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

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

杨茜[1]2004年在《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成人正常(牙合)者,及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者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测定。观察、比较错(牙合)及矫治对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成人正常(牙合)者,及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的患者各30名,分别为A组B组C组,年龄范围18~25岁,叁组之间无人员交叉。以硬化明胶作咀嚼测试物利用吸光度法测定受试者的咀嚼效能,结合临床所见,对测定结果进行横向比较方差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 结果:(1) ABC叁组间吸光度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86.205,p<0.001)。两两比较发现正常组与错(牙合)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差别有显着性(p<0.05),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治疗前组、治疗后组比较咀嚼效能差别有显着性(p<0.05)。 (2) 性别、磨牙反(牙合)和下颌前突与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治疗前组吸光度值测试结果有相关性,对治疗前组的咀嚼效能有影响。 (3) 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治疗后咀嚼效能与磨牙关系、颞下颌关节疾病、拔牙情况以及治疗结束时间有显着相关性;与性别、和相同时间内的咀嚼次数有一定相关性。 结论:(1)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者的咀嚼效能较正常人明显降低。(2)正畸治疗能够在改善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颜面美观的同时提高其咀嚼效能。

杨茜, 范存晖, 刘新强, 陈杰[2]2006年在《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咀嚼效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骨性安氏Ⅲ类错、已正畸治疗及未治疗的患者各30例,年龄18~25岁。以硬化明胶作咀嚼测试物,利用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能。另选30例正常牙合作为对照。结合临床所见,对测定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⑴3组间咀嚼效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正常组与错已治疗组、未治疗组差别有显着性(P<0.05),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已治疗组、未治疗组比较,咀嚼效能差别有显着性(P<0.05)。(2)多元回归分析提示,磨牙反牙合、下颌前突等因素与咀嚼效能有显着相关性。结论正畸治疗能够在改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颜面美观的同时,提高其咀嚼效能。

刘红[3]2003年在《改良固定反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前牵引矫治儿童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夜间前牵引治疗15例8-14岁AngleⅢ前牙反(牙合),通过X线头颅侧位片、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测量与改良反式TBA组及前牵引组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了联合组肌电图研究。以期从颅面硬软组织、TMJ及咀嚼肌的改建上来探讨反式TBA联合前牵引的作用机制,并对矫治疗效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1)硬组织:联合组对上下颌骨的作用均较大,SNA、A-VertT、Pr-vertT、U1-NA、ANS-VertT增加具有显着性,认为联合组发生了上颌基骨前移,但对上前牙及上牙槽的作用相对大;SNB、B-VertT、Pg-VertT、NPg-FH的减少及Go-VertT、ML-SBL的增加均具有显着性,说明下颌骨发生了明显的后下移位;CondAx相对于参考系统的向上向前是最重要的骨生长改形。反式TBA组对下颌的作用大;前牵产生的主要变化在上颌,主要是牙槽改变和较少的骨矫形改变。 (2)软组织:联合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较快改善了侧貌外形。反式TBA组对下颌软组织的影响较大;而前牵引后侧貌改善较慢,一般需要半年以上。在矫治后上唇前移明显,下唇基部无明显后移。 (3)TMJ:临床矫治过程中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 第。*医大会硕士学位伤大A值及P值的变化均较明显。说明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少,躲突明显后移位,踝突位置基本居中。反式TBA组踝状突发生明显后下移位,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少。适当的持续性矫治力不会对颗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而前牵组踝突后移位不明显。 (4)咀嚼肌:矫治结束后姿势位TA、*A、*M肌电值明显下降:反矜时下颌前伸运动TA及DA存在异常的肌电活动,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退运动MM、TA及DA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大,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结束后明显下降;反牙合解除后紧咬MM、TA及DA肌电水平明显增加;矫治后双侧咀嚼运动MM、DA及TA肌电水平与矫治前相比明显增加。结论: 反式TBA的作用机制是以后退下领为主,其缺点是夜间导斜面接触差,影响疗效。仅适用于下颌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的功能性前牙反不细 而前牵引的主要变化在上颌,对下颌的作用较小。反式TBA联合夜间前牵引的作用特点是通过增加二合接触时间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适用于下颌有一定后退能力的功能性一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方合。临床研究表明:改良后的反式TBA对患者的依赖程度低,反式TBA与夜间前牵引共同作用可以相互弥补缺点,使患者全天处于下颌后退、上BN6iJ伸状态,形成 Twin七lock矫治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加疗效。对颌产生的代偿性变化,既可协助快速解除反胎,又可促进面中部的生长发育,限制了面下部的过度生长,产生了快速的矫治效果,为二期矫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前牙反锁结的解除并结合将前伸的踝突、下颌诱导后退,使TMJ、神经肌肉及相关骨骼发生适应性改建,恢复并稳定于正常的关节位,有利于恢复和建立后牙的正常ICP。真正实现牙位、肌位、关节位的协调一致,此对于矫治前牙反路、防止复发具有重大意义。

