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演替与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植被演替与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论文摘要

滨海盐沼位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互地带,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具有“源-汇”双重功能,在全球物质循环中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区域。盐沼植被在盐沼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盐沼物质循环有重大影响。盐沼植被演替过程会导致盐沼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进而对盐沼物质循环产生影响。以围垦为主的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盐沼沉积物的性质,对盐沼物质循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杭州湾南岸盐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方法,系统探讨了植被演替和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产生的影响,为阐明植被演替过程和人类对盐沼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提供依据。本项研究在杭州湾南岸庵东浅滩盐沼不同的植被带(本地种和外来种)以及盐沼围垦区内、外采集了一系列柱状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内测量沉积物粒度、沉积物总碳(TC)含量、总氮(TN)含量、有机碳(TOC)含量、含水率、210Pb活度以及地下生物量等相关参数。计算了沉积速率、TOC含量的贡献率和TOC埋藏速率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被演替和围垦对于沉积物组分、沉积速率以及碳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沼区植被从海三棱藨草向互花米草演替时,沉积物颗粒发生细化。潮间带的颗粒物自海向陆逐渐变细,光滩沉积物最粗。围垦区沉积物颗粒发生粗化现象,表层沉积物特征与光滩类似,柱状沉积物颗粒大小则介于光滩与海三棱藨草滩沉积物之间。沉积速率大小依次为海三棱藨草滩(2.81 cm·yr-1)>互花米草滩(2.36 cm·yr1)>植被交错区(2.05cm·yr-1)>光滩(1.59 cm·yr-1)>围垦区(1.2 cm·yr-1)。其中,最靠近光滩的海三棱藨草滩由于植被分布接近低潮区,增加了水流阻力,为水体悬浮物沉降提供了可能,直接阻挡并导致水体中粒径较大颗粒物沉降,互花米草滩由于对沉积物捕获能力更强,但是受限于沉积物被海三棱藨草大量捕获,所以沉积速率次之;围垦区由于围垦导致物质来源迅速减少,沉积速率最低。表层沉积物碳氮含量具有如下规律:1)TC、TN呈现“互花米草滩>围垦区>海三棱藨草滩>植被交错区>光滩”的规律。2)TOC呈现“互花米草滩>围垦区>光滩>海三棱藨草滩>植被交错区”的规律。通过柱状样分析垂向碳氮含量规律,天然盐沼表现出了自海向陆变化的规律:随着高程的增加以及植被的演替沉积物碳氮含量显著增高;而围垦区柱状TOC含量比光滩显著降低,平均降低1.26‰,表现出了碳释放的特征。从物质来源方面来看,碳氮比(C/N)揭示表层光滩具有明显的陆源特征,而植被带内由于植物本身碳氮物质输入的影响,C/N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以光滩TOC含量作为系统的输入源估算TOC贡献率,结果发现海三棱藨草滩植被TOC贡献率为18.85%,植被交错区为27.10%,互花米草滩为45.48%。而围垦区TOC含量大幅降低,由储碳固碳向碳释放转变。利用柱状样TOC平均含量与柱状样沉积速率计算TOC埋藏速率,结果表明TOC埋藏速率具有“互花米草滩(159g·m-2.a-1)>海三棱藨草滩(140 g·m-2·a-1)>植被交错区(119 g·m-2·a-1)>光滩(63 g·m-2·a-1)”的特征,在互花米草滩与海三棱藨草滩之间形成了TOC埋藏速率的低谷,表明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和本地先锋物种海三棱藨草对于TOC埋藏的方式有所区别。总体来看,在杭州湾南岸滨海盐沼的演化过程中,植被演替和人类围垦活动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当植被从海三棱藨草演替到互花米草时,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碳氮含量显著增加,盐沼的碳埋藏能力增加。而围垦活动主要导致沉积物颗粒发生粗化,碳氮物质在围垦区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在垂向上迅速减少,整体上减少了碳埋藏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科学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沼物质循环
  •     1.2.2 植被演替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     1.2.3 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   1.3 论文框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选择原因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3 地质地貌特征
  •     2.3.1 地质特征
  •     2.3.2 地貌特征
  •   2.4 气候气象特征
  •   2.5 沉积物与水动力特征
  •     2.5.1 水动力特征
  •     2.5.2 水资源条件
  •     2.5.3 沉积物特征
  •   2.6 植被特征
  •   2.7 人类活动概况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野外样品采集
  •     3.2.1 采样区介绍
  •     3.2.2 表层样品采集
  •     3.2.3 柱状样品采集
  •   3.3 室内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1 粒度实验与数据处理
  •     3.3.2 碳氮实验与数据处理
  • 210Pb实验分析'>    3.3.3210Pb实验分析
  •     3.3.4 相关参数分析
  •   3.4 数据质量控制与统计方法
  •     3.4.1 数据质量控制
  •     3.4.2 统计学方法介绍
  • 4 结果
  •   4.1 粒度特征
  •     4.1.1 表层粒度特征
  •     4.1.2 柱状样粒度
  •   4.2 碳氮含量特征
  •     4.2.1 表层碳氮含量特征
  •     4.2.2 柱状样碳氮含量
  • 210Pb比活度特征'>  4.3210Pb比活度特征
  •   4.4 其他相关参数
  •     4.4.1 含水率
  •     4.4.2 湿密度
  •     4.4.3 地下生物量
  • 5 讨论
  •   5.1 植被演替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     5.1.1 植被演替对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     5.1.2 植被演替对碳氮含量的影响
  •     5.1.3 盐沼区碳氮含量中的沉积记录
  •     5.1.4 盐沼区碳氮含量相关性分析
  •     5.1.5 植被对盐沼湿地固碳能力的影响
  •   5.2 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     5.2.1 围垦对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     5.2.2 围垦对碳氮含量的影响
  •     5.2.3 围垦区碳氮含量中的沉积记录
  •     5.2.4 围垦区碳氮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5 围垦对储碳固碳能力的影响
  •   5.3 滨海盐沼内植物演替与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夏添

