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刘平(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黎溪片区中心小学四川会理615100)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事半功倍,使人终身受益。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以下几种习惯的培养:预习复习习惯、积极思考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创造思维习惯和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089-01

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小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存在问题

忽视预习,赶鸭子上架。小学生具有自制能力差、玩心重的特点,除非教师落实到书面上的任务,他们很少主动去预习。如果教师本身就忽视预习的作用,学习新课时大包大揽,无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今后更高阶段的学习。

在教学中读、写又占去大部分时间,反之听说能力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盲点。听、说、读、写是任何语言学习的四大基本要素,密不可分。而实际上,某些教师过分重视读写,而忽略对听说的重视,使语文课成了单纯的读、写课,缺少系统的听说训练。

二、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

让小学生在讲新课之前进行预习。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一些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预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预习是小学生进行自学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和预习题。让学生在预习中去解决。此外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达到预习的目的。预习一般来讲应该安排在授课前一两天进行,语文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以下习惯。要求小学生在预习时要看一看学习内容,在工具书的帮助下读一读课文,明白课文在讲什么内容,重点是什么,有什么疑难,还要学生善于整合学习知识,看一看新知识和原来学过的旧知识有什么联系。要求学生准备预习本,边看边记,对预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方便老师检查预习情况。

三、培养正确姿势,书写习惯

小学阶段是识字、写字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包括书写姿势,书写规范。写字作为一项语文基本功,对于学生的将来有很重要的影响。从小练就一手好字,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好处。俗话说:字如其人。不夸张地讲,通过一个人的写的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内在品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字时要严格要求他们书写时,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拿笔姿势,写每个字时,一笔一划都要写得端端正正。切忌潦草,笔划不清晰,力求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四、培养勤用,会用工具书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为重要的依靠就是字典和词典这些工具书.如果学生能丰动借助工具书解决许多自己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就可以很好的培养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要求和鼓励学生在课文预习阶段就要学会查阅生字生词,课外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字词也要查阅字典。当然对于工具书的使用必须要引导学生善用,切不可养成随意抄袭,过于依赖《词语手册》这样的工具书的坏习惯。

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感悟语言文字,感悟人物情感及事物事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要指导小学生养成常阅读和会阅读的好习惯。为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触和体验.还要鼓励学生能坚持在朗读中背诵优秀的句子和段落.还要督促学生学会摘录文本中的好词佳句。甚至还要鼓励学生能在朗读文本后进行仿写,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课内课外知识的结合,让小学生都能在读中学到知识,在读中感悟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而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语文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

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思维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成人可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节,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把它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人手。

七、培养听的习惯三

开学初,结合儿歌,使学生知道,别人说话认真听,字字句句记心里。听时,我要求学生不要回头看发音的同学,而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到同学说的和你一样,说到你的心里去了,可以边听边轻轻点头,浅浅微笑,以表示你在听;发音者与你意见不同,不要大声把自己的意见脱口而出,嘲笑别人,那是不文明的行为,是不尊重别人。可以边听边轻轻地摇头,再举手说出自己的意见。

例如,每次学生发言之前,我们都要提醒学生,老师将要找出三只听得最认真、最灵敏的小耳朵,看看谁是长耳朵的小白兔。学生发言之后,我首先点的不是发言者的表现,而是夸张地点出听得最认真的同学。给予认真听的同学小星星(或小红旗)奖励,同时把下次发言的机会留给刚才听得最认真的学生。

课堂上,我们要经常说一些较长的句子,如学习“你,我,他”之后,学生说句子,我小结、修改学生的造句,“课外活动时,你擦黑板,我拖地,他去摆放桌椅,大家干得真起劲啊!”再让学生重复一下,能一口气直接复述下来的,立刻大加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认真去听。

综上所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协作,教师的,家长的,社会的,只有多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发现才能解决,才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签:;  ;  ;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