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及执政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超[1](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郭子敬[2](2019)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完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运用历史研究等方法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历史沿革展开研究,从而尝试提出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主要途径。执政方式是各国执政党执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问题,论文从阐释执政方式及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概念范畴出发,探究建国以来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论文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特点、新成果加以总结,着重研究党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思想对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理念的深化与发展。根据这一思路本文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介绍国内外目前研究状况基础上引出论文的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执政方式基本理论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政党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内容,包括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的区别和联系、执政方式的类型划分、马克思经典作家对执政方式的阐述等,通过该部分引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本章按照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沿革的时间顺序将党的执政方式划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之前和十八大以来三个部分,然后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进行深刻的描述,全面分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执政方式的变化。第四部分:建国后党的执政方式历史沿革的启示。通过梳理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执政方式的经验和教训,得出新时代党执政方式完善的现实启示。
曾宁[3](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的历史考察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短暂实行过的党政分开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党政分开及党政关系理论,紧密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及党政关系具体实际,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处理党政关系、加强党的建设及实现党的领导的党政关系模式。中国共产党对党政关系的探索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前,党政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党政分开进行初步探索。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党政分开,并逐步实现对党政分开的深入探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分开向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转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本文以党政分开为切入点,主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从提出、形成到转换的历史过程,为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新型党政关系提供借鉴。本文主要按照中共党史分期的方法和不同时期党政关系特点进行阶段性划分,以时间为序,在对改革开放前党政分开的历史进行简要考察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的转变过程划分为1978至1987年、1987至1989年、1989至2012年、2012年至今四个时段。围绕这四个时段,在内容上,以党政分开的历史转换为序,在对党政分开实践过程和基本特点予以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党政分开,对新型党政关系进行前景展望。本文主要包括引言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三大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的历史考察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的背景与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索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历史考察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内容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历史考察的理论前提和客观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历史考察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政关系的初步设想和列宁关于党政分开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政关系的核心要义。第二章主要考察了改革开放前党政分开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党政关系大致经历了以党建政时期、党政相对分离时期和“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时期。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党政分开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党政不分的弊端日益显露,客观上要求对党政关系进行及时、合理地调整。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共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分开的初步探索。针对改革开放前党政关系主要暴露出的党政不分的弊端,我国对党政关系进行了积极调整,初步探索了党政分开。通过对党政分开的探索,初步实现党的集体领导,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恢复和增强政府职能,使党政关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第四章主要阐发了中共十三大前后党政分开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党政分开进行了初步探索后,党政分开逐步形成。党政分开成为我国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党政关系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党政分开基本特征和内在实质的把握,对党政分开文件部署的解析,对党政分开具体实施的考究,进一步明确党政分开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即初步克服了党原有领导体制的弊端,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了党的领导作用。第五章主要揭示了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分开向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路径转换。党政分开向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路径转换,大致经历了两大阶段,一个是集中对党领导水平的改善阶段,一个是集中对党执政能力的提高阶段。在这一路径转换的历史进程中,转换内容主要围绕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逐步展开,实现了党政关系的及时调整与完善。第六章主要强调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大致经历了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阶段、党坚持依法执政的贯彻落实阶段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的调整阶段三个时期。通过对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深入推进的历史考察与内容探析,明晰了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深入推进,具有能够更好地践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远价值目标、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第七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考察的理性思考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这一部分形成对党政分开的理性思考,指出要客观审视党政关系,适时改善党政关系,以党政关系为切入点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是党政关系改善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未来党政关系的探索过程中,积极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新型党政关系成为大势所趋。本文的结语部分,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对于党政关系探索的历史价值,开启了我国对党政关系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良好开端。这部分强调指出党政关系处于动态发展中,是一个需要逐步变革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要在现有党政关系的发展基础上,把握党政关系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探索新型党政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甘守义[4](2016)在《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要求适应时代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善用之治理国家,从而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器物层面的硬实力的现代化转向非物质层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软实力的现代化。