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调谐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滤波器,谐波,阻抗,马赫,无源,波导,自适应。
单调谐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郑澍鹏,黎维金[1](2019)在《宽带高选择性调谐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不同调谐特性的电抗元器件,给出具有高选择性调谐滤波器的电路架构,通过对电路层级的仿真分析和不同材料工艺的选择,提出具有小型化、高选择性、宽频段、大功率容量的宽带调谐滤波器的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秦勇,冯朝飞,陈中跃,朱明星[2](2019)在《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运行状态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在参数设计选型、设备结构设计、安装以及运行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该类装置运行状态测量与评价方法。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及阻抗频率特性,接着对测点进行设置,采用该测量方法测量计算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运行参数并进行运行状态分析,最后通过测试实际案例、计算运行参数、搭建系统谐波阻抗模型以及谐波电流系数仿真,对单调谐滤波器串联谐振点的偏移程度、并联谐振峰的大小、过电压、过电流及过容量等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以期对装置的优化改造和安全预警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期刊2019年03期)
杨子豪[3](2019)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光学可调谐滤波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通信领域作为信息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近来不断高速发展。随着不断精进的纳米材料加工技术,为了解决器件发热高、尺寸大、集成度低等一系列制约光通信发展的问题,科研人员在光通信领域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将光通信器件和纳米结构结合起来,并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光通信器件具有优越的特性。它可以有效降低能量损耗,提高集成度,构建亚波长级别光器件。表面等离激元能在纳米尺度上传递电磁波,有效突破衍射极限,且兼具增强透射的能力,因此在未来的光通信器件发展中必将占有重要的位置。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波导有利于激发表面等离激元,且结构简单易加工性质优秀,不少科研人员都提出了基于MIM波导结构的光通信器件,比如马赫曾德干涉仪、光开关、光传感器等。因此了解MIM波导中表面等离激元的生产原理和物理性质相当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本文研究了金属的Drude模型,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开始,讨论了表面等离激元的物理色散关系,以及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Poynting计算公式,并介绍两种重要理论模型:耦合模理论以及散射矩阵理论,为后文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在理论和仿真的方面讨论了单梯形腔和双梯形腔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的特性,同时还研究了随腔体尺寸变化对系统透射谱图的影响,并将其作为基本结构,进一步分析了多梯形腔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的性质。最后,综合上述的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了单边和双排叁梯形腔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这两种滤波器具有带阻滤波范围容易调谐的特点,且前者适用于窄阻带的情形,后者适用于宽阻带。通过基于有限元法的Comsol软件对结果仿真计算,作图比较仿真数据的结果,尝试解释了滤波器透射谱图中Fano峰形成的原因。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光通信纳米器件领域的研究和等离子体滤波器具有一定意义,也对进一步设计出更好的等离子体滤波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微纳米级别光通信器件设计和仿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16)
陈柏超,周兴隆,罗垚,朱远哲[4](2019)在《互感耦合式紧凑型多调谐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多调谐无源滤波器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各线圈之间耦合作用的紧凑型多调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从阻抗函数出发,得到了传统多调谐无源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形式,建立了与该电路相等效的各电感之间具有耦合关系的电路。通过耦合电感的解耦以及与传统滤波器电路的等效关系,列写出关于线圈几何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一台线圈同轴放置的紧凑型叁调谐滤波器的设计结果。对设计的紧凑型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制作了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多调谐滤波器减小了线圈组的占地面积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文哲[5](2019)在《自适应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通信需求急剧增加,跳频技术、扩频技术以及动态频率分配等技术的应用愈发受到重视。高性能的电调谐滤波器作为跳频通信中的关键器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随着实验环境的改变,及系统长时间工作后,环境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都会发生改变,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研制出一种可视化、便携化、高精度、多通道的自适应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具有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场景。