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类型论文_董灵波,王鹤智,刘兆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森林,类型,林场,自然保护区,大兴安岭,栓皮栎,空间。

森林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董灵波,王鹤智,刘兆刚[1](2019)在《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量研究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在近40年内的动态变化特征,以期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凉水自然保护区1974—2009年共4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O-ring统计函数分析该地区6种森林类型(即天然红松林PK、天然红皮云杉-冷杉混交林PA、天然山杨-白桦混交林PB、天然针叶混交林CF、天然针阔混交林CB和天然阔叶混交林BF)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1974—2009年间,研究区域不同森林类型面积发生显着变化,其中PK和PA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其他类型(即非林地以及少量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红松人工林)和PB面积显着减小,大量转化为CF、CB和BF;因早期森林采伐和复杂生境的影响,各森林类型斑块在不同时期均呈显着随机分布特征,约占总体的92. 74%;各森林类型斑块对间的关联性以空间不关联为主,约占总体的71. 29%,且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空间负关联所占比例则随恢复时间有所增加,但空间正关联所占比例则始终保持稳定,平均为6. 56%; 15组森林类型斑块对间的空间关联性可分为3类,第Ⅰ类的空间关联性由早期的无关联性逐渐向后期的小尺度不关联而大尺度正关联的格局过度,包括PK&PA,第Ⅱ类空间关联性由早期的无关联性逐渐向后期的负关联或波动于不关联和负关联之间的格局演变,此类包括9组(PK&CB、PK&BF、PA&PB、PA&BF、PB&CB、PB&BF、CF&CB、CF&BF和CB&BF),而第Ⅲ类的空间关联性则始终以空间不关联为主,包括5组(PK&PB、PK&CF、PA&CF、PA&CB和PB&CF)。【结论】经过60余年(1952年停止采伐)的有效保护,凉水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类型的面积结构得到显着优化,但其景观结构仍处于恢复阶段,区域内各森林类型斑块在不同时期均呈显着的随机分布特征,不同森林类型斑块对间的空间关联性仍相对较弱且不稳定,仍有待进一步的严格保护。(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璇,陈国科,郭柯,马克平[2](2019)在《1:100万中国植被图森林和灌丛群系类型的补充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是我国植被研究的最重要数据。受当时研究基础和制图技术限制,部分植被群系未能体现在中国植被图上。为了给新一代中国植被图的编研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在搜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中国植被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植被群系名称和分布信息,采用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以优势种相同作为依据,合并部分相近的群系类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中的森林和灌丛群系进行对比,本文新增了1,475个森林和灌丛群系。(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10期)

魏红洋,董灵波,刘兆刚[3](2019)在《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兴安岭地区4种主要林型[天然落叶松纯林(LF)、天然白桦纯林(BF)、针阔混交林(CBMF)和针叶混交林(CMF)]的1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常用林分空间[混交度(M)、大小比数(U)、角尺度(W)、竞争指数(CI)]和非空间结构参数[林分生长活力(DC)、林木稳定性(DH)],并结合熵值-AHP赋权法,构建单木综合抚育采伐指数(T),运用Excel VBA编制模拟抚育采伐过程;系统比较各林型不同抚育采伐强度(分别为10%、20%和30%)下T值,并确定各林型的最优抚育采伐强度.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各林型平均W均为0.57,属于典型聚集分布;各林分平均U在0.50~0.51,林木整体生长的优势程度处于典型的中庸状态;各林分平均M整体较低,其中,混交林明显大于纯林;林分内平均CI大于2.0,林木生长竞争压力较大;LF整体稳定性、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林分;整体来说,BF的经营迫切性程度显着高于其他林分.从同一林型内相邻抚育采伐强度间的T值增长率来看,LF的最佳抚育采伐强度为30%,其余3种林型的最佳抚育采伐强度均为10%,T值增长率分别为9.7%、7.9%、6.6%和3.9%;而从不同林型下T值大小和郁闭度来看,BF的最佳抚育采伐强度为20%,其余林型的最优抚育采伐强度均为30%,此时T值分别提高了28.9%、16.4%、17.5%和9.2%.抚育采伐后林分整体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林分M显着增大,林木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趋向随机分布,优势树种优势程度增加,样地内林木竞争压力明显减小,DC略有降低,DH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芸,王欣丽,孙爱华,张广娜,刘波[4](2019)在《沂蒙山区叁种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及其组分特征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总量及其组分的动态特征对于阐明其碳储量和养分循环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山东费县塔山国有林场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人工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人工林和栎类天然次生林3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量及其组分动态特征。分别选取林龄约为40年的上述3种林型的6个、5个和6个样地,每个样地设置1 m×1 m的凋落物框,每月实地收集凋落物,分为针叶、阔叶、枝、果和碎屑凋落物,烘干称重获得凋落物及组分重量。《沂蒙山黑松林、栓皮栎林和天然次生林月凋落物量数据集(201505–201704)》由8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集存储为.shp、.kmz和.xlsx格式,数据量为41.6KB(压缩后33.3KB)。数据集可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物量评估、碳汇估算乃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学报》2018年第38卷第18期。(本文来源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3期)

