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扩散模型论文-赖忠民,叶丹

溶解扩散模型论文-赖忠民,叶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解扩散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u,Sn界面,金属间化合物,扩散,溶解

溶解扩散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赖忠民,叶丹[1](2016)在《Cu/Sn界面固-液反应的扩散-溶解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Sn厚度的Cu/Sn铺展试样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固-液界面反应,通过扫描电镜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界面固-液反应的扩散-溶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能够促进Cu/Sn界面IMCs的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温度能够提高Sn,Cu原子的扩散系数,加速了Sn和Cu原子向Cu3Sn/Cu6Sn5界面的扩散,固-液反应时间越长,Sn,Cu原子向Cu3Sn/Cu6Sn5界面的扩散量越大,界面Cu3Sn层和Cu6Sn5层越厚;此外,由于液态Sn中Cu浓度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诱导作用,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下,Sn中Cu浓度越高,Cu/Sn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越大.(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霍吉祥,宋汉周,杜京浓,管清晨[2](2015)在《表面反应和扩散迁移联合控制的粗糙单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可用于刻画流场、化学场以及裂隙开度等的变化,而溶解速率的表达以及裂隙开度的初始分布对模拟结果皆有影响。在探讨表面反应和扩散迁移联合控制溶蚀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分形方法模拟粗糙裂隙,建立此类条件下的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1)裂隙开度、流速、Ca2+浓度等在空间上呈"虫洞"状非均匀分布,尤其是中后期形成相对集中的渗流通道;(2)通过裂隙的流量在某一"临界点"后出现激增,即流量在此时刻之前增长相对较缓,而之后明显增大;(3)裂隙各部位反应受控主因素具有时变性,初始时以表面反应控制为主,而后在上游处转为扩散迁移控制,并逐渐向下游延伸扩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乐志东,蒯琳萍[3](2014)在《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钴的渗透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反渗透去除放射性废水溶液中钴的渗透行为.研究了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行为,结合溶解扩散模型和物料平衡,推导出渗透分离的方程.首先通过拟合较高浓度钴离子渗透的实验数据,求得模型的相关参数,然后针对较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15%,该溶解扩散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较低钴离子浓度下的渗透行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霍吉祥,宋汉周,管清晨[4](2014)在《基于表面反应和扩散迁移控制的灰岩单裂隙渗流—溶解模型及其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碳酸盐类可溶岩地区水电站坝址流场、化学场及固相介质属性等随时间发生改变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等问题,研究了灰岩地区地下水运移过程中各物理场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影响灰岩溶解速率的2个因素,即表面反应控制和扩散迁移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裂隙中的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在垂直裂隙延伸方向,其溶蚀锋面不为齐整平面,而是呈似"虫洞"状非均一变化,而沿裂隙延伸方向即自上游侧向下游方向溶蚀程度逐渐减轻;通过裂隙的流量呈现随时间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变幅不大;根据流量求得的等效水力隙宽,其增幅和增长速率均小于实际平均隙宽;同时,化学场中Ca2+浓度的分布与裂隙开度变化具有相似性,不同时刻上游侧反应速率R均大于下游侧;就反应机制而言,初期均受表面反应控制,随反应进行,位于上游的补给区部位转为受扩散迁移控制,但在下游位置仍受表面反应控制。(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王一鸣,许振良,张永锋,姬朝青[5](2010)在《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SDM)为基础,考虑了溶质体积压力驱动项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MSDM)。由方程的函数性质得到溶解-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溶质脱除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依据改进模型拟合的均方差在10?8~10?6之间,优于溶解-扩散模型(SDM)。由模型参数α值计算的Vs值与溶质摩尔体积真实值有些偏差,模型计算的溶质偏摩尔体积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参数α可能是一个与渗透通量、压力相关的函数。因而该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半经验模型。(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郭宇彬,许振良,姬朝青[6](2010)在《吸附-扩散模型与溶解-扩散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吸附-扩散模型(ADM)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对溶解-扩散模型(SDM)、扩展-溶解扩散模型(ESDM)、不完全的溶解扩散模型(SDIM)中参数作了进一步解释.吸附-扩散模型(ADM)的一级近似表达式与溶解-扩散模型(SDM)及其修正模型的数学形式和物理意义相似,验证了吸附-扩散模型(ADM)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彭福兵,姜忠义[7](2003)在《渗透蒸发过程改进的溶解-扩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和Fujita自由体积理论建立了改进的溶解-扩散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二元水溶液的渗透蒸发膜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在该模型中考虑了组分间相互作用,组分浓度、温度、膜材料和渗透物特性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浓度对组分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膜材料对水的溶解选择性的影响,原料液浓度、操作温度以及膜厚对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3-09-30)

