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玲(奉节中学重庆奉节404600)
1.教学目标
1.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1.2品析本文严密的论证,并学习其技巧。
1.3品味纵横捭阖、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及借助的方法。
1.4培养运用“捕捉文眼,纲举目张”的方法阅读较长文言文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的品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学的感情;并学习辨证地看待历史,借鉴历史,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增强审美情趣。
3.教学重难点
3.1感受作者严密的论证过程。
3.2品味本文文气酣畅、阔大宏伟的艺术特点。
3.3体会贾谊所提倡的仁政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阅读方法。
4.教学流程
4.1巧妙引入;同学们,今天有幸和你们一起品读《过秦论》,我非常高兴!让我们一起吟诵孔子的话来表达彼此的心情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示幻灯片)。
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示幻灯片)。
先贤的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而且“温故而知新”,让我们重读名家经典,再品“西汉鸿文”,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见解,有新的满足和愉悦!
4.2品读第三段:秦之强大;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以前分析文章,一般都是从哪些地方入手的呢?(开头,中间,结尾,字词,主题……)。
今天,让我们尝试另一种方式,那就是从名家的点评入手。请同学们翻到课后方框内金圣叹先生的点评。齐读并思考: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4.2.1金先生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即论述秦的过失。秦的过失是什么,齐背课文里原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点拨:“攻守之势异”意思是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从“只是”、“一语便断尽”两词可见,此文作者的观点全在于此了。
4.2.2从金先生的这句评价可以看出,《过秦论》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你知道是哪两个内容的对比吗?(秦如此之强,陈涉如此之微)有个关键词连接了两个对比的内容,这个词是什么呢?(然)这个词在第几段?板书:然,秦如此之强,陈涉如此之微。
4.2.3哪一段最能表现秦极为强盛,也即是秦统一中国以后(第3段)板书:极盛这段中哪句话最能概括秦的强盛?用原文的四个字来归纳就是“威振四海”。
威振四海、极为强盛的秦是如何守国治国的呢?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它的对外政策。齐读。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武力征服”。
请找出哪些句子写它的对内政策。齐读。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愚弱百姓”,愚:使……变得愚蠢;弱:使……变弱,即削弱,两词均为使动用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齐读第五六句,概括为:凭借天险,固守基业。
对外“武力征服”对内“愚弱百姓”加上“凭借天险”,你认为秦统治的实质是什么?(刑治、武功)始皇之心自以为“固若金汤”,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一个词“自以为”,有何用意?
生讨论汇报:从内容方面表明这只是始皇的主观愿望,实际效果并不是他所希望的那样。事实上恰恰相反,因为他的治国之策,注定了他必然灭亡的命运。“自以为”三个字暗示了后文秦的必然灭亡。我们能感觉到作者以讽刺的口吻写出了秦始皇的刚愎自用、骄傲自满,在结构上与下文相呼应,对秦的结局有所暗示。
看来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治国之策似乎是有问题的。
4.2.4讨论:秦的治国之策是否有问题?
秦的治国政策是否有问题?怎么做会更好?为什么?古人曾有过哪些经典论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刑治、武功是对还是错?让我们回顾一下秦的发展历史,看看它是不是依靠这种政策。
第一段写什么内容呢?(秦的崛起)与秦始皇相比,秦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有什么异同?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贾谊所主张的“仁政”吗?(不是,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使用武功)。板书:崛起过渡语:第一段讲了秦的崛起,后面是秦的极盛,第二段应该是什么呢?(板书:发展)。
照理说这段叙述只须后面的“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就能反映出秦的迅速发展了,作者为何要以大量的笔墨写六国之强大呢?是否可以将写六国的这部分内容删掉,这里用的什么手法?生谈。
师点拨:(反衬对比。用“六国的强大衬托秦的强大”。用六国的攻势强,与秦的得胜之易进行对比,反衬出秦的强大。这是本文的又一处对比。这种局势与后文有关系吗?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对比,此对比之三也。秦对抗六国时的没有“亡矢遗镞之费”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此对比之四也。)
第二段写秦的发展。“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仍然是依靠刑治和武功。
4.3品读第四段:陈涉之微;过渡谈话:赏析了秦之“强”,不由得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荡气回肠的英雄豪气,感受到秦的无可抗拒的强大啊!同学们刚才也提到了;因为形势变了,所以治国之策也要变,同学们刚才还说到了在守国之时应施行仁政,那作者为什么不就在此直接亮出自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的观点呢?
