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唐四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初唐,特质,屈原,青春,异同,之争,知音。
初唐四杰论文文献综述
田欣[1](2019)在《论“初唐四杰”赋作题材与语言对六朝辞赋的继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四杰"是年少才高的诗人,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初唐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的赋文创作在反对六朝绮靡文风的同时继承了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格,本文从题材内容与形式辞藻两方面深入阐释"初唐四杰"赋作对六朝辞赋创作特点的继承。(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田磊[2](2019)在《初唐四杰之卢照邻》一文中研究指出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卢照邻出身望族,自幼饱读诗书,十余岁的时候,就远赴江苏,师从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苍》《雅》及经史,学成后奔赴长安干渴求仕。卢照邻初到长安,拜渴了王侯公卿。他结识了来济(来济是高宗朝的重臣,才子),很快便得到来济的赏识。在来济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很快就被邓王李元裕相中。卢照邻博学能文,又是个才(本文来源于《初中生辅导》期刊2019年12期)
文福涛,陈飞宇[3](2019)在《初唐四杰对汉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乐府以独特的诗歌题材,精湛的叙事手法,以及灵活多变的诗歌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代表。汉代之后,以"四杰"为代表的初唐诗风,既有对前代诗风的继承,又有其独特的风格,可以算是诗歌和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该篇论文主要描述初唐时期"四杰"的乐府诗歌,并论述了其乐府诗在题目、题材以及创作风格和体式方面的继承,以及在题材内容和创作风格方面的发展。以致对后来的中盛唐和晚唐时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田磊[4](2019)在《初唐四杰之杨炯》一文中研究指出杨炯(650年-692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博学多识,并且善着文章,《浑天赋》序文记载"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弘文馆",杨炯于显庆六年(661)被举为神童,上元叁年(676)二十六岁的杨炯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成为崇文馆的学士。唐永淳叁年(684年)九月,杨炯伯父杨德干的(本文来源于《初中生辅导》期刊2019年Z3期)
封媛媛[5](2018)在《试论初唐四杰的青春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虽然少年成名,才华横溢,留下了不少精妙绝伦的名篇佳作,被人们赞为"初唐四杰",但他们的命运却都悲惨非常,最终只能在无限绝望和不甘中草草结束一生。他们的青春年华中充溢着许多异于常人的特质,这些特质既有相似之处,亦有其独特风韵。(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6期)
徐佳玮[6](2018)在《玫瑰重霾中的新生者——谈初唐四杰的青春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杰在下层文人与唐诗先驱二重身份之下存在着二重矛盾,即"不绝齐梁"与其自觉开拓诗歌新风之间的矛盾。此种矛盾亦可视作四杰青春特质的两方面,须对其进行"瞻前顾后"的兼顾考量其继往开来之创造:"青春"除却热情、浪漫、激昂、天然等关键词,它同时更是一个过渡期,在变革之中承接着在此之前的历史——部分齐梁遗风,同时开拓着在此之后的新纪元——一个带来了"风骨"、"兴象"、"兴寄"的时代。(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6期)
一帆[7](2018)在《初唐四杰之王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山西省河津市),唐代文学家。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被尊为四杰之首。王勃出生望族,为随朝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的父亲王福畴爱好诗文,对王勃悉心教导,王勃小时候就在诗歌和骈文方面都有了很深的造诣。据《新唐书·王勃传》记载:"六岁善文辞,九岁得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挝其失。"译成现代文就是:王勃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本文来源于《初中生辅导》期刊2018年36期)
戴伟华[8](2018)在《才性论与裴、李“初唐四杰”才性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才性论自孔子始,便不断被人们重视和阐释。刘劭《人物志》与刘勰《文心雕龙》相关评论是政治与文学不同领域品评标准的体现,由于未能在理论上明确区分文学才性与政治才性,导致后世对具体人物"才"与"遇"产生错误判断。裴行俭与李敬玄对"初唐四杰"才性品评的分歧,即所谓"器识""文艺"之争,缘于长期以来政文混一的品评标准,而这一标准的混同不分也影响着今天的文学史编写。正确认识文学和仕官之途应具有不同的"才"与"性",才是解释"初唐四杰"命运属性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向俊宇[9](2018)在《浅析“初唐四杰”王勃及其《滕王阁序》》一文中研究指出《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首,又有"诗杰"之称的少年英才王勃,南下探父途中,偶遇佳会,即席赋诗而作。王勃以其生花妙笔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展开一幅奢华的名楼雅聚图,进而兴尽悲来,怀古论今,抒发"无路请缨"怀才不遇的愤满心情。此序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诗篇。这篇古文,语言华丽,朗朗上口,不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是"萍水相逢"等,随便拿出几句,都是千古颂唱,亦被人们津津乐道!(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6期)
康玥[10](2018)在《屈原是“弄词人”还是知音?——浅析初唐四杰对屈原的指摘与承继》一文中研究指出屈原自战国以来一直以文辞称名,其作品可与《国风》并称,被誉为诗赋之祖。然而在初唐时期被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视为"弄词人",将其视为不良文风的始作俑者。但四位诗人在实际创作中又或多或少视屈原为知音。导致初唐时期的屈原形象显得颇为矛盾。(本文来源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初唐四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卢照邻出身望族,自幼饱读诗书,十余岁的时候,就远赴江苏,师从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苍》《雅》及经史,学成后奔赴长安干渴求仕。卢照邻初到长安,拜渴了王侯公卿。他结识了来济(来济是高宗朝的重臣,才子),很快便得到来济的赏识。在来济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很快就被邓王李元裕相中。卢照邻博学能文,又是个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唐四杰论文参考文献
[1].田欣.论“初唐四杰”赋作题材与语言对六朝辞赋的继承[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2].田磊.初唐四杰之卢照邻[J].初中生辅导.2019
[3].文福涛,陈飞宇.初唐四杰对汉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田磊.初唐四杰之杨炯[J].初中生辅导.2019
[5].封媛媛.试论初唐四杰的青春特质[J].文教资料.2018
[6].徐佳玮.玫瑰重霾中的新生者——谈初唐四杰的青春特质[J].文教资料.2018
[7].一帆.初唐四杰之王勃[J].初中生辅导.2018
[8].戴伟华.才性论与裴、李“初唐四杰”才性之争[J].学术研究.2018
[9].向俊宇.浅析“初唐四杰”王勃及其《滕王阁序》[J].北方文学.2018
[10].康玥.屈原是“弄词人”还是知音?——浅析初唐四杰对屈原的指摘与承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