对我们国家而言,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自提出之日,就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顺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要求的“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在宏观层面上,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微观层面上,通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本文总体研究框架即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以领导干部为主体,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目前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哪些不适应→如何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以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研究进路。全文自国家治理现代化及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之理论阐释始,深入探寻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之历史实践、国外经验,至提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之方略对策终。努力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并使之体系化,力图建构从理论推进到实践创新的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以期对我们党的执政实践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全文整体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的理论内涵与内在关联。在分别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背景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章,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剖析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自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时期的历史发展。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了关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深刻教训。第三章,以某地部分领导干部为样本,采取实证方法,开展定性定量研究。着力发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治理主体多元化、客体立体化、目标人本化、方式文明化、规则法治化等新要求对当前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提出的诸多新诉求,发现现实困境,探究有效成因,设法破解难题。第四章,梳理并汲取苏联、东欧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关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探析并借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关于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对我国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有用的启示。第五章,在前文阐释基础理论、梳理历史进程、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两大总目标交相辉映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契合、双向互动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建构。提出要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健全权力运行体系,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应责能力;加大法治实绩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等对策建议,形成从思想到行为、从权力到责任、从制度到能力的闭环可行路径。总结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理解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二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选取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依法参与国家治理、提升依法执政能力为研究对象,拓宽了研究领域;三是在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初步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计指标、注重实际运用,力图以实绩考核的准确性、公正性推动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科学性、权威性。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课题组[5](2016)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改革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诸多不科学、不适应的方面,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有效性为目的,在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方面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要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最终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现代化、制度化和高效化。
张瑞岚[6](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梁瑞英[7](201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审视》文中提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执政使命和执政境域不同,我们党的执政方式也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执政方式在曲折中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执政方式不断改革并取得创新。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应合理定位党政职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依法执政,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扞卫中央权威。
许恩福[8](2012)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要求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而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研究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执政方式是执政能力中的重要因素,是执政能力的实现形式和实践依托。执政方式体现党的执政理念,反映执政规律,决定执政绩效。执政方式是指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党政关系的问题,简单一点就是执政党利用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一种活动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指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贴身利益、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复兴。本文在综述执政党执政方式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过往和现在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力争找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规律。本文第一部分是对选题的目的、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现代执政党执政方式进行理论分析。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执政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三个时期。第三章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执政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之所在。第四章是对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思考,并指出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原则、目标和实现路径。
