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植物,化合物,有机物,桑天牛,速率。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金,张健,余俊里,汤智群,王春子[1](2018)在《外源添加巨桉两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受体植物萌发、生长及四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巨桉挥发性物质鉴定及其林龄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预备实验选择含量较高且随林龄变化较为明显的两种挥发性化合物(正癸烷和2,2,4,6,6-五甲基庚烷),研究其对受体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绿豆Vigna radiata、莴苣Lactuca sativa)萌发、生长及四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两种化感物质对叁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两物质对叁种受体植物根长呈低促高抑现象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正癸烷对叁种受体植物苗高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 2,2,4,6,6-五甲基庚烷对萝卜和莴苣苗高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对绿豆苗高呈现高浓度显着抑制作用。正癸烷对萝卜、绿豆苗/根鲜重比随浓度增加呈现不显着或促进作用,对莴苣苗/根鲜重比作用不显着;2,2,4,6,6-五甲基庚烷对萝卜和绿豆的苗/根鲜重比呈现低浓度无显着变化高浓度促进作用,而对莴苣苗/根鲜重比影响不显着。2)正癸烷和2,2,4,6,6-五甲基庚烷对莴苣、2,2,4,6,6-五甲基庚烷对萝卜的SOD活性含量无显着影响,这两种物质对其它受体植物的SOD、CAT活性均具有低浓度促进或影响不显着,高浓度时显着抑制作用。两物质对叁种受体植物MDA含量具有低浓度抑制或无显着变化,高浓度促进作用。两种化感物质对叁种受体植物幼苗根系活力(TTC)均呈现低浓度促进或影响不显着高浓度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冯兆忠,袁相洋[2](2018)在《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地表臭氧(O_3)浓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上升,针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与地表O_3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综述了O_3浓度升高对BVOCs影响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BVOCs应对单因子O_3胁迫的影响因素(如BVOCs种类,植物功能类型,植物O_3敏感性及O_3胁迫程度),以及O_3分别与升温/二氧化碳(CO_2)/干旱/氮(N)沉降等因子复合对BVOCs释放的影响.虽然O_3胁迫不影响BVOCs释放的研究最多,但O_3胁迫的降低作用在异戊二烯和落叶树种的研究中更突出,增加的结果更多地出现在单萜(MTs)、常绿植物和急性熏蒸的实验里. O_3与升温/N沉降复合处理增加MTs释放,O_3与CO_2复合处理降低了异戊二烯释放.鉴于研究样本的稀缺,建议加强该领域研究,同时要考虑短期和长期处理、个体和生态系统水平研究的差异;加强以O_3为主的多因子复合及生物与非生物多重胁迫对BVOCs影响的研究,以便更好评估陆地生态系统BVOCs对当前及未来O_3污染情景的响应,为今后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徐天莹[3](2018)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地区20种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速率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BVOCs)排放影响,对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大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取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菩提树(Ficus religiosa)、江边刺葵(Phoenix roebeleni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茶(Camellia sinensis)、对叶榕(Ficus hispid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冬青(Ilex chinensi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黄金间碧竹(Bambusa vulgaris)、叁叶橡胶(Hevea brassiliensis)、火烧花(Mayodendron igneum)、甜槠(Castanopsis eyrei)、八宝树(Duabanga grandiflor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20种常绿植物,每种植物选择四个集中分布区,以全球气候模式NorESM1-M产生的RCP2.6、RCP4.5、RCP6.0和RCP8.5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和植物BVOCs排放的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这20种植物异戊二烯排放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湿地松、叁叶橡胶、黄金间碧竹、冬青、樟树和青冈栎单萜烯排放的影响,并比较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每种植物BVOCs排放速率在四个分布区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未来气候变化下我国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在1.3~1.5℃;我国降水量和辐射强度波动较大,降水量约增加6~20mm,辐射强度约下降0.16~0.18 MJ.m~(-2)。当然,这里主要反映了全国变化的总趋势,不同地区将有不同变化特征。(2)在基准情景下,植物BVOCs排放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各植物在不同地区BVOCs排放速率有明显差异,单位面积的植物叶片所处地区温度、光照强度越高,BVOCs排放速率越大。(3)与基准情景1951-2000年相比,2001-2050年气候变化影响下,每种植物BVOCs日排放速率变化值在5-9月波动较大、而1-4、10-12月波动较小,而日排放速率变化率则在1-4、10-12月波动较大、5-9月波动较小;异戊二烯日排放速率增幅约在3%~33%,在华南(5%~13%)、西南(3%~14%)地区增幅较小,在西藏(8%~22%)、新疆(25%~33%)、华东(11%~20%)、华中(15%~19%)、华北(14%~19%)、西北(8%~19%)地区增幅较大;单萜烯日排放速率增幅约在6%~14%,于华南(6%~10%)、西南(6%~11%)地区增幅较小,西藏(9%~14%)、华东(7%~12%)、华中(9%~12%)、西北(10%~13%)地区增幅较大。(4)与基准情景1951-2000年相比,2001-2050年气候变化影响下,20种植物BVOCs年排放速率及其变化率呈上升的趋势,异戊二烯年排放速率增幅约在3%~23%,其中在华南(3%~11%)、西南(3%~13%)、西北(3%~13%)地区增幅较小,新疆(18%~23%)、西藏(6%~17%)、华东(8%~16%)、华中(8%~12%)、华北(9%~17%)地区增幅较大;单萜烯年排放速率增幅约在6%~13%,其中在华东(7%~11%)、华南(6%~10%)、西南(6%~11%)地区增幅较小,西藏(9%~13%)、华中(8%~12%)、西北(9%~13%)地区增幅较大。