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乳胶,网络,聚氨酯,乳液,阻尼,聚丙烯。
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夏修,郑建伟,王惟,汤嘉陵[1](2008)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红外分析表明,样品中PU与EP各自的交联网络均已形成,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化学键的结合;用TEM和粒度分析仪观察样品的乳胶粒子形貌和尺寸大小,样品未呈现核壳结构,且与PU乳液空白样品的乳胶粒子形貌和尺寸基本一致。动态力学分析表明样品中两种组分在分子尺度互穿。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二者表现出显着的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8年02期)
戴建才[2](2006)在《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胶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原位细乳液聚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既有不同聚合物链的互穿网络结构又存在各自聚合物链的微相分离形态,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多功能新型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的水性化实现了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与应用。针对传统两步法合成PUA-LIPN的缺陷,本文提出通过原位细乳液聚合一步法合成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PUA—LIPN)的新方法一以氟代丙烯酸酯为反应性助乳化剂,制备稳定的混合单体细乳液,同步或分步实现同时含有缩聚/自由基聚合的原位细乳液聚合,一步法制备环境友好且性能优异的PUA—LIPN。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二醇反应生成聚氨酯,IPDI和水反应生成聚脲,这是两个平行反应。只有有效抑制IPDI的水解反应才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UA—LIPN。实现PUA-LIPN原位细乳液聚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水敏性单体IPDI的稳定性规律和水解反应的抑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敏性单体IPDI的稳定性和原位细乳液聚合规律,探索在细乳液中分步或同步实现缩聚反应与自由基聚合的新方法,提出了水敏性单体的细乳液聚合实施方法。选择IPDI—H_2O体系,考察了水敏性单体IPDI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甲苯—二正丁胺滴定法(要求无水体系)无法直接用于细乳液体系,本文对测定异氰酸酯(NCO)含量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改进一细乳液取出后先要进行破乳,然后加热到50℃并搅拌10分钟以上,再参照文献中实验方法滴定,滴定平均误差0.36%。(2)细乳液制备过程中NCO消耗在0.5%左右,在常温储存过程中IPDI与水的成脲反应很少。(3)在模拟细乳液聚合条件下,催化剂和温度对水解反应影响显着,有催化剂时升温到60℃,76.6%的NCO发生了水解反应,界面上脲结构并不能形成有效钝化层阻隔或减缓二异氰酸酯与水的进一步反应。(4)憎水性1,12-十二二醇的加入可抑制水解反应,明显提高聚合产物中氨酯键的比例,以IPDI和1,12-十二二醇为主要原料,用原位细乳液聚合法可成功制备PUA—LIPN。PUA-LIPN原位细乳液聚合规律研究。选用反应活性适中的IPDI和1,12—十二烷基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PUA—LIPN,考察了催化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DBTDL)添加顺序和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IPDI过量比例、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比例、互穿顺序等因素对主反应选择性和PU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择如下配方和工艺条件时IPDI的水解反应比例最少:SDS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67%~2.5%,催化剂DBTDL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0.4%,SDS/OP-10=1.0,IPDI过量10%~15%,BMA添加量在60%以上,反应温度在60~70℃。(2)采用同步互穿工艺比顺序互穿工艺更有利于抑制IPDI的水解反应,自由基聚合产物PBMA对生成PU的缩聚反应有明显影响;(3)使用氟代丙烯酸酯(FA)作为反应性助稳定剂能制备稳定的PUA—LIPN。(4)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1000和IPDI为主要原料制备PUA—LIPN,产物都是聚脲多聚氨酯少,这是因为PPG—1000水溶性高的缘故。(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8-01)
晏欣,姚树人[3](2003)在《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PVA/ 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提出了用相容程度来定量表征聚合物共混物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乳胶双向互穿以及 BA同 AN共聚可极大地改善 PBA与 PVA的相容性和乳胶 IPN的阻尼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3年01期)
朱国全,刘曙光,毕红卫[4](2002)在《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技术的发展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乳液聚合及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 (LIPN)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02年01期)
肖继君,赵俊芳,李彦涛,耿星,杨德钧[5](1997)在《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制——乳胶粒径与原料配比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粒径与原料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影响PU/PAALIPN的粒径的关键因素是亲水基团(COOH)的含量以及成盐率(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科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6](1997)在《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阻尼性能,乳胶自1969年Sperling和Frisch分别发展了MilarIPN的...(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钟以诚,周俐珍[7](1992)在《PS/PnBA/SS叁元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乳胶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丙烯酸/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硅溶胶叁元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乳胶,简称PS/PnBA/SS LIPN.探讨了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不同加料顺序、不同组合比、不同颜料体积浓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找到了合成叁元LIPN的最佳工艺条件,在相同的颜料体积浓度下,将叁元LIPN复合乳胶涂料与同组成的PS—nBA一硅溶胶共混型乳胶涂料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叁元LIPN复合乳胶涂料的性能比共混型乳胶涂料要好得多,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外墙装饰材料。(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钟以诚,肖红栽[8](1992)在《丙烯酸系互穿网络聚合物乳胶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同的P.V.C条件下,将IPN型乳胶漆与共聚型、共混型、核壳型乳胶漆的性能进行对比,表明IPN乳胶漆的性能优于后叁者,是一种耐老化性能好、抗污能力强的外墙装饰材料。(本文来源于《化学建材》期刊1992年03期)