刘佳[9](2012)在《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探索》文中提出任何执政党都面临着如何执政的问题,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程度直接关系其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的发展稳定,关系着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整个改革过程能否持续进行。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并使之科学化是解决党的执政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是党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做出的积极回应,这是探讨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实践意义。执政方式理论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江泽民提出党的执政方式的概念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命题,以及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执政理论的阐述,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执政规律认识和理解的加深,以及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发展。因此,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中国化的有益尝试,是对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理论的重要探索。本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第二部分为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理论分析,包括对执政、执政方式与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概念界定,类型和核心问题分析,以及党在执政方式科学化方面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章节,详细论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在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方面的探索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第四部分是笔者对提高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水平途径的思考,从党的执政理念、党政关系、政党制度和党内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提出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建议。本文具有独创性:在研究方法上,以党史党建为依托,与中国政治科学相融合;在研究内容上,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探索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历史脉络以及总结了党在执政方式各个领域的探索成果、经验教训;在研究结论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在执政理念、执政体制以及党内执政机制方面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进一步科学化的未来路径。
禹海霞[10](2012)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党的产生在世界政治文明演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正如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所说,政党不仅是现代政治组织的独特形式,而且是它的中心。然而,政党要在现代政治中发挥应有功能,绝不能固步自封、僵化守旧,必须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革。如果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缺乏改革意识、贻误改革时机或者改革偏离正确方向,不仅会给所在民族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也会给党自身的发展种下灾难的种子。历史所形成的基本结论是,任何一个政党,无论其性质如何,也无论其经历如何,只有通过自身改革,才能化解政党政治危机,只有实现政党现代化,才能赢得政党政治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于1917年在具体的民族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并开始长期执政。近百年以来,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改革的道路上始终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对此加以认真总结,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在理论上的认识再深刻一点,在规律上的把握再全面一点,对于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科学化水平有积极意义。本文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问题的宏观性、整体性研究。以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基于自身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需要,对自身的意识形态、执政基础、党内民主制度、执政方式等进行的调整和变革,旨在通过对它们自身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和相互比较,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理论认识,以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在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方面,论文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分到总的思路展开论述。前四章以专题形式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四个重要内容:意识形态的革新、执政基础的巩固、党内民主制度的改革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在每个专题下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先分别梳理总结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改革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整篇文章布局采用由分到总的结构,在前四章分而述之的基础上,第五章总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整体性经验,并形成若干理论认识。导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着重对政党改革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含义,继之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和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革新问题的比较研究。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灵魂。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意识形态是否具有解释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党执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本文通过对比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革新问题上的探索历程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形成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应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时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解答、应对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才能引导政党政治实践的正确发展。具体来说,自觉的革新意识是党的意识形态改革成功的前提;正确的推进策略是党的意识形态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始终需要重视的问题;意识形态宣传方法的创新是党的意识形态改革的重要保证;而党的领导人是否具有革新的魄力和能力对于开启和控制党的意识形态改革进程作用重大。第二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巩固执政基础(主要是指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问题的比较研究。执政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立身之本。阶级基础规定着党的阶级性或党性,群众基础彰显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自身的阶级基础并扩大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基础建设的基本实践及其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研究,形成的基本观点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依靠力量,但因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不同尤其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其具体的内容构成和发展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知识分子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重视新社会阶层力量的发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要求;治理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举措。第三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问题的比较研究。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活力和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总结比较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改革的实践,形成的主要认识是:改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核心内容;党内民主制度改革要根据本国、本党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改革党内民主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维护党员的主体地位;改革党内民主制度的重点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尤其是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是规范制度建设并保证制度得到贯彻落实。第四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转变执政方式问题的比较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有无科学的执政方式,能否因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不同在执政方式上予以有效回应,关系到党的先进性能否保持和弘扬,关系到党的执政实践是否科学而高效,进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和加强。