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理解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理,江豚,铸型,南极,上颌,肌腱,弓弦。
病理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刘勋[1](2019)在《软组织内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软组织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病理证实的23例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声像图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解剖分型,记录病变病程长短、有无压痛、病变位置、大小、超声二维表现、血流情况、病理的大体切开标本形态以及病理的诊断结果,比较超声对于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结节性筋膜炎诊断差异性。结果:共23个病灶,19例表现为低回声,1例囊实混合回声,3例高低混合回声;根据镜下组织病理解剖部位可分为皮下型、肌内型、筋膜型,皮下型多位于深筋膜层,筋膜型多沿浅筋膜及脂肪间隔伸展,周围可见高回声,呈蟹足状或星状超声表现;23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12例,准确率约52.1%,肌内型4例,超声诊断1例,准确率25.0%,皮下型13例,超声诊断9例,准确性69.2%,筋膜型6例,超声诊断2例,准确性33.3%,皮下型超声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其它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结节性筋膜炎(NF)是一种软组织常见的假肉瘤性、自限性、反应性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生性病变[1],由Koernwaler于1955年首次以"假肉瘤性纤维瘤病"提出[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年人多见,以20-40岁最常见,多发生于皮下,起病较急、发展迅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往往以皮下包块就诊;根据组织病理解剖分型分为皮下型、肌内型、筋膜型,以皮下型多见。本次分析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的NF超声特征具体如下:(1)皮下型:超声检查多见,多位于脂肪层与肌层之间深筋膜,病变边界多较清晰,均匀低回声,形态规则,虽无包膜,但超声呈现深筋膜的假包膜现象,出现筋膜尾征征象。(2)肌内型:病变位于肌层内,边界多清晰,低回声,形态规则,无包膜,多数具有血流信号。(3)筋膜型:发生于皮下脂肪层,沿筋膜及脂肪小叶间隔延伸侵犯周围组织,故形成蟹足状或星状超声特征,周围可见高回声晕表现,此种表现可能与边缘小叶间隔纤维化及浸润性炎症改变有关[6]。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NF具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超声对于皮下型诊断准确率较高,但这必须基于超声检查医师对于软组织解剖层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的NF超声特征具有差异性,高频超声对于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皮下型的NF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总之对于皮下或肌间迅速生长的包块,结合病史及超声特征应考虑到NF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王方[2](2019)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上颌窦解剖生理及病理因素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用骨增量方式,如何促进窦内成骨、减小手术创伤以及提高种植成功率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焦点。充分了解和熟悉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安全、有效实施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基础和根本。由于上颌窦腔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底壁与牙根相邻,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此外,不同个体之间在窦底形态、窦腔大小,上颌窦膜厚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术前对上颌窦的解剖生理、病理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对于选择恰当术式,规避手术风险,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CBCT是目前进行种植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临床诊断工具。通过CBCT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事先了解上颌窦的形态、上颌窦膜厚度、有无上颌窦分隔?窦腔内有无病理改变?血管走行等与上颌窦底提升手术操作相关的重要因素。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根据CBCT影像对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与上颌窦解剖生理、病理相关因素进行了总结,为临床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叁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展会会刊》期刊2019-10-30)
安鹏,王瑜,冯伟,袁伟,王启然[3](2019)在《胎儿左侧异构综合征产前超声与病理解剖及血管铸型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尸体解剖及铸型技术对胎儿左侧异构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确诊左侧异构胎儿的超声、解剖及铸型资料并总结特征。结果下腔静脉离断100%(11/11),单心房81.8%(9/11),右室双出口72.7%(8/11),室间隔缺损72.7%(8/11),左心发育不良81.8%(9/11),主动脉弓缩窄或离断72.7%(8/11),降主动脉从肺动脉发出63.6%(7/11),两侧心耳呈左心耳形态72.7%(8/11),心率低并传导阻滞90.9%(10/11),肺分叶变异90.9%(10/11),多脾81.8%(9/11),中位肝100%(11/11)。超声漏诊1例下腔静脉离断,2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降主动脉从肺动脉发出,未能诊断8例两侧心耳呈左心耳形态,10例肺分叶变异,9例多脾。结论产前超声对左侧异构综合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产后解剖、血管铸型信息的回馈可补充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魏宝富,Ned,Amendola,M,D[4](2019)在《重度■外翻畸形病理解剖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2跖骨间隙结构复杂而富有弹性,对于维持■趾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随着■趾外翻,跖骨内收、跖骨头向内侧移位脱离籽骨,而籽骨复合体由于■收肌腱和跖骨间深横韧带的制约仍处原位~([1-3])。长期的■趾外翻畸形、外侧关节囊挛缩、外侧籽骨悬韧带粘连等严重影响跖骨头的复位。正确理解外侧籽骨、悬韧带、■收肌腱止点和跖骨间深横韧带在重度■外翻畸形的空(本文来源于《足踝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田金玉,李东禄,刘爱生,田静荷,徐克国[5](2019)在《重视局部解剖中的病理改变及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解剖学是继系统解剖学之后,与病理解剖学几乎同时开设的又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用作局部解剖的尸体标本许多是因病致死的,在局部解剖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器官结构有明显的病变或异常,通过对病变或异常器官位置、形态、病变特征的观察研究,可培养学生从正常到异常、从解剖到临床的纵向和横向思维能力[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习惯的形成[2,3]。(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17)
