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在常温条件下,研究1-MCP与高浓度CO2脱涩处理方式对柿果实采后生理和货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磨盘柿为实验材料,选用体积分数85%~90%的CO2对柿果脱涩24h,1.0μL/L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探究不同处理方式(CO2脱涩、1-MCP处理后CO2脱涩、1-MCP与CO2脱涩同时处理)对柿果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颜色、质地、营养物质(TSS,TA,Vc)含量和挥发性气体成分的影响。结果在货架期内,与CO2脱涩(CK)相比较,1-MCP处理后脱涩可以有效降低柿果呼吸强度,抑制乙烯生成速率,延缓柿果色泽的改变,延缓柿果在货架期间硬度和脆性的下降速率,使果实的营养物质(TSS、TA及Vc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减缓了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减弱。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与CK组相比,1-MCP与CO2脱涩同时处理技术加速了果实的成熟软化,且贮藏后期差异显著(P <0.05)。结论柿果经1-MCP处理之后再进行高浓度CO2脱涩不仅可以如期脱涩,而且还具有较好的保脆、保鲜效果,延长了柿果的货架期,所以相较于其他2个处理组,1-MCP处理后再脱涩组果实的货架品质最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魏宝东,康丹丹,张鹏,李江阔
关键词: 磨盘柿,货架期,脱涩,品质
来源: 包装工程 2019年1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401303),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7129011)
分类号: TS255.3
DOI: 10.19554/j.cnki.1001-3563.2019.19.004
页码: 24-33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728K
下载量: 117
相关论文文献
- [1].砀山柿果丰收销势受阻[J]. 中国果业信息 2010(11)
- [2].青州柿果[J]. 光彩 2017(05)
- [3].不同脱涩方法对磨盘柿果实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8)
- [4].柿果加工八法[J]. 致富天地 2019(12)
- [5].不同处理对磨盘柿冷藏及货架期品质与生理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20(02)
- [6].柿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19(11)
- [7].柿果脱涩技术[J]. 乡村科技 2014(17)
- [8].柿果脱涩技术简介[J]. 现代园艺 2011(02)
- [9].柿果脱涩机理及脱涩方法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3)
- [10].发酵方法对柿果醋中香气成分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09(09)
- [11].发酵方式对柿果醋感官与营养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19)
- [12].柿果特色加工更增值[J]. 科普天地(资讯版) 2008(10)
- [13].柿果实脱涩及贮藏方法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7)
- [14].温度对柿果贮藏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12(04)
- [15].柿果的采收及加工[J]. 农村新技术 2011(18)
- [16].柿果醋酿造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变化[J]. 食品科学 2011(19)
- [17].赤霉素和萘乙酸对柿果实采后成熟软化生理指标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6)
- [18].柿果的脱涩及贮藏保鲜技术[J]. 果农之友 2010(10)
- [19].工艺条件对柿果醋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S1)
- [20].柿果贮藏保鲜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08(01)
- [21].柿果单宁组成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状况[J]. 中国林副特产 2008(01)
- [22].柿果的脱涩技术[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06)
- [23].柿果胶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8)
- [24].外源抗坏血酸处理对人工脱涩柿果的保鲜作用[J]. 广西植物 2017(05)
- [25].柿果加工有好法[J]. 农民文摘 2011(10)
- [26].柿果实多酚含量变化规律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1(03)
- [27].去袋时期对“富有”柿果实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
- [28].柿果上市巧贮藏 特色加工再增值[J]. 果农之友 2008(10)
- [29].柿果上市巧贮藏 特色加工更增值[J]. 四川农业科技 2008(10)
- [30].微环境气体调控对精准相温贮藏期间柿果保鲜效果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