因此,转变执政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比较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方式改革的实践,形成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应顺应民主潮流,转变执政思维,根据执政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动执政方式的科学化;实现党政职能的合理划分,消除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方式改革的首要问题;保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政局稳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方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方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在上述专题性归纳比较的基础上,第五章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问题进行了整体性思考,并形成了若干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真正实现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要切实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各种考验,必须进行自身改革。(2)保持与发展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之所以能够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并获得成功,最根本的经验在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加强和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3)积极回应世情、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根本动力。政党所处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挑战推动和催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开启或深化自身改革,外压内需成为改革的动力。(4)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自身改革目标与保持长期执政、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相协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需要遵循这三大规律,在正确认识、遵循和利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5)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基本策略。改革要从整体上规划和安排,从自身内部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入手,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准确选择核心环节作为改革突破口,然后带动各环节整体推进。(6)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的经验做法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必然要求。应当说,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内容很多,把握难度较大。就研究对象来讲,除中国共产党外,还包括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个长期执政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苏联共产党,以及目前改革发展状况各异、党情十分复杂的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就研究内容来说,既要在纵向上对不同政党自身改革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对其历史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还要在横向上对不同政党自身改革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成效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一些规律性思考。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大、涉及政党多、内容繁杂的课题,对作者的驾驭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就此做了艰难的尝试,期望在以下方面能有所作为:在研究对象上,突破学者多从单一政党进行研究的状况,通过综合考察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自身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整体性、宏观性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突破当下研究中多针对政党某一要素的改革进行研究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执政基础、党内民主制度、执政方式四个方面的改革状况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和比较,形成若干规律性认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分到总的思路,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成败得失,既有微观方面的剖析,又有宏观方面的论述。毫无疑问,受自己知识、能力所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每一党在每一历史时期改革状况的微观考查有所欠缺,不够深入细致;二是没有探讨东欧八国共产党自身改革的状况,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及执政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及执政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
一、政党与执政党 |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党的执政理念 |
二、党的执政基础 |
三、党的执政方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执政方式基本理论概述 |
2.1 执政方式的概述 |
2.1.1 执政方式 |
2.1.2 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 |
2.2 执政方式的基本类型划分 |
2.2.1 执政方式基本类型概述 |
2.2.2 执政方式的三种类型 |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与执政问题的论述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则性阐述 |
2.3.2 列宁等人的努力探索 |
第3章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 |
3.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执政方式沿革历程 |
3.1.1 全国性执政方式的形成(1949-1956) |
3.1.2 一元化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确立和巩固(1957-1966) |
3.1.3 “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执政方式的非正常发展(1966-1978) |
3.2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党对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积极探索 |
3.2.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 |
3.2.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继续探索 |
3.2.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探索 |
3.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
3.3.1 “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的领导权威 |
3.3.2 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重要依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3.3.3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体系建设 |
第4章 建国后党的执政方式历史沿革的启示 |
4.1 坚持科学正确的执政理念 |
4.2 实现依法执政,理顺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
4.3 构建国家治理体系要与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并驾齐驱 |
4.4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有时代特点又有中国特色的执政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的历史考察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政党的含义 |
(二) 党政分开中“党”与“政”的内涵 |
(三) 党政分工的释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评析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党政分开的理论探索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政关系的初步设想 |
(一) 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
(二) 明确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职能 |
二、列宁关于党政分开的基本观点 |
(一) 加强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
(二) 坚持党政职能分开的原则 |
(三) 实现党政间的交叉与合作 |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政关系的核心要义 |
(一) “党”与“政”存在本质性差异 |
(二) 党通过国家政权领导国家政治生活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党政分开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1921-1978年) |
一、改革开放前党政关系的变化轨迹 |
(一) 以党建政时期(1921-1949年) |
(二) 党政相对分离时期(1949-1953年) |
(三) “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时期(1953-1978年) |
二、“党政不分”的形成及弊端 |
(一) “党政不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二) 党政关系探索中党政不分的弊端 |
第三章 中共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分开的初探(1978-1987年) |
一、党政分开提出的脉络考察 |
(一) 党政分开的提出背景剖析 |
(二) 党政分开的提出过程探究 |
二、党政分开提出的积极功效 |
(一) 初步实现党的集体领导 |
(二) 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
(三) 恢复和增强政府职能 |
第四章 中共十三大前后党政分开的形成与发展(1987-1989年) |