陈卫卫[4]2015年在《错畸形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12~18周岁安氏Ⅱ类和Ⅲ类错畸形患者矫治前与矫治后1年咀嚼效能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河北省口腔医院正畸门诊12~18岁的错畸形患者31例,其中安氏Ⅱ类错畸形16例、Ⅲ类错畸形患者15例。采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吸光度法分别测量安氏Ⅱ、Ⅲ类患者矫治前与矫治后1年的吸光度值,统计并比较结果。结果安氏Ⅱ类患者矫治前的吸光度值为(0.990±0.108),矫治后的吸光度值为(1.040±0.102),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患者矫治前的吸光度值为(0.980±0.068),矫治后的吸光度值为(1.102±0.110),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和Ⅲ类错畸形者矫治后1年的咀嚼效能比矫治前高。

冷军[5]2004年在《正畸正颌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软硬组织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口颌系统中的牙颌形态和面部肌肉的功能之间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关系,颌面形态和牙齿位置的稳定有赖于口周肌功能的正常发挥,而骨性反(牙合)患者正畸正颌治疗快速改变了颅面骨骼结构和肌肉的附着关系,患者的口颌系统尤其是咀嚼肌怎样适应这一变化,其功能重建过程如何?目前尚未发现这方面的系统报道。 咀嚼肌肌电和口周肌压力的测量能客观、定量地反映口颌肌肉系统的机能状态,为口颌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关系的研究、牙颌畸形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判定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手段。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正畸正颌治疗前后主要咀嚼肌肌电和口周肌压力的检测分析,首次系统定量地评价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正颌治疗前后口颌系统肌功能状况的改变,揭示此类患者手术前后口颌系统形态功能变化特征。阐明颅面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的共同改建是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后最终达到平衡、稳定、美观的基础。为临床此类患者手术前后疗效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依据。目的:研究成人骨性反矜患者正畸正颁治疗后,领面硬软组织、咀嚼肌的肌电及口周肌压力的变化,对正畸正领治疗成人骨性反聆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方法:以20例年龄19一24岁经正畸正领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矜患者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咀嚼肌肌电及口周力的检测、比较,来研究治疗后患者领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骨性反矜患者经正畸正领治疗后,患者领面硬软组织、咀嚼肌的肌电及口周肌压力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1)硬组织:治疗后,硬组织变化集中在下领骨,下领基骨与颅 部的位置、下领颁部对颅底的位置和下领解突对颅底的位置 关系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sNB减少了6.52’(P<0 .01); SL减少了6.72mm(P<0.01);SE减少了1.82mTn(P(0.01)。2)软组织: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更为明显,绝大部分软组织的检 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下唇基角 由89.48’下降到85.78’(P<0.01);上唇突距由4.zmm降至 2.08mm(P(0.01);下唇突距由一1.55mm升至Omm(P<0.01), 面部外型由m型变成工型。3)咀嚼肌肌电:正畸与正领治疗对咬肌、颖肌前束、二腹肌前 腹的肌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咬肌的肌电影响最明 显,咀嚼肌异常高的肌电活动多数得到纠正,但咬肌、颗肌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前束的肌电在紧咬位和双侧咀嚼时下降了。4)口周力:姿势位时,治疗前后的口周力在同一牙弓上的分布 规律相似:同一牙弓内左右两侧口周力值无显着性差异,各 测量区域颊侧压力均大于相应部位的舌侧压力(P<0.01);除 了尖牙区颊侧外,上下对应区域口周压力下领大于上颂 (P<0.01)。但治疗前口周压力最大的下领唇侧的口周肌压力 在治疗后下降最为显着;治疗后口周力以下领磨牙区颊侧压 力最大。治疗后除上下领磨牙区域舌侧外,治疗后各区域肌 压力均小于治疗前(以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为:l)成功的正畸正领应从形态、功能、美观、稳定等方面全方位 的评估。严重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经正畸正领治疗后,在领 面形态上,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明显多于硬组织。硬组织变化 集中在下领骨,治疗后下领骨已基本回到正常位置。相对于 硬组织,面部软组织的变化更为广泛,治疗后上下唇相对位 置、软组织侧貌的突度、颊部及整体面部形态的显着改善, 使Hl类软组织凹面型过渡到患者满意的I类面型,颜面部形 态基本恢复正常,满足了患者对美的要求。2)一般在正畸组织改建中,软组织改建滞后于硬组织。口周肌 肉等软组织具有适应硬组织改变的功能。随着硬组织结构的 改变,口周软组织通过发生相应的变化来维持口领系统原有 的平衡和稳定。咀嚼肌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口周肌压力多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数得到纠正。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手术后硬组织改变与软组织改建的观系。本研究提示:骨性反矜患者在临床治疗结束后仍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加强对咀嚼肌功能的锻炼和恢复,使口领系统的肌肉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本研究通过对口周力的研究认为:口周力的大小与错牙合类型是相关的。骨性反牙合患者下切牙区唇侧口周力远远大于其他各牙区的口周力,这与骨性反牙合患者下切牙典型的舌倾是相一致的。明显异常的口周力是患者下切牙舌倾的重要病因之

