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介素论文-张伟,王红兵

重组人白介素论文-张伟,王红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组人白介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减少,吉西他滨

重组人白介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王红兵[1](2019)在《重组人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重组人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分别治疗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后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成IL-11组和rhTPO组,每组20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化疗后IL-11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为(52.0±18.9)×109/L,rhTPO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为(51.3±15.6)×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11治疗组与rhTPO治疗组在Ⅱ度以上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分别为(5.30±2.99)d和(3.60±1.96)d,用药后血小板计数恢复的最高值分别为(170.60±45.32)×109/L和(209.55±50.56)×109/L,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7.70±2.92)d和(5.05±1.93)d。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rhTPO组血小板恢复较快,且恢复值较高。结论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rhTPO相比IL-11更安全、更有效。(本文来源于《世界临床药物》期刊2019年10期)

廖欣[2](2019)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输注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实施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手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处于<50×10~9/L、达到70×10~9/L及100×10~9/L阶段的持续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手段能够获取较好结果,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1期)

郑滢,肖欣怡,杨卓一,周美琪,陈会[3](2019)在《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HepG_2细胞建立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 N)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ecombinant human IL-1Ra,rh IL-1Ra)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D-Gal N诱导HepG_2细胞损伤模型,将HepG_2细胞放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D-Gal N培养基中(0.02、0.2、2、4 mg/m L),在第1、2和3日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和活力变化,优化D-Gal N浓度和处理时间;研究不同IL-1Ra浓度(10、20、50μg/m L)处理的D-Gal N损伤模型细胞形态变化,测定细胞活力;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和各组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 (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m RNA水平,并采用ERK1/2通路抑制剂(SCH772984)检测IL-1Ra是否是通过促进肝损伤细胞ERK1/2磷酸化的方式来保护肝细胞。结果·采用4 mg/m L浓度的D-Gal N处理HepG_2细胞2 d后,细胞活力显着下降;rh IL-1Ra显着提高损伤模型细胞的存活率,减少细胞中ROS的生成,显着抑制D-Gal N诱导的细胞内凋亡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ERK1/2信号途径在介导IL-1Ra保护肝细胞的损伤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结论·rh IL-1Ra可直接靶向肝细胞,并通过在细胞内上调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肝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沈君华[4](2019)在《升板方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升板方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36例,两组均用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B组加用升板方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B组血小板指标优于A组(P<0.05)。总有效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升板方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可明显改善血小板指标,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何文婷,乔劲鹏[5](2019)在《重组人白介素-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重组人白介素-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0例血小板计数<70×109/L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采取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的观察组及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3,7 d两组比较,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重组人白介素-11能够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建议临床为优选用药。(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马杉姗,汤晓闯,马素永,赵广荣,许松山[6](2019)在《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的聚乙二醇修饰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聚乙二醇(PEG)修饰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 mutein,mIL-11)反应中的单位点修饰率。方法:在考察pH、蛋白浓度、PEG与蛋白的配比等单因素对单位点修饰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DoE设计对修饰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响应最大化预测模型。结果:在pH 8. 2,mIL-11浓度0. 8 mg·mL~(-1),mPEG-SC:mIL-11(摩尔比) 5. 5,修饰温度2~8℃,修饰时间1 h的条件下,单位点修饰率最大可达到53%。结论:经3批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任金贤,丁秀芝,李万春[7](2019)在《青黛外敷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评价青黛外敷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化疗后伴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在化疗24 h后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连续应用至血小板计数≥50×10~9·L~(-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青黛外敷。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恢复至50×10~9·L~(-1)所需天数、血小板输注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都逐渐增高,其中在第14天,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升至50×10~9·L~(-1)所需平均时间(13.00±4.59)d,对照组患者平均时间(15.93±4.98)d,观察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小板输注平均次数比较,观察组平均(1.27±1.34)次与对照组平均(1.53±1.98)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应用青黛外敷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比单纯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并且能明显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轻微。(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朱海龙,张璇[8](2019)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单用或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减轻叁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GP方案导致血小板减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治疗叁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GP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自身对照法对2014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叁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观察,rh TPO组30例,应用rh TPO 300 U/(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100×10~9/L; rh IL-11组30例,应用rh IL-11 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100×10~9/L; rh TPO+rh IL-11组30例,应用rh TPO 300 U/(kg/d)皮下注射,rh IL-11 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100×109/L;观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rh TPO+rh IL-11组血小板平均数明显高于rh TPO、rh IL-11组(P<0.05),且rh TPO+rh IL-11组较rh TPO、rh IL-11组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所需时间显着缩短(P<0.05)。结论对于叁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GP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rh TPO+rh IL-11联合治疗较rh TPO、rh IL-11单药治疗更有效。(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谢坤莹,魏锦,邹兴立,赵攀[9](2019)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IL-11)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ITP患者病例资料。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rhT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使用rhIL-11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甲泼尼龙1 mg/(kg·d),rhTPO 15 000 IU/d,rhIL-111.5 mg/d,rhTPO、rhIL-11用药疗程均为14 d,若疗程不足14 d,血小板> 100×109/L,停用rhTPO、rhIL-11。比较患者完全反应率(CR),达到CR的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率与对照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9天观察组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第12、15天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T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ITP患者较rhIL-11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提升血小板速度更快。(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李琳[10](2019)在《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rhIL-1ra)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IIPs)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IIPs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hIL-1ra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呼吸功能、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80.84±10.13)L、FVC(3.32±0.85)L、FEV_1/FVC(75.72±8.78)%],均高于对照组[FEV_1(72.52±3.68)L、FVC(2.80±0.52)L、FEV_1/FVC(70.53±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248.82±38.85)ng/L、IL-1(562.18±45.72)ng/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7.43±37.15)ng/L和(584.95±43.6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IL-1ra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IIPs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重组人白介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分析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输注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实施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手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处于<50×10~9/L、达到70×10~9/L及100×10~9/L阶段的持续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手段能够获取较好结果,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组人白介素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伟,王红兵.重组人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9

[2].廖欣.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3].郑滢,肖欣怡,杨卓一,周美琪,陈会.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沈君华.升板方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

[5].何文婷,乔劲鹏.重组人白介素-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生物技术.2019

[6].马杉姗,汤晓闯,马素永,赵广荣,许松山.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的聚乙二醇修饰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9

[7].任金贤,丁秀芝,李万春.青黛外敷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8].朱海龙,张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单用或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减轻叁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GP方案导致血小板减少[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

[9].谢坤莹,魏锦,邹兴立,赵攀.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9

[10].李琳.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标签:;  ;  ;  ;  

重组人白介素论文-张伟,王红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