邹秉章[5](2019)在《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凋落物是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组成影响有机质和养分的输入。对我国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格氏栲人工林、闽楠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动态、年产量和组成进行了为期1 a的观测,并探讨不同组分凋落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林分凋落物均呈现出显着的季节动态,各林分凋落物总量高峰期均出现在3月份,凋落叶和枝的高峰期存在较大变异。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闽楠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年凋落物量分别为(7.81±1.32)、(4.95±0.36)、(3.38±0.95)、(3.20±0.74) t·hm~(-2)·a~(-1),天然林年凋落物量显着高于3种人工林。各林分凋落物叶、枝、花、果和其它组分的比例差异显着,凋落叶占总凋落物量的比例最大,依次为天然林(65.1%)>杉木(63.7%)>闽楠(62.5%)>格氏栲(51.4%)。4种林分年凋落叶量、年凋落物总量均与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土壤pH呈极显着负相关(P值均<0.001)。(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陶君,陈福均[6](2019)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也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现阶段,我国已经构建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但是还未形成较为系统且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目前,研究人员有必要着眼于分析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实际情况,针对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需求构建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基于此,在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王文杰,杜红居,肖路,张建宇,仲召亮[7](2019)在《凉水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详细调查乔木层(80块30 m×30 m样地)、灌木层(160块5 m×5 m样地)和草本层(160块1 m×1 m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灌高、灌木直径、灌木盖度、草本株高、乔灌草密度等),分析种类组成并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及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探究林分间的差异。【结果】3类森林有乔木28~30种、灌木22~25种、草本78~90种,其乔、灌、草植物种类差异明显,阔叶树种以白桦最多,针叶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最多,灌木最多的是毛榛子,草本以蚊子草和小叶芹最多;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而阔叶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2个森林类型;同一森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3种森林类型中灌木层的均匀度高于其他层;从结构特征来看,树高和胸径平均为14和18 cm,树高和枝下高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冠幅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本层每个种的平均多度与盖度表现为针叶林显着(P<0.05)高于针阔混交林;冗余排序分析表明,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由草本层特征解释,而针阔叶混交林则主要受乔木层结构特征影响,其中阔叶林草本植物的多度、密度和株高等可解释48.4%~62.1%的多样性差异,针叶林可解释30.5%~44.3%;针阔混交林中显着影响多样性的林分特征表现为灌木地径>乔木枝下高>草本株高>乔木胸径,合计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特征能解释多样性差异的38.8%~40.1%和27.4%~50.7%。【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乔木优势种以先锋树种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等为主,个体较小,尚需更长时间保护才能恢复为高质量森林资源;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在多样性保护中需关注;植物多样性能在林分结构恢复中得以协同提升,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明显,如针阔叶混交林调控乔木枝下高和灌木密度等更有效,而针叶林和阔叶则是调控草本密度或改善草本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改善植物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邹文涛,陈绍志,吴水荣,李婷婷[8](2019)在《基于林业调查和地理空间数据的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以山西省沁水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县域森林经营类型划分方法,以在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已取得良好经营效果的森林资源经营区划和森林经营类型为基础,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数据、坡度坡位等立地因子数据,根据森林属性和立地条件,将沁水县森林资源划分为:严格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保护经营区和集约经营区4种森林经营区划类型。并进一步根据立地条件、地类属性、森林类别、优势树种和经营目的等属性,将沁水县森林资源细分为油松-阔叶异龄混交目标树经营、栎类多目标经营等24个森林经营类型。(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王铁霞[9](2019)在《哈尔滨市山河实验林场森林立地类型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18年最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山河实验林场森林立地类型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得到不同地貌、土壤、水热条件、森林植被类型及林木生长情况等生态因子特征所形成的不同立地类型特点。(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崔毅,何青,陈红跃[10](2019)在《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类型与经营作业法的制定研究——以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广东省开展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所不同,是在国家和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指导下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新技术体系。文章以广东省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为例,通过分析国家和省的森林经营规划、林场森林资源、林场性质,为林场制定了相应的12种森林经营类型和12种森林经营作业法等关键内容。这些重要内容成为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体内容,为方案编制服务,可满足林场8年经理期内的各种经营要求,实现森林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森林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是我国植被研究的最重要数据。受当时研究基础和制图技术限制,部分植被群系未能体现在中国植被图上。为了给新一代中国植被图的编研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在搜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中国植被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植被群系名称和分布信息,采用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以优势种相同作为依据,合并部分相近的群系类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中的森林和灌丛群系进行对比,本文新增了1,475个森林和灌丛群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董灵波,王鹤智,刘兆刚.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动态[J].林业科学.2019

[2].王璇,陈国科,郭柯,马克平.1:100万中国植被图森林和灌丛群系类型的补充资料[J].生物多样性.2019

[3].魏红洋,董灵波,刘兆刚.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王芸,王欣丽,孙爱华,张广娜,刘波.沂蒙山区叁种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及其组分特征数据[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9

[5].邹秉章.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关系[J].福建林业科技.2019

[6].陶君,陈福均.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J].江西农业.2019

[7].王文杰,杜红居,肖路,张建宇,仲召亮.凉水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19

[8].邹文涛,陈绍志,吴水荣,李婷婷.基于林业调查和地理空间数据的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以山西省沁水县为例[J].林业科技通讯.2019

[9].王铁霞.哈尔滨市山河实验林场森林立地类型特点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9

[10].崔毅,何青,陈红跃.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类型与经营作业法的制定研究——以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为例[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火烧迹地EVI恢复研究区高程图基于BP-AN90NN的生物量量反演结果(t...多年平均植被覆盖与多年平均降水、干...所图各森林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图

标签:;  ;  ;  ;  ;  ;  ;  

森林类型论文_董灵波,王鹤智,刘兆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