陆兴龙[6]2018年在《整体远移下颌牙列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除了注重牙齿健康之外,还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笑容和完美的容貌,所以许多患者愿意接受牙齿矫正。临床常见有主诉“地包天”而影响美观或者咬合功能的前来要求矫治,即所谓的Ⅲ类错(牙合)畸形,其典型临床表现是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和(或)上颌后缩、凹面型侧貌。对于Ⅲ类错(牙合)的治疗,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和不同的严重程度采取的治疗方法差别较大,早期往往是阻断性及功能性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术,而对于轻度或者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而不愿意手术治疗,则采用掩饰性治疗。临床医师在正畸治疗设计方案时,拔牙和不拔牙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但是,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希望在保留健康牙齿的基础上进行矫治,所以他们不愿意拔牙。正畸治疗调整牙齿是需要间隙的,而对间隙的管理需要支抗作为基础,尤其矫正轻度或者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矢状向不调时,需要严格控制下颌的支抗,种植体支抗的诞生及其广泛应用,使得这种控制成为可能。因此,对于轻度或者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牙弓后部间隙测量分析及种植体支抗远移下牙列治疗效果分析,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目的本研究对轻度或者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并且不愿意拔牙和不愿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术的患者在分析牙弓后界间隙后,采用MBT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颌牙列,通过对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从矢壮向、垂直向分析下颌切牙和磨牙移动量的和移动方式,通过模型测量从水平向分析牙弓宽度的变化,综合评价使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下牙列的矫治效果,以便临床参考。方法以17例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并且不愿意拔牙和不愿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3.80±3.86)岁。常规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断层片,分析测量下牙列需要整体远移的量及其可行性,并评价牙弓后界提供远移下牙列的量,设计治疗方案。粘接MBT直丝弓矫治系统托槽,常规排齐整平牙列至0.019〃×0.025〃不锈钢方丝,将牵引钩固定在下颌弓丝尖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并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下颌第二磨牙颊侧外斜嵴区域,使用橡皮链或者镍钛拉簧在微螺钉种植体与牵引钩之间加力,每侧牵引力值约200g,牵引下牙列整体向远中移动。应用几何画板5.0软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各研究项目进行描点、标记、测量,应用中心距数显游标卡尺对治疗前后模型各研究项目进行测量,并运用SPSS 21.0软件包对所得测量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从矢壮向、垂直向、水平向分析矫治前后牙齿、牙列及软、硬组织变化。结果1、曲面断层片测量分析:牙弓后界间隙变化的量,结果显示治疗前(T1)为(7.84±1.70)mm,治疗后(T2)为(3.59±0.73)mm,差值(T2-T1)为(-4.25±1.91)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41,P=0.001)。2、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1)软硬组织变化的量:治疗前后分析,SNB角减少了(0.99±1.20)(°,ANB 增加了(1.91±1.02)°,SN-OP 角减少了(3.83±3.42)°,Wits 值减少了(6.40±4.56)mm,Pog-F减少了(0.71±1.20)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MP 角增加了(1.43±3.03)°,“6b”增加了(1.02±2.22)mm,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E减少了(1.20±1.06)mm,Li-E减少了(1.94±1.32)mm,Pg-F 减少了(1.75±2.41)mm,NLA增加了(4.78±6.92)°,LSP减少了(6.68±7.8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颌第一磨牙变化的量:治疗前后分析,在矢状向,以Y轴作为参考系,L6牙冠远移(3.88±1.30)mm,牙根远移(3.34±1.40)mm;以D轴作为参考系,L6牙冠远移(2.93±2.43)mm,牙根远移(2.11±2.55)mm,且差异均有显着地统计学意义(P<0.001)。在垂直向,以X轴作为参考系,L6牙冠压低(0.72±0.85)mm;以C轴作为参考系,L6牙冠压低(0.68±0.86)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L6倾斜角α、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下颌切牙变化的量:治疗前后分析,在矢状向,以Y轴作为参考系,L1牙冠远移(4.12±1.92)mm,牙(牙合)远移(3.95±2.71)mm;以D轴作为参考系,L1牙冠远移(4.18±1.60)mm,牙根远移(3.72±1.49)mm,且差异均有显着地统计学意义(P<0.001)。在垂直向,以X轴作为参考系,L1牙冠伸长(1.40±1.52)mm;以C轴作为参考系,L1牙冠伸长(0.83±0.82),且差异均有显着地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L1倾斜角β、θ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测量分析:治疗前后下颌牙弓宽度变化的量,CW减少了(1.28±1.48)mm,MW增加了(1.06±1.75)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减少了(0.15±2.1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牙弓后界提供足够空间条件下,整体远移下牙列是可行的。2、利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可以实现下牙列整体远移。3、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下牙列,可以解决矢状向不调,牙列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和尖窝关系,垂直向和水平向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软组织侧貌也有改善。