本文主要完成了自适应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的研制工作,包括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和自适应模块的研制和测试。对各个模块的指标进行制定,明确了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校准的难点以及创新点。本文首先是对变容二极管和电调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从而给出相应的通过可调电压的方式控制电调谐滤波器的方案。本文的重点是自主设计出了一款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模块、DAC模块、ADC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接口及MCU的电路设计。相比于传统的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本文所提出并设计的控制模块具有8路通道的DAC模块,输出范围可以达到0V~30V,输出精度高达16位,最低输出间隔为460μV,并且测试结果表明,纹波为20.2mVp-p。同时,还设计了具有20位精度的ADC模块,采样速度高达2000次/秒,最小采样间隔为3.147μV。最后还设计了可视化的图形界面,相比于传统的以8位二进制码字进行控制的方式更为简单直接,易于推广。本文重点通过采用四种不同的空间离散点的曲线拟合技术,将采集到的离散数据拟合出连续的曲线方程,实现连续输入值与连续输出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电调谐滤波器的调谐能力和调谐精度。同时本文提出一种闭环控制系统,将温度参数和电调谐滤波器中心频率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反馈回系统,从而实现温度漂移自适应补偿以及频率偏移自适应补偿。经测试,频率偏移自适应补偿的平均频率偏移误差可以达到1MHz。最后,本文对整体方案进行级联测试,并对全文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而且指出需要在今后完善的工作内容。(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5)
胡勋,万媛,胡博[6](2019)在《单调谐滤波器在照明谐波抑制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典型照明设备的谐波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某商场的谐波治理为背景,对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叁相电压、叁相电流进行测试,得到各次谐波的具体含量。在充分了解单调谐滤波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造价及实用性,利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滤波器,并基于PSCAD仿真对工程实例进行模拟。(本文来源于《电气时代》期刊2019年03期)
耿博[7](2019)在《基于铌酸锂的长周期波导光栅与可调谐滤波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纤通信和光纤到户的发展以及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人们对光电子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可调谐滤波器、可调谐色散补偿器、可控的光任意波形发生器等。这些器件的关键技术在于能够对其光谱响应进行动态调谐。研究低成本、小型化、光谱响应可动态调谐功能的器件,对未来光通信向高速、大容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光栅作为一种常用的光滤波器,其光谱响应特性是由其本身的材料性质及折射率分布决定的。理论上,通过改变光栅的折射率调制的幅度、周期和相位的分布,可以产生不同滤波特性(方形顶部、陡峭边、低旁瓣、平坦色散)的光谱响应。以铌酸锂晶体为基底制作的波导光栅,因其较大的电光系数,调谐速度快,热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势,故得到了广泛研究及应用。因此,探索和研究基于铌酸锂波导光栅的可调谐光滤波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长周期波导光栅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图案化的长周期光栅振幅掩膜板,结合光刻和退火质子交换波导制备工艺,在x切铌酸锂基底上制备长周期波导光栅。仿真分析了长周期波导光栅的光栅长度、波导宽度差和光栅周期对其光谱特性的影响。设计了长周期波导光栅的振幅掩膜板,阐述了APE工艺制备波导及波导光栅的流程,制备出实验用波导及长周期波导光栅,并进行了光谱测量。2、以均匀相移长周期光栅为基础,利用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设计并制备出电压调谐的波导光栅滤波器。在利用APE工艺制备的长周期波导光栅样品上,利用溅射法在长周期波导光栅两侧溅射金电极,通过改变施加电场的大小,实现了滤波器对波长、幅度以及透射率的调谐。3、分析了级联长周期波导光栅的干涉光谱特性,提出利用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实现可调谐梳状滤波器的设想。根据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效应,利用振幅掩模版在钛扩散铌酸锂波导上进行了长周期波导光栅光刻实验制备,得到了初步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黄银龙,赵胜男,罗光辉,罗晓晨,董超群[8](2019)在《基于谐波阻抗的单调谐滤波器在线监测及失谐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谐波阻抗实现单调谐滤波器元件参数的在线监测方法,将实时测量得到的滤波器电压和电流通过傅里叶分解,进而求得滤波器的各次谐波阻抗,结合滤波器的结构计算得到该滤波器各元件的实时参数,实现滤波器元件参数在线监测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对现有滤波器进行任何改造、计算简单、实现方便。扩展了现场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功能,并可及时准确确定滤波器的失谐元件。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期刊2019年01期)