结果说明,未来气候变化将使植物BVOCs排放速率增加,但存在区域和植物种类方面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胡春芳,袁相洋,田媛,冯兆忠[4](2018)在《常见花卉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卉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大气环境质量、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常见花卉植物释放VOCs种类和速率,释放VOCs组分和效应,以及影响花卉植物释放VOCs的内部因素(发育阶段和不同器官)及外部因素(温度、光周期和水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在花卉植物释放VOCs的负面效应和长期监测等方面研究较少的现状,我们对花卉植物释放VOCs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关注多重因素影响下花卉植物释放VOCs的组分和速率,并进行长期观测,深入探讨其对环境及人类的负面影响,以期为人类健康生活和大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谢路飞[5](2017)在《挥发性化合物引起的植物间诱导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为解决害虫的为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文介绍了植物的间接防御所生成的挥发性化合物及重要的诱导信号物质等相关知识。(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7年16期)
Md.,Nazrul,Islam[6](2017)在《氮肥处理和害虫为害诱导的茄科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Hemiptera:Aleyrodidae)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东亚洲小型1(MEAM1)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半翅目:粉虱科),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园艺,农艺和观赏作物害虫,可以危害六百多种植物,最初被认为是B型烟粉虱。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混合物在食草动物选择合适的宿主植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研究以前,我们对植物挥发物的了解还局限在不同茄科植物(茄子,番茄和甜椒)释放的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对于受草食动物损伤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对食草动物宿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也较少有研究。此外,植物的氮浓度会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而且可能进一步影响食草动物的侵染行为,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风洞和‘Y’型管嗅觉仪测定了烟粉虱对茄子、番茄和甜椒叁种茄科植物的反应。我们还利用自由选择和嗅觉实验研究了:烟粉虱和桃蚜单独或共同取食番茄后,烟粉虱对番茄植物的侵染行为差异。此外,由于施用不同含量的氮素营养后番茄会产生不同水平的VOC;我们利用风洞和嗅觉仪检测了烟粉虱对上述番茄植物氮素营养处理后VOC的响应。同时,我们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和量化了的叁种茄科植物(茄子、番茄和甜椒)不同处理的VOC释放情况,包括健康和受烟粉虱诱导的,及不同水平的氮营养处理的番茄植物释放的VOC;用以观察这些处理对烟粉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引力的茄子主要释放物质为环己烷,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2-己酮肟;3-己烯-1-醇,乙酸酯;(E)-β-甲酯;(E/Z)-2-甲基丁基醛肟和萜品烯-4-醇;中等吸引力的番茄主要释放物质为β-胡椒粉;4-蒈烯;α-薇烯;(E)-β-甲酯;橙花叔醇,(Z)-和月桂烯,而对烟粉虱偏好性最差的甜椒则主要释放(Z)-橙花叔醇;芳樟醇α-堇青石环己烷,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和β-榄香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与对照番茄相比,五种挥发性化合物在单次及多次烟粉虱虫害诱导的番茄处理组中被检测到:α-蒎烯,α-蒎烯,β-蒎烯,(E,E)-法呢醇和异青蒿素,这些处理对烟粉虱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基于选择性试验,结果显示烟粉虱对以下物质具有趋避性:α-蒎烯,α-蒎烯,(E,E)-法尼醇及其不同的混合物。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氮素营养处理后的植物对烟粉虱具有显着吸引的挥发物方面原因,在是由于以下八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β-蒎烯,(+)-4-carene,α-萜品烯,对甲基异丙基苯酚的显着降低,以及β-蒎烯,α-萜烯,β-石竹烯和α-葎草子的显着提高。叁种茄科植物,健康的和食草动物受损害的植物,以及不同水平的氮素营养处理的植物之间的挥发性混合物组分和含量的差异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宿主植物和烟粉虱的适合度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黄瑶瑶[7](2017)在《叁种芳香植物不同亲缘水平邻株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植物间的亲缘相互作用和诱导抗性就是其中的重要机制。然而,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并不深入,尚有许多问题不够明晰。基于此,本文以柠檬薄荷、留兰香和茼蒿叁种芳香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叁个亲缘水平,即亲缘组、远缘组和陌生组,开展下列研究:其一是不同亲缘水平的芳香类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其二是不同亲缘水平的芳香类植物相邻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及其对邻株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本实验中柠檬薄荷和茼蒿的生物量分配和株高未随邻株亲缘关系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意味着柠檬薄荷和茼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亲缘识别能力。(2)留兰香分别与同种植株、同属的柠檬薄荷相邻时,其生物量分配和株高未表现明显差异,但当它与茼蒿相邻时,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说明留兰香将同种植株和同属的柠檬薄荷邻株(即近亲缘植株)"识别"为"自己",,而将茼蒿邻株(即远亲缘植株)"识别"为"异己"。从本实验中留兰香的生物量分配、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来看,留兰香表现出亲缘识别能力。(3)本实验中叁种芳香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均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进行检测及分析鉴定。通过检测每种植物的挥发物,得到的色谱峰均达到1000个以上,其中茼蒿最高(每个样品基本都在2000个以上)。通过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样品挥发物数目、种类和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叁种芳香植物都具有识别邻株损伤信号的能力,即在自身未受损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接收受损邻株的损伤信号而使自身产生诱导抗性。从实验结果看,受损植株与未受损植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仅会影响到未受损伤植株部分化合物的释放。