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桦[1]2004年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改变及β-受体阻滞剂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叁大杀手之一。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原发性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人群老龄化,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65岁人群中,6%~10%有心衰;在住院的心衰患者中80%年龄在>65岁。老年人心衰发病率高的原因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近二十年来的研究工作强调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也有许多报告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在心衰的进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往的工作已观察到心衰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Fas、细胞间粘附分子-1、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改变以及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对可溶性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是新的氧化应激标志物。已知AGE可导致长寿命的细胞基质成分发生结构改变,引起组织僵化,在老年人群中的水平升高。组织、细胞中AGE的积累,影响蛋白质、脂类、核酸的结构,造成这些物质生物学功能的改变,是临床上老年性疾病的病理基础之一。我们发现AGE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并与刺激时间和剂量成正相关。然而有关AGE、AOPP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本研究观察了心衰病人血液AGE、AOPP、C-反应蛋白(CRP)、脑利钠肽(BNP)和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的变化,并通过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和卡维地洛(达利全)的不同干预治疗,比较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神经内分泌、心功能、心室重构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试图为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有益的临床资料和思路。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包括叁个部分:实验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氧化蛋白产物、C一反应蛋白和血浆脑利钠肤、精氨酸加压素的改变;实验二,p一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影响;实验叁,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血液精氨酸加压素、脑利钠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改变及对治疗的反应。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CHF心功能n一IV(NYHA)患者203例,年龄18~86岁,平均(60.8士12.8)岁。检测AGE(CML)、AOPP、BNP、AvP、CRP和超声心动图。其中对126例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用药的基础上分为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和未用p一受体阻滞剂叁个治疗组,分别于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进行随访。血清AGE(CML)的含量测定采用竞争ELISA法;血清AO即的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血浆BNP、AVP的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血清CRP的含量测定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一、第一部分研究结果1、基础状态下,心力衰竭组(n二203例)血清AGE(CML)[(2.79士2.06) mg/L比(0 .90士0.67)mg/L]、AOPP[(57.35士27.69)umol/L比 (35.22士8.16)umol/L」、CRP[(13.70士14.33)mg/L比(5.38 士2.18)mg/L]和血浆BNP[(385.43士295. 35)ng/L比(36.32士 17.98)ng/L]、AVP[(35.34士21.78)ng/L比(56.89士19.51)ng/L] 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n=54例)(p均<0 .05),且随心功能恶化含 量明显增加:NYHA 11、m、IV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g/L)(224.09 士219.51、463.48士241.47、639.69士354.62)、AVP(ng/L)(6.23 士4 .12、 7.54士4.24、8.29士5.87)和CRP(mg/L)(8.64士6.21、15.76 士17.34、22.71士16.61)的含量都存在显着差异(夕均(0.05);NYHA IV级患者血浆AGE(CML)(mg/L)(4.25士2.46与2.37士1.92、2.68 士1 .82)和AOPP(umol/L)(66.29士27.95与51.21士21.31、60.60 士32.15)的含量显着高于 NYHA 11、111级者(户均<0.05)。2、按年龄分组,妻60岁心衰组AGE(CML)、AO即血清含量升高(只0.05); 按病因分组,血清AGE(CML)在冠心病、扩心病和高血压组较风心 病和其他组升高(只0.05或0.01),其中冠心病、扩心病与高血压组 4 相比较存在差异(只0.05),冠心病和扩心病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 义;扩心病组BNP高于其它组(只0.05),余指标无明显差异;伴糖 尿病心力衰竭组血清AGE(CML)、AOPP含量较不伴糖尿病组为高,但 无统计学意义;伴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组血清C即含量高于不伴肺部 感染组(只0.05)。3、按LVEF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成0.4组和>0.4组,前者各项指标均高 于后者,其中AGE、AOPP和BNP含量增高,有统计学意义(只0.05), 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4、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AGE与AO即呈显着正相关(厂0.325, 只0.001),AGE与AOPP均与LVEF呈负相关(厂一0.424,只0.01: 厂一0.356,只0.01);BNP与AVP呈显着正相关(厂0.525,只0.01), BNP和AVP均与LVEF呈负相关(厂一0.337,只0.01:厂一0.172, 只0.05)。CRP与LVEF呈负相关(厂一0.156,只0.05),与LVEDD呈 正相关(r=0.313,只0.01),CRP与AGE、AOPP无明显相关。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1、随访及用药情况:叁组的基线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未用p一
冯晔囡, 肖晗, 张幼怡[2]2019年在《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心脏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脏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相互平衡,维持并调节心脏能量代谢、心率及血压。多种心脏病理状态均存在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衡,表现为增强的交感神经活性及受抑制的副交感神经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会引起心脏炎症反应。适度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心脏清除损伤组织并启动修复,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则可造成心脏损伤。近年来由于对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CAP)的认识,副交感神经在心脏中的抗炎作用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总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干预心脏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改变及β-受体阻滞剂的影响[D]. 贺桦. 第一军医大学. 2004
[2]. 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心脏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J]. 冯晔囡, 肖晗, 张幼怡. 生理学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