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时钟论文-张萌

本地时钟论文-张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地时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P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多基准时钟合成,高精度时钟

本地时钟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1](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本地多基准时钟合成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基于单个原子钟的系统频率准确度难以突破10~(-12)量级,基于多基准时钟合成算法的系统无法同时显着改善时钟的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难以满足未来诸多领域超高精度时钟同步需求的问题,本文将多基准时钟合成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误差逆传播算法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本地多基准时钟合成算法,可以同时改善时钟源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禹泽[2](2018)在《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设计与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质量和气候改变与大气环境状态密切相关。每种污染物都有自己的光谱特征,通过光谱数据库和多组分光谱气体数值算法可以实现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星载光谱仪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反演空气污染的形成、演变和输送过程。遥感卫星环绕地球高速运行,微小的时间误差会导致巨大的观测误差,因此遥感设备需要设计本地时钟源对卫星平台时钟进行跟踪和倍频,输出的高精度本地时钟记录星载光谱仪起始曝光时刻。另一方面,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的遥感卫星由于通讯误码等原因导致卫星时钟不正常翻转造成的错误需要设计本地时钟源通过纠错策略进行校正。数字锁相环设计是时钟同步和倍频的关键技术,而长周期输入信号和大倍频系数从两方面增加了设计难度。基于卫星时钟和本地时钟授时误差互补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GPS秒脉冲同步和10 000倍倍频条件下快速锁定的数字锁相环设计方法,晶振的累积误差通过相位跟踪被有效抑制。在经典数字锁相环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调增益的放大模块,通过基于双D触发器型数字鉴相器改进的时序数字鉴相器和比例积分滤波器实现了对输入GPS秒脉冲的快速捕获和跟踪。通过建立时域、Z域和S域近似模型分析了数字锁相环的响应特性,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予以实现。针对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随机出现的不正常翻转、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星载设备光谱仪本地时钟源纠错策略。通过本地晶振计数产生本地秒脉冲和本地时间包分别与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比较,通过差值判断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状态,根据连续接收正常状态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个数判断其是否可信,进而做出决策决定本地秒脉冲和本地时间包是否与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同步,实现本地时钟的稳定输出。通过上位机和单片机模拟卫星平台,使用FPGA完成上述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设计,搭建实验室测试平台完成测试。通过运12机载试验飞机平台和机载光谱仪完成机载遥感平台的测试。实验表明,本设计实现的数字锁相环最短可以在5个输入时钟周期内进入锁定状态,稳定工作时每秒累积误差小于0.1ms,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稳定输出高频时钟,满足遥感设备时钟同步和倍频的需求。发生异常时,本地时钟可以使用惯性数据流实现稳定输出,卫星时钟恢复正常后,本地时钟亦可以在5个时钟周期内与其同步。对机载遥感图像的帧号和成像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决定系数为1,斜率误差在10-7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线性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4)

田禹泽,王煜,代海山,方华,刘文清[3](2017)在《基于数字锁相环的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针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由于通讯误码导致卫星时钟不正常翻转造成的错误,提出了纠错策略。基于卫星时钟和本地时钟授时误差互补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低频输入信号和大倍频系数条件下的数字锁相环(DPLL),利用数字锁相环使本地时钟跟踪卫星时钟秒脉冲的相位波动,实时消除本地时钟的累积误差。对该时钟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予以实现。实验表明,该设计实现的时钟源可以实时纠正卫星时钟出现的秒脉冲不正常翻转、秒脉冲丢失、时间包跳变、时间包丢失等错误,最短可以在5个输入时钟周期内进入锁定状态,稳定工作时每秒累积误差小于100μs,可作为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使用。(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裴旭明,李文艳,朱正航,康凯[4](2017)在《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的本地时钟和传感器节点的RTC时钟同步校准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传感器节点的功耗,应尽可能地让传感器节点在没有业务需求时进入休眠状态。由于传感器节点进入休眠状态后只有RTC时钟模块在运行,且RTC模块内部晶体振荡器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造成RTC时钟精度不高进而可能会导致传感器节点不能准确地在预设的时间被自动唤醒,无法完成与汇聚节点的通信业务。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的本地时钟和传感器节点的RTC时钟同步校准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以往直接对传感器节点内部RTC模块的晶体振荡器进行温度参数补偿的做法,并由传感器节点根据汇聚节点的本地时钟来调整自己的RTC时钟,以便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的时钟动态地保持一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张大帅,葛文萍,车全江,赵俊飞[5](2016)在《基于IEEE1588同步协议的本地时钟频率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消除本地时钟的频率漂移对IEEE1588时钟同步协议的影响,提高网络同步精度,提出运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对本地时钟频率进行控制的方法。将神经网络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的特点与PID控制相结合,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提高控制精度。在控制器结构中添加移动平均滤波模块,抑制本地时钟的不确定性频率抖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着提高PTP的同步精度,具有较强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6年02期)

