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力参数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猪免疫力参数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欧阳解秀[1]2004年在《猪免疫力参数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大白猪和中畜黑猪两个品种/群体作为受试动物,其中大白猪312头,中畜黑猪209头。测定了4个免疫指标和5个生产性能指标,包括血清总IgG含量(WIgG)、猪瘟抗体滴度(HCVIgG)、淋巴细胞转化力(FAL)、中性粒细胞吞噬力(PA)、初生重(BW)、断奶重(WW)、140日龄重(W_(140))、140日龄背膘厚(BFT_(140))、140日龄眼肌面积(LEA_(140)),并求出了各测定指标的平均表型值、各指标之间的表型相关、各指标的遗传力及各指标之间的遗传相关。同时,还对两个品种/群体的表型值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免疫指标与生产性能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总IgG含量的测定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DAS-ELISA)法,猪瘟抗体滴度采用间接ELISA法,淋巴细胞转化力的测定以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原,以中性粒细胞还原硝基四氮唑(NBT)的能力来代表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力。 研究结果表明,中畜黑猪各免疫指标值比大白猪的都要高,但生产性能值则大白比中畜黑猪都高。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淋巴细胞转化力、中性粒细胞吞噬力、断奶重、140日龄背膘厚和140日龄眼肌面积,这几个指标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总IgG含量、140日龄体重二者差异显着(P<0.05);但猪瘟抗体滴度,初生重二者差异不显着(P>05)。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免疫指标间表现为较高的正相关(0.563);细胞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转化力、中性粒细胞吞噬力)与体液免疫指标(血清总IgG含量、猪瘟抗体滴度)则表现为弱的正相关(0.172~0.224);血清总IgG含量与猪瘟抗体滴度间存在着较大的正相关(0.310)。所测几个免疫指标大多与生产性状相关较小(-0.02~0.225),但淋巴细胞转化力与140日龄体重、140日龄背膘厚、140日龄眼肌面积的相关则稍高一些(0.259~0.333)。生产性能中,初生重和断奶重的相关较大(0.474),而二者与140日龄体重、140日龄背膘厚、140日龄眼肌面积的相关却都较小(一0.107~0.235),140日龄眼肌面积与140日龄体重、140日龄背膘厚呈负相关(一0.211~一0.498),140日龄体重和140日龄背膘厚的相关也较高(0.634)。这说明生产性能中,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较小。生产性能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很多免疫指标(包括血清总IgG含量、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与生产性能的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显着水平(P<0 .05),说明免疫指标大多对生产性能具有较大的贡献。 用MTDFREML法求得大白猪各性状血清总IgG含量、猪瘟抗体滴度、淋巴细胞转化力、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初生重、断奶重、140日龄重、140日龄背膘厚、140日龄眼肌面积的遗传力依次为:0.159、0.102、0.307、0.422、0.148、0.095、0.216、0.257、0.341。除断奶重和总IgG含量、猪瘟抗体滴度、淋巴细胞转化力的遗传相关值与表型相关值的差异较大外,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与它们的表型相关值基本接近。中畜黑猪各性状的遗传力基本上与大白猪一致,但大多(除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外)稍高于大白猪。 总之,中畜黑猪和大白猪存在免疫状况的差异,这表明它们可能存在有免疫力和抗病力的遗传差异,且中畜黑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比大白猪要强,但免疫指标(除淋巴细胞转化力外)和生产性能间的相关不很高,要想使二者共同提高,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陈洪波[2]2010年在《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脾脏的转录组变化与基因通路/网络分析》文中提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属于革兰氏阴性多形短小杆菌,是猪Glasser氏病的致病菌,临床上典型症状为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已成为目前养猪生产中的严重威胁之一,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商业化疫苗已经被开发出来,可是由于该细菌存在众多的血清型,市售疫苗往往难以起到全面的保护作用,这些局限也与目前人们对该细菌感染的分子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密切相关。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在猪群中培育具有HPS抗性的新品系(品种)是解决感染的最佳途径,代表了未来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而无论是深入了解致病机理还是培育抗性品种都离不开对宿主候选基因的研究,也许,距离真正培育出抗性品种还比较遥远,但那仅仅是时间问题。基于这些科学疑问,本论文:1.利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Affymetrix Porcine GeneChip(?))首次对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后宿主的转录组变化(脾脏中,感染后6天检测)进行了分析。多种组织的切片结果显示:HPS感染在肺部、肝脏、脾脏中可导致明显的病理变化/较为强烈的免疫应答;以脾脏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芯片原始数据先后经过GCRMA法标准化处理、SAM法显着性分析和基因注释之后共发现有286个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表达,倍数变化(Fold Change, FC)>2,假阳性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10%,其中157个基因上调表达,129个基因下调表达;定量PCR结果证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真实可靠地反映出了组织本身在感染状态的转录组变化,排除了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此外,还采用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对芯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2.利用Ingenuity(?)技术对HPS感染导致的差异表达基因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全面地解析。分子水平上,HPS感染整体引起了机体一系列的功能性改变;先天免疫如炎症反应、免疫细胞迁移,后天免疫如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及宿主抗微生物应答等均受到明显地影响;HPS入侵还导致宿主发生一系列感染性疾病,特别明显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他重要的变化还包括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性障碍、物质代谢等,从分子水平上显示出宿主免疫应答与机体生长发育之间的内在联系。3.重点对HPS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免疫应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宿主免疫启动以MYD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依赖的TLR2 (Toll-like receptor 2)信号通路为主,该信号通路以核转录因子CEBPB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为中心与感染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和急性期应答等重要免疫反应形成完整的信号转导级联;在差异表达基因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与呼吸系统疾病、遗传紊乱、关节炎等密切相关的分子网络;对差异显着的经典信号通路分析表明:HPS通过下调CCL5 (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5).PRKCH(protein kinase C, eta).ACTA1 (actin,alpha 1, smooth muscle, aorta)、ACTC1 (actin, alpha, cardiac muscle 1)、ACTG2 (actin, gamma 2, smooth muscle, enteric)、TRD@ (T cell receptor delta locus)以及CD3系列基因阻止先天免疫应答中吞噬细胞的募集、细胞内完整吞噬体的形成、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应答之间的信号交流并抑制淋巴细胞活化,这代表了HPS最主要的免疫逃避机制;4.对HPS感染引起的猪钙粒蛋白基因S100A8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8)、S100A9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9)、S100A12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2)首次进行了基因克隆并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分子特征。结果表明:猪钙粒蛋白基因组结构均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000 bp、2817 bp、1440 bp;猪体细胞杂种板和辐射杂种板的基因定位结果显示它们均位于猪4号染色体q21-q23区段,与SW512紧密连锁;这3个基因主要在猪免疫器官或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器官如骨髓、淋巴节、肺脏、肝脏等组织中高表达,LPS和Poly (I:C)在猪PK-15细胞以及体外全血培养系统中的免疫刺激显着上调它们的表达,结果初步证明了它们在猪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5.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启动子区系列删除实验和基因芯片结果初步表明:猪钙粒蛋白在HPS感染过程中的上调表达需要核转录因子CEBPB,基因转录与p38MAPK信号密切有关并极有可能依赖IL10;分子结构特征分析显示猪S100A8、S100A12、S100A9含有一些宿主保护性免疫应答中非常重要的氨基酸位点如Met(S100A8 Met42)位点和Zn2+结合位点等;提出了“猪钙粒蛋白主要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信号实现对宿主的免疫保护作用”这一假设。6.通过对影响猪免疫力(Immune Capacity)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和HPS感染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联合分析,积极探索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对免疫力的影响,可能代表了今后数据联合分析的新方向。总之,本论文内容填补了HPS感染过程中宿主应答方面的研究空白,鉴定出许多与感染密切相关的宿主基因,初步揭示了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基因网络,这为深入了解HPS感染的致病机理、治疗、宿主抗性基因的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我们研究猪免疫应答提供了新的参考。

