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表面处理,物理化学特性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缪倩倩,陈海燕,蒋永锋,包晔峰[1](2019)在《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是一项新颖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其突出的表面处理优势使该技术极具发展潜力。结合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和自身的试验经验,综述了对目前发展的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技术的基本认识。从热特性、传质特性、电特性、电化学特性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过程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详细介绍了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4期)
董立强,张英辉,胡高全,李海英,陈少梅[2](2019)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在橡胶粘合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等离子高能粒子与有机材料表面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进行激活、蚀刻、除污等工艺处理,以及对材料的摩擦因数、粘合和亲水等各种表面性能进行改良的目的。橡胶表面采用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后可以显着提高部件间的粘合性能,而且质量稳定性更好。与传统的打磨工艺相比,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优点,在橡胶粘合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轮胎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闫霜,尚欣宇,邸明伟[3](2019)在《打磨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气气氛的射流等离子体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胶接性能。利用接触角和胶接强度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表面打磨对复合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等离子体处理以及打磨后再等离子体处理都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胶接强度,相比之下,打磨后再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更多的含氧极性基团,有利于胶接性能的改善。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与直接等离子体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随着处理试样放置时间的延长,先打磨再等离子体处理的复合材料表面接触角、含氧极性基团以及胶接强度的变化幅度更小,表现出更小的处理时效性。尽管存在处理时效性,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胶接强度仍远好于未处理的试样。(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9年01期)
郭笑,姚子巍,高天元,李东,郝国夏[4](2018)在《等离子体放电气氛对WPC协同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打磨、偶联剂涂覆与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的协同处理方法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PE-WPC)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胶接性能。利用胶接强度测试、接触角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氮气、氧气、空气叁种等离子体放电气氛对WPC协同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等离子体放电气氛的协同处理,都能在材料表面引入大量含氮、含氧和含硅的极性基团,改善其胶接性能。不同的等离子体放电气氛对材料表面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同,氧气气氛对材料表面的氧化刻蚀作用较为明显,能引入更多的硅氧官能团;而氮气气氛对材料表面的化学改性较为突出,在材料表面引入更多的含氮和含氧基团,改善材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和胶接性能。实际胶接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处理气氛匹配不同的胶黏剂以获得更好的胶接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8年06期)
王卫芳[5](2018)在《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材料表面处理及颗粒沉积图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滴颗粒沉积图案的研究,是电力电子技术、材料和化学叁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影响图案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很少有人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材料表面从而调控颗粒沉积图案。因为低温等离子体的放电形式比较复杂,且难以观察。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入手,探究了一种调控多种材料表面同心环沉积图案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系统。论文中叙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对颗粒沉积图案的影响主要由材料表面的特性决定。为了探究改变材料特性因素,设计了交流可变等离子体实验电源,具体分析了叁相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的参数设定和IGBT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高频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的选择。利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动态放电图形,以此实时反应放电强度,再根据等效电容分析得出,板-板电极间插入的阻挡介质种类、电源施加的电压大小以及放电气隙都可以影响放电强弱。实验选择了叁种阻挡介质,分别是石英、聚四氟乙烯和氧化铝陶瓷,根据叁者的放电电流对比实验得出,阻挡介质是聚四氟乙烯时,气隙放电最均匀稳定。然后,讨论了电源参数变化时,板-板电极的放电电流和功率的变化情况。由实验发现聚四氟乙烯为阻挡介质时,易形成稳定的丝状放电,更适用于对颗粒沉积图案的调控。利用上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系统分别处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载玻片表面,通过简易接触角测量装置,捕获接触角图片,使用Image J软件分析图片,进而在处理前后的材料表面,进行颗粒沉积图案实验,借助偏光显微镜采集颗粒沉积图案,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出随着等离子体输入电压的增加,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增强,同心环之间的环环间距显着增加。同时改变溶液浓度,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加,液滴内部同心环减弱,甚至渐渐消失,外部的同心环随着浓度增加渐渐变的清晰。(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10)
张成,刘兆政,孙明娟,李雪[6](2018)在《低温等离子体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并通过滴水试验、SEM、XPS测试处理效果。与阳极氧化法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法能更有效地改变碳纤维的表面性质。滴水试验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呈极性,与水的润湿性好;SEM测试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法处理的碳纤维表面沟槽比阳极氧化法的更多,前者表现出更强的表面修饰性;XPS测试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和阳极氧化法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均含有羧基、羟基、羰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的极性官能团总含量为17%。(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S1期)
