用添加0%,10%和15%大型溞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配制成近似等氮等能的叁组饲料D0,D10和D20。结果显示:D0组与D20组在Ace和Chao的表达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D10在Ace,Chao表达上显着高于A组与C组。Shannon指数的数值对比D0<D20<D10,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Simpson指数D0>D10>D20,也无组间显着性差异。叁组罗氏沼虾的虾肠道微生物中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占50%左右,第二优势菌群为软皮菌类Tenericutes,占25%左右。随着饲料中大型溞含量增加鱼粉用量的下降,肠道菌群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D0组主要优势属为条件致病菌气单孢菌属Aeromonas,随着大型溞含量的增加其在种群中优势程度不断降低,D0(33.80%)>D10(17.48%)>D20(3.61%),可能致病性乳球菌Lactococcus(6.61%)占比增加,假丝酵母菌Candidatus-Hepatoplasma所占比例为D10(25.91%)>D0(25.94%)>D20(22.48%)。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溞替代鱼粉使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在物种多样性上变得更为复杂;气单孢菌属丰度的降低,可能会降低罗氏沼虾在水体中因为环境改变导致气单孢菌属成为致病菌的风险,乳球菌属的增加则可能引起罗氏沼虾存活率的下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4-03)

李骏飞,周炜峙,杨磊叁[9](2018)在《大型截污渠箱在广州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是实现流域范围内彻底"控源截污"。广州均禾涌大型截污渠箱工程是"控源截污"的典型案例,通过在河底设置大型截污渠箱,彻底截流旱季污水及初期雨水,减轻水体污染,提升河涌水质。通过对该工程污染源的调查及水量分析,介绍了截污渠箱及其入流井的具体布置方式,以供其他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01期)

杨继田[10](2017)在《一种快速治理大型水体复杂广谱污染的技术方法(上报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案在大量小子样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物质滤料的封闭式原位水体透析技术与污泥烧结减量、减害后原位封存技术的快速治理大型水体复杂、广谱污染(营养盐、重金属、过量藻类孢子及微生物)的技术方法,属于工程方法上的原始技术创新。(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期刊2017-10-20)

大型水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西永莲隧道施工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多次发生突水突泥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文章通过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法与超前钻孔探查法确定承压不良地质含水体的空间位置、展布形态以及富水性等,并根据探测结果采取左洞重点涌水钻孔的小偏角原位扫孔注浆、含水体区域的左洞加密钻孔注浆、重点区段的帷幕加固圈加厚处理以及右洞工作洞室钻孔泄水释能并注浆的方法进行左右洞联合处治。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实际开挖效果表明,采用左右洞联合处治方法,承压含水体处治效果良好,含水体区域岩体的强度、稳定性及渗透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隧道顺利安全地通过了F_2断层破碎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型水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图锦,周富春,潘瑾,刘雪莲.大型溞与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相互作用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2].王德明,吴月月,孙华东,田善君.永莲隧道大型承压含水体探查及处治方法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9

[3].高炜程,李修岭,胡长伟,申恒伦.沂蒙山区大型水库水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4].李大庆.全球大型湖库富营养化水体个数占比已达63%[N].科技日报.2018

[5].马进,何文辉,彭自然,华雪铭,冯悦.大型溞-苦草配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8

[6].缪栋,苏蕾,张倩倩,包卫洋,龚骏.养殖水体叁种大型爆发性海洋藻类孢子/配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张煜轩.大型溞对抗生素与水体悬浮颗粒物复合胁迫的响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8

[8].冯悦.大型溞对水体中氮元素的转移利用及其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8

[9].李骏飞,周炜峙,杨磊叁.大型截污渠箱在广州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8

[10].杨继田.一种快速治理大型水体复杂广谱污染的技术方法(上报稿)[C].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17

论文知识图

大型水体下开采安全性评价的层...海域扩大区位置示意大型水体设计暴露于含不同络合剂的水体中大型水蚤...双齿围沙蚕、菲律宾蛤仔和长牡蛎存活...4-6晋江市入风口示意图4.3.2...

标签:;  ;  ;  ;  ;  ;  ;  

大型水体论文_王图锦,周富春,潘瑾,刘雪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