戚亚轲[9](2019)在《基于微环谐振器的无碰撞可调谐滤波器及其波长锁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交换与通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光互连技术使用波导来传输数据,具有较低的系统功耗、超低的时延、极高的通信带宽和极小的传输损耗,它正朝着更短的传输距离、更高的带宽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理想的片内互联技术。波长信号的重路由是目前的片上光互连网络中用于光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可以通过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来实现。可调谐微环谐振器滤波器具有波长选择的功能,可以用于实现ROADM元件。传统的可调谐滤波器在调谐谐振波长时会阻塞其他波长通道,导致数据的丢失,同时因为微环谐振器的工作波长限制在谐振腔的谐振波长处,带宽窄,基于微环的器件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热干扰以及制作工艺的影响。本文围绕微环谐振器的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无碰撞可调谐微环滤波器器件和并且提出了微环谐振器谐振波长的锁定方法。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碰撞可调谐滤波器:基于微环谐振器和马赫-曾德尔热光调制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波长切换无碰撞的可调谐滤波器。微环谐振器使用两条直波导和一条环形闭合波导构成,用于构成滤波器,环上集成加热器用于调制谐振波长;环形波导的一部分作为臂与另一条波导耦合构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另一条臂上集成加热器,用于调制环内光强,实现对环形波导传输损耗的控制。实验测得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一条臂上加载功率为25mW的电信号时,滤波器处于可工作状态,FSR = 2.18nm,下载端损耗2.2dB;在波长切换过程中,通过将功率25mW的电信号上升至55mW,可以使下载端光输出为零,从而使直通端的光信号传输不被中断,实现了波长切换的无碰撞。2.单个微环谐振波长锁定: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干检测的微环光谱相关信息提取方案,获取了一种反对称型的误差信号,采用阈值检测的方法实现单个微环的谐振波长锁定。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检测的频谱信息提取方案,提取出的信号为一种反对称的误差信号,该信号的零点即为微环的谐振波长处,该信号的特性使得其对输入光功率不敏感并且能够判断环境温度的漂移方向,提高了锁定的速度和精度。设计了信号提取电路和反馈算法,完成了整个反馈系统的搭建。对一个环形波导半径为10μm,FSR = 9.486nm的微环谐振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该微环在整个FSR范围内的锁定。3.双环串联耦合谐振器谐振波长锁定:设计了双环串联耦合谐振器谐振波长锁定的方法,利用相干检测原理,提取出了每个微环各自的误差信号,通过单独调节两个环,实现两个环的各自锁定。首先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于下载端传输光谱呈平顶型的微环和带下陷的微环提出了各自的反馈算法。对制备的双环进行检测,该微环的下载端光谱为平顶型,针对该器件设计信号提取电路和反馈算法。通过实验验证系统可以对双环串联耦合的谐振器的谐振波长进行锁定,并且测得在温度改变30K的情况下,该系统依旧可以使微环的谐振波长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方苇,宁晗,付玉婷,朱添安[10](2018)在《基于RTDS/CBuilder的双调谐滤波器通用模型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RTDS/CBuilder采用自定义编程技术开发双调谐滤波器的通用模型。该模型依据实际工程的典型接线结构,人机交互界面根据双调谐滤波器的串并联谐振回路形成工程参数输入对话框,实时运行程序在计及阻尼系数与电感品质因数、电容介质损耗的关系条件下,采用C语言编程技术构建数值递推方程。以实例对比法对所开发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不同接线结构的双调谐滤波器的建模,还能够有效节省整个模型的节点数量,从而提高RTDS设备的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工电气》期刊2018年12期)
单调谐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在参数设计选型、设备结构设计、安装以及运行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该类装置运行状态测量与评价方法。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及阻抗频率特性,接着对测点进行设置,采用该测量方法测量计算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运行参数并进行运行状态分析,最后通过测试实际案例、计算运行参数、搭建系统谐波阻抗模型以及谐波电流系数仿真,对单调谐滤波器串联谐振点的偏移程度、并联谐振峰的大小、过电压、过电流及过容量等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以期对装置的优化改造和安全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调谐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郑澍鹏,黎维金.宽带高选择性调谐滤波器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秦勇,冯朝飞,陈中跃,朱明星.单调谐与失谐滤波器运行状态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
[3].杨子豪.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光学可调谐滤波器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陈柏超,周兴隆,罗垚,朱远哲.互感耦合式紧凑型多调谐滤波器的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5].王文哲.自适应电调谐滤波器控制模块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6].胡勋,万媛,胡博.单调谐滤波器在照明谐波抑制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9
[7].耿博.基于铌酸锂的长周期波导光栅与可调谐滤波器的实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8].黄银龙,赵胜男,罗光辉,罗晓晨,董超群.基于谐波阻抗的单调谐滤波器在线监测及失谐辨识[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
[9].戚亚轲.基于微环谐振器的无碰撞可调谐滤波器及其波长锁定[D].浙江大学.2019
[10].方苇,宁晗,付玉婷,朱添安.基于RTDS/CBuilder的双调谐滤波器通用模型开发[J].电工电气.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