杨智惠[7]2015年在《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通过CBCT影像资料研究,探讨伴有或者不伴有下颌偏斜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对称性,以期对这种颅面畸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为临床上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实验对象分成个别正常牙合组、骨性Ⅲ类下颌无偏斜组和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个别正常牙合组(第1组)从厦门医高专在校学生中选择正常牙合志愿者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0.62±2.19岁)。另外从厦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就诊患者中,选择骨性Ⅲ类下颌无偏斜成人患者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3.71±3.57岁)和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成人患者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2.79±3.15岁)分别作为第2组和第3组。收集实验对象头颅CBCT影像资料,转换成DICOM数据后导入Mimics14.0软件进行叁维影像重建,在3D重建影像上分别进行颞下颌关节相关的解剖学测量:髁突形态的相关测量项目、髁突位置相关测量项目、关节窝形态和位置相关测量项目。采用SPSS19.0软件,Kolmogorov-Smimov检验法检验每组各测量项目的正态性。使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的两侧对称性进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各组两侧的差异和各组双侧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发生不对称性改变(P﹤0.05),主要表现为:与偏斜对侧相比,偏斜侧髁突高度、前后径、内外径和髁突顶点至外极距离显着减小,而髁突最前-顶-最后点成角增大。2.与个别正常牙合组和骨性Ⅲ类下颌无偏斜组髁突形态双侧平均值相比,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偏斜侧髁突高度、前后径、内外径和髁突顶点至外极距离显着减小,而髁突最前-顶-最后点成角增大(P﹤0.05);偏斜对侧髁突形态与个别正常牙合组和骨性Ⅲ类伴下颌无偏斜组髁突形态双侧平均值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3.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关节窝间隙发生不对称性改变(P﹤0.05),主要表现为:偏斜对侧关节内间隙、前间隙和关节上间隙较偏斜侧减小。偏斜侧髁突顶点至FHP距离小于偏斜对侧,偏斜侧髁突中心点至MSP距离小于偏斜对侧,偏斜侧髁突中心点至SCP距离大于偏斜对侧。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下颌升支平面和髁突在颅面部的空间位置也发生了显着的非对称性改变(P﹤0.05),主要表现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与FHP夹角大于偏斜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与MSP夹角小于偏斜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与SCP夹角大于偏斜对侧。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偏斜对侧髁突冠状面与蝶鞍冠状面夹角大于偏斜侧,而偏斜对侧髁突冠状面与正中矢状面夹角小于偏斜侧。4.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双侧关节窝形态和位置的不对称性改变不显着,仅表现为偏斜对侧关节窝体积、关节窝顶点至SCP距离较偏斜侧大(P﹤0.05)。结论:1.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的双侧髁状突形态和位置不对称性表现较为明显,双侧关节窝的形态和位置不对称性不明显;2.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偏斜侧为形态异常侧,偏斜对侧形态正常;3.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关节窝关系的变化是髁突旋转和形态改建的共同结果。