刘硕,张丽,张磊[6](2014)在《本地时钟修正对相位平滑伪距的影响及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相位平滑伪距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用精度高的载波相位测量值作为辅助信息,以使码测量值上的大的随机误差得以平均,从而提高伪距观测定位精度。由于接收机大多使用精度较低的晶振作为时钟,所以需要一定频率的修正本地时钟已保证本地时钟的准确性。但是修正本地时钟后载波相位和伪距都会产生跳变,对于普通伪距单点定位,此跳变只会反应在钟差中,而不会对定位结果产生影响。但对于平滑伪距的单点定位,此跳变会使该时刻的伪距增量和载波相位增量不同,而使平滑滤波器无法正常工作,所以需要做人为的补偿和修正。文章介绍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原理,并分析了如何利用积分多普勒的方法直接利用中频载波相位快速平滑伪距。对于修正接收机本地时钟对平滑影响,文章做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并提出对其补偿的方法。利用B1频点模拟源对伪距精度进行评测,得出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可有效提高伪距精度,随着平滑时间常数的增大伪距精度的方差会随之减小,但非GEO卫星会产生固定偏差。同时验证了文章中对修正本地时钟时补偿平滑伪距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7 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期刊2014-05-21)

张治炼[7](2012)在《基于GPS授时的本地同步时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许多同步系统需要有一个高精度、稳定的参考工作时钟。同时,各子系统和主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控制需要进行时钟同步。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了基于GPS授时的本地同步时钟的设计及应用。为了完成本地同步时钟的设计及应用,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了GPS授时原理及基带算法。先是从GPS信号的捕获和跟踪入手,通过GPS软件接收机跟踪得到了用于GPS授时的C/A码码相位;然后对GPS授时时钟的获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GPS授时的电离层误差。为后文使用GPS授时进行本地同步时钟的设计打下基础。然后,利用GPS授时在FPGA中进行本地同步时钟的设计。用恒温压控晶振输出的时钟脉冲对GPS秒脉冲计数,进行粗略测量;再利用FPGA的进位链延迟线对短时间间隔内插,进行精细测量,精细测量的分辨率可达到约200ps。通过粗略测量和精细测量相结合,得到测量GPS秒脉冲的测量差值,即相位差。用Kalman滤波算法对相位差滤波,消除了相位差的抖动和噪声。把相位差经DAC转换为模拟电压,用来校正恒温压控晶振的输出频率,使得本地时钟同步于GPS秒脉冲,即本地同步时钟可以达到GPS时钟的精度。最后,在分布式网络用户系统中进行本地同步时钟的应用。服务器使用本地同步时钟,客户机利用NTP协议与服务器取得同步。再使用NTP协议中时钟偏差的滤波算法,提高了时间同步的精度和稳定度。(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7-01)