一、厘清党政分开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思路 |
(一) 党政分开的基本内涵 |
(二) 党政分开的具体实施 |
二、党政分开形成与发展的实践价值 |
(一) 克服领导体制原有弊端 |
(二) 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
(三) 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
第五章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分开向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转换(1989-2012年) |
一、党政分开路径转换的主要缘由 |
(一) 党政分开的历史局限性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 党执政能力提高的内在要求 |
二、党政分开路径转换的发展进程 |
(一) 对党领导方式的改革与完善(1989-2002年) |
(二) 对党执政能力的加强与提高(2002-2012年) |
三、党政分开路径转换的关键举措 |
(一)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 |
(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四)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第六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深入推进(2012年—至今) |
一、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推进的思路选择 |
(一) 党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提高阶段 |
(二) 党坚持依法执政的贯彻落实阶段 |
(三)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的调整阶段 |
二、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推进的三重维度 |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 树立党政协调共进发展理念 |
(三) 发挥党、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 |
三、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推进的现实意蕴 |
(一) 践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
(二) 提高国家治国理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
(三) 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内在指向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考察的理性思考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 |
一、党政分开考察的理性思考 |
(一) 客观审视党政关系 |
(二) 以党政关系为切入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三) 基于加强党的建设适时改善党政关系 |
二、新型党政关系展望 |
(一) 推进党政关系科学化进程 |
(二) 实现党政关系规范化发展 |
(三) 加强党政关系法治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
三、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不足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意蕴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背景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
第二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理论阐释 |
一、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
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三、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影响因素 |
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内在关联 |
一、二者在价值诉求上高度契合 |
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 |
第二章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历史发展与经验总结 |
第一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建立 |
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探索创新 |
三、改革开放以来:完善发展 |
第二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确保有法可依 |
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调整执政方式 |
三、严厉惩治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政权 |
四、加强体制内外监督,实现模范守法 |
第三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教训 |
一、转变执政方式,摈弃革命党思维而确立执政党意识 |
二、更新执政理念,改变替民执政的思维转向执政为民 |
三、调整执政体制,有效处理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 |
四、提升执政水平,实现党主要依靠法治领导治国理政 |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基本诉求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诉求 |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要求治理模式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参与转变 |
二、治理客体立体化要求法治预期由不确定性向可预测性转变 |
三、治理目标人本化要求逻辑思维由一元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 |
四、治理方式文明化要求发展路径由效率低下向提质增效转变 |
第二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现实境遇 |
一、观念层面,法律至上理念缺失,依宪执政意识不足 |
二、行为层面,尊法守法用法较差,依法办事能力不足 |
三、体制层面,政府职能转变乏力,依法治理能力不足 |
四、制衡层面,监督体系仍不完善,依法应责能力不足 |
第三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因探析 |
一、法律信仰阙如,全社会法治意识未真正树立 |
二、制度执行不力,法治体系运转效率总体偏低 |
三、责任界定不清,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严重 |
四、公权侵害私益,失位错位越位而监督不到位 |
五、信息沟通不畅,政治传播能力亟待改善提升 |
第四章 国外执政党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失败启示与成功镜鉴 |
第一节 苏东国家共产党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教训 |
一、苏共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败亡教训 |
二、东欧国家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失败启示 |
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依法执政经验探索 |
第二节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 |
一、践行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构建法治政党与廉洁政府 |
二、坚持依法治党的执政思维,努力建设法治化执政队伍 |
三、秉承廉洁治党的执政理念,坚持开展以法治方式反腐 |
四、建立高效活力的执政机制,打造崇廉知耻的法律文化 |
第三节 国外政党经验对我国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启示 |
一、遵循政党发展规律,建立法治政党 |
二、遵从权力运行规律,建造法治政府 |
三、遵照干部成长规律,建设法治队伍 |
四、遵守法治建设规律,建成法治社会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发展方略与实践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
一、加大法治观念培育力度 |
二、树立法治思维用人导向 |
三、加强法治教育培树典型 |
第二节 健全权力运行体系,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
一、严守程序提高决策质量 |
二、完善机制保障执行效果 |
三、加强监督织密制度牢笼 |
第三节 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应责能力 |
一、重视新兴媒体提升法治反馈力 |
二、法治德治结合增加法治灵活力 |
三、优化政治生态强化法治解决力 |
第四节 加大法治实绩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 |
一、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 |
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的原则体系 |
三、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的现实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件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执政方式的曲折探索。 |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
二、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现实审视 |
(8)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的目的 |
0.1.2 选题的意义 |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点 |
1 现代政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 |
1.1 执政党执政方式的理论分析 |
1.1.1 执政方式的内涵 |
1.1.2 执政方式的类型 |
1.1.3 影响执政方式的主要因素 |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依据 |
1.2.1 当代政党选择执政方式的依据 |
1.2.2 新时期改进党执政方式的依据 |
2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演变历程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执政方式 |
2.1.1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情况 |
2.1.2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方式 |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方式 |
