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译介论文-金寿铁

鲁迅作品译介论文-金寿铁

导读:本文包含了鲁迅作品译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鲁迅作品,鲁迅研究,鲁迅小说,《鲁迅全集》,李陆史,关于鲁迅,鲁迅文集,短篇小说集,《狂人日记》,狂人日记

鲁迅作品译介论文文献综述

金寿铁[1](2018)在《鲁迅作品译介在韩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韩国人民来说,鲁迅的名字是熟悉的、亲切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重视鲁迅的文学成就,更是因为他们重视鲁迅的精神。20世纪20—30年代,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韩国抵抗运动家、诗人吴相淳和李陆史等曾多次拜访鲁迅,聆听先生的教诲,并一起讨论对文学和人生的感悟。韩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9-17)

杨慧颖,聂渔樵[2](2017)在《20世纪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较于欧美及日韩,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起步较晚,但经过邓台梅、张政等一代代越南着名文学家、翻译家的不懈努力,以及越南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胡志明乃至越南教育界对于鲁迅文学作品、鲁迅精神的推崇,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逐渐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研究成果亦是可圈可点。虽然越南的鲁迅研究及相关作品出版难以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但鲁迅精神无疑是中越两国人民跨越历史隔阂、推动友好交流的最坚实的文化基础。(本文来源于《文学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聂渔樵,林敏洁[3](2017)在《20世纪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其经典文学作品也经由多种途径被引介入泰,先后在泰国知识界两度掀起"鲁迅热",成为中泰关系史上一件文化盛事。2010年中泰建交35周年之际,泰国知名网站"经理人报"(www.manager.co.th)曾评出中泰关系史上的35件大事,其中,鲁迅作品《阿Q正传》泰文版在泰出版一事位列其间,鲁迅在泰影响之巨可见一斑。总体而言,20世纪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泰传播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刘嘉[4](2016)在《《中国文学》生存心态引导下的翻译策略调整——以鲁迅作品的译介(1951—1976)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和"生存心态"为概念工具,对1951至1976年《中国文学》的中英文编辑在鲁迅作品译介中的阶段性策略调整以及贯穿其中的生存心态进行了描述与反思。中英文编辑的策略调整并非政治意识形态机械操控下的产物,而是基于一种融社会性和主体性于一体的生存心态——既恪守政权场域的逻辑,又争取契机以呈现文学翻译场域独有的运作规则;既遵从"政治诉求优先"的生存经验,又将根植于秉性系统中的诗学价值、"信达雅"等理念或"幻象"予以现实条件下的竭力外化。概而论之,该生存心态既是主动中的被动,亦是被动中的主动,充分显露出行动者群体政治意识形态下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裴氏幸娟[5](2016)在《鲁迅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也是他逝世80周年。鲁迅是世界文坛上影响巨大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鲁迅研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国都颇受重视的。海外鲁迅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已多次举办,并且获得成功,发表的论文为数不少。可见,鲁迅至今在国外中国文学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地位,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鲁迅一生的创作早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很多国家出版。据统计,有叁十多个国家用五十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了鲁迅作(本文来源于《上海鲁迅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梁心爱,刘彬,李永芳[6](2016)在《译介中文化的杂合化趋势——以鲁迅作品杨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产生了文化全球化之说。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翻译作为文化全球化的桥梁,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探索文化翻译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鲁迅作品的杨译本实例,从文化层面探讨文化的翻译不仅仅是实现同质化的发展或适应异质化的趋势,文化的翻译呈现杂合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刘宇宁[7](2015)在《法国“原样派”对鲁迅作品的译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样派"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一个左翼前卫文学团体,其成员都为当下公认的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该团体的骨干成员们信仰马克思主义,赞同毛泽东思想,推崇鲁迅,以《原样》杂志为平台,积极译介鲁迅的作品,将他视为"文学革命"的导师。然而,"原样派"对鲁迅的关注,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带有鲜明意识形态特征的解读,旨在为自身的先锋文学实践确立理论依据。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也成为了他们冲破传统文学形式束缚的有力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团体的文学主张已然转变,而法国文学界对鲁迅作品的译介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学性。(本文来源于《法国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武玉明,廉亚健[8](2014)在《鲁迅对俄苏文学作品译介成就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青睐俄苏文学是因为中俄两国社会状况相似,都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小民族;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与鲁迅"为人生"的文学观相契合;苏联文学作品表现的反压迫的斗争精神鼓舞人心。其译介目的是启蒙国民意识、改进国民精神,以期救亡图存。鲁迅的俄苏文学译介分为晚清及民国初期,五四运动及上世纪20年代,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叁个历史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4年12期)

谷峰[9](2014)在《生态翻译学观照下鲁迅译介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材与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的视角阐释翻译现象,依据特定的具体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考究鲁迅对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指出鲁迅翻译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取材适应了当时中国"救救孩子"的特定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汉语世界儿童的心理特征。(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黄佳锐[10](2013)在《鲁迅为何译介颓废主义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的外国作品有200余种,涵盖14个国家,总字数在500万字以上。    鲁迅译介外国作品的选材和动机,通常的解释是通过翻译向中国读者介绍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进步作家和作品,希望借鉴别国的经验来(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3-11-07)

鲁迅作品译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较于欧美及日韩,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起步较晚,但经过邓台梅、张政等一代代越南着名文学家、翻译家的不懈努力,以及越南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胡志明乃至越南教育界对于鲁迅文学作品、鲁迅精神的推崇,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逐渐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研究成果亦是可圈可点。虽然越南的鲁迅研究及相关作品出版难以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但鲁迅精神无疑是中越两国人民跨越历史隔阂、推动友好交流的最坚实的文化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迅作品译介论文参考文献

[1].金寿铁.鲁迅作品译介在韩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2].杨慧颖,聂渔樵.20世纪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J].文学研究.2017

[3].聂渔樵,林敏洁.20世纪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J].小说评论.2017

[4].刘嘉.《中国文学》生存心态引导下的翻译策略调整——以鲁迅作品的译介(1951—1976)为例[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

[5].裴氏幸娟.鲁迅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J].上海鲁迅研究.2016

[6].梁心爱,刘彬,李永芳.译介中文化的杂合化趋势——以鲁迅作品杨译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

[7].刘宇宁.法国“原样派”对鲁迅作品的译介[J].法国研究.2015

[8].武玉明,廉亚健.鲁迅对俄苏文学作品译介成就概述[J].中国出版.2014

[9].谷峰.生态翻译学观照下鲁迅译介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材与翻译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黄佳锐.鲁迅为何译介颓废主义作品?[N].文学报.2013

标签:;  ;  ;  ;  ;  ;  ;  ;  ;  ;  

鲁迅作品译介论文-金寿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