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力学性能,耐水,阻燃,氨基甲酸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论文文献综述
魏健,于向伟,孙浩,刘锦春[1](2019)在《影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体系,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多元醇结构、不同异氰酸酯指数(R)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01、硬段质量分数为38%时,聚四氢呋喃多元醇PTMG1000型TPU拉伸强度最大;随着R值的增大,PTMG1000型T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升高;以聚己内酯多元醇CAPA7201A作为软段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以PTMG作为软段时,材料的T_g最低,分子链柔顺性最好。(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9年05期)
郑梦凯,张聪聪,李伯耿[2](2019)在《含芳杂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耐热性,以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G-2000)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别与扩链剂1,2,4,5-苯四甲羧酸二酐(PMDA)、3,3',4,4'-苯甲酮四羧酸酐(BT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和1,4-丁二醇(BDO)反应形成的链段为硬段,经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种类和含量的TPU,考察了它们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含芳基酰亚胺基团的引入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初始分解温度,BPDA-MDI为硬段的TPU初始分解温度约为260℃,优于以BTDA-MDI和PMDA-MDI为硬段的TPU,更优于常规的以BDO-MDI为硬段的TPU(150℃)。当硬段含量为w=40%时,25℃环境中,含芳基酰亚胺型TPU的邵氏硬度>92 A,拉伸强度在36~40 MPa,断裂伸长率>500%,均较相同硬段含量的BDO-MDI型TPU高;且80℃下,含芳基酰亚胺型TPU仍有较高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BDO-MDI硬段含量为w=40%的TPU相比,25和80℃下,相同硬段含量的BPDA-MDI型TPU的杨氏模量分别是前者的3.8倍和18倍,拉伸强度是前者的2.1倍和3.4倍,断裂伸长率是前者的1.03倍和2.5倍。此外,含芳基酰亚胺型TPU的弹性恢复能力并未随着它们硬度和刚性的增加而变差,还略优于BDO-MDI型TPU,在100%应变条件下,弹性恢复率均大于81%。(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婉婉,陈红祥,赵丹,代巧丽,周瑜[3](2019)在《PTMG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变温红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4-丁二醇(BDO)为原料,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表征了其结构。通过变温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对聚氨酯中氨基甲酸酯及氢键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温度升高时氢键开始解离,而温度降低时氢键又发生重组;当温度升高到130℃及以上时,氨基甲酸酯有极少量解离,温度降低时又重新形成氨基甲酸酯。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热塑性聚氨酯样品热稳定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陈健,别明智[4](2019)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增韧POM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添加自制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叁元共聚物相容剂制备热塑性聚氨酯(PUR-T)弹性体增韧聚甲醛(POM)合金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对比研究了加入PUR-T前后材料结晶和熔融温度的差异,并考察了PUR-T用量及相同PUR-T用量下螺杆组合(即螺纹块剪切强弱)对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R-T的加入降低了合金的结晶和熔融峰温度;随着PUR-T用量的增加,材料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呈增大趋势,密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当PUR-T用量为10份时,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较优;螺纹块剪切对POM/PUR-T合金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螺纹块剪切越强,力学性能劣化越明显,螺纹块剪切对合金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魏志彪[5](2019)在《富马酸(盐)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共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一种弹性材料。TPU具有耐磨性高、强度高等优越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前景。然而,TPU易燃并且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和烟气,对人和环境带来损害,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TPU的阻燃性。为了解决传统阻燃剂污染环境,效率低等缺陷,发展无卤,高效,添加量低的新型阻燃剂成为当下主要趋势。