周伟光[8](2009)在《网络时钟源本地时钟单元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电力、石化、金融业、广电业、交通业、军事等需要在大范围保持计算机的时间同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向用户提供授时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网络时钟源将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网络时钟源是通过网络向用户发送同步报文来进行时间同步的,同步报文含有准确的时间刻度,它将用户端的时间统一起来,网络时钟源的本地时钟单元能否提供准确的时间刻度是时间同步的关键。传统的采用驯服晶体振荡器的方法可以消除晶振频率偏差给时间刻度产生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是模拟的,存在受环境影响大、体积大、实现起来复杂、不利于系统集成等缺点。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加法器的时钟,通过调整加法速率来消除晶振频率偏差给时钟走时带来的误差,它不仅能产生准确的时间刻度,而且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不可用时,仍然能提供准确可靠的时间刻度,达到守时的目的。针对该方案,本文完成了基于加法器时钟单元和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TDC)的逻辑设计,并将它们封装成基于Avalon总线的组件,搭建了基于Nios II软核的硬件系统。采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对GPS接收机秒脉冲信号抖动进行了处理,有效的消除了抖动带来的影响,在测试平台上完成了GPS接收机以及晶体振荡器特性的研究,最后实现了网络时钟源的本地时钟单元,经过测试表明,时钟单元能产生准确的时间刻度和具备一定的守时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许剑新,冯冬芹[9](2008)在《基于本地时钟自校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TPSN同步协议和造成时钟偏差不确定性的各种因素,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的特点及其对时钟同步算法精度的要求,针对TPSN未对时钟频率漂移进行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节点本地时钟自校正方法,并设计了平均时钟偏差指标对一个同步周期内时钟精度进行评价。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易于实现,在保证同步精度的同时可以延长同步周期,减少同步开销,节约了能耗。(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戴锦友,余少华[10](2008)在《以太网电路仿真业务中基于本地时戳的自适应时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以太网电路仿真业务中使用的时钟同步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普通自适应时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时钟方法——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本地时戳方法。该方法可归于基于时戳的自适应时钟方法,但不需要在网络上传送时戳信息。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本地业务时钟和计数器得到表示远端和近端业务时钟的时戳信息(本地时戳)。通过统计运算将时戳信息变换成满足卡尔曼过程和测量方程的随机序列,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从该随机序列中过滤噪声,得到真实时戳。利用得到的时戳信息调节压控振荡器,从而使本地业务时钟跟踪远端业务时钟。设计了仿真设备实现本方法以及普通自适应时钟方法,并搭建测试拓扑进行评估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综合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本地时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气质量和气候改变与大气环境状态密切相关。每种污染物都有自己的光谱特征,通过光谱数据库和多组分光谱气体数值算法可以实现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星载光谱仪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反演空气污染的形成、演变和输送过程。遥感卫星环绕地球高速运行,微小的时间误差会导致巨大的观测误差,因此遥感设备需要设计本地时钟源对卫星平台时钟进行跟踪和倍频,输出的高精度本地时钟记录星载光谱仪起始曝光时刻。另一方面,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的遥感卫星由于通讯误码等原因导致卫星时钟不正常翻转造成的错误需要设计本地时钟源通过纠错策略进行校正。数字锁相环设计是时钟同步和倍频的关键技术,而长周期输入信号和大倍频系数从两方面增加了设计难度。基于卫星时钟和本地时钟授时误差互补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GPS秒脉冲同步和10 000倍倍频条件下快速锁定的数字锁相环设计方法,晶振的累积误差通过相位跟踪被有效抑制。在经典数字锁相环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调增益的放大模块,通过基于双D触发器型数字鉴相器改进的时序数字鉴相器和比例积分滤波器实现了对输入GPS秒脉冲的快速捕获和跟踪。通过建立时域、Z域和S域近似模型分析了数字锁相环的响应特性,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予以实现。针对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随机出现的不正常翻转、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星载设备光谱仪本地时钟源纠错策略。通过本地晶振计数产生本地秒脉冲和本地时间包分别与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比较,通过差值判断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状态,根据连续接收正常状态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个数判断其是否可信,进而做出决策决定本地秒脉冲和本地时间包是否与GPS秒脉冲和广播时间包同步,实现本地时钟的稳定输出。通过上位机和单片机模拟卫星平台,使用FPGA完成上述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设计,搭建实验室测试平台完成测试。通过运12机载试验飞机平台和机载光谱仪完成机载遥感平台的测试。实验表明,本设计实现的数字锁相环最短可以在5个输入时钟周期内进入锁定状态,稳定工作时每秒累积误差小于0.1ms,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稳定输出高频时钟,满足遥感设备时钟同步和倍频的需求。发生异常时,本地时钟可以使用惯性数据流实现稳定输出,卫星时钟恢复正常后,本地时钟亦可以在5个时钟周期内与其同步。对机载遥感图像的帧号和成像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决定系数为1,斜率误差在10-7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地时钟论文参考文献

[1].张萌.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本地多基准时钟合成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19

[2].田禹泽.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设计与研发[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3].田禹泽,王煜,代海山,方华,刘文清.基于数字锁相环的星载光谱仪本地时钟源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

[4].裴旭明,李文艳,朱正航,康凯.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的本地时钟和传感器节点的RTC时钟同步校准的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7

[5].张大帅,葛文萍,车全江,赵俊飞.基于IEEE1588同步协议的本地时钟频率控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

[6].刘硕,张丽,张磊.本地时钟修正对相位平滑伪距的影响及补偿[C].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7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2014

[7].张治炼.基于GPS授时的本地同步时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

[8].周伟光.网络时钟源本地时钟单元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

[9].许剑新,冯冬芹.基于本地时钟自校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8

[10].戴锦友,余少华.以太网电路仿真业务中基于本地时戳的自适应时钟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8

标签:;  ;  ;  ;  

本地时钟论文-张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