石志强,叶以富,膝新营,王焕荣,石志强[8](2002)在《超塑变形中相界滑移的扩散-溶解层控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Al合金超塑变形时的相界滑移进行了观察,并深入研究了Zn粉和Al粉压制烧结中Zn和Al相界间的扩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Zn粉和Al粉通过扩散烧结可形成共析组织,两者间的扩散行为是Kirkendall效应的一种显现,即Zn能溶入Al中而Al却几乎不能溶入Zn,在扩散烧结过程中形成的共析组织是由Zn和Al相界间形成的扩散溶解层α'在冷却过程中转变而来.最后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Zn-5Al共晶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模型:Zn-5Al共晶合金的超塑变形机制是α和β相界面滑移,而α和β相界间形成的扩散-溶解层α'对相界滑移起控制作用,含缺陷的不饱和的扩散-溶解层α'与β相结合较弱容易滑移,而当扩散-溶解层α'变厚并达到动态饱和时则不利于滑移的进行.(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2年06期)

潘春跃,黄可龙,冯杰,朱长乐[9](1994)在《醇水体系渗透汽比膜分离过程的溶解-扩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解-扩散模型,对叁醋酸纤维素膜用于乙醇-水休系渗透汽化分离过程进行数学模拟,计算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通过模拟计算求出了组分在膜内浓度分布,表明膜近真空侧存在一很薄的“干膜区”。(本文来源于《中南矿冶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6期)

余立新,蒋维钧[10](1994)在《渗透蒸发过程非平衡溶解扩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渗透蒸发膜过程的机理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这些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平衡)溶解-扩散模型.以聚乙烯醇膜分离乙醇-水体系为例,渗透蒸发过程中组分通过膜的传递可以分为3个步骤:、()乙醇、水溶解到膜的表面并达到溶解平衡;(2)水和乙醇依靠浓度梯度扩散到膜的真空侧表面;(3)水和乙醇进入真空侧汽相.(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溶解扩散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可用于刻画流场、化学场以及裂隙开度等的变化,而溶解速率的表达以及裂隙开度的初始分布对模拟结果皆有影响。在探讨表面反应和扩散迁移联合控制溶蚀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分形方法模拟粗糙裂隙,建立此类条件下的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1)裂隙开度、流速、Ca2+浓度等在空间上呈"虫洞"状非均匀分布,尤其是中后期形成相对集中的渗流通道;(2)通过裂隙的流量在某一"临界点"后出现激增,即流量在此时刻之前增长相对较缓,而之后明显增大;(3)裂隙各部位反应受控主因素具有时变性,初始时以表面反应控制为主,而后在上游处转为扩散迁移控制,并逐渐向下游延伸扩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解扩散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赖忠民,叶丹.Cu/Sn界面固-液反应的扩散-溶解模型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霍吉祥,宋汉周,杜京浓,管清晨.表面反应和扩散迁移联合控制的粗糙单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

[3].乐志东,蒯琳萍.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钴的渗透行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

[4].霍吉祥,宋汉周,管清晨.基于表面反应和扩散迁移控制的灰岩单裂隙渗流—溶解模型及其数值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

[5].王一鸣,许振良,张永锋,姬朝青.改进的反渗透膜溶解-扩散模型及其验证[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

[6].郭宇彬,许振良,姬朝青.吸附-扩散模型与溶解-扩散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相互关系[J].膜科学与技术.2010

[7].彭福兵,姜忠义.渗透蒸发过程改进的溶解-扩散模型[C].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2003

[8].石志强,叶以富,膝新营,王焕荣,石志强.超塑变形中相界滑移的扩散-溶解层控制模型[J].科学通报.2002

[9].潘春跃,黄可龙,冯杰,朱长乐.醇水体系渗透汽比膜分离过程的溶解-扩散模型[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

[10].余立新,蒋维钧.渗透蒸发过程非平衡溶解扩散模型[J].化工学报.1994

标签:;  ;  ;  ;  ;  

溶解扩散模型论文-赖忠民,叶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