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以富马酸(FA)、富马酸亚铁(FF)、富马酸一钠(MF)以及FA/聚磷酸铵(APP)作为阻燃剂,制备阻燃TPU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LOI),锥形量热仪测试(CCT),烟密度测试(SDT),热重分析测试(TG),热重-红外联用测试(TG-IR)研究富马酸及其盐生物对TPU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在TPU/FA体系中,CCT测试表明,与纯TPU相比,添加2.0 wt%富马酸的样品(FA-4)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50.8%,烟释放速率峰值(pSPR)降低了59.2%,烟因子(SF)降低了75.2%,炭层表面更加致密;TG结果显示,FA可以提高最终的质量剩余并降低TPU的热分解速率峰值;TG-IR结果表明,在TPU的热分解进程中,添加FA的TPU可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出H_2O、CO_2等不燃性气体,并减少有毒气体的释放。在TPU/FF体系中,CCT测试表明,与纯TPU相比,添加2.0 wt%富马酸亚铁的样品TPU4的pSPR降低了66.7%,SF降低了80.4%,其呈现更加优异的抑烟效果;TG结果表明,样品TPU4的残余炭含量达到14.7%,较纯TPU提高了40.8%。在TPU/MF体系中,CCT测试表明,较纯TPU,样品MF-4(2.0wt%)的pHRR降低了63.9%,总烟释放(TSR)降低了46.7%,SF降低了73.3%;TG-IR结果表明,含有MF的TPU可在较低温度下脱水成炭,延缓TPU的分解过程。在TPU/APP/FA体系中,CCT测试表明,添加FA0.5wt%和1.5wt%APP的样品TPU/APP/FA-0.5的pHRR为205.0kW/m~2,较样品TPU/APP进一步下降了29.5%;SDT结果表明,TPU/APP/FA-0.5最终的光通量为24.5%,较样品TPU/APP提升了18.9%,数据表明FA协效APP可进一步提高TPU的阻燃性能,两者具有一定的协同阻燃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4)
黄爽[6](2019)在《热塑性有机硅聚氨酯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乳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乳酸(PLA)是以可再生植物为原料经化学合成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其原料来自植物,最终又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优良的环保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之一,在包装材料、纺织面料、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由于PLA存在韧性差等缺点,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PLA的増韧改性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论文采用热塑性有机硅聚氨酯弹性体(TPSiU)作为增韧剂,系统研究了TPSiU对PLA的增韧改性行为,并进一步采用聚碳化二亚胺(PCDI)为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的加入对该体系相容性及増韧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对TPSiU的结构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TPSiU为非晶态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机硅链段,在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强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其熔融加工温度在180℃以上,且热稳定性良好。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SiU共混物,主要研究了TPSiU含量对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TPSiU的加入使得PLA的冷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结晶度略有降低,同时共混体系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有小幅下降。PLA与TPSiU两种组分在热力学上相容性较差,导致PLA/TPSiU共混物呈现“海岛”结构。TPSiU的加入对TPSiU/PL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具有显着影响,当TPSiU含量为10wt%时,共混体系的增韧效果较好,其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拉伸强度有所降低。流变行为研究显示,PLA/TPSiU共混物为切力变稀流体,随着TPSiU含量的增加,PLA/TPSiU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其非牛顿流动指数逐渐升高。选用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PLA/10wt%TPSiU共混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碳化二亚胺(PCDI)为增容剂,进一步针对PLA与TPSiU热力学相容性较差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DI的加入使得PLA相和TPSiU相的玻璃化温度呈靠近趋势,同时TPSiU分散相的粒径尺寸减小,两相界面趋于模糊,产生了良好的增容效果,进而改善了PLA的韧性。随PCDI含量的增加,增容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则逐渐升高。当PCDI含量为1.0wt%时,增容体系韧性最好,断裂伸长率达25.3%,是纯PLA的5.6倍;冲击强度为13.9KJ/m~2,是纯PLA的3.6倍。另外,加入增容剂PCDI后,PLA基体的冷结晶温度升高,结晶度下降,初始热分解温度较未增容时升高了7-10℃,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综上,本论文研究发现采用TPSiU增韧剂和PCDI增容剂在有效改善聚乳酸韧性的同时,能基本保留其拉伸强度,具有较好的增韧改性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昊运,何继敏,邵翠映,安紫娟[7](2019)在《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发泡成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发泡材料的物理发泡法和化学发泡法,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挤出发泡成型、注塑发泡成型的研究进展做了总结,最后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杨镇源,张玉良,李荣勋[8](2019)在《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二氧化硅气凝胶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水解性能与高温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耐水解性能较TPU基体有所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热重分析测试表明: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扫描电镜测试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在TPU基体中分散良好。