阳林芳, 卢华艳, 班贵媛, 卓子兰, 魏文海[3]2019年在《不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在杜花二元杂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益生菌制剂对杜花二元杂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腹泻率的影响。选取800头80日龄左右,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杜花二元杂育肥猪(♂杜洛克猪×♀广东小耳花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添加不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其中试验组A添加半固态发酵制剂,试验组B添加液态发酵液制剂,试验组C添加固态粉制剂,饲养试验全期共5个月。结果表明:①试验全期,各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试验组A总采食量提高2.68%,日均增重降低3.85%(P>0.05),料重比升高2.76%(P>0.05);试验组B总采食量降低0.14%,日均增重提高5.77%(P>0.05),料重比降低4.29%(P>0.05);试验组C总采食量降低5.78%,日均增重提高1.92%(P>0.05),料重比降低7.06%(P<0.05);②试验组A全期对蛋白、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B、C对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有提高的趋势,尤其在大猪阶段对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③各试验组猪群的粪便评分与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A效果最佳(P<0.05)。

参考文献:

[1]. 猪免疫力参数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D]. 欧阳解秀. 湖南农业大学. 2004

[2].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脾脏的转录组变化与基因通路/网络分析[D]. 陈洪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 不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在杜花二元杂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J]. 阳林芳, 卢华艳, 班贵媛, 卓子兰, 魏文海. 饲料研究. 2019

标签:;  ;  ;  ;  ;  

猪免疫力参数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