徐宏[8]2002年在《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运动时咬肌及颞肌前束的肌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殆患者咬肌与颞肌前束在下颌运动时的肌电特征,探讨此类错(牙合)畸形形成过程中咬肌与颞肌前束所起的作用。[方法]以38名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殆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8—10.5岁,平均9.2岁)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40名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做对照组。采用四导联肌电图仪,测量骨性AngleⅢ类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在下颌息止(牙合)位、下颌牙尖交错位大力咬合时、咀嚼口香糖时、下颌前伸及后退时、下颌向左及向右侧运动时的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电压。[结果]一、正常对照组的肌电特征:在下颌息止(牙合)位,受试者的咬肌和颞肌前束均有轻微的肌电电压;正中(牙合)位大力咬合时,受试者咬肌的肌电活动较颞肌的肌电活动大,且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显着性;用左侧咀咬口香糖时,受试者咬肌和颞肌前束在咀嚼侧的肌电电位均较非咀嚼侧大,但差异无显着意义;当下颌前伸时,受试者咬肌肌电均大于颞肌前束的肌电,差异有显着性,且男性大于女性;下颌后退时,受试者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较咬肌电活动大,差异有显着性;下颌向左运动时,受试者的左侧颞肌前束肌电电压较左侧咬肌的大,而右侧咬肌的肌电活动较右侧颞肌前束的大,差异有显着性;下颌向右运动时,受试者的左侧咬肌肌电电压较左侧颞肌前束的大,而右侧颞肌的肌电活动较右侧咬肌的大,差异有显着性。二、错胎组的肌电特征:下颌息止(牙合)位,受试 替牙期骨性Anglelll类锗噩患者下颌运动时咬肌及额肌前柬的肌电研究 的咬肌和颖肌前束亦均有轻微的肌电电压;正中邪位大力咬合,受试者 额肌前束的肌电活动较咬肌的肌电活动大,且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显着 性;用左侧咀嚼口香糖,受试者咬肌和额肌前束在咀嚼侧的肌电电位均较 非咀嚼侧大,但差异无显着性;当下颌前伸时,受试者咬肌电活动均大于 额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差异有显着性,且男性大于女;下颌后退运动,受 试者的咬肌较颖肌前束的肌电电位大;下颔向左运动,受试者的左侧咬肌 肌电活动较右侧的大,而右侧额肌前柬的肌电活动较左侧的大,差异有显 着性;当下颌向右运动,受试者的右侧咬肌肌电活动较左侧的大,而左侧 额肌的肌电活动较右侧的大;且差异有显着性。叁、错胎组与正常对照组 的肌电电压相比较:在下颌息止韶位,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正中胎位大 力咬合,错胎组咬肌和颖肌前束的肌电电压均较正常对照组小;用左侧咀 嚼口香糖,错殆组左侧咬肌和额肌前束的肌电电位较正常对照组小,差异 有显着性,且男性较女性大;当下颌前伸时,错胎组的咬肌活动小于正常 对照组的咬肌肌电活动,差异有显着性;错胎组的颗肌前束肌电电位较正 常对照组大,但差异无显着性;下颌后退运动,错胎组的咬肌及颖肌前束 的肌电电位较正常对照组的肌电活动大,结果有显着差别,男性大于女性; 下颌向左运动,错胎组的左侧咬肌及右侧颖肌前束肌电活动较正常对照组 的大,差异有显着性;当下颌向右运动,错胎组的右侧咬肌及左侧额肌肌 电活动较正常对照组的大,且差异有显着性。[结论」替牙期 Angle Ill类 错胎组患者在各种下颌运动时,除息止邪位外,咬肌、额肌前束的肌电活 动与正常组儿童均存在差异。