(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汪传生,蔡宁,边慧光,晁宇琦,王虎子[9](2019)在《基于粉体喂料3D打印机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成型工艺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粉体喂料3D打印机,以拉伸强度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颗粒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机筒温度215℃,螺杆转速8 r·min~(-1),喷头温度230℃,打印平台温度45℃。通过打印轮胎和蜂窝状模型验证了最佳成型工艺参数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王洪志,焦传梅[10](2019)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改性漂珠的制备及其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子液体[EOOEMIm][BF4]改性粉煤灰漂珠(FB)制备了一种新型阻燃剂FB@[EOOEMIm][BF4],并用于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手段研究了FB@[EOOEMIm][BF4]的结构与元素分布特点,并且通过锥形量热仪(CCT)、烟密度仪(SDT)、热重(TG)及热重红外联用(TG-IR)等手段研究了TPU的阻燃及热降解性能。CCT实验表明:FB@[EOOEMIm][BF4]能够显着提高TPU的阻燃性能,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THR)和生烟速率(SPR)等参数明显降低,其中当FB@[EOOEMIm][BF4]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00%时,HRR峰值(356.3kW·m-2)较纯TPU(1 172.9kW·m-2)和含相同含量FB的样品(588.8kW·m-2)的HRR峰值分别降低了69.6%和39.5%。SDT实验表明:在无焰条件下,FB@[EOOEMIm][BF4]能够显着提高TPU的光通量,降低烟的产量。TG实验表明:FB@[EOOEMIm][BF4]能够显着提高TPU的热稳定性能,提高TPU的成炭能力。TG-IR实验表明:FB@[EOOEMIm][BF4]能够提高TPU的热稳定性,降低烟颗粒及有毒、有害气体的生成。(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耐热性,以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G-2000)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别与扩链剂1,2,4,5-苯四甲羧酸二酐(PMDA)、3,3',4,4'-苯甲酮四羧酸酐(BT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和1,4-丁二醇(BDO)反应形成的链段为硬段,经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种类和含量的TPU,考察了它们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含芳基酰亚胺基团的引入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初始分解温度,BPDA-MDI为硬段的TPU初始分解温度约为260℃,优于以BTDA-MDI和PMDA-MDI为硬段的TPU,更优于常规的以BDO-MDI为硬段的TPU(150℃)。当硬段含量为w=40%时,25℃环境中,含芳基酰亚胺型TPU的邵氏硬度>92 A,拉伸强度在36~40 MPa,断裂伸长率>500%,均较相同硬段含量的BDO-MDI型TPU高;且80℃下,含芳基酰亚胺型TPU仍有较高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BDO-MDI硬段含量为w=40%的TPU相比,25和80℃下,相同硬段含量的BPDA-MDI型TPU的杨氏模量分别是前者的3.8倍和18倍,拉伸强度是前者的2.1倍和3.4倍,断裂伸长率是前者的1.03倍和2.5倍。此外,含芳基酰亚胺型TPU的弹性恢复能力并未随着它们硬度和刚性的增加而变差,还略优于BDO-MDI型TPU,在100%应变条件下,弹性恢复率均大于8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论文参考文献
[1].魏健,于向伟,孙浩,刘锦春.影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因素[J].弹性体.2019
[2].郑梦凯,张聪聪,李伯耿.含芳杂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3].王婉婉,陈红祥,赵丹,代巧丽,周瑜.PTMG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变温红外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4].陈健,别明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增韧POM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9
[5].魏志彪.富马酸(盐)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6].黄爽.热塑性有机硅聚氨酯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乳酸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9
[7].杨昊运,何继敏,邵翠映,安紫娟.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发泡成型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2019
[8].杨镇源,张玉良,李荣勋.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9
[9].汪传生,蔡宁,边慧光,晁宇琦,王虎子.基于粉体喂料3D打印机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成型工艺参数研究[J].橡胶工业.2019
[10].王洪志,焦传梅.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改性漂珠的制备及其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