2.2.1 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执政情况 |
2.2.2 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执政方式 |
2.3 改革开放后党的执政方式 |
2.3.1 对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认识 |
2.3.2 改革开放后党的执政情况 |
2.3.3 改革开放后党的执政方式新变化 |
3 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科学执政的意识还未完全树立 |
3.1.2 民主执政的方式有待完善 |
3.1.3 执政方式缺乏法制规范 |
3.2 影响和决定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因素分析 |
3.2.1 历史因素:传统的封建政治文化 |
3.2.2 诱发因素:执政方式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
3.2.3 根本因素:民主与法治制度的不完善 |
3.2.4 现实因素:党内现行体制的不健全 |
4 对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思考 |
4.1 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原则 |
4.1.1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原则 |
4.1.2 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
4.1.3 坚持开放性原则 |
4.1.4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
4.2 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目标 |
4.2.1 实现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
4.2.2 实现执政方式的民主化 |
4.2.3 实现执政方式的法治化 |
4.3 当前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途径 |
4.3.1 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 |
4.3.2 完善党的决策机制 |
4.3.3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关于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理论分析 |
2.1 领导和执政概念的界定 |
2.2 执政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
2.3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执政方式科学化的论述 |
2.3.2 列宁关于执政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理论贡献 |
2.3.3 斯大林在执政党执政方式探索上的严重失误 |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历程及主要成果 |
3.1 毛泽东对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初步探索 |
3.1.1 党政关系问题的由来和“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 |
3.1.2 党对民主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 |
3.1.3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处理 |
3.1.4 奠定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
3.2 邓小平对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贡献 |
3.2.1 对党和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划分 |
3.2.2 恢复与健全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 |
3.2.3 主张法治,提倡党和国家依法办事 |
3.3 江泽民对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继续探索 |
3.3.1 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3.3.2 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 |
3.3.3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现代法治国家 |
3.4 胡锦涛对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创新发展 |
3.4.1 明确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促进执政方式的民主化 |
3.4.2 遵循科学执政规律,实现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
3.4.3 坚持依法执政,实现执政方式法治化 |
3.5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的主要成果 |
3.5.1 明确为谁执政的问题 |
3.5.2 回答执政党应如何执掌国家政权 |
3.5.3 正确处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
3.5.4 建立完善党内领导制度和运行机制 |
第四章: 提高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水平的途径 |
4.1 树立科学民主法治的执政理念,促进执政意识的科学化 |
4.2 改善党与政权机关的关系,促进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
4.3 完善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实现政党制度的科学化 |
4.4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执政机制的科学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形态革新比较 |
一、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首要问题 |
二、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革新与嬗变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成果 |
四、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革新的实践探索 |
五、几点结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巩固执政基础比较 |
一、巩固执政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应有之义 |
二、苏联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三、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不懈努力 |
四、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实践探索 |
五、几点结论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党内民主制度比较 |
一、改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核心内容 |
二、苏联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得与失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实践成果 |
四、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
五、几点结论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转变执政方式比较 |
一、转变执政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重要内容 |
二、苏联共产党转变执政方式的经验与教训 |
三、中国共产党转变执政方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成果 |
四、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转变执政方式的实践探索 |
五、几点结论 |
第五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几点理论认识 |
一、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发展的永恒主题 |
二、保持与发展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价值指向 |
三、积极回应世情、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根本动力 |
四、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基本遵循 |
五、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基本策略 |
六、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的经验做法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的必然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及执政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2]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沿革及启示[D]. 郭子敬.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6)
- [3]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分开的历史考察及新型党政关系展望[D]. 曾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4]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D]. 甘守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课题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审视[J]. 梁瑞英. 广西社会科学, 2013(04)
- [8]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 许恩福. 辽宁大学, 2012(03)
- [9]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探索[D]. 刘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02)
- [10]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比较研究[D]. 禹海霞. 山东大学, 2012(12)
标签: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论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论文; 党政分开论文; 依法执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