李成明[7](2018)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专题序言》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是由被剥夺部分电子后的原子及原子团电离产生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具有比气态、液态、固态物质都高的能量范围,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根据温度不同,等离子体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包括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的温度高达106 K~108 K,在太阳表面、核聚变和激光聚变中获得。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为室温~3×104 K。其中,热等离子体一般为稠密等离子体,冷等离子体一般为稀薄等离子体。(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崔超超[8](2018)在《大气压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处理抑制微放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体局部电场畸变容易引起局部微放电,长期存在的微放电会损坏电力设备高压绝缘,造成绝缘失效等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研究抑制微放电的可靠方法,本文研究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在导体表面沉积绝缘薄膜和半导体薄膜,改善导体表面局部电场畸变的情况,在不影响导体本体性能的情况下,实现抑制微放电的目的。本文探索采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使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作为等离子体源在铜导体表面沉积类Si O_2绝缘薄膜以及使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沉积TiO_2半导体薄膜,以实现对不同应用环境下微放电现象的抑制。分别选用含硅前驱物正硅酸四乙酯(TEOS)以及含钛前驱物四氯化钛(TiCl_4),使其被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激发以发生化学反应,在铜导体表面沉积得到一层均匀致密的薄膜;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和基底加热、通入空气等不同处理条件下实验中的放电特性、发光特性,和所沉积薄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以及稳定特性等的变化情况,以获得最优的实验参数;设计实验测试研究两种薄膜对局部电场畸变以及微放电抑制的效果,优选出不同应用环境下抑制微放电的最佳方案。沉积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 min的DBD沉积处理后,铜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致密类SiO_2薄膜,厚度达1.27μm,其化学组成以Si-O-Si基团和Si-OH基团为主,且此时氧化程度较高,薄膜绝缘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真空环境中保存的薄膜10天后其表面电阻率保持在10~(11)Ω左右,稳定性较好;射流处理沉积TiO_2薄膜实验中,在铜基底加热至100°C、通入40 sccm空气时反应最充分,得到的薄膜氧化程度最高,结合最紧密。微放电抑制效果评估实验中,射流沉积TiO_2薄膜使得导体尖端处电晕起始电压提高程度更大,从7.91 kV提高至11.24 kV,因此该方法对于导体表面缺陷引起的微放电是更优的选择;而对于GIL/GIS中自由金属微粒运动引起的微放电,在电极表面使用DBD沉积类SiO_2薄膜后金属微粒启举电压提升约34%,优于沉积TiO_2薄膜,因此是更合适的选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3-01)
沈兆宏,蔡红军,王旭波,黄洪勇,沈伟民[9](2017)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在钢/EPDM绝热层粘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离子体对壳体钢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表面能测试笔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钢表面润湿性、表面能的变化及钢片材放置时间对表面性质、钢/EPDM绝热层粘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亲水性显着提高,亲水性受处理功率、时间、距离及次数的影响,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功率、距离、时间和次数。粘接性能与表面能有对应关系,表面能的提高有利于粘接性能的提高。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试样在空气中放置时亲水性会出现老化效应。放置23h后,粘接试件由2.43MPa下降至1.14MPa。(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期刊2017-08-23)
海彬[10](2017)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抑制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被大范围的应用在高压电气设备中。但是环氧树脂材料在直流高压电场下,其金属导体/绝缘材料/气体的叁接触面处容易积聚表面电荷,削弱其绝缘性能,甚至引发沿面闪络事故,严重影响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本文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在环氧树脂材料表面沉积类Si O_2薄膜,在不影响绝缘材料本体性能的前提下改善其表面电学性能,达到抑制表面电荷积聚的目的。本文基于大气压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搭建了一套绝缘材料表面沉积处理实验系统,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与滑动放电作为等离子体源,选用正硅酸四乙酯作为反应前驱物,使其在等离子体中发生反应,在环氧树脂样品表面沉积得到类SiO_2薄膜。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电学特性测试,对比分析沉积处理前后环氧树脂材料表面绝缘性能的变化;然后利用自主搭建的表面电位测试系统,研究了沉积处理对环氧树脂材料表面电荷积聚、分布及消散特性的影响;最后,结合多种测量手段得到的实验结果对沉积处理抑制表面电荷积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沉积处理后,在环氧树脂表面生成了一层厚达200 nm以上的致密均匀的类SiO_2薄膜,其主要组成为Si-O-Si与Si-OH基团,呈现珊瑚状颗粒排布并完全覆盖了原有表面上的瑕疵,使表面润湿性提升、粗糙度下降;而且环氧树脂表面与体积电导率均大幅度提升,沿面闪络电压的提升幅度也达到25%以上,其绝缘耐压能力得到了改善。实验中分别采用正负极性直流电晕和脉冲电晕充电后,相对于未处理的环氧树脂,经过等离子体沉积处理后的环氧树脂样品表面电位初始积聚减少、电位衰减速率加快,电位分布更加均匀,表面电荷陷阱能级的深度更浅、密度更小,有利于提升环氧树脂的绝缘耐压水平;而且随着沉积处理时间的延长,对表面积聚电荷的抑制效果也在不断提升。总之,采用等离子体沉积处理可以抑制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聚,这对提升绝缘支撑中环氧树脂的绝缘性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等离子高能粒子与有机材料表面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进行激活、蚀刻、除污等工艺处理,以及对材料的摩擦因数、粘合和亲水等各种表面性能进行改良的目的。橡胶表面采用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后可以显着提高部件间的粘合性能,而且质量稳定性更好。与传统的打磨工艺相比,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优点,在橡胶粘合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缪倩倩,陈海燕,蒋永锋,包晔峰.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9
[2].董立强,张英辉,胡高全,李海英,陈少梅.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在橡胶粘合中的应用[J].轮胎工业.2019
[3].闫霜,尚欣宇,邸明伟.打磨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J].化学与黏合.2019
[4].郭笑,姚子巍,高天元,李东,郝国夏.等离子体放电气氛对WPC协同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J].化学与黏合.2018
[5].王卫芳.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材料表面处理及颗粒沉积图案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
[6].张成,刘兆政,孙明娟,李雪.低温等离子体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研究[J].材料导报.2018
[7].李成明.“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专题序言[J].表面技术.2018
[8].崔超超.大气压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处理抑制微放电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9].沈兆宏,蔡红军,王旭波,黄洪勇,沈伟民.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在钢/EPDM绝热层粘接中的应用[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2017
[10].海彬.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抑制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
标签:阳极微弧等离子体扩渗; 表面处理; 物理化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