生谈:因为秦国以暴政治国的致命危害还没有充分揭示出来,所以安排下文以弱小的陈涉轻而易举灭秦来证明它的错误,强化对比作用。
4.3.1出示幻灯片:品读陈涉之微。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陈涉的“微”?(指导学生注意分号)。
作者是从四个方面写陈涉之微的:第1分句写地位低下,第2分句写才能不足。第3分句写兵员不多,第4分句写武器简陋。结果呢?(读第四段最后一句)不但是亡了秦,而且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啊。板书:亡秦。“看来,作者为自己观点的提出真是蓄足了势,文章从开头至这里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叙述。”
“叙什么内容?”
“秦由兴到亡的史实。”
“主要应用了什么方法?”
“铺陈描写”。
“政论文应该是属于议论文,作者却泼墨般叙了这么多的史实,有何作用?”
(师点拨:叙事是说理的基础,是论据。且为下文的议论蓄势。下文的“论”是从前文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是论点。善于叙事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特色。)
4.4品读第五段:绝妙的写作技巧。
4.4.1生读第五段,作者是怎么深入分析的?这段议论里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
(师小结:作者更加宏观地将陈涉与九国之师从“地位”、“武器”、“军队”、“才能”四个方面作对比。四个“非……也”构成排比)。
4.4.2还有其它对比吗?①陈涉与山东六国对比;②秦国本身的纵向对比;③百年基业与毁于一旦对比;④区区之地与致万乘之势对比;⑤序八州而朝同列与身死人手天下笑对比;⑥一夫作难与七庙俱隳对比。)
4.4.3师小结:本文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秦国的前兴后亡对比,(即秦本身的纵向对比)四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自然磅礴,语言自然有力。贾谊真不愧对比大师啊!从这些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秦以暴政治国的致命错误了。
4.4.4这么多的对比作者意在突出什么呢?(原来是为了突出“强”,“微”二字)。
(简单分析,再打出陈涉小于……的字)结果呢:当然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回应了前文的“自以为”。板书: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4.4.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
出示幻灯片:陈涉最小,秦最强大,何也!
何也?是秦自已变弱小了吗?不是,此段的第一句便已排除这种原因。到这里作者终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即本文题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板书:何也?仁义不施。
4.4.6为什么秦国依靠刑治和武功可以分裂山河,称霸天下,却不能保守天下呢?
(矛盾关系变了——由敌国相争变成了统治者与人民的冲突。敌国相争,开疆拓土,依靠武力几乎是唯一的手段,毛泽东有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面对人民,就应该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
4.4.7在这里,作者不仅提出了主张——“仁”,也分析了原因——“异”。作者的这个观点还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秦统一之前使用武力对不对?(对)而统一后仍然一味地依仗武力对不对?(错)那么,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还应该学到如何看待事物?
出示幻灯:环境变化了,措施也应该变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死抱着一成不变的方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它启示我们要懂得一个“变”字,当形势发生变化以后,我们的认识、方法都要随之变化。也就是要“与时俱进”。
过渡谈话:赏析到此,我们不能不感叹《过秦论》认识之深刻、构思之精妙和语言之精练,也不能不感叹金圣叹点评之精当。
4.4.8除此而外,你还能发现本文其它的写作技巧吗?
①善于叙事,精于论断;
②层层对比,导出仁义;
③铺陈渲染,语意酣畅;
④对偶排比,气势恢宏。
4.4.9大声地有气势地读一读你认为气势恢宏的句子。
4.5拓展讨论,深化文本。
4.5.1本文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语包含着作者鲜明的主张——施行仁义。贾谊为什么费尽心思如此强调施行仁义?也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了。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的人,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师点拨:这样是为了借古讽今。作者生活在汉文帝年代。当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农民卖地鬻子,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贾谊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亡秦为警示,免蹈覆辙。“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
4.5.2贾谊的观点有哪些进步的地方?有没有局限性,是什么?(提示: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关注现实)。
①动机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政权,但客观上对人民有好处;②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文章具有针对性;③文章中有贱视劳动人民的错误观念。④他能意识到人民的力量,这是难能可贵的民本思想,有似于今天的“以人为本”的观念。
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他不可能讲道“还政于民”,没有提到建立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等。
世纪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还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5.3贾谊为讽谏当政者而作此文,我们现在来读此文,有没有现实意义呢?请结合课文中贾谊的观点谈谈此文对当今现实施政者的借鉴意义。
4.6总结全文;《过秦论》如题目所示,旨在论述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灭亡的原因。作者不直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迭,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动。
现在,我们用一句话为本课作结:层层对比揭秦过,忧思满怀谏当朝。
4.7作业;课外阅读《六国论》,结合汉与宋的历史背景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请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你的看法。