吴福星,熊杰,祝茜,王先艳[6](2018)在《一头食蟹海豹的病理解剖及死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食蟹海豹(Lobodon carcinophaga),又名锯齿海豹,是南极特有的海豹之一。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鳍足亚目(Pinniped),海豹科(Phocidae),食蟹海豹属(Carcinophagus),本属仅食蟹海豹一种(陈万青等,1992)。在南极地区,食蟹海豹是种群数量最多的鳍足类动物(Joiris and D’Hert,2016),其种群估计有1 500~3 000万头,广泛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上,呈环极状分布(Laws,1977,1984)。食蟹海豹喜(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新山,何新爱,雷金水,霍家润[7](2018)在《法医病理解剖鉴定文书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医病理解剖,或称法医解剖(forensic autopsy)是查明死因及相关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对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调处和审判并对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学教学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法医病理解剖司法鉴定文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案情简单或只用病历资料代替,尸解和病检的记录与描述及病理诊断不完整、准确、规范,部分鉴定意见不明确、具体、甚至结论有误;图照质量不高、取舍不当或无图照,文字和打印问题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各鉴定机构要高度重视法医解剖报告文书的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监督管理和质量监控,并加强尸体解剖立法工作,从法律上保证尸解及其报告文书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陈燃,张西斌,黄立新,蒋文华,糜励[8](2018)在《半自然水域一例死亡长江江豚的组织解剖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8月8日,我们对栖息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一头死亡雌性长江江豚进行了组织解剖和病理分析。结果发现该豚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没有发现明显病变、胃中无食物、肠道有淤血迹象。该豚体长156 cm,体重37 kg,皮下脂肪厚度在1.6~2.0 mm之间,明显偏瘦,左侧卵巢有一明显的妊娠黄体,表明该豚近期发生过早产或流产;肾上腺明显肿大,尸检判断该豚死亡原因为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及异常高温引发热应激反应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基于对该豚的组织解剖和病理分析,我们还对该水域内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和饲养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强,卢洁,张天民[9](2018)在《基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的颈椎病病理构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阐述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及疾病病理构架——网眼理论的基本内容,构建了颈段弓弦力学模型。在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颈段弓弦力学模型为物质基础,以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为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颈椎病病理构架,以此得出颈椎病的自我代偿存在着两套不同的修复路径:粘连、瘢痕和挛缩;硬化、钙化和骨化,并首次提出了针刀医学关于颈椎病分型诊疗研究的初步设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21期)
吴池华,王建国[10](2018)在《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患者临床病理解剖特点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特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患者临床病理解剖特点,以及其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并手术治疗的确诊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患者101例,测定患者初诊和术后的激素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解剖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患者的解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左右侧乳房病变的比例相当,双侧乳房病变所占比例很小,仅4例(占3.96%);另外病变的具体解剖部位以外上象限所占比例居多,其次为内上象限。患者雌二醇(E2)水平术后下降,与初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乳房病变患者术后E2水平最高(P<0.05)。肿瘤直径超过5 cm的患者初诊E2以及E2/孕酮(Prog)值最高,而且术后两个激素指标水平也高于更小肿瘤直径的另外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患者E2以及E2/Prog值均可见异常增高,同时会随着治疗或病情缓解而降低;双侧乳房病变可能恢复更慢,肿瘤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内上象限等不同解剖部位与患者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不大,患者激素水平的异常情况与肿瘤大小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病理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用骨增量方式,如何促进窦内成骨、减小手术创伤以及提高种植成功率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焦点。充分了解和熟悉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是安全、有效实施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基础和根本。由于上颌窦腔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底壁与牙根相邻,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此外,不同个体之间在窦底形态、窦腔大小,上颌窦膜厚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术前对上颌窦的解剖生理、病理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对于选择恰当术式,规避手术风险,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CBCT是目前进行种植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临床诊断工具。通过CBCT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事先了解上颌窦的形态、上颌窦膜厚度、有无上颌窦分隔?窦腔内有无病理改变?血管走行等与上颌窦底提升手术操作相关的重要因素。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根据CBCT影像对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与上颌窦解剖生理、病理相关因素进行了总结,为临床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理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1].刘勋.软组织内不同组织病理解剖分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诊断价值分析[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2].王方.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上颌窦解剖生理及病理因素考量[C].第二十叁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展会会刊.2019
[3].安鹏,王瑜,冯伟,袁伟,王启然.胎儿左侧异构综合征产前超声与病理解剖及血管铸型的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4].魏宝富,Ned,Amendola,M,D.重度■外翻畸形病理解剖1例[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19
[5].田金玉,李东禄,刘爱生,田静荷,徐克国.重视局部解剖中的病理改变及异常[C].第七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6].吴福星,熊杰,祝茜,王先艳.一头食蟹海豹的病理解剖及死因分析[J].兽类学报.2018
[7].陈新山,何新爱,雷金水,霍家润.法医病理解剖鉴定文书质量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8
[8].陈燃,张西斌,黄立新,蒋文华,糜励.半自然水域一例死亡长江江豚的组织解剖及病理分析[J].野生动物学报.2018
[9].张强,卢洁,张天民.基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的颈椎病病理构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
[10].吴池华,王建国.乳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患者临床病理解剖特点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特征的分析[J].现代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