钟以诚,朱平凤[9](1991)在《涂料用P(nBA-AA)/P(S-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Ⅲ 影响乳胶漆性能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PnBA-AA/PS-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系列.探讨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组成比、核壳组成互换、增容剂以及颜料体积浓度(P.V.C)对乳胶漆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P.V.C条件下,将IPN型乳胶漆与B_(12)型、共聚型、共混型、核壳型乳胶漆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PN型乳胶漆的性能最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外墙建筑装饰涂料。(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钟以诚,吴冯波,彭小平[10](1991)在《涂料用PnBA-AA/PMMA-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Ⅱ] 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出涂料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MMA-AA/PnBA-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为多相体系,其性能不同于相应的无规共聚物乳液,也有别于共混聚合物乳液和核壳复合乳液,是一种耐侯性和抗污性等优良的涂料用基料。(本文来源于《化学建材》期刊1991年03期)
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既有不同聚合物链的互穿网络结构又存在各自聚合物链的微相分离形态,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多功能新型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的水性化实现了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与应用。针对传统两步法合成PUA-LIPN的缺陷,本文提出通过原位细乳液聚合一步法合成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PUA—LIPN)的新方法一以氟代丙烯酸酯为反应性助乳化剂,制备稳定的混合单体细乳液,同步或分步实现同时含有缩聚/自由基聚合的原位细乳液聚合,一步法制备环境友好且性能优异的PUA—LIPN。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二醇反应生成聚氨酯,IPDI和水反应生成聚脲,这是两个平行反应。只有有效抑制IPDI的水解反应才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UA—LIPN。实现PUA-LIPN原位细乳液聚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水敏性单体IPDI的稳定性规律和水解反应的抑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敏性单体IPDI的稳定性和原位细乳液聚合规律,探索在细乳液中分步或同步实现缩聚反应与自由基聚合的新方法,提出了水敏性单体的细乳液聚合实施方法。选择IPDI—H_2O体系,考察了水敏性单体IPDI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甲苯—二正丁胺滴定法(要求无水体系)无法直接用于细乳液体系,本文对测定异氰酸酯(NCO)含量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改进一细乳液取出后先要进行破乳,然后加热到50℃并搅拌10分钟以上,再参照文献中实验方法滴定,滴定平均误差0.36%。(2)细乳液制备过程中NCO消耗在0.5%左右,在常温储存过程中IPDI与水的成脲反应很少。(3)在模拟细乳液聚合条件下,催化剂和温度对水解反应影响显着,有催化剂时升温到60℃,76.6%的NCO发生了水解反应,界面上脲结构并不能形成有效钝化层阻隔或减缓二异氰酸酯与水的进一步反应。(4)憎水性1,12-十二二醇的加入可抑制水解反应,明显提高聚合产物中氨酯键的比例,以IPDI和1,12-十二二醇为主要原料,用原位细乳液聚合法可成功制备PUA—LIPN。PUA-LIPN原位细乳液聚合规律研究。选用反应活性适中的IPDI和1,12—十二烷基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PUA—LIPN,考察了催化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DBTDL)添加顺序和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IPDI过量比例、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比例、互穿顺序等因素对主反应选择性和PU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择如下配方和工艺条件时IPDI的水解反应比例最少:SDS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67%~2.5%,催化剂DBTDL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0.4%,SDS/OP-10=1.0,IPDI过量10%~15%,BMA添加量在60%以上,反应温度在60~70℃。(2)采用同步互穿工艺比顺序互穿工艺更有利于抑制IPDI的水解反应,自由基聚合产物PBMA对生成PU的缩聚反应有明显影响;(3)使用氟代丙烯酸酯(FA)作为反应性助稳定剂能制备稳定的PUA—LIPN。(4)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1000和IPDI为主要原料制备PUA—LIPN,产物都是聚脲多聚氨酯少,这是因为PPG—1000水溶性高的缘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夏修,郑建伟,王惟,汤嘉陵.聚氨酯/环氧树脂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和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
[2].戴建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胶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原位细乳液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晏欣,姚树人.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
[4].朱国全,刘曙光,毕红卫.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技术的发展概况[J].江西化工.2002
[5].肖继君,赵俊芳,李彦涛,耿星,杨德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制——乳胶粒径与原料配比的关系[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7
[6].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1997
[7].钟以诚,周俐珍.PS/PnBA/SS叁元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乳胶涂料的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2
[8].钟以诚,肖红栽.丙烯酸系互穿网络聚合物乳胶涂料的研究[J].化学建材.1992
[9].钟以诚,朱平凤.涂料用P(nBA-AA)/P(S-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Ⅲ影响乳胶漆性能的因素[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
[10].钟以诚,吴冯波,彭小平.涂料用PnBA-AA/PMMA-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Ⅱ]结构与性能[J].化学建材.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