    导师: 陈一宁,高建华

    关键词: 滨海盐沼,植被演替,围垦,碳氮含量,沉积物

    来源: 南京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南京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096)

    分类号: Q948;X171.1

    总页数: 93

    文件大小: 6683K

    下载量: 124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分和土壤因子对湿地植被演替影响的研究概述[J]. 生物学教学 2017(09)
    • [2].典型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04)
    • [3].香港离岛植物传播与植被演替[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05)
    • [4].黄土高原撂荒川地植被演替及土壤性质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5].辽北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油松植被演替系列探讨[J]. 防护林科技 2013(11)
    • [6].基于植被演替理论的城市废弃地植物景观营造策略[J]. 中国城市林业 2020(02)
    • [7].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养分、水分关系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 2010(05)
    • [8].基于饮水点放牧半径的高寒植被演替过程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 2019(02)
    • [9].淋洗脱盐对滨海滩涂不同植被演替带土壤重金属的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8(01)
    • [10].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过程的碳动态[J]. 山地学报 2017(05)
    • [11].半干旱地区煤矿次生裸地植被演替规律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2].贵州省普定县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10)
    • [13].岩溶区不同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元素及其有效态[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5)
    • [14].长江中下游人工护坡坡面植被演替研究[J]. 泥沙研究 2020(05)
    • [15].洱海近50a来沉水植被演替及其主要驱动要素[J]. 湖泊科学 2013(06)
    • [16].天祝高寒草甸高原鼢鼠鼠丘植被演替调查[J]. 草原与草坪 2014(03)
    • [17].子午岭林区植被演替下的土壤微生物响应[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02)
    • [18].内蒙古东部湿地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06)
    • [19].北京市河道岸坡植被演替调查与评价研究[J]. 北京水务 2014(02)
    • [20].基于生态恢复的植被演替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1)
    • [21].原生滩涂植被演替带土壤Cd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毒理学报 2018(01)
    • [22].退耕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与胶结物质的协同响应[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3)
    • [23].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J]. 生态学报 2019(11)
    • [24].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苏贝淖流域植被演替模型与演替过程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1)
    • [25].黄土高原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6)
    • [26].六盘山森林土壤种子库与植被演替过程[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06)
    • [27].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J].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 [28].黄河三角洲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盐生植被演替的响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1)
    • [29].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对盐生植被演替的响应[J]. 土壤通报 2018(03)
    • [30].黄土丘陵沟壑区浅层滑坡堆积体植被演替特征及土壤养分响应[J]. 山地学报 2018(05)

    标签:;  ;  ;  ;  ;  

    植被演替与人类活动对盐沼物质循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