有些化合物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会随受损植株与未受损植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变远而表现出由多变少的趋势,而有些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则表现为随受损植株与未受损植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变远而变多,还有一部分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并没有表现出随受损植株与未受损植株之间的的亲缘关系的改变而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另外,实验发现同一种化合物在不同植株中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这可能因为植株感受损伤信号能力的差异或不同植株合成同一化合物的时间、机制不完全相同。(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毕拥国,郭丽,王志刚,吕飞,阎爱华[8](2017)在《桑天牛对5种植物源挥发性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是桑树等多种经济林木的蛀干害虫。为筛选可用于桑天牛防控的植物源引诱剂或驱避剂,采用触角电位仪测试桑天牛成虫对不同浓度反-3-己烯醇、壬醛、癸醛、Z-乙酸-3-己烯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植物源单体挥发性化合物以及5种化合物不同配比混合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并用自制"Y"型嗅觉仪测试雌、雄成虫对上述不同浓度植物源挥发性化合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桑天牛成虫对5种植物源单体化合物均有明显的EAG反应,而且化合物浓度在0.000 1~1 mol/L范围内,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EAG反应值有增大趋势;以不同单体化合物配制混合物进行的测试中,桑天牛成虫对第5、8、9、10号方案的混配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高。在应用单体化合物测试桑天牛成虫的嗅觉行为反应时,反-3-己烯醇、癸醛对桑天牛成虫表现出较强的驱避作用(P<0.01),而壬醛、Z-乙酸-3-己烯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则对其有较好的引诱作用。(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李军[9](2016)在《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调节植物与周围环境间的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化学信号物质。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植物间的化学通讯、植物化感作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及天敌对植食性昆虫的定位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和昆虫长期协同进化、互相适应的结果。文章主要介绍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收集方法——固相微萃取法和固体吸附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等,比较了不同收集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常用的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方法及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昆虫和天敌行为的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方向,为下一步开展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吕铃钥,李洪远,杨佳楠[10](2015)在《中国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估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因其排放量大、化学活性高,对大气环境质量、气候变化以及碳循环等方面均影响很大。主要从中国BVOCs的来源、组成、合成和排放机制,不同树种BVOCs排放速率,不同尺度BVOCs排放量的估算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BVOCs排放估算在今后的发展,以期在大气污染防治角度对植物的合理选择和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5年11期)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地表臭氧(O_3)浓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上升,针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与地表O_3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综述了O_3浓度升高对BVOCs影响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BVOCs应对单因子O_3胁迫的影响因素(如BVOCs种类,植物功能类型,植物O_3敏感性及O_3胁迫程度),以及O_3分别与升温/二氧化碳(CO_2)/干旱/氮(N)沉降等因子复合对BVOCs释放的影响.虽然O_3胁迫不影响BVOCs释放的研究最多,但O_3胁迫的降低作用在异戊二烯和落叶树种的研究中更突出,增加的结果更多地出现在单萜(MTs)、常绿植物和急性熏蒸的实验里. O_3与升温/N沉降复合处理增加MTs释放,O_3与CO_2复合处理降低了异戊二烯释放.鉴于研究样本的稀缺,建议加强该领域研究,同时要考虑短期和长期处理、个体和生态系统水平研究的差异;加强以O_3为主的多因子复合及生物与非生物多重胁迫对BVOCs影响的研究,以便更好评估陆地生态系统BVOCs对当前及未来O_3污染情景的响应,为今后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金金,张健,余俊里,汤智群,王春子.外源添加巨桉两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受体植物萌发、生长及四种生理指标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8
[2].冯兆忠,袁相洋.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8
[3].徐天莹.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地区20种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速率对比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8
[4].胡春芳,袁相洋,田媛,冯兆忠.常见花卉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8
[5].谢路飞.挥发性化合物引起的植物间诱导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
[6].Md.,Nazrul,Islam.氮肥处理和害虫为害诱导的茄科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Hemiptera:Aleyrodidae)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7].黄瑶瑶.叁种芳香植物不同亲缘水平邻株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7
[8].毕拥国,郭丽,王志刚,吕飞,阎爱华.桑天牛对5种植物源挥发性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蚕业科学.2017
[9].李军.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6
[10].吕铃钥,李洪远,杨佳楠.中国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估算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