贾丽媛[9]2014年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伴拥挤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博士口腔门诊2010年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一例。男性,12岁3个月,轻度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左侧尖牙、磨牙远中关系,右侧磨牙远中关系;前牙Ⅱ°深覆牙合、Ⅰ°深覆盖;上颌右侧尖牙低位、颊向,萌出间隙不足。上颌中线右偏1mm,下颌中线左偏2mm,上颌拥挤度8.5mm,下颌拥挤度1.5mm,Spee曲线深度为3mm。经过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与计算:SNA角为73.7°,SNB角为67.7°,ANB角为6°;U1-SN为92.7°,NP-FH为86°,NA-PA为15.7°,U1-NA为19.7°,L1-NB为27.7°;EI为151, W its值为1.7mm,ANS-Ptm为51mm,Co-Po为104.8mm,Y轴为62°,FMA为30°。本病例根据临床和模型检查结果,头影测量分析,最后选择上颌单颌拔除第一前磨牙,直丝弓自锁托槽矫治器,使用超弹性镍钛丝,排齐整平牙列,打开咬合,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Ⅱ类牵引调整颌间关系,最后在精细调整个别牙牙位和牙轴方向。根据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结果和结构重迭图,评判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矫治疗程25个月。全口牙列排齐整平,拔牙间隙关闭,上颌中线位于正中,前牙覆牙合为2mm,覆盖为2mm,牙齿尖窝咬合关系良好,左右侧尖牙达到中性关系,但左右侧磨牙均为完全远中关系。对比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牙根无明显吸收的现象,牙根相互平行。由于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以及患者配合度较高,矫治结束后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牙龈,牙周组织健康。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显示:(1)SNA角增加1.3°,SNB角增加2.3°,ANB角减小1°(即由6°变为5°),Wit值减少0.5mm,提示Ⅱ类骨型有所缓解;ANS-Ptm增加2.8mm,Co-Po增加7.4mm,上面高增加了1.7mm,下面高增加7mm,提示上下颌骨都有所生长; FMA仅增加0.3°,提示垂直向控制良好。(2)上切牙少量回收和伸长,U1-NA减小8.7°,U1-NA距减少0.7mm;下切牙唇向倾斜,L1-NB增加3.3°、L1-NB距增加0.25mm;U1-L1增加6°。(3)软组织侧貌有轻微变化:H角增加了4.3°,ULEP增加2.27mm、LLEP增加0.4mm,Z角减少了1°(即由66.5°变为65.5°)矫治结束前后位于正常值范围之内,软组织侧貌变化不大。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对矫治后的结果满意。结论:对于青少年安氏轻度骨性Ⅱ类的均角患者,应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能够有效的解除上颌牙列的拥挤。下颌不拔牙,减少了下颌因拔牙而导致的面型更加后缩的可能性。下颌通过少量唇倾前牙,解决了患者前牙拥挤、深覆牙合、深覆盖的问题,达到良好的临床矫治效果。

敖同江[10]2010年在《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对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替牙晚期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做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分析和相关头影测量分析,进行实验组矫治前和矫治结束时的比较,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相互比较,探讨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矫治对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11.6±1.3岁,平均矫治时间为26个月。均施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前后均做Helkimo指数分析,并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选取有关的测量项目29项,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对照组:1)第一组:选取43例平均年龄为11.6±0.3岁与实验组矫治前具有相同错(?)类型和相似骨骼形态的青少年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2)第二组:另选取43例平均年龄为13.8±0.3岁与实验组矫治前具有相同错(?)类型和相似骨骼形态的青少年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对实验组进行矫治前和矫治结束时的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相互比较。结果:1.主诉症状的变化:实验组矫治后患者的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分布发生了明显改变,Ai0级比例明显升高,AiⅡ级比例减少为零。2.头影测量变化:(1)上颌骨:实验组矫治后患者的SNA角、ANS-Ptm距显着增大(P<0.01)。(2)髁突及下颌骨:实验组矫治后患者的Co-y距、Ar-y距、Go-y距、N-S-Ar角、N-S-Go角、N-S-Pg角、ArGo'-SN角、Y轴角、MP-FH角明显增大,Co-x距、Pg-y距、SNB角、NP-FH角明显减小(P<0.05),且Ar-y距、Go-y距、Pg-y距矫治前后变化值为依次增加,N-S-Ar角、N-S-Go角、N-S-Pg角变化值也为依次增加。(3)上下颌关系:实验组矫治后患者的ANB角、Wits值、NA-PA角均显着增大,A-Bplane角显着减小(P<0.01)。结论:1.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矫治对患者Helkimo主诉症状有改善作用。该矫治有利于关节杂音、咀嚼肌疲劳、晨起或运动时咀嚼肌僵硬、张口受限、下颌运动痛、颞下颌关节痛或咀嚼肌痛等症状的缓解。2.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矫治后上颌骨生长得到促进,上颌骨位置前移、骨量增加,下颌生长受到抑制,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得到有效改善,髁突点发生了向后上的位移,下颌的位置有相对的明显的后移,还以髁突为中心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参考文献:

[1]. 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D]. 杨茜. 青岛大学. 2004

[2]. 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J]. 杨茜, 范存晖, 刘新强, 陈杰. 上海口腔医学. 2006

[3]. 改良固定反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前牵引矫治儿童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D]. 刘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4]. 错畸形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比较研究[J]. 陈卫卫.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5]. 正畸正颌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软硬组织的变化[D]. 冷军. 第四军医大学. 2004

[6]. 整体远移下颌牙列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D]. 陆兴龙. 郑州大学. 2018

[7]. 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D]. 杨智惠. 福建医科大学. 2015

[8]. 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运动时咬肌及颞肌前束的肌电研究[D]. 徐宏. 青岛大学. 2002

[9].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D]. 贾丽媛. 大连医科大学. 2014

[10]. 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对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研究[D]. 敖同江. 泸州医学院. 2010

标签:;  ;  ;  ;  ;  

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